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cs Letters:利用尿液檢測癌症

2021-01-15 生物谷

2019年12月8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研究人員首次使用帶有集成雷射器的基於晶片的傳感器來檢測尿液樣品中極低水平的癌蛋白生物標誌物。這項新技術比其他設計更為靈敏,而且通過非侵入性的,廉價的手段來檢測指示疾病存在或進展的分子標誌物。

文章作者,荷蘭特溫特大學的相關負責人Garcia-Blanco說:「目前測量生物標誌物水平的方法既昂貴又複雜,需要在專門實驗室進行活檢和分析。相比之下,我們開發的新技術為更快,超靈敏地檢測生物標誌物鋪平了道路,這將使醫生能夠及時做出決定,從而改善包括癌症在內的醫療條件的個性化診斷和治療。」

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的《Optics Letters》雜誌上。研究小組表明,這種新型傳感器可以對蛋白質S100A4進行無標記檢測,後者指徵著臨床水平的腫瘤發展。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Garcia-Blanco說:「生物傳感器可以使即時醫療設備同時篩查各種疾病。它的操作簡單,不需要複雜的樣品處理或傳感器操作,使其成為臨床應用的理想選擇。」

研究人員說,這種傳感器在非生物醫學領域也具有潛力。例如,它還可用於檢測不同類型的氣體或液體混合物。

這種新型的基於晶片的傳感器通過用片上微型磁碟雷射器發出的光照射樣品來檢測特定分子的存在。當光與感興趣的生物標記物相互作用時,該雷射的顏色或頻率以可檢測的方式移動。

為了對尿液樣本進行檢測,研究人員必須弄清楚如何整合可以在液體環境中運行的雷射。他們轉向光子材料氧化鋁,因為當摻入離子時,它可用於製造在水的吸光帶之外發射波長範圍內發射的雷射,同時仍然能夠精確檢測生物標記。

Garcia-Blanco說:「儘管已經存在基於監視雷射頻移的傳感器,但它們通常具有不容易集成在小的一次性光子晶片上。氧化鋁很容易在晶片上附著,並且與標準的電子製造程序兼容。這意味著傳感器可以大規模工業規模生產。」

之後,研究人員用含有已知生物標誌物水平的合成尿液測試了這種新傳感器。他們能夠以低至300皮摩爾的濃度檢測到S100A4。Garcia-Blanco說:「在此濃度範圍內的檢測顯示了無標記生物傳感平臺的潛力。」研究人員正在努力將所有相關的光源和信號生成組件整合到晶片上,以使該設備更易於操作。他們還希望開發各種塗層,從而可以並行檢測多種生物標誌物。(生物谷Bioon.com)

資訊出處:Chip-based optical sensor detects cancer biomarker in urine原始出處:

Michiel de Goede, Lantian Chang, Jinfeng Mu, Meindert Dijkstra, Raquel Obregón, Elena Martínez, Laura Padilla,

Francesc Mitjans, Sonia M. Garcia-Blanco. Al2O3:Yb3 integrated microdisk laser label-free biosensor. Optics Letters

, 2019; 44 (24): 5937 DOI: 10.1364/OL.44.005937

相關焦點

  • Optics Letters:利用結合的MRI 光學法進行乳癌診斷
    新的技術利用MRI產生乳房的影像,產生關於它的結構之相關信息,包括形狀和組成。近紅外光技術可以提供研究人員信息,讓他們了解組織的功能,例如,某個區域是否含有很多血液,以及是否如同早期癌症般,迅速地消耗氧氣。     這項期中試驗的受試者,是一名左側乳房發生乳腺管癌的29 歲女性,研究人員為她進行對比式MRI,於注射顯影劑前後進行局部MRI。
  • 科學家僅利用1毫升尿液就能診斷出多種類型癌症!
    2018年1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名古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納米線設備,該設備能通過對尿液進行測試來實現對癌症的檢測;細胞間能通過一系列不同的機制來互相「交流溝通」,其中有些機制是我們所熟知的,比如在動物之間,捕食威脅能夠有效驅動去甲腎上腺素的產生
  • 基於尿液的疾病檢測研究進展一覽
    即使在今天,數以百萬計的化學尿液測試每天都在進行以識別新生兒代謝性疾病,糖尿病的診斷,監測腎功能,確認膀胱感染和檢測非法毒品的使用。如,一項研究表明大腸癌患者尿液中的二乙醯精胺成分通常比較高。根據一項發表在PLoS ONE上的研究,科學家門利用核磁共振光譜、氣相色譜、質譜和液相色譜分析等技術在人類尿液中檢測到3000多種化學物質或「代謝產物」。
  • 利用尿液唾液自我檢測愛滋病
    據新華社電我國企業生產的利用尿液和唾液作為標本,進行愛滋病檢測的新試劑已經面世。新試劑使用方便,有望進入家庭成為人們自我檢測的手段。但由於其準確率相對較低,現階段還無法取代利用血液作為標本的主要臨床篩查手段。  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專家王佑春教授,日前在宜昌舉行的愛滋病高層論壇上說,我國已有4家企業生產這種新試劑。
  • Optics Express:通過呼氣診斷疾病的雷射分析器
    該儀器可以分析病人呼出的氣體,幫助醫生診斷出病人是否患癌症、腎臟病、氣喘或其它病症。《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報告了該儀器的工作原理:該儀器利用鏡子折射雷射,可以檢測到受測人呼出氣體的每一個分子,從而分析出受測人的身體是否異常。
  • 微流體用於癌症診斷:循環微RNA檢測
    2013年,密西根大學教授在2013年11月20日至22日,細胞科學與幹細胞研究世界大會上做了報告,一下為報告摘要:在美國,癌症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大多數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如果及早診斷治癒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 Tiger Optics 加入詭異中微子粒子的捕獲項目
    他們的確希望利用中微子來深化對物理學基本規律的理解。 包括伊利諾州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 (Fermi National Accelerator Laboratory) 在內的一些粒子物理實驗室都在使用 Tiger Optics 的 LaserTrace 和 Halo 儀器來監測他們用於研究詭異的中微子粒子的檢測介質中的氧氣和溼度水平。
  • 癌症標誌物檢測新技術,糖蛋白的應用革命已悄然開始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編譯,轉載請註明來源近期,一個來自美國普度大學的科學家團隊表示他們成功開發了一種用於檢測抑制癌症及其他疾病標誌蛋白及相關生物標誌物的新型納米檢測技術。在我們的身體中存在著大量的糖蛋白,在很多情況下,這些被糖類修飾的蛋白分子經常出現於我們的血液與尿液中,具有作為多種癌症和其他疾病指示器的作用。
  • 這種方法檢測前列腺癌準確率接近100%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 利用digital PCR開發循環microRNA檢測新方法
    利用digital PCR開發循環microRNA檢測新方法
  • 尿液HIV匿名檢測登陸高校售貨機
    2018年4月3日,上海啟動高校尿液傳遞愛滋病病毒檢測試點工作,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大學和同濟大學參與此次試點。即日起,學生至此三所高校內置的自助售貨機即可購買尿檢包,自己採集尿樣,並通過物流快遞和網際網路平臺遠程獲得專業實驗室做出的檢測結果。
  • 尿液氣味有望檢測早期阿爾茲海默症
    最近有研究發現,可以通過尿液氣味檢測出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為這種常見痴呆症帶來一種非侵入式的檢測方法。  據研究的作者,美國農業部國家野生動物研究中心的化學生態學家Bruce Kimball博士介紹,研究小組已經發現了一些證據表明尿液氣味特徵,會因為大腦中由阿爾茲海默症引起的變化而改變。這一發現也可能用於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的檢查當中。
  • 尿素循環的失調或會促進癌症發生
    ,在很多癌症中,癌症患者機體中的氮代謝都被改變了,其能在體液中產生一種可檢測到的變化,並且導致癌症組織中出現新的突變,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方法來對癌症進行早期檢測,並且有效預測患者接受免疫療法的成功率。
  • ACS Nano:尿液多標記傳感器和人工智慧分析用於前列腺癌的無創精確篩查
    分析傳感學術QQ群:530727948前列腺癌的篩查依賴於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但該檢測方法假陽性率較高(80%),這會導致大量不必要的活檢和隨後的過度治療。有鑑於此,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wan Hyi Lee等人介紹了一種具有學習能力的尿液多標記生物傳感器來實現這一目標。
  • Nature子刊:重編程巨噬細胞,或助力癌症早期篩查
    然而,這些來源於腫瘤的DNA並不充足,所以在血液或尿液樣本中能夠檢測到腫瘤機會非常小,特別是在腫瘤早期階段。「我們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早期癌症診斷,但這次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研究,」史丹福大學癌症早期檢測加那利中心(Canary Center for cancer early Detection)主任、放射學教授兼主席Sanjiv S.
  • Nat Commun:手術前利用液體活檢標記物檢測前列腺癌侵襲性
    2016年7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非侵入性液體活檢方法發現了前列腺癌生物標記物,能夠在手術前幫助鑑定侵襲性前列腺癌。 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穿刺活檢幫助進行前列腺癌診斷,但是這種技術可能無法檢測到隱藏腫瘤或者已經擴散的腫瘤。而液體活檢是一種理想的診斷方法,有助於區分哪些病人適合進行強化治療,而哪些病人不需要。
  • Cell重磅:幹擾氮代謝過程或會促進癌症發生
    氮(Nitrogen)是人體所有蛋白質、RNA和DNA的基本組成部分,因此,癌變的腫瘤對氮的需求也非常貪婪,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和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在很多癌症中,癌症患者機體中的氮代謝都被改變了,其能在體液中產生一種可檢測到的變化,並且導致癌症組織中出現新的突變,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方法來對癌症進行早期檢測
  • CyberOptics將在西部半導體展上推出採用Cyber Spectrum?軟體的...
    此外,針對中端和高級封裝檢測和測量,Cyber Optics將展示新的NanoResolution多反射抑制(MRS)傳感器專有技術,該技術可精確識別和拒絕由閃亮組件和鏡面表面引起的多次反射。有效抑制多次反射對於高精度測量至關重要。 MRS傳感器同時提供無與倫比的高精度、高解析度和高速度,廣泛用於SMT、半導體和計量市場的檢測和測量。
  • 幹擾氮代謝過程或會促進癌症發生
    ,並且導致癌症組織中出現新的突變,相關研究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出新方法來對癌症進行早期檢測,並且有效預測患者接受免疫療法的成功率。(尿素),該過程稱之為尿素循環,由於這種循環過程,機體的尿素會被排出到血液中,隨後通過尿液被排出體外。
  • 【新華網】我國科學家成功利用人尿液
    記者從中科院獲悉,該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領導的研究組,利用志願者尿液衍生的誘導多能幹細胞成功地獲得再生牙齒,這是科學家首次利用人誘導多能幹細胞獲得成型的再生器官。這項研究成果30日在線發表在學術期刊《細胞再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