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美德少年胡梓斌:自強不息澆灌生命之花

2021-01-13 紅網

  【編者按】

  生命教育,是德育永恆的主題。12月19日,湖南省2016未成年人「珍愛生命· 快樂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在湘潭市舉行。紅網、時刻新聞聯合「微潭教育」微信號,共同推出《讓生命在教育中詩意地棲居》系列報導,聚焦湘潭市生命教育的豐碩成果,引領全社會共同關注未成年人生命教育工作,營造清朗上進的成長氛圍,護航未成年人的未來人生。

  時刻新聞記者 沈春芳 湘潭報導

「全國美德少年」胡梓斌

  逆境的美德是堅韌。當命運的風暴來襲,他始終在風浪中穩住航舵,笑對人生,從未偏離美好的航向。

  15歲的胡梓斌,現在湘潭市湘鋼一中就讀高一。在大家眼中,胡梓斌是個真誠謙虛、品學兼優的小夥子。自幼起母親語言殘疾帶來的不便沒有影響他,七歲時父親意外溺水身亡造成的變故沒有打倒他。家境貧困,卻自力更生、積極進取,時光的淬鍊過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新生的陽光少年。

  經歷磨難,再堅持一點

  「丈夫去世後只留下了兩間破爛不堪的房屋,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梓斌成了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憶起2009年的往事,胡梓斌母親黃小利感慨萬分,自從胡梓斌父親因為意外溺水而身亡後,母子兩相依為命生活在湘潭縣花石鎮河頭灣。由於黃小利一直患有語言殘疾,跟普通人交流時經常有障礙,只有小梓斌才最能讀懂母親的心裡話。

  為了維持生計,黃小利一直下田地種菜,拖著病體打點雜工。看著媽媽越來越憔悴的身影,胡梓斌很是心疼,只要媽媽一回到家,就搶著扶媽媽休息,然後幫著媽媽做飯、洗碗、洗衣服,打水給媽媽洗腳。

  胡梓斌還有一個年邁、行動不便的外婆,只要有機會他就去看望外婆、陪她聊天、打掃房間。生活上,本來就家境窘迫的親人們無力給予這個殘缺的家庭更多幫助,胡梓斌從小就慢慢懂得,面對困境,只有自強不息、不斷努力才能改變命運。

  初中就讀於湘潭江聲實驗學校的胡梓斌,傾盡全力投入到學習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老師、同學心目中,他好學又熱心,心中始終懷有對他人的關愛之心。時任胡梓斌班主任的楚爭彥老師介紹:「當時同年級一個同學身患白血病,胡梓斌將自己一直不捨得花的零花錢全部捐出來,希望儘自己所能幫一點忙。」

  困境中的母子也收到了來自各地的關愛,當時湘潭縣花石鎮鎮長經常到家中關心小梓斌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鼓勵孩子要勇於面對生活的挑戰。家住河頭灣村的趙叔叔說過的一番話至今胡梓斌還記憶猶新,他說,「一次的失利並不代表什麼,過程同樣重要,努力總會回報給你該有的結果。」胡梓斌越來越堅定了奮鬥的決心。

學習中的胡梓斌

  應對挑戰,再努力一點

  「我覺得媽媽是個內心很強大的人,面對這麼多的挫折和磨難,但是一直都在堅持,並且沒有放棄,依舊在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母親的堅持給了胡梓斌極大的鼓勵。每次意識到媽媽的不容易,胡梓斌就會告訴自己要多多體貼母親,不能放棄。

  中考的那個夏天,全年級同學都在摩拳擦掌,教室裡瀰漫著緊張的學習氣氛。為了鼓勵孩子,當時黃小利每天步行一個多小時到學校,給胡梓斌帶來暖心的飯菜。胡梓斌傾盡全力投入複習,成績在全年級提升了一百多名,最終不孚眾望,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湘鋼一中。

  堅持助人為樂,踐行感恩孝道,胡梓斌始終不渝地傳遞「滿滿正能量」,一直鼓勵周圍的人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2014年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聯合開展的「百名美德少年事跡展示」活動中,胡梓斌作為代表進入了美德少年先進事跡的展示,同年,還被評為「全國美德少年」。

  迎接未來,再勇敢一點

  進入高中生活的胡梓斌,學習愈加忙碌,但不變的是對生活的熱情,對他人的熱心。同班同學田堅還記得3個月前的第一次高中數學考試,他說:「因為從初中剛邁入高中,每個同學的層次還是有差異的,那次胡梓斌考了80多分,但我考得不理想就有點沮喪。當時他特意來為我打氣,說這一次沒有考好還有下一次,就像生活一樣,總要歷經無數風浪,但我們必須堅持『不拋棄,不放棄』。」

  樂觀好學,心懷大愛,體諒他人,這是同學們對胡梓斌最真切的感受。張姝睿告訴記者,她眼中的胡梓斌是一個開朗向上的陽光男孩,「他能用謙虛與勤奮不斷提升自己,也能用熱情與真誠幫助別人。」

  儘管剛進入高中,相處時間並不長,但老師們對胡梓斌的印象十分深刻。英語任課老師馮偉新說:「在學習中我總能感受到他的專注和求知慾望,課餘的時候也看到他會積極的參加各種活動,面對生活的困難,這種環境下保持向上的心態是難能可貴的。」

  對於來自外界的認可,胡梓斌總是一臉謙虛,他告訴記者,現在的目標是好好讀書,考一個好大學,以後可以更好地照顧母親,回報社會。在湘鋼一中王敏校長的建議下,黃小利如今進入了學校的食堂做些勤雜工作,也能更好地和孩子相伴成長。正如胡梓斌自己所說,他正在認真地用行動抒寫自己的青春,改變自己的未來。

來源:紅網

作者:沈春芳

編輯:蘇小莉

本文為教育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6/12/08/4045650.html

相關焦點

  • 用愛澆灌生命之花
    而疫情卻以驚人的速度在武漢蔓延,威脅全國。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生死決戰中,報導上一串串冰冷的數字,讓人有種侵入骨髓的寒意。那些天的昆明,大街上安靜得可怕。以往人頭攢動的昆明南站變得冷冷清清;昔日熱鬧的菜市場,也只有孤零零的幾個人;曾經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只剩紅綠燈孤獨地閃爍;小區裡,平常娛樂的地方也寂靜得令人心疼。
  •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海灣鎮的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澆灌」他人的生命之花 2020-07-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卓越的生命之花需要用美育澆灌
    近日頒布的《中國少年先鋒隊章程(修正案)》提出了對少年兒童的期待:「樹立遠大理想、培養優良品德、勤奮學習知識、鍛鍊強健體魄、培養勞動精神,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成長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國家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殷切厚望。我們的教育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 日照市中小學生收看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節目
    11月21日,日照市組織全市中小學生收看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播出的2020年度全國「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發布活動節目,讓廣大青少年在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先進典型身上和他們的感人故事中見賢思齊,培育崇德向善的品質。
  • 日照市隆重表彰第五屆道德模範暨第四屆美德少年
    11月3日,日照市隆重表彰第五屆道德模範暨第四屆美德少年,日照市道德模範有60人獲表彰,日照市美德少年有50名中小學生獲表彰。頒獎典禮前,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軍會見了道德模範和美德少年,並進行合影留念。表彰大會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解世增主持,市委副書記孟慶斌作了講話。
  • 【實驗在線】2018年度西安美德少年頒獎典禮
    美德是一朵花,一朵芳香的花;   美德是一首詩,一首清新淡雅的詩; 美德是一顆種子,是播撒文明的使者;  >看,美德向我們走來——    從巍峨峻拔的高原走來,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蓮;   從碧波環抱的寶島走來,我是海風中的一隻乳燕;  從蒼蒼茫茫的草原走來,我是藍天下翱(áo)翔的雛鷹;   從七溝八梁的黃土坡走來,我是黃河邊鮮嫩的山丹丹。
  • 李小波真情澆灌,「楓橋之花」開在舞陽河畔
    李小波真情澆灌,「楓橋之花」開在舞陽河畔龍冠宇1963年11月,毛澤東同志親筆批示「楓橋經驗」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隨後,中央又兩次對「楓橋經驗」作了批轉。由此,「楓橋經驗」成為全國政法戰線的一面旗幟。
  • 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幹細胞移植應用澆灌生命之花
    8月6日,捐獻志願者冰冰(化名)在四川省人民醫院血液科志願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這些生命的種子將救助一名血液病患者。冰冰也成為了四川省第265例、中華骨髓庫第10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幹細胞是珍貴的生命資源,患者急需幹細胞挽救生命,科學家需要幹細胞開展醫學研究。對於急需使用幹細胞的人來說,幹細胞已經十分稀缺,能與自身匹配的幹細胞少之又少。
  • 陝西省第六屆道德模範王慧慧:用愛心澆灌生命之花
    原標題:用愛心澆灌生命之花——記陝西省第六屆道德模範王慧慧9月14日,在榆林市第二醫院,36歲的急診醫學科兼感染性疾病科護士王慧慧正在電腦前整理有關信息。忙碌之餘,她還要去樓下的門診部開展護理工作。
  • 浦東新區「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名單出爐!有你認識的嗎?
    「十佳」「十佳提名」「百優」等120名2018-2019年度浦東新區「新時代好少年(美德少年)」,希望廣大未成年人見賢思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新時代文明風尚,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盲童張文升榮獲杭州市第十六屆「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據「杭州發布」消息,射陽縣助殘志願者聯合會小志願者、盲童張文升榮獲杭州市第十六屆「美德少年(新時代好少年)」稱號。這是張文升的個人榮譽,也更是射陽助殘會的集體榮譽!如今,你還是從前那個少年,那個不斷追求夢想、不斷拼搏的少年。未來,我們一起陪你長大!張文升(小名文文)男,漢族,出生於2006.01.23鹽城市婦幼保健院,現居住在射陽縣城某小區。目前就讀於浙江省盲人學校七年級(一班)。
  • 綻放生命之花 湖南舉行2017未成年人 「珍愛生命·快樂成長」主題...
    為全方位關愛學生的生命之花,增強學生生命意識,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12月1日,湖南省2017未成年人「珍愛生命·快樂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在長沙市雨花區砂子塘東瀾灣小學舉行。「珍愛生命·快樂成長」主題教育活動、「中華經典誦讀」「向國旗敬禮」「學習宣傳美德少年」等主題教育活動火熱開展,湖南多次榮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創新案例獎,在全國產生重要影響。雨花區作為長沙市的先進典型,以探索生命教育實施的途徑與方式為突破口,引導未成年人珍愛生命、健康成長,形成了區域特色。
  • 「國家需要」與「自強不息」
    據新華社報導,錢偉長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歷程,曾經有過數次重大轉變:第一次,當他以高分考取清華大學歷史系時,因為國家的內憂外患而轉學物理;第二次,當他有機會出國從事研究工作時,因為不願「效忠」外國而毅然放棄;第三次,當他制訂自己的專業計劃時,放棄專長而轉入國家急需的自動化等全新領域……對於這些轉變,錢偉長自己一語道破:「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
  • 吳景全推新歌《生命之花》 鏗鏘有力傳遞正能量
    ­  搜狐娛樂訊 勵志歌曲《生命之花》是吳景全的全新單曲。這首歌旋律以輕快的節奏感表達年輕的力量,同時充滿正能量的歌詞讓生命之花盡情怒放,聽到歌曲便充滿了前進的動力。­  吳景全的聲音質感性偏強,發音鏗鏘有力,自帶動感,這恰恰能將歌曲在內容、情懷上自帶的勵志性、正能量傳遞出來,令人為之鼓舞。
  • 全國腫瘤彩絲帶志願者生命之歌演講大賽在京舉行
    10月30日,由國際癌病康復協會、中國婦女報社、北京抗癌樂園、上海癌症康復俱樂部主辦,北京振國中西醫結合腫瘤醫院承辦的「振國杯全國腫瘤彩絲帶志願者生命之歌演講大賽」在北京舉行,國際癌病康復協會會長
  • 《生命之花》!
    《生命之花》!萬物復甦,生活重啟,但寒冬之時炎黃子孫共同抗擊疫情的決心仍歷歷在目。風雨中走來,我們感動於「最美的逆行者」,敬畏於生命力的頑強。近日,我市文藝工作者將這份情愫寫入歌中並深情演繹出來,生命之花,常開不敗!
  • 《生命之花》怒放昆明世博園
    世博「生命之花」合唱團成員王國娟說:「在這一特殊時刻,我們用歌聲懷念過去、傳承文化、啟航未來,我們很激動,我們要把『愛國愛鄉、知難而上、團結奮鬥、爭創一流、敢為人先』的世博精神代代相傳,用奮鬥澆灌更美的生命之花。」    事實上,激動的不只是王國娟。
  • 首屆「福壽杯-生命之花」全國朗讀大賽在上海福壽園正式啟幕
    活動當天還啟動了首屆「福壽杯·生命之花」全國朗讀大賽。 「福壽杯 生命之花」全國朗讀大賽啟動   隨後,新四軍上海拂曉劇團團員們朗誦《鐵軍頌》,著名電影配音導演、演員程玉珠朗誦《永不消逝的聲影》,中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導演劉瓊之女劉曉瑤朗誦《在前的,和在後的》,表達對先烈先賢的追憶和紀念。 此外,著名配音演員曹雷帶領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成員集體朗誦俱樂部原創詩歌《生命頌歌》,演繹千人送行的美麗告別,吟頌超越生命的無疆大愛。
  • 任建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方可內聖外王!
    我第一次去清華,就在東門前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前面拍了張照片,至今那張照片都保存完好。「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幾個字我開始慢慢的領悟和踐行,直到現在都是我的座右銘,要了解這幾個字,為什麼是清華的校訓?是有由來的,得從清華大學說起。
  • 清華大學校訓的故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兩岸清華同樣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緣起於梁啓超先生在清華的一次演講。梁啓超對清華情有獨鍾,將孩子梁思成、梁思永送到清華學校念書,二人都成為享譽世界的名家。同時,梁啓超本人十分關注清華的辦學和學子的成長。他心中念念不忘的是留美學子的文化植根,曾說過:「清華學生除研究西學外,當研究國學;蓋國學為立國之本,建功立業,尤非國學不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