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記:第四冰河期的動物,與人類相像的尼安德特人

2020-12-04 百家號

百家原創作者:喵喵聊歷史

由於約五六萬年前第四冰河期的巔峰期前住在地球上的動物,與人類太相像,因此直到不久之前,這些動物的遺物都被認為是屬於人類的。那麼究竟是不是人類呢?一起來看看吧!我們已發現很多這些動物的頭蓋骨、骨骼,以及它們所製作、使用的大型器具。它們生火、藏匿在洞穴中避寒,並且很可能製造皮革蔽體。它們與人類一樣,是習慣使用右手的。但是,根據人種學家的說法,這些動物並非真正的人類,而是同一屬中的另一種族。它們的顎厚而突出,前額低,眉毛部分隆起。大拇指不能像人類那樣,與別的手指相向,脖頸長得不能仰望天空。想像中,它們笨拙地低著頭走路。

沒有下巴須的顎骨,與海德堡人相似,與人類的顎骨則不相同。它們的牙齒也與人大有不同,臼齒的構造比我們更複雜,沒有像我們的長長的齒根,而且沒有犬齒。它們的頭蓋骨的容積幾乎可以與人類相比,但腦部則後方較大,前方低而小,知能的構造完全與我們不同,它們確實不是人類系統的先祖。無論從精神上還是肉體上而言,它們與人類都是屬於不同系統。

這種絕滅種族的頭蓋骨與骨骼,在尼安達有較多的發現,因此這奇異的原始人被命名為「尼安德特人」。它們在歐洲居住了數百年,甚至可能長達數千年之久。當時,世界的氣候與地勢,與現在有很大不同。例如歐洲,南迄泰晤士河、德國、俄國等中部,都是一片冰雪。英、法之間尚無海峽。地中海與紅海為巨大谷地,低處可能有若干湖泊,巨大內海從現今的黑海,橫過蘇俄南部直抵中亞。西班牙和無冰雪覆蓋的整個歐洲,是比拉布拉多島更酷寒的荒涼高地溫和的氣候,必須在北非才可看到。

長毛象和長毛犀牛、大牛、馴鹿等強壯的動物,跋涉過長出少許北極植物的南歐草原,追逐著植物,春天往北方,秋天則往南方,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尼安德特人就是在這樣的世界,尋覓著一些小鳥獸、果實、根莖等食物東飄西蕩。想來它們必定主要是啃嚼小樹枝、根莖等的素食動物。由它們那平坦而精巧的牙齒,可得知它們的食物多半是植物性的,不過我們卻又曾在它們的洞穴裡發現為了拔取骨髓而敲碎的大動物的長長髓骨。它們的武器,看起來若以巨獸為敵,則是不可能有多大威力的,但似乎頗能看準獸類渡河時用矛襲擊,甚至似乎還能設陷阱來捕獸。

它們跟蹤獸群,經格鬥而撲殺獸類為食,並且也似乎客串當時尚存的刀齒虎的助手。想像中,它們是由於長久的冰河時代,生活困難,所以儘管慣於素食,仍不得不襲殺動物。我們無法想像尼安德特人的外表。也許它們渾身長毛,與人類迥然不同,連是否直立步行,都頗為懷疑。為了支撐身體,可能除了腳之外尚使用指關節。它們多半獨自,或者結成一小家族群流浪。從顎部的構造可以看出,它們不會講今日我們所能理解的語言。

在數千年間,尼安德特人是出現在歐洲的最高級動物。繼而約在三萬到三萬五千年以前,隨著氣候漸趨溫暖,有一種更智慧、更懂事、能交談、善協作的動物,從南方入侵尼安德特人的世界。它們把尼安德特人從洞穴及住地逐出,它們尋覓同樣的食物。它們極可能是向這些危險的先住者挑戰,將它們殺光,尼安德特人便從此滅亡。這些來自南方至或東方——我們猶未能獲知他們的發祥地的後來者,是具有與我們同樣的血與皮膚的動物,亦即最早的真正的人。

他們的頭蓋骨、拇指、頸、齒,在解剖學上來看,與我們完全相同。在克羅·馬農的洞穴與格裡馬第的洞穴中,發現了我們所知的最早的真人的幾片遺骨。我們的種族,就這樣出現在巖石記錄中,人類的故事於是開始。當時的世界,氣候雖然仍舊嚴寒,但也漸漸地與今日的世界接近。在歐洲,結冰時代的冰河開始後退。馴鹿從法國、西班牙消失,隨著草的日漸趨於茂盛,大群的馬隨之出現,長毛象也在南歐減少,最終全部移居北方。

真正的人類發源於何地,迄今猶是個謎。112年夏,南非布洛肯丘陵發現饒有趣味的頭蓋骨與幾個骨頭碎片。從它們的各種特徵來判斷,可視為介乎尼安德特人與人類之間的第三種人類的遺骨。腦部與尼安德特人相比較,前大後小,而且與人類相同,是直豎於脊骨之上,還有牙齒與骨骼與人類相類似。不過,無疑臉是與類人猿相似的,眉毛部有突起,頭上中央亦有隆起。這羅得西亞人確實可以說是肖似類人猿,並有尼安德特人面形的與人類更接近的動物。

羅得西亞人的頭蓋骨,也許只不過是亞人種從結冰時代的開始,直到它們共同的繼承者,並且也極可能是共通的消滅者的真正人類出現以前冗長的中間期,存在於地球上的亞人種——的遺物中的第二片頭蓋骨而已。羅得西亞人的頭蓋骨本身,可能並不算十分古老,至本書出版時為止,連大約的年代亦未確定。這種原人動物,直到最近還生存在南非,這或許亦為一項事實。好了,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要暫告一段落了,大家有何想法呢?歡迎大家來評論哦!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冰河時代女性―尼安德特人首度「露面」[圖]
    根據DNA片段分析,尼安德特人臉上可能有些雀斑。  英國媒體20日報導,藝術家們和科學家們根據遠古尼安德特人DNA片段,第一次描繪了一張該人種的女性的臉,並把它刊登在國家權威雜誌上。
  • 為什麼尼安德特人死了?
    我們正在談論的是另一種生物學物種,被科學家智人尼安德特人(Homo sapiens neanderthalensis)稱為。也就是說,關於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的外觀的現代重建之一。直到公元前四千年,尼安德特人都放心了,但是從那時起,他們的數量和棲息地開始減少。在經歷了五千年的痛苦之後,在歐洲幾乎沒有地方可以找到活著的尼安德特人。
  • 尼安德特人(8)
    但幾年之後,這些遺骸被鑑定為來自一種已滅絕的人類。這是首次有人描述此類遺骸。此發現震驚了博物學界。 多年來,關於這些骨頭的研究一直在持續開展,並且發現了更多類似的骨頭。這些研究想要知道尼安德特人是誰?他們是如何生活的?他們為什麼在大約3萬年前消失?在歐洲和尼安德特人共存的數千年間,我們現代的祖先與他們是如何互動的,他們是朋友還是敵人?
  • 基因突變讓尼安德特人「很怕疼」
    作者:唐一塵尼安德特人生活艱難,這些冰河時代的狩獵者在歐亞大陸西部靠捕獵猛獁象、野牛和其他危險的動物勉強維持生計。除了生活不易,他們還可能有更強的痛感。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遠古人類的蛋白質NaV1.7的編碼基因有3個突變,該蛋白質會向脊髓和大腦傳遞疼痛感。
  • 尼安德特人的復仇:我們與現代人的祖先走了多遠
    這一優勢使他們能夠超越智人,在原始時代的艱苦條件下依然具備探索能力,當智人在非洲進化時,尼安德特人已經離開故土,遍布世界各地。據考證,大約4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遷徙到今天的西歐,甚至到達了終年寒冷的西伯利亞最西端。但是,在歐洲生存並繁衍了數十萬年的尼安德特人,在數萬年前人口銳減,他們的領地迅速縮小,最終只能生活在如今歐洲的一隅。
  • 已然滅絕的尼安德特人,與人類的祖先智人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尼安德特人究竟是什麼?如果不是最近有幸翻閱一些文獻的話,胖達也只是對尼安德特人有個粗略的印象而已——「哦,我聽說過」,僅此而已。首先,我們先簡略地介紹一下尼安德特人(相當簡略):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13萬至3萬年前的歐洲和中亞一代,智人很可能是尼安德特人滅絕的罪魁禍首,因為在上一個冰河時代裡頭,我們的祖先與尼安德特人需要競爭食物和領土,以求得種族的生存。
  • 尼安德特人滅絕或許與類似狂牛症的疾病有關
    新華網倫敦3月3日電 英國科學家提出的一種新觀點認為,尼安德特人或許因為一種類似狂牛症的疾病流行而逐漸消亡。但一些專家表示,這種觀點還有待檢驗。 尼安德特人是主要生活在歐洲大陸等地區的一種古人類,於距今約3萬年前滅絕。
  • 基因讓尼安德特人「很怕疼」—新聞—科學網
    尼安德特人生活艱難,這些冰河時代的狩獵者在歐亞大陸西部靠捕獵猛獁象、野牛和其他危險的動物勉強維持生計。儘管生活不易,但它們卻可能有更強的痛感。 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遠古人類親屬的蛋白質NaV1.7的編碼基因有3個突變,該蛋白質會向脊髓和大腦傳遞疼痛感。他們還發現,在英國人樣本中,那些遺傳了尼安德特人版本NaV1.7的人往往比其他人的疼閾值更低。 「對我而言,這是第一個使用現代人的基因改造模型了解尼安德特人的生理機能的例子。」德國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 Svante Paabo說。
  • 尼安德特人:歐亞大陸第一批人類,卻因人類而被滅絕
    人類歷史中間階段的代表尼安德特人要比現在人類的祖先更早地離開非洲,他們是歐亞大陸的第一批人類,被稱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實際上從12萬年前,他們就已經成了整個歐洲的統治者,他們的活動軌跡也不僅僅局限於歐洲,甚至遍及了亞洲的西部以及非洲北部的一些地區。但是這些人類,在歷史上存活的時間並不長,大約到了24,000千年前,尼安德特人卻神奇地消失於世界上。
  • 石器時代的人和尼安德特人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是因為某些地質因素很可能使一小部分古猿靈長類動物遺傳特徵發生了變化,發生了變異,適者生存了下來,才進化成了這種新的靈長類動物這可能是現在使它們與其他所有動物區分開的原因。與靈長類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相比,它們可能沒有那麼強壯,但是他們把自己裝備的很好,使其遠超當時的其他動物。幾千年後,直立人出現了,有證據表明,這些物種是第一個使用火種的人。
  • 現代人類是如何誕生的?地球上什麼時候才有現代人?
    在人類生命史上,有四大未解之謎。第一個是人類的起源,第二個是生命的起源,第三個是水到陸地的生命演化,第四個是從陸地到天空的生命演化;在這四大未解之謎中,人類的起源排在第一位,人類是何時與動物分道揚鑣,成為能夠創造藝術文化與掌握技術的高級生物的?這是一個千古之謎,也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 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為了人類貢獻了什麼?
    在西班牙和法國境內發現了諸多巖洞壁畫,這些壁畫多是以原生動物,如野牛、鹿、牛、獅子和熊等動物為主。並且在這一時期,智人不但注重居住的建築的建設,在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發現了多處以猛獁象骨建造了房屋,同時還會在房屋內鑄通風的爐子。而且發展出更加嚴謹的墓葬,在莫斯科附近的索米爾發現了用數千顆象牙珠製成的服裝陪葬的墓室。人類這一時期誕生了空前的藝術和發展出巨大的成就,這遠遠先於此前的人類社會的發展。
  • 敏感的遠古祖先,尼安德特人的生存,探訪他們與歐洲人的基因關係
    遠古人類的祖先——海德堡人的後繼者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的生活以及進化情況十分相像,他們生活在距今30萬年到4萬年前。對他們的早期情況我們幾乎毫不了解。他們的獵物主要是馴鹿和野馬,另外還有歐洲野牛、長毛犀牛和森林象——這些動物都能提供異常充足的肉食。狩獵是一項非常危險的活動,這一點往往能通過尼安德特人的骨骼殘骸得到證實,男性遺骨上經常有骨折後重新癒合的痕跡。除此之外,尼安德特人還採集野生水果、野草籽、果實、漿果、橡子、蘑菇和根莖等。
  • 曾與智人同期的尼安德特人,為何會在3萬年前突然滅絕?
    動物學家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認為,6500萬年前恐龍的滅絕是人類祖先興起的很重要轉折點,當時地球上超過70%的動物都滅絕了,最早的原始哺乳動物卻意外的倖存了下來,失去了天敵的威脅,它們快速的進化,最終,現代人類也正式出現在地球之上。
  • 2個智人也打不過1個尼安德特人,如此強壯的人種,為何走向滅絕
    2個智人也打不過1個尼安德特人,如此強壯的人種,為何走向滅絕大家都知道,我們人類是目前地球上面唯一的主宰,也是目前人屬動物當中唯一的人種,從基因的角度上面來說,現代人都是古智人的後代,但是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當中,不僅僅只有智人一個人種,先後還出現了直立人、能人等等,這種人種存在的時間不一
  • 人類活動將影響冰河期輪迴
    德國波茨坦氣候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表在最近一期《自然》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日照和二氧化碳濃度的關係是地球歷史上8個冰河期輪迴的關鍵標準,人類已經變成抑制下一個冰河期到來的地質力量。
  • 冰河世紀巨獸橫行,人類的祖先誕生與進化史-歷史學習筆記5
    ,一步一步擺脫了史前巨獸的威脅,到第四紀元冰河時代時,更是可以集群捕獵龐大的猛獁象,就這樣一步一步的人類成長了起來,用智慧操縱工具一直發展到今天。,之後的人類站了起來,拿起工具進化成了直立人,能人,智人,尼安德特人等原始古人類。
  • 地球冰河期要到了?太陽黑子影響冰河期?結論不攻自破
    那麼什麼是冰河期呢?隨後慢慢有了植物、動物等,才有了現在繁榮的地球。雖然說關於地球的冰河期的傳言一波接著一波,但是關於冰河的預言一直沒有靈驗。與地球會變冷的傳聞相反,地球在慢慢變暖,這個事實我們不能否認。既然地球在變暖,那麼地球還會進入冰河期嗎?對此科學家們又說了,地球進入冰河期之前,是會有一段時間的升溫現象,難道現在就是處於冰河的前期嗎?
  • 尼安德特人滅絕可能與氣候變化無關
    氣候變化導致尼安德特人滅絕的假設,已經得到大多數科學家的認可。根據這一理論,在上一個冰河時期,氣候急劇變化導致天氣越來越寒冷和乾燥,成為尼安德特人滅絕的決定性因素。研究表明,在從尼安德特人向智人轉變的過程中,普利亞的這一地區在這段時間內,似乎不可能發生重大的氣候變化,因而不會造成這裡的尼安德特人滅絕,在地中海的類似地區應該也是類似情況。
  • 尼安德特人滅絕之謎:尼安德特人是怎麼滅絕的
    尼安德特人基本信息介紹: 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一二十萬年前,在人類歷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於他們的骸骨最早在德國西北部的尼安德特河流域被發現,因此人們稱其為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的居住方式並不相同,有的住在洞穴中,有的紮營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