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前女友爆出驚天大瓜,提及他對感情不忠等多項內容,羅志祥方回應含糊其辭,被網友認為疑似默認。
我們不評論事件和任何一方當事人,只評價雙方文案的寫作話術。
對比周揚青和羅志祥雙方文案,羅志祥真是連標點符號都輸慘了。
密密麻麻一團,連標點符號都沒打。
周揚青至少分段清晰,小作文觀感順暢,還打對了「地得的」,含瓜量超高、細節層層遞進,情緒管理的收與放都很值得琢磨。
1. 傾訴客體的人稱變化。
周揚青開篇說「我和羅志祥已經分手很久了」,此處的傾訴對象是對大眾,對廣義上的第三方說「我和他」。
正式開撕的內容中,她將傾訴客體變成了羅志祥,是「我和你」式的敘述。
在公開平臺上發聲明就是給公眾看的,這一點沒變化,但具體行文中是「我對你一片情意」還是「我對他如何如何」更直觀更有效?
那當然是「我對你」。
所以,此處有一個從「他」到「你」的變化,開篇引入相當於「走過路過的都來看看,驚天大瓜免費送啦」,然後逐步進入正題「我和你那情真意切的小作文」。
2. 情緒管理的收放。
周揚青從頭到尾沒用「正室手撕小三」那一套,自始至終她錘的都是羅志祥。
這不是一份撕插足者的聲明,而是「聞君有兩三四五六七八好多意,故來相決絕。」
用語是「和藝人、化妝師有長期不正當男女關係」,前半句「介紹給我認識」,後半句「不正當關係」,這一巴掌多響亮。
「長期不正當關係」是新聞報導般的客觀陳述,此處的情緒控制很收緊,言語背景間有傷心和不可置信之感,但很淡,不直接罵其實比破口大罵更有殺傷力。
情緒什麼時候釋放的呢?
回憶相愛往事的時候。
真誠情緒才能打動人。
看,寫撕X小作文不僅要條理清楚,還要情緒管理到位。
周揚青還強調了「不尊重女性」,這就不再是私人情感糾葛了,而是不尊重女性的公敵。
按照周揚青描述,涉及的女生在已知羅志祥有女友的情況下和他發生關係,這當然是惡行汙點。
但周揚青沒將重點設定成「撕那些女人」,她僅僅描述事件,譴責罵街的事情大可以留給吃瓜群眾來做。
試想,如果周揚青寫的是《致化妝師:最不要臉的xxx》或者《某女藝人:「三」學實錘》,觀感會完全不一樣。
此處的重點在於,譴責和自己有親密關係的人而非插足者。
歸根結底,和周揚青有過許諾、有親密關係、有傷害之實的是羅志祥。
「大房撕小三」這件事情最奇怪的地方就是:故事裡的男人罪責最重、為什麼撕女人而不撕男人?
大多是因為偏袒、因為貪圖、因為愛。
從利益角度來說可能是不願意割捨財產(或者涉及婚姻孩子),從情感角度來說無法面對曾經相愛的人所以避重就輕自欺欺人。
你看,一種態度是「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另一種態度是「總有賤人想勾引我家純情忠貞好男人」,哪種態度更容易被認同?
3. 不遮掩小問題。
周揚青交代的第一件事情,其實是對自己不利的。
大家看見的公案第一樁是「周揚青違背伴侶意願偷看伴侶手機」,為什麼要公布這個細節?
相處九年多周揚青手上一定有錘,大家關心的是「多人運動」這樣勁爆的信息、而不是看沒看伴侶手機,但她說出來很重要。
這樣一份驚天大錘,涉及羅志祥參與的綜藝、代言品牌等諸多利益方,如果沒能及時止損、連帶經濟損失可能是數億甚至十幾億級別的。
其中每一個陳述、每一個細節都會被各方反覆檢查,會被利益受損者窺探是否有可以反攻的漏洞。
自己交代偷看手機,和被對方指控偷看手機,不是同一個概念。
周揚青自己交代之後,後續大瓜太精彩、沒人記得手機這個爭議點,記得也不會因此而「各打五十大板」。
但如果事情變成周揚青被指責,那麼可能出現的指控或許還會包含發言不屬實、甚至偽造證據等等。
公眾沒時間沒興趣深入研究「這個細節你給出的信息不實,是否就意味著全盤指控都不成立」,所以在做這樣重要的指控時,任何一個細節對不上都可能是授人以柄,都可能因此被逆轉輿論風向滿盤皆輸,所以要先說、照實說、哪怕行為在常規語境下有爭議甚至是扣分。
這不是針對這一個細節的,而是一切細節。
4. 不避諱美好回憶。
周揚青的陳述中最打動人的部分,是她和羅志祥的美好回憶。
密密麻麻情真意切。
如果將這大段描述全都刪除呢?
效果會大打折扣。
九年之癢分道揚鑣,一地雞毛下還有那麼多美好回憶,小細節最動人。
在斷絕親密關係的時候,如何處理過去時的愛過和進行時的愛著恨著之間的關係,非常困難。
美好回憶多一點、搞不好又去複合了,痛苦怨恨多一點、搞不好就幹出不理智的有失體面的事情了。
周揚青在分手一段時間後做的心理調試,大概也很艱難但最後給出的答案是成功的,情緒管理能力強大。
5. 不從感性層面質疑,而提出操作層面的疑難點。
自始至終周揚青也沒有問你什麼不愛我了,或者你為什麼愛我還背叛我。
等閒變卻故人心,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不需要過多解釋,人性的貪圖軟弱醜惡、動動腳趾頭都能想到一堆解釋。
在背叛面前,解釋太廉價。
所以周揚青根本不問,她問的是什麼呢?你的時間管理是怎麼做到的呢?
這句話點爆了這場吃瓜狂歡。
人人參與其中、積極製造梗。
周揚青甚至可以時常將自己抽離出,以旁觀者的態度來看這滿目瘡痍的感情,一點「棄婦痛哭」的姿態都沒有。
從本質上說,如今流行文化語境中對女性的審美態度,越來越有「慕強」的趨勢,劇作大女主傾向也好、小甜劇中女主「流氓化」套路也好,本質都如出一轍。
周揚青成功踩在了這個點上,給出了一份教科書式的答案。
一篇分手聲明,漲粉無數。
頭腦清醒、拿得起放得下,活脫脫一個現代獨立女性的典範,吃瓜群眾畫風簡直和馬伊琍離開文章時一樣、對分手持「慶祝」態度。
倒不是說這文案公關有多麼「心機」,而是很顯然這位小姐姐平素雙商在線、能力強悍,行文措辭態度該注意的地方都不含糊。
更重要的是,真情實感。
所以,有瓜要放有人要撕的妹子們,真正要學的不是措辭話術,是拎得清的成熟能力、是不依附於誰將自己人生過精彩的強大能力。
當然,我希望以上所謂「撕X技巧」,大家都沒機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