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寒假來了,面對那個平時都不好好寫作業的娃,在這大摞大摞作業面前,父母可能比孩子們還要恐懼。
前幾天,一個小朋友在地鐵上把自己剛發的寒假作業落下了,熱心市民撿到後交給了地鐵工作人員,最後工作人員聯繫到了小朋友的家人,歸還後還隔著視頻對小朋友:「記得按時按量寫完哦~」
網友都在吐槽,小朋友一定很想謝謝這位熱心市民……
不管小朋友是有心還是無心,反正大多數孩子對作業都是打從心底想要視而不見的。
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孩子放假了,家長還沒放假,家長上班了,孩子還沒開學。作業也沒法天天盯著。按照往常的經驗,孩子可能就是趁你不在家,打開電視機,你一回來立馬假裝在學習在寫作業。
前幾天,一同事下班時感慨一句:「下班回家!哎……還得輔導那個熊孩子作業,老師提前發了寒假作業,還在群裡說一二年級非常關鍵,是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讓家長一定要盯住他們……」
另一個同事也感慨:「我都盯兒子兩年了,累得我夠嗆,小兔崽子都會跟我打遊擊,我看著才會寫,我一不看,又是搓橡皮又是摳手的!讓你氣得不行!」
畢竟福林到今年9月才要上小學,還真不知道現在小學老師都這樣要求家長。
於是我插話說到:「雖然福林還沒上小學,但是幼兒園老師還是會布置一些簡單的作業的,可是我卻沒有盯著他寫過作業,從來都是自己回來先寫作業。」話音一落,她們都投來羨慕眼光。
01
我有看過一本書,書名是《恰如其分的自尊》,從書裡面悟出一個道理:
人的自律來自於他的自尊水平,越自尊越自律,而自尊水平不高的人,也沒有多自律。
而福林現在的習慣,跟一次沒有得到老師準備的獎品經歷有關。
有一次幼兒園要求寫漢語拼音「a」,因為是小朋友們第一次學拼音,老師要看誰寫得好看,然後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一等獎是老師親手畫的奧特曼,而那次老師點名的時候點錯了,錯把他看成了一等獎,結果老師又把東西要回去,給了他二等獎,是個貼紙,就這樣福林就有點傷心了。
接他放學的時候,他還不高興,說以為自己是一等獎,結果只得了二等獎,老師又把獎品要回去了,我便安慰他「沒關係,已經努力了,下次咱們再加油好嗎?」福林點了點頭。
其實老師這樣的行為讓孩子確實有點尷尬和傷自尊,但神奇的是從那之後,只要老師布置的作業,福林回來都會認真地完成。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邊玩邊寫,氣就不打一處來,孩子為什麼是這個樣子,其實有兩點。
①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②沒有自律來抑制自己的天性。
孩子的好奇心和愛玩的天性,導致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很短,但是他們恰恰缺乏自律,不會克制自己想要玩其他東西的衝動,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02
別小看了自尊心的力量!
很多減肥成功的人,大多是想擺脫自己以前自卑、灰暗的生活,自尊心強的人,可能因為一句傷害的話而開始減肥。大學室友就是如此,她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陪媽媽去參加同學聚會,一位阿姨誇另一位阿姨的女兒「你女兒好漂亮。」到她這裡卻說:「你女兒好高哦。」
因為別人一句委婉誇獎的話,這位女生傷了自尊,狂甩50斤肉,她想讓自己完美。
很多勵志人物,都有超強的自尊心。
20世紀初,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時,曾碰到一個洋人的尋釁。洋人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就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送到天堂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鴻義憤填膺地回答:「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時,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一年之後,徐悲鴻的油畫就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此後數次競賽,他都得了第一,他的個人畫展,轟動了整個巴黎美術界。這樣令人驚嘆的成就,是那個洋人遠遠不能及的。
徐悲鴻的成功,離不開他日復一日的練習,這樣的自律背後是一個國家的自尊心,也是他自己的自尊心!
回到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問題上,是不是孩子自尊心不強,臉皮厚,不怕老師批評?是不是因為這樣才覺得作業不寫完也沒關係?還是說,孩子的作業無論如何,爸爸媽媽幫忙讓他完成,所以他也並沒有被老師批評過?
03
想讓孩子自律地去寫作業從「傷自尊」開始
也許你已經厭倦了監視著孩子寫作業,那就試試這樣做。
第一步:磨蹭吧,我不管
最好的寫作業模式是,你忙你的他寫他的,有不會的喊你幫忙。
來自一位寶媽分享的真實案例:看孩子寫作業的日子已經有仨月了,可是寫作業的時候還是讓人上頭,索性不管了。不過好在她磨蹭到12點半寫完了。第二天到學校,老師點名批評了她,因為她有詩歌背誦忘記讓我籤字了,後來怨我睡得早。
「那麼晚了當然要睡覺,我哪會一直等你呢?下次你能不能早點寫完作業給我背誦呢?」
就這樣,每天寫作業雖然還是會磨蹭,但是都能儘量在9點前寫完。
讓孩子磨蹭,並且為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那就是被傷自尊,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幫他找回自信
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很強,就像幼兒園老師都愛準備貼紙獎勵小朋友一樣,誰的多,誰表現最好,誰的少,說明誰表現的不好,這種小獎勵都能激發起孩子們的競爭欲望,因為誰都不想最後一名,因為怕丟人。
所以,孩子被傷了自尊,要幫他找回來,及時鼓勵或轉移注意力。當時福林因為被老師收回一等獎而難過時,我安慰他:「剛剛老師其實也跟我說了,你畫的也很好,但是第一名的小朋友因為剛到班裡,老師想要鼓勵她,所以才這樣做,你能接受老師這樣的安排嗎?」
幫孩子找回自信也是很有必要的,為了防止孩子自暴自棄。
第三步:幫孩子尋找目標,給他一個榜樣
小時候我們都有夢想,太空人啊、漫畫家啊等等,我小時候是想成為服裝設計師,所以我特別鍾愛給我的芭比娃娃設計衣服,經常收集姥姥的碎布頭,可以一下午都在給芭比設計。這是我最專注的時候。
孩子都喜歡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專注,寫作業本身枯燥乏味,所以會討厭。那麼你的孩子夢想是什麼?
比如他想成為太空人,你可以拿任何一個航天英雄來給孩子舉例啊,因為他們要想被選上,很多地方都需要優秀,航天航空類的大學可不是隨隨便便的學渣就能讀上的,給他榜樣,這就是榜樣的力量。有了榜樣,也就有了動力。
傷孩子的自尊,不是我們家長用語言去傷害,而是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磨蹭,不自律會為自己帶來怎樣的結果。你不寫作業,老師會批評你,會不會覺得丟人?
04
爸爸媽媽要培養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自尊心的培養是孩子自律的最開端。
①認可他們的成功
做得好,做得棒就應該被承認,被表揚,被鼓勵,尤其是來自父母的。孩子的內心始終是向著爸爸媽媽的,尤其想要得到爸爸媽媽的認可,所以,做得好,一定要表揚,這是一種鼓勵,也是動力。
②獎罰分明
承認他們的錯失,也讓他明白錯誤在哪兒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但不是嚴厲懲罰,而是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後果。
舉個例子,比如打碎了鄰居的玻璃,帶孩子親自去賠禮道歉,而不是父母代替道歉。可以用孩子的零花錢去賠償對方,這也算是對孩子的懲罰。
當爸爸媽媽獎罰分明時,孩子自然想要得到更多的表揚,而不是懲罰,久而久之,自尊心也就建立起來了。
也許你還在苦惱孩子的寒假作業怎麼辦,孩子的自律不是靠爸爸媽媽盯出來的,因為他們會打遊擊,而是靠他們自己,他們是否知道後果的嚴重性?
作為一位家長,我其實希望老師點名批評學生時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而不是在家長群裡點名批評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