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成功研製出六種藏藥標準品

2021-02-08 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7月8日電(記者白瑪央措)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6個國家天然產物標準樣品研製項目近日通過專家評審。

2006年,藏醫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藏醫藥在保持傳統的同時,積極探索標準化、國際化發展方向。

據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玉林介紹,他所在的科研團隊於2015年啟動「6個國家天然產物標準樣品研製項目」,與山東省分析測試中心聯合協作,近10名科研人員刻苦攻關,以訶子酸、訶黎勒酸、胡麻苷、雛菊葉龍膽酮、大麥黃苷和皀草黃苷6種藏藥材中的特徵性活性化學成分為研究對象,研製出國家天然產物標準樣品。

「這六種標準品,對解決過去存在的不同成分質量差異難題具有重要意義,意味著藏藥從傳統作坊走向標準化產業化又邁進一步。」長期致力於藏藥標準化研究的李玉林說。

「藏藥化學標準品的研製,對於藏藥材標準升級、藏藥現代化研究工作及推動藏醫藥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項目成果進行評審和驗收,來自青海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審評中心的國家藥典委員劉海青說,研究成果對於解決藏藥標準化的技術瓶頸問題具有重要示範意義和應用前景。(完)

相關焦點

  • 青海7種藏藥入列國家天然產物標準品
    青海7種藏藥入列國家天然產物標準品 2019-07-09 16:13羅雲鵬 攝   中新網西寧7月9日電 (記者 羅雲鵬)青海省科學技術廳9日披露,目前該省已成功研製7種藏藥為國家天然產物標準品,對於解決藏藥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化學對照品匱乏等技術瓶頸問題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和應用前景。
  • 藏藥谷、藏香豬:索珠鄉的特色產業脫貧路
    沿著山裡曲折的小徑一路驅車,恍然間,「藏藥谷」便呈現在人眼前。藏紅花、藏蘿蔔……空氣裡飄蕩著藥材特殊的香氣。   原本,索珠鄉的村民只依賴種田和外出打工為生,縱然山裡資源豐富,可缺乏技術和統一的協調組織,一重又一重的大山擋住了村民致富的道路。   依託著獨特的氣候條件,2018年,索珠鄉下轄的4個村民委員會成立了西藏六芽農牧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青海通天河藏藥中藥材餘甘子不合規被立案調查
    8月30日,青海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1批次藥品不合格規定的通告」,通告稱,經青海省藥品檢驗檢測院檢驗,標示為青海省通天河藏藥製藥有限責任公司使用的中藥材「餘甘子」(批號:2018-171201)不符合規定,不符合規定項目為「含量測定」。
  • 藏毯展闖出一條青海成功之路
    連續九屆展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提升了青海藏毯的國際聲譽和地位,也提升了青海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同時也為打造世界藏毯之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青海藏毯已逐步從深閨中走出,在國際藏毯中嶄露頭角。青海的「藏羊」、「藏之夢」等品牌,已經成為青海藏毯的標誌性產品。其中,「藏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我省15個系列、80餘種藏毯品種均暢銷歐、美、日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 科考發現藏藥「寶庫」
    在這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溶洞裡,科考人員格桑頓珠驚喜地發現了大量可入藏藥、用於治療胃病等病症的海水石。此次科考,他在藏北無人區共發現數十種動植物和礦物的藏藥材,並進行深入研究。後來,格桑頓珠撰寫和編輯出版了《藏藥植物學》《藏藥冶煉學》《藏藥藥理學》等藏醫學著作,並成為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這與他當年的科考調研密不可分。根據藏醫藥理論,瑪瑙、琥珀等40多種珍貴礦石均可入藥。
  • 青海省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新進展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承擔的「青海省藏藥研究重點實驗室」項目進行了驗收。專家組對實驗室項目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評價等次為優秀,並對未來實驗室發展提出了意見建議。實驗室團隊持續開展唐古特白刺、細果角茴香、異葉青蘭等20餘種藏藥植物降血脂、降血糖、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抗炎、抗氧化物質基礎研究,分離鑑定化合物500餘個。篩選出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氧化活性組分20餘種,活性單體化合物30餘個。
  • 藏藥紅景天 御用「仙賜草」
    高原之上有奇藥   紅景天屬於景天科紅景天屬植物,主要生長在我國西藏、新疆、甘肅和吉林的高山上,它的藏藥名叫掃羅瑪爾布,歷代藏醫都將它與藏紅花、雪蓮花並稱為「吉祥三寶」。很早以前,雪域高原就將紅景天作為藥物使用,強身健體,抵禦不良環境的影響。平原上的老百姓也知道可以用它來煎水或泡酒,以消除疲勞、抵禦風寒。
  • 探秘藏藥No.10—名貴藏藥離不開的藥引子「金屬礦石」
    多種金屬礦石都是藏藥原料說藏藥神秘,就在於它很大程度上採用了金屬礦物作為藥物原料。如把金、銀、銅、鐵、錫、珍珠、瑪瑙、綠松石等都加入了藥物中。當然這並非簡單放入,而是通過藏藥炮製工藝把金屬礦物轉化成元素放入。
  • 哈藥六廠等178家藥品企業違法發布廣告被曝光
    據人民日報報導,其中,違法發布廣告情節嚴重的有:哈藥集團製藥六廠生產的護彤牌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甘肅武威製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宮瘤寧片、西藏聶拉木藏藥廠生產的十五味龍膽花丸、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樂仁堂製藥廠生產的舒筋定痛片、江西瑞金三九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風溼骨痛藥酒。
  • 【藏北故事】科考發現藏藥「寶庫」
    在這個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溶洞裡,科考人員格桑頓珠驚喜地發現了大量可入藏藥、用於治療胃病等病症的海水石。格桑頓珠是西藏藏醫學院(現改為西藏藏醫藥大學)教師,一位在藏醫學頗有建樹的專家。此次科考,他在藏北無人區共發現數十種動植物和礦物的藏藥材,並進行深入研究。
  • 青海三江源野生藥用植物相關研究成果國內領先
    新華社西寧1月25日電(記者王大千)記者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1月中旬,青海省科技廳組織省內外有關專家,對「青海三江源野生藥用植物及其區系成分研究」課題進行了驗收及成果評價,專家認為,研究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中藥標準品HPLC測定標準要求
    中藥標準品的重要作用   中藥標準品的研究對於推進中藥品質控制水準、保證藥品品質和人民用藥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可以在藥典規定裡看到標準品的數量是逐年增加,而且隨著中藥產業的不斷發展,對中藥中藥標準品的種類和數量有了更高的要求。
  • 青海竟有這麼多「仙草」,你都見過麼?
    在青海,無論是青海湖畔,還是三江之源,甚至是柴達木盆地戈壁灘上,總有那麼幾朵鮮豔的花兒能夠吸引住你。它們是一些什麼樣的花兒?沒錯!它們絕大多數都是青海的「仙草」——野生中藏藥材。不久前,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青海)成果展暨青海國家公園示範省藥用植物展在西寧人民公園臨宗書院開展。讓我們隨著展覽去認識那些雪域奇珍吧。
  • 上海交大研製成功「六軸聯動數控電火花工具機」
    不難想像,能夠製造出「王冠上的明珠」,那一定是工藝極其複雜、難度極高的工作,那得需要什麼樣的「武器」和什麼樣的「能工巧匠」?上海交通大學的特種加工科研團隊,經過長達八年的科研攻關,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研製成功了「六軸聯動數控電火花加工工具機」,並開發了配套的CAD/CAM軟體和加工工藝,為製造閉式整體渦輪葉盤提供了一套全面技術解決方案,其中既包括了硬體技術,也包括了軟體技術和製造工藝。這一技術將在第16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進行展示,有著充分的產學研應用前景。
  • 科普:支原體標準品在核酸法驗證中的應用
    本文締一生物為您分析科普:支原體標準品在核酸法驗證中的應用。由於它具有檢測時間短(只需3-4h)、操作便捷等特點,越來越受到生物製品企業的青睞。在特異性方面,歐洲藥典和日本藥典要求,核酸法要識別指定的常見9種支原體,而不識別與支原體有近緣關係的菌屬,如丙酮丁醇梭菌、嗜酸乳桿菌和肺炎鏈球菌,也不識別其他細菌和哺乳動物DNA。
  • 青海成功研發一種微生物除草劑
    前期發現該菌株對闊葉雜草豬殃殃、藜、密花香薷等表現出較好的除草活性,作物安全性試驗表明其發酵液對小麥、蠶豆安全,對油菜、豌豆和青稞有輕微影響。為進一步研究HL-1可溼性粉劑的製備材料及其除草活性,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研究人員採用單因素法,篩選HL-1最適碳氮源、固體發酵基質、適宜載體和助劑,製備了可溼性粉劑,並進行盆栽和田間小區接種,測定了其除草活性。
  • 森林腦炎病毒危害性大 長春成功研製出新型疫苗
    森林腦炎病毒危害性大 長春成功研製出新型疫苗
  • 內毒素 檢測 試劑 鱟試劑 標準品
    ACC內毒素檢測產品是世界上第一家研發成功且通過美國FDA認證的同類產品.產品質量優越,價格低廉,適於各個國家的相關單位所使用. 美國ACC公司內毒素檢測(Limulus Amebocyte Lysate Test)在以往25年的公司歷史中,ACC提供給全世界的製藥工業及醫療用品客戶一項內毒素安全指標,藉此客戶的產品諸如針劑、生物製品及醫療用品得以行銷全世界。
  • 「伊波拉VP40抗原」入廈檢測 通過後有望成國際標準品
    若檢測通過,該產品有望作為世界衛生組織制定伊波拉標準品的依據。廈門海滄檢驗檢疫局目前已對該批「伊波拉VP40抗原」現場核放,並開展後續監管。據悉,該批產品由世界衛生組織委託英國國家生物製品檢定所(NIBSC)生產,屬於待定國際伊波拉檢測參考品的特殊物品。世界衛生組織希望用該抗原來作為國際標準品,更好地控制伊波拉疫情。
  • LGC舉辦2018年度標準品與能力驗證技術交流會---成都、瀋陽站
    為了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ISO17025:2017和CNAS CL01對於標準物質的要求以及在ISO17034認證下生產的標準物質在實驗室檢測中的應用,全球標準品與能力驗證的主要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