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推電池回收服務,報廢鋰電池100%回收再利用
日前,據特斯拉(Tesla)中國官網顯示,該公司推出電池回收服務,已在其官網的問答界面上線了該服務。
根據介紹,Tesla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服務中心可以處理「不再滿足客戶需求的任何電池」,並將這些鋰離子電池進行100%回收再利用。
Tesla還表示,出於環保和商業原因,相比回收再利用,延長電池組的使用壽命是一項優先選擇。因此,在報廢消費級電池組並做回收處理之前,Tesla會盡一切努力延長每個電池組的使用壽命。
重慶發補貼新政 公交車地補1.8萬電池6年內衰減超30%免費換
9月7日,重慶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重慶市支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激勵措施(2020年度)》,《措施》明確提出,在私人和公共領域以降價優惠促銷售的乘用車企業分別按照優惠價的25%和30%給予整車企業獎勵,其中在巡遊計程車方面,重慶市提出了6年周期內動力電池衰減70%以下免費更換,不限裡程數。
山西大同專題研究推進儲能及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項目
9月4日晚,山西大同市委副書記、市長武宏文主持召開市政府辦公會,專題研究儲能及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項目推進相關事宜,直面問題找對策,現場解決破難題,「一盤棋」合力促進項目「加速跑」,確保項目儘快開工建設,積蓄新動能,力求新突破,推動大同綠色發展。
國內
當升科技儲能電池材料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9月1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當升科技「儲能電池用高能量密度長壽命多元正極材料的開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當升科技擬購買礦冶集團所持常州當升31.25%少數股權
9月10日晚,當升科技公告,擬向控股股東礦冶集團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常州當升31.25%的少數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常州當升將成為當升科技全資子公司。當升科技成立於1998年6月3日,公司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和智能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廣泛應用於電動汽車、儲能、消費類電子、無人機等領域。
寧德時代與長安汽車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寧德時代與長安汽車在寧德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電動汽車及智慧能源生態等領域建立長期深入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助推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的構建與發展。
搭載億緯鋰能動力電池 天津海河首條新能源遊船成功下水
來自億緯鋰能的消息稱,在9月4日下午,一艘全新鋰電新能源遊船在天津海河二道閘附近成功下水。該船舶是由天津旅遊集團與中船重工集團聯合打造,總長近30米,配備有億緯動力整套電池系統,可保證遊船在12km/h的航速下達到百公裡續航能力。
30秒換電池!首座長安新能源換電站投運
由長安新能源攜手換電聯盟夥伴打造的長安新能源換電站首站已經在重慶奧體中心落成,並具備運營條件,已進入示範運營階段。整個換電池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耗時不足30秒。
NIO創始人表示正在開發更高效的第二代電池交換站
中國電動汽車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威廉·李斌(William Li Bin)於9月5日表示,蔚來汽車目前正在開發第二代電池交換站,該站的效率要比目前的效率更高。
比亞迪向戴姆勒供應刀片電池 性能更穩定充電更快
據韓媒報導,比亞迪將向奔馳母公司戴姆勒供應刀片電池。寧德時代此前也應用與刀片電池相同的CTP(無模組技術)生產電池來供應特斯拉。該公司最近在巴西建立了其磷酸鐵鋰電池工廠,這是其在南美的第三家工廠。
廣汽石墨烯產業化公司成立 將加速超級快充電池量產應用
9月7日,廣汽集團石墨烯高科技產業化公司註冊成立,標誌著廣汽集團在高科技產業化應用領域邁上新臺階。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5882萬元,由廣汽集團牽頭,廣汽資本、廣汽研究院石墨烯技術團隊與第三方戰略夥伴持股平臺共同出資成立。
蜂巢能源無鈷正極產線首批設備入廠安裝 無鈷電池開始樣車路測
9日,蜂巢能源無鈷產線首批設備-氣氛保護輥道窯正式入廠安裝,標誌著蜂巢能源正極材料生產線正式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日前,蜂巢能源順利完成無鈷材料電池的首臺測試樣車搭載,正式開展道路測試。
國際
印度擬建鋰電池回收廠發展本土電池金屬供應鏈
9月9日,印度國有電子技術材料中心(C-MET)計劃建立回收鋰電池的設施,作為該國發展本土電池金屬供應鏈並減少對進口依賴的戰略的一部分。該回收設施已在試驗規模上開發了從報廢的鋰離子電池中提取鈷,鎳,鋰,銅,鋁,金和鉑的技術。選定的合作夥伴將負責使用C-MET的技術來穩定設施。
LG化學電池將供應給尼古拉卡車公司
據業界透露,LG化學產電池預計搭載於2022年上市的尼古拉電動卡車上。此前,通用汽車曾於本月8日表示,其已獲得尼古拉公司11%的股份,並負責設計、製造和供應電池。Ultium電池由LG化學和通用公司共同開發,採用LG化學的NCMA(鎳、鈷、錳、鋁)技術。
松下高管:特斯拉內華達超級工廠第14條電池生產線明年投產
9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上月底,外媒曾報導特斯拉收到了電池合作夥伴松下1億美元的投資款,用於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內擴建一條電池生產線。而在接受採訪時,松下的一名高管透露了特斯拉這一超級工廠新生產線的更多細節信息,並透露擴建將在未來幾個月進行,新建的生產線在明年就會投產。
現代汽車與SK創新合作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生態系統
韓國現代汽車公司表示,現代和起亞將與SK創新合作,開發一個電動汽車電池生態系統。現代汽車表示,雙方將創建一個合作體系,具體涉及到電動車電池租賃、電池管理服務以及電動汽車電池的再利用和回收等多個業務領域。
淡水河谷建巴西最大儲能電池項目
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正在與西門子和MicroPower Comerc合作,在裡約熱內盧的一個大型港口設施中建造5MW/10MWh鋰離子電池系統。據介紹,這一系統將由MicroPower Comerc擁有並運營,該系統具有在巴西部署的首批特斯拉Megapacks。這一儲能系統的建設是計劃用於工業「削峰」,為淡水河谷節省成本。
道達爾公司和標緻雪鐵龍集團合資成立一家電池生產企業
外媒報導,全球石油巨頭道達爾(Total)公司和法國汽車製造商標緻雪鐵龍集團(PSA)日前宣布合資成立一家電池生產企業,並任命了首批管理人員,這表明歐洲將在鋰離子電池生產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沃爾沃客車與Batteryloop合作 讓舊電池「重獲新生」
據外媒CNET報導,沃爾沃集團(AB Volvo)旗下的沃爾沃客車(Volvo Buses)一直在生產電動巴士。沃爾沃正在與一家名為Batteryloop的公司合作,將舊公交車電池轉化為建築物的儲能裝置(類似特斯拉Powerwall,但可能更大)和電動汽車充電站。
韓國呼籲中國降低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等方面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據韓媒報導,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下屬國家技術標準院3日以視頻形式與中方舉行第4次「韓中自由貿易協定技術性貿易壁壘委員會」會議,韓方在會上呼籲中方降低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醫療器材、化妝品等方面的技術性貿易壁壘。
全球首發!通用汽車Ultium電池將搭載無線管理技術
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研發了無線電池管理系統,通過無線技術來管理電池信息,監控電池狀態。據外媒報導,全球尚未有任何一款電動汽車搭載此類無線電池管理系統,但它將用於通用汽車正在開發的Ultium電池,成為未來通用旗下所有電動汽車的標配。
Proterra公司推出新型重型商用車電池組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Proterra公司是一家電動公交車和電池組製造商,該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型電池組,可以量身定製並用於重型商用車。新研發的H系列電池組(620毫米)比該公司當前在電動公交車中使用的S系列電池組(860毫米)要窄,與S系列最高113千瓦時的容量相比,新的電池組可儲存25~75千瓦時的電量。
中俄合作開發廉價氫能電池
9月8日,中俄科研人員正在研發用於製造廉價氫能源電池的新材料。與傳統電池不同的是,這種氫能源電池更為有效和環保,使用過程中僅向周邊環境排放水或水蒸氣。據悉,參與研發的中國科研人員來自北京化工大學,俄羅斯科研人員來自薩馬拉科羅廖夫院士國家研究型大學。
中德科學家合作研發新型陽極材料 製成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據外媒報導,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和中國長春吉林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陽極材料——具有鈣鈦礦晶體結構的鈦酸鑭鋰(LLTO),可製成高性能電池。該團隊表示,LLTO可以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充電速率、安全性以及循環壽命,而且無需讓材料顆粒的大小從微米降至納米。
錳X能源公司:優化錳提取流程 以應用於EV和儲能高級電池材料
近日,錳X能源公司(Manganese X Energy)表示,其使用礦產材料完成了第一階段的生產,硫酸錳的純度超過99.95%,鹼金屬和鹼金屬含量低。這是一項革命性的成就,展示了其可滿足電動汽車和其他要求的資源。
新型負極材料問世 讓電池在20秒內提供超過40%的容量
據外媒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 San Diego)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新負極材料,可以使鋰離子電池在數分鐘內安全充電,並且可以承受數千次的充放電循環。這種新型負極名為無序巖鹽,由地球上儲量豐富的鋰、釩和氧原子組成,其排列方式與廚房裡用的普通食鹽相似,但是更加隨機。在需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的商業應用領域,如電動汽車、真空吸塵器或電鑽,這種材料前景廣闊。
讓電池更耐用 美國實驗室研發離子液體
日前,有國內媒體報導,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研發人員認為離子液體可以取代傳統的電解液,並且是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安全替代品,可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比亞迪8月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0.949GWh
9月7日晚,比亞迪發布了8月銷量數據。8月新能源汽車和燃料汽車合計銷量3.68萬輛,去年同期為3.60萬輛;1-8月累計汽車銷量22.68萬輛,同比下降23.14%。8月份,比亞迪銷售新能源汽車15283輛,去年同期為16719輛;1-8月,新能源汽車銷售91060輛,同比下降49.11%。
陶瓷隔膜及全固態化鋰電池研發商「清陶發展」完成E++輪融資
陶瓷隔膜及全固態化鋰電池研發商「清陶發展」宣布完成E++輪融資,由廣汽資本投資。本輪融資完成後,清陶發展將進一步加強與新能源整車企業聯合開發和業務協同工作,促進固態電池產業發展和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開發。
印度早期公司「Cell Propulsion」獲Pre-A輪融資
近日,電動汽車初創公司「Cell Propulsion」獲得了 Pre-A輪融資,具體金額尚未披露。據了解,此輪融資由growX Ventures和Micelio領投。該公司以電動汽車零部件和汽車系統為重點,目前,「Cell Propulsion」的產品包括電池組、電驅動器和充電解決方案。
又一家鋰電設備企業正式登陸科創板
9月9日,深圳市海目星雷射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舉行敲鐘儀式,正式登陸科創板,股票簡稱海目星,證券代碼為688559。海目星發行市盈率為37.6倍,發行價格14.56元/股。海目星本次發行擬募資8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依次投資於「雷射及自動化裝備擴建項目」、「雷射及自動化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等。
恆威電池完成創業板上市輔導
日前獲悉,截至2020年8月31日,招商證券已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輔導協議的約定以及輔導工作小組制定的輔導計劃和實施方案,完成了對恆威電池的輔導工作,並向浙江證監局報送了《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浙江恆威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申請對恆威電池的輔導工作進行驗收。
8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1GWh,同比上升48.3%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秘書處統計,現將8月動力電池月度數據發布如下:
產量方面,2020年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7.4GWh,同比增長11.7%,環比增長22.4%。其中三元電池產量4.4GWh,佔總產量58.7%,同比下降4.3%,環比增長33.4%;磷酸鐵鋰電池產量3.0GWh,佔總產量40.4%,同比增長45.4%,環比增長8.5%。1-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37.1GWh,同比累計下降33.6%。其中三元電池產量累計22.4GWh,佔總產量60.5%,同比累計下降38.1%;磷酸鐵鋰電池產量累計14.5GWh,佔總產量39.0%,同比累計下降16.8%。
裝車量方面,2020年8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5.1GWh,同比上升48.3%,環比上升2.2%,其中三元電池共計裝車3.5GWh,同比上升30.0%,環比上升7.9%;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1.6GWh,同比上升144.0%,環比下降9.6%。1-8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27.6GWh,同比累計下降27.6%。其中三元電池裝車量累計19.4GWh,佔總裝車量70.2%,同比累計下降25.8%;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8.0GWh,佔總裝車量29.1%,同比累計下降27.1%。
2019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為157.2億隻
2010-2019年期間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呈逐年增長態勢,增速較為波動,增速近兩年有所放緩。2019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產量為157.2億隻,同比增長12.4%。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