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磁性「第六感」 科學家嘗試確定人類磁感知能力

2020-11-25 人民網

原標題:尋找磁性「第六感」

  

  戴著腦電傳感帽的Joe Kirschvink是他的磁感知測試的第一位受試者。圖片來源:SPENCER LOWELL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磁感知研究似乎和探測術、傳心術研究一樣,看上去很令人討厭。然而,很多動物能感知地球磁場如今已成為公認的事實。鳥類、魚和其他遷徙性動物佔據了這個名單。對於它們來說,擁有內置指南針用於在全球奔波的旅行是很有意義的。近年來,研究人員發現,行動相對遲緩的動物——龍蝦、蠕蟲、蛇、青蛙和蠑螈也擁有這種感知。同時,哺乳動物似乎也對地球磁場作出了響應:在試驗中,木鼠和鼴形鼠利用磁場線為它們的巢穴選址;牛和鹿在吃草時會讓身體朝向磁場線;狗在排便時會讓自己面向北或南。

  關於磁感知不斷增加的科學證據大多是行為上的,基於活動方式或者表明幹擾或改變磁場會使動物習慣發生變化的測試。科學家知道動物能感知磁場,但他們並不了解這在細胞或神經層面上是如何發生的。

  找到負責觸發這些神經元的磁受體,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困難。沒有明確的感覺器官可供解剖,而磁場總是在無形之中掃過整個身體。「受體可能在你的左腳趾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家Joe Kirschvink說。

  發現磁感知能力

  多年來,科學家認為,石鱉進化出一種合成磁石的方法,只是因為這種堅硬的礦物有助於形成健康、強大的牙齒。不過,到了1975年,來自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Richard Blakemore提出,在特定的細菌體內,磁鐵是一種磁傳感器。Blakemore研究了來自科德角沼澤淤泥的細菌,並且發現在玻璃載片附近移動一塊小磁鐵時,細菌會奔向磁鐵。通過進一步觀察,他發現,這些微生物含有迫使細胞同地球自身磁場線排成一條直線(在麻薩諸塞州,朝北極方向移動)的磁性晶體鏈。

  閱讀了Blakemore的工作後,Kirschvink想知道磁性細菌在南半球如何遊動:是像麻薩諸塞州的細菌那樣向北移動,還是朝著自己的極點向南移動,或者向一些其他方向移動?他飛到澳大利亞,搜尋河床以找到類似細菌。它們在坎培拉附近的一個汙水處置池中最為豐富。「去的時候,我只帶了一塊磁鐵和放大鏡。」Kirschvink說,「那裡到處都是這種細菌。」非常確定的是,它們朝著南極遊動。

  那時,Kirschvink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博士後,和生物學家James Gould共事。1978年,他和Gould在蜜蜂的腹腔內發現了磁石;1979年,他們在鴿子頭部發現了磁石。當時,Kirschvink並不知道,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一位名叫Robin Baker的生物學家正將目光瞄準了一種體型更大且更加複雜的動物:英國學生。在一系列實驗中,Baker讓被蒙上眼睛的學生從「家」坐上一輛麵包車,經過一段曲折的路程來到鄉村,然後詢問他們家的指南針方向。在1980年的《科學》雜誌上,Baker報告了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東西:這些學生幾乎總是能指對家的象限。當他們戴的眼罩鬆緊帶中有條形磁鐵時,這種指認技能受到阻撓。而眼罩中有黃銅棒的對照組仍擁有磁感知能力。

  隨後,Baker又宣稱在「徒步旅行」和「椅子」試驗中發現了一種人類的方位感。在前一項試驗中,受試者被領著通過一條彎彎曲曲的路線,然後指認家的方向;後一項試驗中,他們被轉動多次然後要求指出基本方向。Baker在現場直播中表演了一些試驗,並且在接受書籍和主流科學雜誌的同行評議前宣布了他的一些結果。不過,這種興風作浪的本事以錯誤的方式惹惱了學術界人士。

  Baker在一封郵件中表示,美國同行對他有一種「卑劣的敵意」。Kirschvink和Gould也是懷疑者。1981年,他們邀請Baker到普林斯頓大學表演這些試驗。這是Baker到美國東北部若干高校開展的再現性之旅的其中一次短期訪問。在普林斯頓大學和其他地方,再現性努力失敗了。在1983年發表於《自然》雜誌的一篇文章中,Baker宣稱,人類竇骨帶有磁性。此後,Kirschvink證實,該結果是汙染所致。1985年,Kirschvink同樣未能再現「椅子」試驗。

  儘管曼徹斯特試驗為人類磁感知研究投下了陰影,但Kirschvink悄悄地繼承了Baker的衣缽,在30年的時間裡一直暗地裡開展人類試驗。如今,有了來自「人類前沿科學計劃」的90萬美元資助,Kirschvink,加州理工學院心理物理學家、腦電專家Shinsuke Shimojo和日本東京大學神經工程師Ayumu Matani正竭盡全力測試Baker的斷言。

  開展相關試驗

  鄰近Kirschvink磁學實驗室的是他測試人類受試者的房間。裡面有一個薄鋁牆板製成的箱子,也就是所謂的法拉第籠。它的大小僅夠容納受試者,作用是屏蔽掉來自電腦、電梯甚至是廣播的可能干擾試驗的電磁噪聲。

  Kirschvink、Shimojo和Matani的想法是應用強度上和地球磁場類似的旋轉磁場,然後針對大腦中的反應核對腦電圖記錄。試驗開始於2014年年底。Kirschvink是第一位人類受試者。第19位是從Matani實驗室借調過來的東京大學神經工程學研究生Keisuke Matsuda。Matsuda籤署了知情同意書,然後被技術人員領進箱子裡。「我們可以開始了嗎?」技術人員在插上電極後問道。Matsuda堅定地點了下頭。「那好,我要關閉箱子了。」他關閉燈,然後關上門。傳到箱子裡的是Kirschvink帶有磁性的聲音:「不要睡著。」

  在完全黑暗的狀態下,Matsuda將在箱子裡坐上1個小時。與此同時,一個自動化程序運行著8項不同的測試。在4項測試中,一個強度和地球磁場幾乎相當的磁場繞著受試者的頭部緩慢地旋轉。其他4項測試中,梅利特線圈被用於抵消感應磁場,以確保僅有地球的天然磁性在發揮作用。這些測試是隨機開展的,無論是試驗者還是受試者都不知道正在進行的是哪種測試。

  大門正在打開

  每隔幾年,英國皇家航海學會都會舉辦一次幾乎吸引了動物導航領域所有研究人員的會議。過去幾年的會議探討的是太陽、月亮、星星或者聲音和氣味提供的導航。不過,在今年4月於倫敦大學舉行的會議上,磁感知佔據了會議日程。

  在第一天的最後一場演講中,Kirschvink走上講臺公布了可能是突破性的消息。這是一個很小的樣本,只有20多名受試者。不過,Kirschvink的設備獲得了持續、可重複的效果。當磁場被逆時針旋轉(相當於受試者向右看)時,大腦產生的α波急劇減少。在腦電世界中,α波的抑制同大腦處理存在關聯:一組神經元正在放電,從而對唯一可改變的變量作出響應。神經反應被延遲了幾百毫秒。Kirschvink表示,這種滯後表明了一種積極的大腦反應。磁場能在大腦中引發模擬腦電信號的電流,但它們轉瞬即逝。

  Kirschvink還在磁場偏向地板(猶如受試者向上看)時發現了信號。他並不理解為何α波信號在磁場經歷上下或逆時針變化而非相反方向時出現,儘管Kirschvink將其視為人類磁場指南針極性的信號。「我的演講進行得非常順利。」Kirschvink在隨後的郵件中興高採烈地寫道:「我們確實證實,人類擁有發揮作用的磁受體。」

  演講現場其他人的反應很謹慎:不可思議,如果是真的話。「很難從一場12分鐘的演講中評價這種事情。」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神經生物學家Kenneth Lohmann表示,駭人之處總是在細節部分。

  如今,兩個月過去了。Kirschvink目前正在日本處理數據,並且同Matani研究組一起尋找試驗上的差異。Matani利用的是類似裝置,只不過籠子和線圈更小一些,僅夠放下受試者的頭部。因此,他們必須躺著。不過,該團隊也開始發現可重複的腦電效應。「這絕對是可以再現的,即便是在東京。」Kirschvink說,「大門正在打開。」(宗華)

(責編:趙竹青、馬麗)

相關焦點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 人腦具有磁場感應能力
    加州理工學院神經科學家 Shin Shimojo 表示:「事實上,我們可以在轉身或搖頭時感受到直觀的磁場旋轉,這是人體能夠響應磁感應的一個有力證據」。研究人員發現,大腦不僅能夠檢測到地磁,且似乎能對其表現出相當『智能』的感知。實驗數據顯示,大腦似乎正在積極處理環境中的磁信息,並拒絕看似明顯錯誤的『輸入』。
  • 人類的磁性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第六感能預知未來嗎?
    似乎擁有了預知未來的能力,非常神奇。那這些奇妙的經歷,究竟是巧合,還是人們真的有預測未來的能力?科學家把這種直覺稱為第六感。科學家發現了人類的第六感:磁感一直以來,人類的第六感究竟是什麼,都沒有被證實,直到2019年3月19日,研究人員首次證實,除了五感外,還有磁感的存在。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人腦具有磁場感應能力
    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昨天,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如果人類擁有「第六感」,是否意味著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相信很多人都應該聽到過第六感這個詞,第六感說的其實是有時候我們在某方面擁有特殊的直覺,或者說是預感,們看過一些影視劇作品,那麼在這些作品當中,通常第六感都是被稱為可以預知未來。如果人類擁有了第六感,是否意味著真的能夠有預知未來的能力呢?其實第六感的存在從來沒有被證實過,這僅僅只是我們的一種思考。
  • 人類「第六感」是真的: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第六感」這個詞,「第六感」實際上是對生物的磁感受能力的統稱,此前科學家們已經證實了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動物都擁有磁感應能力。但一直以來,高智商的人類到底有沒有「第六感」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3月19日,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在eNeuro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揭曉了答案:人類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科學實驗發現人類「第六感」
    這些蛋白質已經在鳥類、狗甚至人類的視網膜中發現,但還不清楚它們如何將磁信息反饋回大腦。另一種觀點認為,人體中實際上存在著受體細胞,其中包含非常細的「羅盤針」,這些羅盤針由稱為磁鐵礦的磁性鐵礦物構成,它們會根據地球磁場的方向進行定向。
  • 第六感被證實?其實只是前進了一小步
    難道他們真的是有第六感嗎?根據現代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動物能通過察覺環境中發生的微妙和突然的變化來感知迫在眉睫的危險。像是地震就可能會導致大地和水面的異常振動,然後暴風雨可能會導致空氣中的電磁發生變化。人類可能對這些變化的感知並不是特別的敏銳,但動物對這些變化的感知就相對比較敏感,所以他們能夠提前預知災難。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研究發現人腦對磁場具有強烈感應
    本文圖片均來自「環球科學」微信公眾號科學界已經知道鳥類可以利用地磁場進行導航,除此之外,科學家在自然界許多物種中都發現了磁感應能力,生物的磁感受能力也一直在業內被稱作生物「第六感」。但作為進化如此高級的人類,卻似乎意外地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可以感應磁場。3月19日,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發表在eNeuro上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答案:我們不僅能感應到磁場,並且大腦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
  • 「磁覺」讓人擁有「第六感」?我預感自己暴富是不是要成真了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張昊(大阪大學)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人們常常用「第六感」這個說法來形容在某些方面擁有的特殊直覺,比如影視作品中的第六感常常指對未來的預知能力,然而第六感的存在卻從來沒有得到過科學研究的證實。
  • 被證實的人類第六感!科學家:人大腦有感應磁場的能力
    雖然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科技已經很進步了,但有一些靈異的現象我們還是無法解釋的,世界上還有許多的未解之謎的,如果提起第六感,大家會想到什麼是特異功能還是那種直覺式的預知,以前這樣的研究並無實際證據   但現在人類第六感已經被證實了
  • 神秘的第六感:是人腦的磁場感應能力?
    ---牛頓此前,人們對於「第六感」有著多種的解釋,但無論怎麼解釋都證明不了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或者說根本證明不了「第六感」是否真的存在。如果「第六感」存在,它又是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存在?是一種精神意識,還是一直未曾發現的獨特器官?一直是個謎。
  • 人類有第六感嗎?第六感是對磁場的感應嗎?還是直覺?
    人類有五感分別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是沒有爭議的。可是人類有第六覺嗎?人類先不提,有些動物肯定是有第六感的,比如一些鳥類,就可以通過磁場來分辨方向。那麼人類有這種能力嗎?反正我是沒有,至少我沒有感覺到,有些科學家說有,還設計了一些實驗來證明。也許人類真的對磁場有反應,只是反應微乎其微,我們無法察覺。既然我們都無法察覺,人類對磁場的感應有資格成為第六感嗎?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第六感,那我肯定支持直覺。直覺是我們可以感覺到的,往往我們做的一些選擇,都是靠直覺來決定的。直覺並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我們所有生活經驗的積累。
  • 科學家證實存在第六感
    科學家證實存在第六感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總會做出一些下意識的動作,比如說在別人開口說話的時候,你就知道他要說什麼了;或者在電話鈴響之前,你就能預知它要響;又或者是你曾經到過一個新地方,發現那裡的景物都非常熟悉,可是你從前從未來過此地,我們通常會把這種奇怪的感覺被稱作為「第六感」。那麼什麼是「第六感」呢?
  • 「第六感」或真實存在?日本東京大學團隊發現人類磁感應能力
    據日本《產經新聞》3月19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與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發現,人類也擁有類似鳥類的電磁感應能力。這一研究成果已於19日在美國相關專業期刊雜誌上發表。這一發現或許可以為人類開發「第六感」提供可能性。
  • 人類「第六感」首次被證實,有些人天生「第六感」敏銳
    近日,人類的「第六感」首次得到了科學證實。3月19日,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團隊在eNeuro上發表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可以感應到磁場,並且會對磁場變化作出強烈反應。長期以來,科學界都認為地球周圍存在著一個磁場,它可以為蜜蜂、海龜和鳥類等生物導航,幫助它們在世界各地自由遷移。但是,人類是否也能感應磁場這一問題卻困擾科學界數十年。
  • 科學家揭開謎題,原來是細菌在幫它們
    自然界中存在許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有些現象人類已經知道其中的奧秘,但有些現象仍然是未解之謎,比如海龜將龜蛋產在沙灘後就回到海洋去,破殼而出的小烏龜卻能夠找到養育它們的那一片海洋,對此科學家們一直都不知道是什麼因素賦予了小烏龜這樣的能力。近期美國的一項研究揭開了這個謎題,對磁場的感知能力或是關鍵。
  • 第六感被證實存在,大腦擁有感應磁場的能力,完全開發可預知未來
    既然女人的第六感被傳得這麼神乎,那第六感這種東西究竟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人類根據一些巧合杜撰出來的呢?所謂的女人的第六感到底存不存在,目前科學界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但已經有科學家證實了人的「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
  • 北大謝燦課題組發現磁感應蛋白:或揭開「第六感」之謎
    【導讀】2015年11月1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謝燦課題組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在線發表論文,首次報導了一個全新的磁受體蛋白(MagR),該突破性進展或將揭開被稱為生物「第六感」的磁覺之謎,並推動整個生物磁感受能力研究領域的發展。
  • 研究團隊給出結論,人類的第六感確實存在,為什麼我們體會不到?
    科學上對&34;有著&34;的定義,這是一種經過推測認為可能存在的能力,與我們平時所說的&34;有類似的意思。雖然我們平時常說的五官是比較常見比較熟悉的感官,但其實從實際意義來說,人類現在對感官的定義還是很模糊,所以關於第六感的&34;的定義同樣也沒什麼能夠依靠的科學理論。
  • 第六感被證實存在,它與「預知能力」確實有關聯
    那是因為鴿子具有超強的辨別方向的能力,它們對地球的磁場非常敏感,所以它們可以利用磁場進行導航。事實上呀,不僅僅只有鳥類對磁場敏感,我們人類的大腦一樣擁有這種特異功能,人類經常講這種磁場感應稱為「第六感」。本來磁場感應就是一種非常模糊的概念,一切都是一種感覺,我們人類的這種感應並沒有鳥類表現得這麼明顯,最起碼人類還不能利用這種感應進行自動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