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科學家聯合開發鋰電池陽極材料 構建長循環壽命安全電池

2020-08-29 汽車材料網

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中國吉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很有前景的陽極材料,可用於未來的高性能電池-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鈦酸鋰鑭(LLTO)。正如該團隊在《自然通訊》雜誌上報導的那樣,LLTO可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充電速率,安全性和循環壽命,而無需將粒徑從微米級減小到納米級。

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正在增長,與此同時,對確保可持續能源供應的智能電網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些以及其他移動和固定技術都需要合適的電池。在儘可能最小的空間中以最小的重量存儲儘可能多的能量—鋰離子電池(LIB)仍能最好地滿足這一要求。該研究旨在提高能量密度這些電池的功率密度,安全性和循環壽命。電極材料在這裡至關重要。鋰離子電池的陽極由集電器和應用於其的活性材料組成,該活性材料以化學鍵的形式存儲能量。在大多數情況下,石墨被用作活性材料。但是,由石墨製成的負極的充電率低。而且,它們與安全問題有關。在替代活性材料中,鈦酸鋰氧化物(LTO)已經商業化。具有LTO的負極具有更高的充電速率,並且被認為比石墨製成的電極更安全。缺點是帶有鈦酸鋰氧化物的鋰離子電池往往具有較低的能量密度。

Researchers hope that new materials help to build safe and durable high-performance cells. Credit: Julia Maibach, KIT

KIT儲能系統應用材料研究所(IAM-ESS)負責人Helmut Ehrenberg教授周圍的團隊現在研究了另一種很有前景的陽極材料: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鈦酸鋰鑭(LLTO)。根據與長春吉林大學(中國)以及中國和新加坡其他研究機構的科學家合作進行的研究,與商業化的LTO陽極相比,LLTO陽極具有較低的電極電勢,從而可提供更高的電池電壓和更高的容量。「電池電壓和存儲容量最終決定了能量Ehrenberg解釋說:「將來,LLTO陽極可能會用於構建具有較長循環壽命的安全性高的高性能電池。」該研究為電化學存儲研究平臺CELEST(電化學儲能中心(Ulm和Karlsruhe),是全球最大的電池研究平臺之一,其中還包括POLiS卓越集群。

除了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循環壽命外,充電速率是決定電池是否適合苛刻應用的另一個決定性因素。原則上,最大放電電流和最小充電時間取決於固體內以及電極與電解質材料之間的界面處的離子和電子傳輸。為了提高充電速率,通常的做法是將電極材料的粒徑從微米級減小到納米級。

這項研究由KIT研究人員及其合作夥伴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該研究表明,即使是鈣鈦礦結構的LLTO中,甚至幾微米大小的顆粒也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比LTO納米粒子更好的充電速率。研究團隊將其歸因於所謂的LLTO偽電容:不僅單個電子附著到該陽極材料上,而且還附著有帶電離子,這些離子被弱力束縛並可以可逆地將電荷轉移到陽極上。「由於顆粒更大,LLTO基本上可以實現更簡單且更具成本效益的電極製造工藝,」 Ehrenberg解釋說。

註:汽車材料網翻譯整理,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用鋰金屬上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3 15:31:06 河南大學趙勇團隊開發了長循環壽命的鋰硫電池用鋰金屬表面堅固雙相表面層的原位構建策略。
  • 用於長循環壽命的安全電池的陽極材料
    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非常有前途的陽極材料,用於未來的高性能電池——具有過氧化鈦晶體結構(LLTO)的鋰烷鈦酸鹽。研究人員可以改善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充電速率、安全性和循環壽命,而無需將顆粒尺寸從微尺度減小到納米級。中國長春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吉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為未來高性能電池提供極強陽極材料——具有永久晶體結構(LLTO)的鋰烷鈦酸鹽。正如團隊在 自然傳播 LLTO 可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充電速率、安全性和循環壽命,而無需將顆粒尺寸從微尺度減小到納米級。
  • 超快長循環壽命鋰硫電池:基於石墨烯的三明治結構
    隨著通訊可攜式電子設備、空間技術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電池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使得高容量、長循環壽命、低成本及環境友好的新型鋰電池開發成為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
  • 未來電動汽車會用上超長續航電池開發氮化鐵納米塗層延長電池壽命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方法,通過插入氮鐵(BN)的納米塗層來穩定鋰金屬電池中的固體電解質,從而安全地延長電池壽命。由材料科學與工程助理教授袁陽領導的哥倫比亞工程隊今天宣布,他們開發出一種安全延長電池壽命的新方法,插入氮鐵(BN)納米塗層,以穩定鋰金屬電池中的固體電解質。
  • 《自然》子刊:新納米結構電池陽極問世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大增
    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OSU)工程學院、中佛羅裡達大學和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新型納米結構合金的電池陽極,這可能會徹底改變儲能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方式。該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通訊》上。OSU的研究員表示,「世界的能源需求正在增加,但是開發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長循環壽命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系統仍然具有技術挑戰性。」「使用水基導電溶液作為電解質的水基電池是一種新興的、更安全的鋰離子電池替代品。但水系統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而且水會與鋰發生反應,這進一步阻礙了水電池的廣泛應用。」
  • 《自然》子刊:新納米結構電池陽極問世,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大增
    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OSU)工程學院、中佛羅裡達大學和休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基於新型納米結構合金的電池陽極,這可能會徹底改變儲能設備的設計和製造方式。
  • 美國研發低溫電池促成劑   金屬鋰具有開發更大電池容量的潛力
    導讀:美國科學家展示了一種改善電池性能的新方法。該小組集成了在陽極表面形成的自組裝層,防止樹突的形成。雖然他們的原型電池壽命很短,但該團隊相信,這種方法可以帶來性能更好的電池,尤其適用於低溫應用。金屬鋰的存儲容量是常用石墨的幾倍,可以開發更大的電池容量。鋰離子儲能技術中的幾個新概念有可能極大地提高電池的能量容量。其中包括鋰金屬陽極,這有可能將能量密度提高50%以上。然而,它是一種很難處理的材料。在大多數可用的液體電解質中,它傾向於形成枝晶——枝狀結構,生長在陽極上,這威脅著性能和安全。許多人認為固態電解質是安全集成鋰金屬陽極的唯一解決方案。
  • 神奇半導體黑磷也是鋰陽極潛力材料,電池儲電量有望再提高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要擴大鋰離子電池的儲電容量,透過將石墨陽極換成鋰或著是矽材,讓人們不用擔心手機電量、開著電動車也不必顧慮與充電站的距離,而現在美國科學家發現另一種效率也不錯的替代材料:磷。,其中陽極材料影響電池容量甚巨,雖然石墨儲電穩定性與耐用性高,經過 1,000 次充放電循環也不會影響電池性能,只可惜其理論儲電容量低,愈來愈難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 Nature:石墨烯管作為鋰離子電池的錫陽極,具有高體積/重量容量
    然而,當前的鋰離子電池採用具有低抽頭密度和重量分析能力的石墨基陽極,從而導致較差的體積性能指標。在這裡,通過在機械堅固的石墨烯管中封裝金屬錫的納米顆粒,顯示出具有高體積和重量容量,高倍率性能和長循環壽命的錫陽極。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目前正在出售的鋰離子電池中,有兩種材料用作陽極。最常見的是石墨陽極,它的能量密度極高——帶有石墨陽極的鋰離子電池可以為汽車供電數百英裡而無需充電。但是,這種電池在充電時會有鋰金屬電鍍的過程,充電太快會導致火災和爆炸。鈦酸鋰陽極是一種較安全的替代品,可以快速充電,但會導致能量密度顯著下降,這意味著需要更頻繁地對電池進行充電。
  • 美科學家發現新型無序巖鹽陽極 可使鋰離子電池快速安全充電
    【汽車材料網】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型陽極材料,該材料可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地充電數千次。新的陽極被稱為無序的巖鹽,由地球上含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普通廚房用食鹽類似。
  • 來了,電池技術取得突破,將推動電動飛行和長續航電動汽車的發展
    在追求可充電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 (EVs) 提供數百英裡的一次充電,科學家們努力用鋰金屬陽極取代目前電動汽車電池中使用的石墨陽極。但是儘管鋰金屬使電動汽車的行駛裡程延長了 30-50%,由於鋰枝晶,它也縮短了電池的使用壽命,在許多充放電循環過程中,鋰陽極上形成的微小樹狀缺陷。更糟糕的是,如果電池中的電池與陰極接觸,樹突會使電池短路。
  • 用於長壽命安全電池的負極材料
    用於長壽命安全電池的負極材料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正在增長,與此同時,對確保可持續能源供應的智能電網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些以及其他移動和固定技術都需要合適的電池。在儘可能最小的空間中以最小的重量存儲儘可能多的能量–鋰離子電池(LIB)仍能最好地滿足這一要求。該研究旨在改善這些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循環壽命。電極材料在這裡至關重要。鋰離子電池的陽極由集流體和應用於其上的活性材料組成,該活性材料以化學鍵的形式存儲能量。
  • 中大創新液流電池陰極材料 可與鋰陽極結合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盧怡君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創新液流電池陰極材料,能大幅提高陰極的容積量,更可提升電池的生命周期及效率。這項研究成果最近刊登於著名科學期刊上。  人類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來代替化石燃料,成為當務之急。
  • 半液態金屬陽極,下一代電池的新範式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包含鋰微粒的雙導電聚合物/碳複合基質,可用於下一代電池的電極材料。phys.org網站6月12日報導,最新一期的《焦耳》雜誌發文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半液態鋰金屬陽極,這種陽極設計有望成為下一代電池的新範式。使用新型半液態電極的鋰電池或可具備更高的容量,並且比傳統鋰電池更安全。鋰電池是現代電子產品中最常見的可充電電池之一。
  • 史丹佛推出全新液態電解質,鋰陽極電池終於有機會成真
    鋰離子電池之所以能順利運作,負責在陽極與陰極之間傳遞鋰離子的電解質功不可沒,但同時電解質也是電池的致命弱點,傳統的碳酸鹽電解質具備易燃燒缺點,在電池安全性埋下隱形炸彈,而最近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發出的全新電解質或許能解決這問題,還有助鋰陽極電池發展。
  • 強強聯合!愛瑪指定專用超威科技:長壽命石墨烯電池;真安全、高耐寒...
    據悉,長壽命石墨烯電池是超威對愛瑪的專供電池,運用超威自主研發成熟的石墨烯技術,從內部改變了電池的結構。鉛——石墨烯複合電極使鉛更好地附著於石墨烯結構上,以防電池硫化;板柵進行加強型結構優化設計,做到了即使8小時充電內部溫度仍均勻分布。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特斯拉推電池回收服務,報廢鋰...
    搭載億緯鋰能動力電池 天津海河首條新能源遊船成功下水來自億緯鋰能的消息稱,在9月4日下午,一艘全新鋰電新能源遊船在天津海河二道閘附近成功下水。該船舶是由天津旅遊集團與中船重工集團聯合打造,總長近30米,配備有億緯動力整套電池系統,可保證遊船在12km/h的航速下達到百公裡續航能力。30秒換電池!
  •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開發新型陽極材料有助於開發更安全快速充電電池
    9月2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科研人員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介紹新發現的一種可以使鋰離子電子在幾分鐘內完成數千次快速充放電循環的陽極材料該材料稱為無序巖鹽(disordered rocksalt),由鋰、釩和氧原子隨機排列組成(Li3V2O5),在需要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的商業應用上前景廣闊,例如電動汽車、吸塵器和電鑽等。
  • 鋰空氣電池研究獲新突破
    由於其理論比能量高,鋰空氣電池被認為是鋰離子電池的潛在替代品。然而,迄今為止,這樣的系統主要限於純氧環境,並且由於涉及陰極、陽極和電解質的副反應而具有有限的循環壽命。在存在N2,CO2和水蒸氣的情況下,這些副反應可能變得更加複雜。此外,由於需要儲存O2,鋰-氧體系的體積能量密度對於實際應用而言可能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