克隆技術很發達,人類為何不克隆瀕危動物,或者復活史前恐龍?

2020-12-03 六分鐘科普君

目前地球人類的平均壽命為80歲左右,即使長壽的人壽命也只有120歲左右,這對於人類來說實在太短了,從相對值上來說,人類100歲的壽命已經不算短了,因為其他動物的壽命大多在20-30歲,大部分動物的壽命都達不到人類壽命的高度,只有像烏龜、圓蛤等極少數動物的壽命比人類要長,尤其是圓蛤的壽命讓人類羨慕不已,這種動物的壽命高達400歲,長壽的甚至有500歲,人類多麼希望能夠像圓蛤那樣擁有這麼長的壽命,這樣就可以好好的看看這個世界才離開,或者擁有足夠長的壽命,把生前的事情做完不留遺憾再離開這個世界。

圓蛤的壽命達到500歲,讓人羨慕不已

可是人類哺乳動物生存規律、又或者是人類細胞分裂次數有限導致人類的極限壽命只能停留在120歲左右,雖然自然界限制了人類壽命的長度,但是人類作為一種高智慧生物,還是想盡辦法延長壽命,或者找到一種實現永生的技術,在人類這種高級智慧生物的研究下,目前人類已經找到了一種實現永生的辦法,這種辦法就是克隆技術,所謂克隆技術就是使用生物技術對生物胚胎技術無性繁殖的一種DNA改造技術,這種技術可以複製出一個與提高胚胎生物一模一樣的生物個體,但是由於違背倫理道德和生命選擇的公平性,克隆技術一直沒有被人類大規模使用,僅限於科學研究。

克隆羊「多莉」

克隆技術起源於上世紀90年代,1996年,人類第一隻使用克隆技術克隆的生物誕生,這隻名為「多莉」的克隆羊的誕生預示著人類正式掌握了克隆這種先進的DNA改造技術,如今距離第一隻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已經過去了20多年,在此期間人類還成功克隆出狗、豬、貓、猴子等動物,因此人類掌握的克隆技術已經足夠成熟,既然人類已經掌握了先進的克隆技術,在無法複製人類的情況下,為什麼不使用這項技術去克隆一些瀕危的野生動物或者復活史前滅絕的恐龍呢?

第一隻克隆牛

科學家表示,不是人類不想去克隆瀕危動物和恐龍,而是克隆這種技術,表面上看起來很成熟,可是在實際操作中它存在很多問題,人類之所以不去克隆瀕危動物或者復活恐龍主要因為四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成功率很低。

不要看多莉這隻克隆羊的表面上很成功,其實當時科學家已經在前面失敗了230次,失敗了200多次才把多莉給克隆出來,成功率僅為3%,可見成功率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高,由於克隆技術屬於DNA改造技術,因此需要豐富的經驗、先進的基因技術、細微的分析能力和嚴謹態度,在操作過程中哪怕出現一丁點細微錯誤,克隆將不會成功。

克隆羊多隆誕生過程

第二個原因:存在早衰現象。

科學家發現,克隆出來的羊、狗、豬、猴子幾乎都存在早衰情況,比如克隆羊多莉它的正常壽命應該是12歲,可是它僅僅活了6年就去世了,這是因為從生物體內提取的基因已經佔據了一定的年齡,比如克隆羊多莉的基因就是在提供給它的母羊中存在6年多,而如果提取動物幼兒時期的基因,成功率更加低,只能從成熟的生物中提取基因,這樣才能提高成功率,但是也因此產生了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早衰,這導致克隆動物本來處於壯年時期, 卻出現了老年才有的疾病。

克隆羊多莉只或了6年

第三個原因:經費問題。

克隆技術作為一種高新技術,需要很巨大的經費支撐,如果克隆一兩個動物還能支撐,可是如果大批量克隆動物,需要的經費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投入這麼多經費還不一定能夠成功,更重要的是還要投入巨額經費對這些克隆動物進行監測和維護,這種經費不是哪個國家都能夠承擔得起,與其投入到成功率不高的克隆領域,還不如投入到保護領域,為野生動物營造良好環境,避免他們滅絕。

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

第四個原因:供體基因的完整性。

這個原因是相對於史前生物來說的,有的人說使用克隆技術復活遠古生物,比如恐龍,可是生物的基因具有一定的衰變周期,大概500-600年左右生物基因就會衰變,也就是被破壞了不完整了,克隆技術本來成功率就不高,再使用這些破碎的DNA,更加難以克隆成功。

史前生物

所以人類不是不想克隆恐龍,而是幾乎不太可能能夠恐龍出來。

相關焦點

  • 克隆技術已經非常成熟,為什麼不克隆瀕危動物,或者復活恐龍?
    在很多人看來,克隆技術好像很成熟了,像是可以妙手回春的技術一下。但實際上,這項技術可能遠遠比你現象中的要弱很多,不僅如此,克隆技術意味著高風險,高投入(包括時間,人力,金錢),長周期。它只是理論上看起來好像是可以做到很多,但實際上操作和理論完全就是兩碼事。所以,想要利用克隆技術來復活一些滅絕的動物是幾乎不可能的。
  • 能不能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為什麼?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克隆,雖然也是無性繁殖,但是卻是人類用生物技術將生物的細胞繁育成個體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是不需要精卵細胞的結合就可以產生後代的,最為人熟知的克隆個體就是克隆羊多莉了。因此,克隆出來的動物僅有被移植細胞的動物身上的基因,而且它成為個體後,身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是相同的。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復活恐龍?
  • 克隆技術這麼發達,為什麼我們不克隆恐龍?
    人類克隆過牛羊豬,也克隆過猴子和貓,那為什麼我們不克隆恐龍呢?眾所周知,蚊子會吸血,就算是恐龍的血液也照吸不誤,因此在它的體內是完全有可能存在恐龍血液的。提取出的DNA和青蛙DNA結合,然後通過某種神秘的過程,結果,一個生機盎然的侏羅紀公園就出現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克隆恐龍將是一項困難得多的任務。
  • 克隆技術可以克隆出我們自己嗎?看看克隆羊多利的下場就知道了
    當克隆技術出現的時候,一些致力於拯救瀕危動物的學者開始寄希望於通過克隆的方式讓瀕危生物擺脫滅絕的命運。講到克隆技術的實驗大家一定對克隆羊多利一定有所耳聞,在初中的生物書中也有描述過此次克隆羊誕生的大致流程(如下圖)。
  • 猛獁狼崽披毛犀,凍土中屍體完整,克隆史前生物為何遲遲未能成功
    這隻動物的性別還不清楚。我們正在等待放射性碳分析來確定它的生存時間。」各國紛紛研究細胞克隆技術,試圖復活史前動物距離1996年,克隆羊多利的誕生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這些年裡,世界各國科學家依然在研究克隆技術,試圖復活一些已滅絕的生物。電影侏羅紀公園裡,用史前蚊子血裡的恐龍血液,復活了恐龍,這種讓無數後人為之瘋狂的遠古巨獸,地球霸主。
  • 克隆技術明明很發達,想要克隆頂級科學家,為何不能實現?
    克隆技術明明很發達,想要克隆頂級科學家,為何不能實現?克隆技術在我國並不陌生,早在1996年就有了第一隻克隆羊多莉,但相對的,克隆技術也有很多弊端,一隻健康的綿羊能夠活12年,而多莉的壽命只有短短六年,還伴隨著體弱多病。這都表明了當時克隆技術的不成熟。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因為現在科學家已經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了一些動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猴等等。那科學家能否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呢?動物也可以通過無性繁殖來繁衍後代。但是這種情況只限於一些低等的動物。在自然界中的較為高等的動物基本上都是通過有性繁殖來產生後代的。克隆技術簡單地理解就是通過人工操作來實現動物的無性繁殖。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因為現在科學家已經通過克隆技術克隆出了一些動物。例如,克隆羊,克隆猴等等。那科學家能否通過現在的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呢?那什麼是克隆技術呢?生物的繁殖方式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無性繁殖,一種是有性繁殖。無性繁殖在植物中比較常見。例如我們可以通過扦插的辦法將植物的枝條插到土壤中從而產生一株新的植物來。
  • 哪些滅絕動物可以克隆復活?
    雙方當天籤署了一項協議,共同克隆已經滅絕的猛獁象。 (CFP/圖)對於「基因存在,肉體滅絕」的一類動物,飛速發展的克隆技術有可能使它們復活。但是如果滅絕動物死亡年代久遠,超過它的DNA半衰期,克隆很可能只能是一種神話。
  • 既然動物能通過「克隆」產生,為何不用這技術復活已滅絕的生物?
    說到克隆技術,估計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1997年轟動世界的克隆羊多莉,事實上,克隆這個概念早在1938年就由德國科學家提出來了,並且世界上第一個成功通過克隆而誕生的動物是北方豹蛙,它是在1952年就取得了成功。但後來的克隆羊多莉是通過克隆而產生的第一隻大型生物,所以備受關注。
  • 復活渡渡鳥比復活恐龍更現實,或可藉助克隆技術復活
    科學家們認為,不久的將來就能夠通過克隆實驗將已經滅絕的一種巨鳥——渡渡鳥復活。這種不能飛翔的大鳥身高能夠達到1米,體重能夠達到18公斤。渡渡鳥原產自模里西斯,但是在人類發現這座島嶼之後不久,也就是17世紀開始走向滅絕。
  • 如果找到完整的恐龍DNA,人類就能克隆復活恐龍嗎?答案出乎意料
    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就是利用琥珀裡的蚊子血,因為這蚊子血裡存有恐龍DNA,就成功克隆復活了恐龍。生物學裡,DNA與蛋白質結合就能形成染色體,染色體兩兩成對給生物編碼。對此就有人提問,如果能通過某種方式找到完整的恐龍DNA,我們人類就能利用克隆技術復活恐龍嗎?
  • 復活渡渡鳥比復活恐龍更現實,未來或可藉助克隆技術將其復活
    網易科技訊6月10日消息,科學家們認為,不久的將來就能夠通過克隆實驗將已經滅絕的一種巨鳥
  • 全球唯一通過克隆實現復活的滅絕生物,最後結局怎麼樣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致力於拯救瀕危動物的學者開始寄希望於通過克隆的方式讓生物擺脫滅絕,些致力於拯救瀕危動物的學者,而在這之前也就是說庇裡牛斯野山羊在復活十分鐘之後再次宣告滅絕,這是目前克隆技術存在的通病,那就是克隆生物存在肺部問題,世界第一頭體細胞克隆動物綿羊多利也是死於肺部感染
  • 「只要有足夠支持,10年內動物園裡會滿是克隆的珍稀和瀕危動物」
    如侏羅紀公園一樣將已滅絕的動物「復活」,是有可能實現的。但若「復活」年代久遠的恐龍,則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在現在技術下,100萬年以內的DNA樣本可發揮作用。因此,從理論上來說,12萬到3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可能被「復活」,而6500萬年前的三角龍,則暫時不能。不過,「復活」如猛獁象這些已滅絕的動物就容易得多了。
  • 恐龍要復活?40年前基因克隆成功,科學家:優先考慮猛獁象!
    1996年小羊多利的誕生,一隻克隆羊卻引起了世界的輿論,作為人類避諱的話題,若是一個人被複製除了第二個,那麼原主人真的會被取代嗎,帶著許多人倫與道德的問題,這項研究也遭到了許多科學家的唾棄,但就在美國聖地牙哥的研究所中。
  • 不遜於人工智慧的克隆技術,為何複製人不行?科學家說出弊端!
    不遜於人工智慧的克隆技術,為何複製人不行?科學家說出弊端!人工智慧一直是備受爭議的一項技術,自它出現之後,人類的辦事效率提高了,很多事情都可以依靠人工智慧解決,缺乏了動手的能力。與人類不同的是,機器人沒有獨立思考的意識,必須在人類的操控下才能進行。
  • 克隆技術很發達,為什麼無法克隆頂級科學家?
    為什麼不克隆科學家?拋開其他因素,我們先談一下克隆。雖然克隆技術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而且還成功地克隆出了哺乳動物多莉羊,以及各種魚類海鮮。但是靈長類動物的克隆,卻是整個克隆技術裡面最難的一環。首先我們知道,克隆需要用到雌性的卵細胞。對於其他哺乳動物來說,獲取卵細胞並不複雜,只要去動物屠宰場走一圈,去撿拾一些還沒涼透的卵巢,從這些卵巢中獲取大量卵細胞並不困難。但是靈長類動物是個例外,靈長類動物每個月只排出一枚卵子,而克隆又是一項極其不成熟的技術,雖然我國科學家孫強和他的團隊已經成功克隆出靈長類動物:中中和華華。但是想要複製人類,依舊困難重重。
  • 克隆技術很發達,為什麼無法克隆頂級科學家?
    既然科學家們是全人類的財富,那我們能不能通過克隆的方式將科學家們克隆出來呢?為什麼不克隆科學家?拋開其他因素,我們先談一下克隆。雖然克隆技術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出現,而且還成功地克隆出了哺乳動物多莉羊,以及各種魚類海鮮。但是靈長類動物的克隆,卻是整個克隆技術裡面最難的一環。首先我們知道,克隆需要用到雌性的卵細胞。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生物的滅絕有著多種多樣的因素,不論是否與人類活動有關,我們讀不希望它們滅絕。如果可以,大家都希望那些滅絕的生物還能夠回來。目前來說,唯一的希望,就是克隆技術。克隆技術,大家已經並不陌生了,就是提取想要克隆的生物的遺傳物質,植入到和它類似的生物的胚胎細胞中,進行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