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小夥伴私信的問題,我覺得很好意思,拿出來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先說一些我的答案:用克隆技術是無法讓恐龍重生的。如果能的話,不僅僅是恐龍,已經滅絕的所有已發現的生物都能復活了。但事實上,滅絕的生物就滅絕了,想要復活就當下的科學技術而言,無疑是天方夜譚的。
那麼,克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它為什麼無法讓恐龍重生呢?我們簡答的來探討一下這幾個問題。
克隆
克隆簡單的來說就是複製,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無性繁殖。而無性繁殖並不是只有人為條件才才可以,在自然界中,無性繁殖的生物有很多,比如擁有著「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通過無性繁殖(分裂生殖)來延續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的區分,不過能夠在自然條件下進行無性繁殖的生物,大都屬於低等生物。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克隆,雖然也是無性繁殖,但是卻是人類用生物技術將生物的細胞繁育成個體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是不需要精卵細胞的結合就可以產生後代的,最為人熟知的克隆個體就是克隆羊多莉了。
簡單的說,多莉其實就是另一隻母羊的複製版,因為多莉的產生只用到了一隻母羊的乳腺細胞和一個被抽去細胞核的卵細胞,乳腺細胞的細胞核正好填補了被抽空後的卵細胞,之後科學家在利用電脈衝技術讓乳腺細胞的細胞核與被抽去細胞核的卵細胞結合,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全新的未受精的卵細胞。
並且在電脈衝的作用下,結合後的卵細胞會像受精後的卵細胞那樣進行分裂和分化,最終形成胚胎細胞。之後,科學家再將胚胎細胞移植到另一隻母象的子宮中,最後產出新的個體。
因此,克隆出來的動物僅有被移植細胞的動物身上的基因,而且它成為個體後,身體內每一個細胞都是相同的。
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復活恐龍?
從上面多利的誕生我們能夠看出,想要成功克隆生物必須要具備三個要素:第一個就是活體的體細胞,第二個是另一個同類活體的卵細胞,第三個就是第三個活體的子宮。
而恐龍滅絕於距今約6500萬年前,到現在為止,所有的恐龍要麼灰飛煙滅,要麼變成了跟石頭一樣的化石,我們根本就找不到任何一個活體的體細胞,更不用說活體的卵細胞和子宮了。
這就像給你一堆石頭,讓你把它變成活體的生物一樣,顯然這只能在神話中出現。所以,想要復活恐龍,至少要找到兩頭同種類的恐龍,而且最好都是雌性恐龍,這樣才能滿足克隆的條件。
克隆的利與弊
從人類誕生開始,就沒有停止過對資源的掠奪,尤其是人類進化為智人之後,更是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在人類生活空間的擴張以及對野生動物的獵殺下,許多動物紛紛滅絕。而克隆技術的出現,就有望讓一些瀕危的動物種群得以延續和保存。而且在克隆技術下,人們更能控制一些生物的遺傳形狀,這有利於育種。
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克隆技術就目前來說還不是很成熟,因此它也是有弊端。首先,克隆僅取了一種動物的一隻身上的體細胞,而克隆成功後的個體與母體(取體細胞的生物)是同一基因的,這樣對於一個物種的基因多樣性是有影響的。
其次,由於目前克隆技術並不完善,所以許多克隆體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最後,由於克隆技術的特殊性,從倫理上,我們不能稱克隆後的個體是母體的後代,而且它的誕生顯然也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
總結
克隆技術雖然從某種意義上說確實能夠複製出另一個自己,但是,克隆的條件也是很苛刻的,對於只剩下一堆石塊的恐龍來說,顯然缺少克隆的必要條件,所以恐龍是不可以通過克隆來復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