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趕超日韓!2020年鋰電池供應鏈排名出爐
2020年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中,中國迅速趕超了過去十年間幾乎一直領先全球的日本和韓國,成為全球頭號玩家。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中國電池產業之所以大獲成功,一方面受國內高達72GWh的龐大電池需求的推動;另一方面,中國掌控了全球80%的電池金屬精煉產能、77%的電芯產能和60%的關鍵原材料產能。
2020年,日本和韓國在全球鋰離子電池供應鏈排名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日韓兩國在電池和四大關鍵原材料製造方面優勢明顯,但在電池金屬精煉和開採方面的影響力不及中國。與中國相比,日韓兩國可通過環境和RII(監管、創新和基礎設施)的優勢彌補原材料供應鏈的劣勢。
5年貼息補助+30%投資獎勵!廣州鼓勵動力電池梯次利用試點
近日廣州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汽車產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其中指出要促進動力電池回收與再利用:督促整車製造企業和動力電池相關企業履行企業主體責任,支持電池殘值再利用,鼓勵實行統一標準,解決電池產品不一致、不兼容等問題,提高回收經濟性。建立廢舊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產業試點示範,每個試點示範項目按照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給予不超過30%的獎勵,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1億元,同時給予試點示範項目5年貸款貼息補助,單個企業每年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試點城市已基本確定 燃料電池「十城千輛」方案即將出臺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申報已啟動,上海、北京、山東、山西、江蘇、湖北等地已明確申報或出臺申報方案。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申報工作的啟動,燃料電池「十城千輛」正式文件出臺已進入倒計時,主管部門最早可能在本月宣布這項新的政策。
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將發布
從第五屆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上了解到,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創新發展行動方案將於近期發布,該方案中提到計劃到2023年,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實現「百站千億萬輛」總目標,即規劃加氫站近100座,建成運行30座,形成產值規模近1000億元,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突破1萬輛。
雲南:2021年底前新建20萬個充電樁
日前,雲南省能源局發布《雲南省能源局關於做好2020-2022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顯示,雲南擬2021年底前建設20萬個充電樁(含私人充電樁);其中公共充電樁方面,計劃2020年全省範圍內建設1萬個,2021年1.6萬個。
四川:3年內建新能源車充電樁超20萬個
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在一系列具體建設目標中,涉及到汽車行業發展的目標主要有兩個:其中之一是建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20萬個以上。
國內
寶馬最先進的第五代動力電池 在瀋陽實現量產
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14日建成投產。隨著這座位於瀋陽的動力電池中心建成,華晨寶馬在寶馬集團內率先實現寶馬最先進的第五代動力電池量產。前一天,華晨寶馬生產的首款面向全球出口的純電動車型BMW iX3在瀋陽亮相,並開啟預售。這款車型搭載的動力電池正是由新投產的動力電池中心生產。
康迪緊跟蔚來推出電池交換服務
總部位於金華的康迪表示,該公司已成立中國電池交換技術有限公司,以「更好地利用其在電池交換系統領域的數十項專利來獲利」。 此前,蔚來汽車也發布了類似的聲明。
樂友新能源一期項目竣工 本月以5000噸產能實現量產
近日,總投資10億美元的樂友新能源材料(無錫)有限公司竣工儀式在無錫高新區舉行。該項目產能規劃10萬噸,年產值達200億元。本次竣工的項目一期可供生產一次充電裡程320千米的高性能新能源汽車60萬輛的動力電池。目前項目建設順利,計劃本月開始以5000噸產能實現量產,預計明年三季度實現一期4.5萬噸達產目標。
哪吒汽車推出哪吒加電
9月15日,哪吒汽車「哪吒加電」在北京正式發布。「哪吒加電」是哪吒汽車推出的旨在解決用戶出行充電難痛點的智能加電服務,涵蓋「代客加電」和「哪吒智能快充站」兩個部分。發布會當天,哪吒汽車北京王四營自建充電站正式啟用。
吉利入局換電模式 2023年計劃在重慶建200座換電站
9月16日,吉利科技集團在2020中國國際產業博覽會上,正式發布了其智能換電模式。據了解,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將率先在重慶兩江新區落地,今年計劃將在重慶建設完成35座換電站。
總投資10億元 平煤陽光年產1.5GWh鋰電池項目舉行籤約儀式
9月16日,平煤陽光年產1.5GWh鋰電池項目籤約儀式在新鄉市舉行。平煤陽光年產1.5GWh鋰電池項目由集團與新鄉市鳳泉區政府、陽光電源三方籤約合作。項目計劃引進韓國先進設備,建設2條年產能共計1.5GWh的全自動18650鋰電池生產線。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建設周期9個月。
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建成投產
9月14日,華晨寶馬動力電池中心二期正式建成投產,成為寶馬集團全球首個生產BMW第五代動力電池的生產基地。其生產的動力電池將率先搭載在寶馬iX3上。這是華晨寶馬首款全球車型,將只在瀋陽生產,於年內投放市場並出口全球。
多氟多:擬以自有資產抵押向銀行申請3億元貸款
9月16日,多氟多發布公告,為滿足公司日常生產經營及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公司董事會同意公司以自有資產抵押,向中國進出口銀行河南省分行申請3億元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3年。公告顯示,本次抵押貸款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先導智能擬定增募資25億元 寧德時代全額認購
先導智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定增募資不超過25億元,寧德時代將認購全部定增股份。定增完成後,寧德時代將持有先導智能7.29%的股權,成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東。9月14日,雙方還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鋰電設備直接採購的產業鏈協同、產品的技術升級和生產工藝的迭代創新、全球產業鏈資源的協調等領域進行深度合作。
國際
美國儲能協會發布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回收、報廢和安全運輸指南
美國儲能協會日前推出了鋰離子電池儲能系統在使用壽命結束時應採取的措施指南。作為美國儲能協會企業責任倡議(CRI)的一部分,一個由儲能廠商代表組成的工作組在今年8月底前發布了這份指南。該文件鼓勵在電池儲能項目部署之初就需要考慮其電池回收和報廢管理的成本和方案。
特斯拉新建全球最大超級充電站 配56個充電樁
日前消息,特斯拉正在美國加州建設一個新的大型充電站。根據特斯拉公司提交規劃部門的表格,這個超級充電站將有56個充電樁,將成為特斯拉在全世界最大的超級充電站。
特斯拉大量購入低碳鎳 為推出百萬英裡電池做準備
路透社報導稱,目前特斯拉正在與加拿大礦業公司吉加金屬公司(Giga Metals)商討如何開發一座大型礦山,這將使特斯拉能夠獲得足夠的低碳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動車電池需求。
LG化學將於12月正式分拆電池業務
9月17日,LG化學召開董事會會議通過了拆分其動力電池業務的決議。根據規劃,該公司計劃在今年12月份將汽車電池業務分拆,並成立一家新的公司。據悉,新公司暫命名為「LG能源解決方案」,LG化學將持有新公司發行的全部股票,首次公開募股時間目前還沒有確定。
傳中國電池製造商遠景集團計劃在法國建廠
法國媒體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遠景集團已經在法國確定了大約十幾個潛在的建廠地點。該公司在日本、美國、英國和中國都設有電池生產工廠。法國媒體援引遠景國際總監Sylvie Ouziel的話表示,該集團計劃投資數億歐元建設一座工廠,新工廠預計將於2023年末投產,並最終創造大約1000個就業崗位。
保時捷推2.1兆瓦時移動充電卡車 可同時給10輛車充電
據外媒報導,保時捷推出了最新移動充電解決方案:一款移動式充電卡車,搭載2.1兆瓦時的巨型電池系統,可以同時給10輛電動車充電。保時捷表示,該卡車的巨型電池採用可再生能源充電。
印尼政府與LG化學和寧德時代達成協議 共建鋰電池工廠
據外媒報導,印尼海事和投資事務協調部長盧哈特•潘傑蓋丹(Luhut Pandjaitan)表示,印尼政府已經與韓國LG化學和寧德時代達成了在該國建設鋰電池工廠的協議,預計將於2024年開始生產鋰電池。另外,盧哈特稱,該項投資將擴展到鋰電池下遊產業。
梅賽德斯計劃在城市巴士中採用固態電池技術
梅賽德斯奔馳表示:「總體來看,標配固態電池的車輛要到2025年左右才會出現。但是梅賽德斯奔馳速度更快:新的eCitaro G是全世界範圍內同類車型中首款配備固態電池的量產城市巴士。」該公司並未公布新固態電池車型的續航裡程,但是據估計,固態電池車型的續航裡程應該比鋰電池車型高10%。
星源材質擬設立瑞典公司及投建歐洲工廠一期項目
星源材質公布,公司於2020年3月披露了《關於與Northvolt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及《關於與Northvolt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的補充公告》,公司擬以不超過20億元人民幣在歐洲建立鋰離子電池隔膜廠,開拓歐洲市場。目前,公司擬在瑞典設立全資子公司星源材質(歐洲)有限責任公司(暫定名,以相關部門最終核准結果為準)。
寧德時代成加拿大上市公司Neo Lithium的第三大股東
9月14日,加拿大多倫多V板上市的Neo Lithium宣布與寧德時代子公司籤署股權認購協議。據協議,寧德時代將以每股普通股0.84加元的價格,認購超過1000萬股加拿大Neo Lithium股份,總投資約858萬加元(約合人民幣4400萬元),佔Neo Lithium總股份的8%,成為該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全球首款量產鈉離子電池來了 月產30萬隻
據悉,中科海鈉的鈉離子電池產品已於今年實現量產,該電池為全球首款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化鈉離子電池。目前電芯產能可達30萬隻/月,海外訂單第一期十萬隻,國內的聯合開發產品出貨量數萬隻。
特斯拉新型電芯曝光 較21700體積更大
特斯拉即將於當地時間9月22日舉辦 2020 年度的電池日活動,而此次電池日的其中一個亮點剛剛被外媒曝光:特斯拉將為新一代車型準備體積更大的鋰電池電芯。此次曝光的新電芯擁有比21700電芯明顯更大的圓柱直徑,長度也有所增加,其單體體積達到現有21700電芯的四倍以上。
特斯拉電池研究團隊獲突破 可延長無陽極電池壽命
據外媒報導,由Jeff Dahn領導的特斯拉加拿大電池研究團隊在一篇論文中提出將如何利用電解質溶液解決無陽極電池的失效問題。該篇論文名為「通過電解質和形態分析診斷和糾正無陽極電池的失效問題。」該電池團隊表示,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有些無陽極電池每單位體積能夠存儲更多的能量。此外,無陽極電池還比傳統的電池更輕。
德國將電極乾燥速度加快50% 以將電池製造成本降低至少二成
據外媒報導,德國聯邦研究部向EPIC項目投資了300萬歐元,以改進鋰離子電池的電極乾燥過程。該項目旨在將生產乾燥電極的成本降低至少20%。EPIC項目的科學家計劃將電極乾燥速度至少加快50%,同時保持電極的品質和長期穩定性。
國軒高科推出JTM技術
9月17日,國軒高科高級副總裁徐興無表示,國軒高科正在做一種JTM(從卷芯到模組)技術創新,J是卷芯,M就是模組,JTM就是直接用卷芯放在模組裡面,一次完成製作。「該技術與刀片電池等效。」
國軒高科徐興無:811電池還不成熟 應該緩一緩
在近日舉辦的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創新大會上,針對811電池的技術挑戰和應用前景,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徐興無表示,811電池的安全問題目前仍沒有完全解決,其應用應該緩一緩。
特斯拉前合伙人電池回收公司Redwood獲亞馬遜投資
據外媒報導,電池回收初創企業Redwood Materials獲得亞馬遜投資,該公司創始人是特斯拉前合伙人兼首席技術官JB Straubel。據悉,這是亞馬遜約20億美元氣候承諾基金(Climate Pledge Fund)投資的一部分。
新能源設備供應商恆翼能獲方正和生等戰略投資
廣東恆翼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恆翼能」)獲數億元戰略融資,由方正和生領投,瑞楓投資、四海投資、升華資本跟投,雲悅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恆翼能已進入科創板上市輔導階段,中介機構已入場。據悉,恆翼能成立於2006年,系鋰電後段設備第一梯隊供應商,也進入寧德時代供應鏈。
電動車充電網絡公司ChargePoint擬借殼上市
9月16日,知情人士透露,電動車充電網絡公司ChargePoint即將與空白支票企業Switchback Energy Acquisition Corp敲定協議,通過反向合併完成上市。知情人士表示,該筆交易最早將於下周公布,此交易對ChargePoint的估值可能超過20億美元(約135億人民幣)。
長遠鋰科IPO順利通過審核
9月14日,湖南長遠鋰科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順利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審核,成為央企新能源材料首家科創板過會企業。本次擬募集資金27.18億元,將主要用於車用鋰電池正極材料擴產一期項目,預計增加三元正極材料產能4萬噸/年。
中國鋰電池電解液國產化率提升 並逐漸走向國際
鋰電池電解液是鋰電池的「血液」,是離子傳輸的載體,在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鋰離子的作用,為鋰離子提供一個自由脫嵌的環境,是鋰電池的關鍵組件之一。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經歷了進口依賴、國產替代和國際化階段,經過不斷的發展,中國企業生產的鋰電池電解液性能逐步提升,獲得了業內的普遍認可,國產化率穩步提升,並逐漸走向國際。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