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手術前利用液體活檢標記物檢測前列腺癌侵襲性

2020-11-30 生物谷

2016年7月2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非侵入性液體活檢方法發現了前列腺癌生物標記物,能夠在手術前幫助鑑定侵襲性前列腺癌。

 

該研究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研究人員認為對於許多男性來說生長緩慢低風險的前列腺癌可能永遠都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而目前全世界存在許多過度治療問題,該研究將推動精確的非侵入性診斷工具的開發。

 

目前臨床上主要使用穿刺活檢幫助進行前列腺癌診斷,但是這種技術可能無法檢測到隱藏腫瘤或者已經擴散的腫瘤。而液體活檢是一種理想的診斷方法,有助於區分哪些病人適合進行強化治療,而哪些病人不需要。

 

該研究耗時四年,收集了大約300名病人的尿液樣本,其中包含了前列腺分泌物,這些病人都進行過直腸指檢(DRE),DRE是確定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前列腺檢查的標準臨床檢測方法。

 

隨後研究人員利用靶向蛋白質組學技術精確定量了病人尿液樣本中的幾百種蛋白,確定液體活檢的明顯特徵。首輪研究共包含了80名病人,定量出大約150種蛋白,隨後研究人員進一步縮小範圍選擇了34種蛋白進行進一步研究。第二輪研究共包含了210名病人。

 

研究人員通過計算生物學方法,使用質譜獲得的定量數據找到了可以指示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液體生物標記物。他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病人樣本數量,驗證他們發現的這些生物標記物是否在前列腺癌領域有更廣泛的臨床應用。

 

研究人員這樣說道:"我們相信我們利用液體活檢技術已經找到了手術前預測是否為侵襲性前列腺癌的生物標記物,這將有助於為病人進行個體化癌症治療。"(生物谷Bioon.com)

 

 

 

Targeted proteomics identifies liquid-biopsy signatures for extracapsular prostate cancer

 

Yunee Kim,Jouhyun Jeon,Salvador Mejia,Cindy Q Yao,Vladimir Ignatchenko,Julius O Nyalwidhe,Anthony O Gramolini,Raymond S Lance,Dean A Troyer,Richard R Drake,Paul C Boutros,O. John Semmes & Thomas Kislinger

 

Biomarkers are rapidly gaining importance in personalized medicine. Although numerous molecular signature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re is a lack of overlap and many biomarkers fail to validate in independent patient cohorts and hence are not useful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For these reasons,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and robust biomarkers remain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We combine targeted proteomics with computational biology to discover robust proteomic signatures for prostate cancer.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conducted in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 from men with extraprostatic and organ-confined prostate cancers identified 133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Using synthetic peptides, we evaluate them by targeted proteomics in a 74-patient cohort of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 in urine. We quantify a panel of 34 candidates in an independent 207-patient cohort. We apply machine-learning approaches to develop clinical predictive models for prostate cance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omputationally guided proteomics can discover highly accurate non-invasive biomarkers.

 

相關焦點

  • 基於5hmC的液體活檢技術或有望實現胰腺癌早期檢測
    Bluestar Genomics發表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其基於5-羥甲基胞嘧啶(5hmC)的液體活檢分析可追蹤與基因調控相關的表觀遺傳學修飾,有望實現胰腺導管腺癌(PDAC)的早期檢測。據悉,Bluestar計劃利用該技術在CLIA認證實驗室中推出一種早期、泛癌種、基於DNA甲基化的LDT檢測方法。
  • 液體活檢在淋巴瘤中的研究和應用進展
    >通過檢測腫瘤原發或轉移部位釋放到血液中的循環腫瘤細胞(CTC)、循環腫瘤DNA(ctDNA)或其他標記物(如外泌體)對疾病進行診斷和評價的技術稱為液體活檢。之後研究發現,CTC或ctDNA 攜帶與原發腫瘤組織中相同的分子異常,為實體腫瘤的監測提供了很好的腫瘤標記物。但長期以來受微量CTC細胞分離和低比例ctDNA基因突變檢測技術的限制,實體腫瘤的研究仍主要依賴於組織活檢和影像學檢查。
  • 洞察| 液體活檢在癌症檢測中應用
    一、液體活檢產業鏈分布從產業鏈來看,液體活檢可分為6個子領域,即上遊的捕獲、基因擴增、試劑以及儀器市場;中遊檢測服務市場以及下遊數據市場。中遊檢測服務市場企業布局較多液體活檢技術可應用於腫瘤的早期篩查、檢測、用藥指導、評估、觀察,貫穿癌症診治全程,目前液體活檢的研究和應用涵蓋腫瘤篩查、腫瘤分期分級、預後評估、精準用藥(個體化治療)、耐藥監控、腫瘤轉移與復發多個領域。 更多的企業布局在中遊檢測服務市場,通過渠道快速佔有市場或積累樣本厚積薄發。3.
  • BJC:揭示為何某些前列腺癌更具侵襲性?
    圖片來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此前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檢測手段來有效區分侵襲性和危害程度較低的前列腺癌研究者發現了三種新型的前列腺癌亞型或能用來對患者進行分層並進行不同的治療。研究者Colin Cooper說道,前列腺癌是英國男性最常見的癌症類型,其進展緩慢,大多數癌症患者一生中並不需要進行治療,然而臨床醫生很難預測患者機體的哪些腫瘤會更具侵襲性,這就使得很多男性患者很難決定如何進行治療。
  • 液體活檢急速升溫,檢測新秀不可忽視!
    液體活檢的優勢在於能解決精準醫療的痛點,通過非侵入性取樣降低活檢危害,而且有效延長患者生存期,具有高性價比。液體活檢技術主要包括CTC 和ctDNA,以及外泌體檢測。下面讓我們看一看關於液體活檢的行業動態及研究進展。
  • 腫瘤液體活檢技術:CTC和ctDNA孰優孰劣?
    在臨床實踐中,獲得腫瘤患者組織樣本只有手術活檢和穿刺活檢兩種。相比於傳統的活檢方法,液體活檢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簡單、能重複取樣等有點。液體活檢的發展歷程液體活檢包含了 CTC 與 ctDNA 技術 。公司在 1993-2003 年完成一系列的臨床實驗後,其 CTC 檢測系統 Cellsearch 於 2004年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轉移性結直腸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臨床檢測。強生(Johnson&Johnson)下屬子公司 Veridex 在 2008 年收購了 Immunicon 的 CTC 業務,並將其發展至今。
  • 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或可準確評估前列腺癌患者風險_DNA甲基化生物...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和其他生物標誌物是診斷和檢測前列腺癌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仍缺乏可選擇性識別具有高復發風險、可於幹預中受益和可安全選擇主動檢測患者的生物標誌物。分子診斷雜誌中報導了生物標誌物PITX2 DNA甲基化,該物質可通過芯針活檢獲取的少量組織來區分癌組織和非癌組織,並預測癌症復發風險。
  • 液體活檢技術在腫瘤早篩中的創新應用探索
    (二)液體活檢有望實現腫瘤早期檢測,市場容量巨大,但敏感性和特異性有待提高研究表明,在影像檢驗顯示出明顯的腫瘤發病跡象前,早期患者血液中可能已經出現CTC、ctDNA,也就是說通過CTC檢測和ctDNA檢測可能實現腫瘤早篩。
  • 全球「液體活檢」公司大匯集,你要的都在這裡!hsmap系列
    ,前幾篇介紹想必已讓大家感受到。CTC的公司較多也許得益於CTC的研究的推進,近兩年也有更新的觀點和技術,例如:(點擊框內屏幕查看更多)前幾期的hsmap系列提到,美國的在CTC領域的研究數量和投融資都遠遠超過其他國家,而國外在液體活檢領域不同技術類別具有代表性的幾家公司都在美國,本文介紹四家,包括一家外泌體檢測公司
  • 液體活檢丨新型碳納米管CTC晶片在乳腺癌患者中檢測靈敏度可
    液體活檢的概念一直受到腫瘤界的廣泛關注,相比傳統的組織活檢,液體活檢主要具有非侵入性是液體活檢的三寶之一(點擊查看)。 CTC從腫瘤病灶脫離後進入外周血隨血液流動,沿著血流方向來尋找合適的「土壤」來生長,最後要麼被毛細血管截留或者粘附在血管壁上,要麼就在外周血中循環最後被清除,只有極少數目的 CTC 能附著在血管壁上,重新穿過血管,到達新的「土壤」,適應環境後成長為新的腫瘤。
  • Nat Med:液體和組織活檢檢測胃腸道腫瘤的獲得性耐藥和腫瘤異質性
    以往的病例報告和小病例系列研究表明,液體活檢(特別是無細胞DNA,cfDNA)可以更好地揭示性耐藥的異質性。然而,到目前為止尚無研究直接在靶向治療進展後的大規模前瞻性患者群體中比較cfDNA與標準的單病灶腫瘤活檢的效果。
  • 8個治療老年人前列腺癌的妙招你知道嗎
    老年人前列腺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1.外科手術 凡腫瘤局限於前列腺內,無轉移者或患者一般情況良好者可行手術切除。前列腺癌根治術:手術範圍包括前列腺腺體及其包膜,有報導術後15年無復發,存活率50.9%。適用於A、B期,並配合用內分泌治療。盆腔淋巴結切除術:B2期以及CD期的部分患者可酌情採用。
  • 前列腺穿刺活檢沒有發現癌細胞,是不是就可以排除癌症? - 郎中談健康
    當臨床上懷疑前列腺癌時,前列腺穿刺活檢是診斷前列腺癌最可靠的檢查。對於中老年男性,常規體檢中都有腫瘤標記物這項,其中就有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簡稱PSA。其正常的參考範圍在0-4ng/ml之間,如果大於4ng/ml,就需要考慮前列腺腫瘤可能。接下來醫生會安排B超,核磁共振(MRI)等檢查。必要時需要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通過細胞學查找癌細胞。
  • 液體活檢丨超萬例中國泛癌種患者ctDNA檢測分析,41.2%患者可受益於...
    通過匹配的WBC測序鑑定血漿cfDNA中CH變異 ① ctDNA檢測的總體靈敏度為73.5%(  消除克隆性造血變異後  ); ② ctDNA的可檢測性因不同癌症類型而異,其中小細胞肺癌(91.1%),前列腺癌(87.9%),子宮癌(77.6%)、肝細胞肝癌(77.1%)和上消化道癌症(76.9%)顯示出比其他癌症更高的靈敏度
  • CA重磅發文:2019實體瘤患者分子檢測現狀!
    這些基因組的變化可以作為反應預測(顯示腫瘤和患者對特定治療的結果/反應)和患者預後(描述腫瘤的侵襲性,無論接受何種治療,腫瘤的侵襲性都與患者的生存有關)的生物標誌物。 截至目前,越來越多的生物標誌物已被確定。也正因此,很多靶向藥物正在被有效地開發利用。
  • 生物標記物比例顯微成像:使最早期乳腺癌現出原形!
    由於目前尚沒有明確的辦法來確定一例DCIS病例是否會形成浸潤性乳腺癌,因此確診為DCIS後一般進行手術治療、有時還會加做放療和/或激素治療。研究者之一、眼科及視覺科學、微生物學及免疫學的Petty教授解釋了DCIS患者一般是如何按照該病變具有侵襲性而進行治療的。
  • 這種方法檢測前列腺癌準確率接近100%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 新的前列腺癌血液檢測有望為未來的治療和檢測提供「範式轉移」
    據外媒報導,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科學家近日開發了一種新的前列腺癌血液檢測方法,與目前的血液檢測相比,它可以顯著提高準確性。
  • ACS Nano:尿液多標記傳感器和人工智慧分析用於前列腺癌的無創精確篩查
    分析傳感學術QQ群:530727948前列腺癌的篩查依賴於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測,但該檢測方法假陽性率較高(80%),這會導致大量不必要的活檢和隨後的過度治療。考慮到測試的頻率,對前列腺癌的精確篩查存在嚴重的未滿足需求。有鑑於此,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wan Hyi Lee等人介紹了一種具有學習能力的尿液多標記生物傳感器來實現這一目標。
  • 利用液體活檢法確定新冠重症化預測因子
    日美研究團隊通過解析血液中的外泌體和核酸,也就是用於診斷癌症等的液體活檢法,確定了新的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化預測因子。外泌體和血液核酸不僅能作為預測性生物標誌物使用,還有望用於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及調查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