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和訊汽車從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社交媒體得知,特斯拉第5個測試版全自動駕駛將在未來數天內推出,包括根本性的改進、重要的漏洞修復等等。
其實早在1個月前,特斯拉就已經為部分海外車主推送了FSD BETA升級套件,這些車主們也開始體驗真正的特斯拉全自動駕駛功能。同時,馬斯克表示全自動駕駛今年底將廣泛發布。
FSD BETA版本和目前的FSD版本不同的是,車輛中控會顯示更多的車輛周邊信息,包括車道內以及路口四周、交通信號燈等內容,並被可視化呈現出來。同時增加了主動變道超車、避讓對向車輛、禮讓行人、識別紅綠燈並自動啟停等更高權限具有主動駕駛的行為。
目前,特斯拉在售車型Model 3和Model Y是自動駕駛硬體水平最高的車型,全車配備8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與1個增強版毫米波雷達,8顆攝像頭能為Model3提供360度視野,探測半徑達到250米。
然而即將實現全自動駕駛的特斯拉卻沒有在新車上配備雷射雷達,這與業內公認的完全自動駕駛方案相悖,特斯拉方面認為雷射雷達成本過高,通過360度高幀速率視頻,以及打標籤、算法和推理等不斷學習,完全可以彌補雷射雷達缺失帶來的弊端。
但實際上,攝像頭相比雷射雷達有天生的缺陷,特別是在強光線下,或者以白色為基調的物體時,特斯拉這套方案的缺陷比較明顯。即使特斯拉還配備了毫米波雷達,但受限於感知距離較短,如果車速過快,系統也無法迅速響應。
2016年,世界公認的首起特斯拉「自動駕駛」致死事故,美國一臺Model S鑽入正在轉彎的白色重卡車底,以及不久前臺灣一臺Model 3在高速上徑直撞上已經側翻的白色大貨車箱體,都是因為強光下的大面積白色車身而影響了系統判斷,這種情況下無論對攝像頭或者毫米波雷達都可能出現誤判。
與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相比,雷射雷達具備高解析度、遠距離和視角廣闊等特性,但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優勢是——長距離雷射雷達傳感器能有效識別路面上的石頭等遠處的非金屬物體。當然,雷射雷達也有兩大致命短板,一是成本十分昂貴,尚未達到量產的程度;二是雷射雷達在雨雪霧等極端天氣下的精度無法得到保證。
(責任編輯: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