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發布Q3財報
10月27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5.22億元,同比下滑4.06%,實現歸母淨利潤33.57億元,同比下滑3.10%,歸母扣非淨利潤則為25.67億元,同比下滑13.40%。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寧德時代負債總額攀升至711.87億元,較去年末的591.64億元增長20.32%。不過,多則研報分析寧德時代自今年第三季起將出現復甦。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近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該報告在動力電池方面涵蓋了能量型、能量功率兼固型和功率型三大技術方向,以乘用車和商用車作為兩大應用領域,面向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類應用場景,實現動力電池單體、系統集成、新體系動力電池、關鍵材料、製造技術及關鍵裝備測試評價、梯次利用以及回收利用等產業鏈全鏈條覆蓋。預計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總體基於國際領先,並形成完整、自主、可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歐委會擬修改電池製造和回收規則
今年歐委會擬將重新審查並修改歐盟電池組製造和回收規則。對此,有官員表示,歐委會將規制電池行業,並將其納入電池指令審查,推動制定專門法規,使歐洲電池達到全球最高綠色標準。計劃中的新規將涵蓋從原料採購到二次使用等電池壽命全價值鏈,涵蓋「性能標準」,逐步淘汰歐洲單一市場上不利於環保和能源利用的電池。
日本發布高性能電池開發戰略
日本經濟產業省為實現到2050年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的實行計劃中,計劃將電動車用電池開發納入重要戰略中。據分析,日本政府將車載電池培育成戰略產業,意在與中韓兩國企業競爭。去年,全世界車載電池的市場規模比2016年擴大約4倍,中國企業產品約佔世界市場的40%。日本的市場佔有率由2016年的35%左右,下降到去年的28%。
江西成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協會
10月29日,江西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協會成立暨產業鏈交流合作會議在南昌成功召開,該協會由中國鐵塔江西分公司與贛州豪鵬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成立,是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成立的首個省級獨立協會團體。
湖南啟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新機制
「2020年湖南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系統集成解決方案項目啟動會」在長沙召開。會議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面臨的形勢,要求項目中標聯合體要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新路徑,據悉,長沙礦冶研究院、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中標聯合體11家成員單位將梯次利用相關產品,力爭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制機制創新和產業技術發展提供示範和借鑑。
國內
第8屆電池「達沃斯」論壇在湘舉辦
10月27-28日,ABEC 2020 | 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長沙寧鄉舉辦。電池「達沃斯」(ABEC)首屆舉辦於2013年。今年的ABEC共分為6個分論壇展開主題演講,其中三個分論壇重點分析電池與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另外三個分論壇主要探討無鈷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電池新技術。
贏合科技中標切入寧德時代供應鏈
贏合科技(300457)發布重大合同中標公告,寧德時代已通過郵件形式向該上市公司發送訂單中標通知。贏合科技中標寧德時代設備總金額為14.4億元,約佔該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86%。贏合科技是我國動力電池智能自動化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行業內第一家鋰電池智能生產線整線方案提供商。
新宙邦擬建年產30000噸鋰離子電解液項目
新宙邦發出擴產公告,擬以全資子公司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為項目實施主體,在福建省明溪縣經濟開發區D區投資建設高端氟精細化學品項目(二期),項目投資金額預計為人民幣52,541.58萬元,建設周期3.5年,預計2024年逐步投產,該項目將建設年產高端氟精細化學品15,900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30,000噸產線。
UL常州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開幕
UL在常州市武進國家高新區舉行了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開幕典禮。UL常州實驗室已完成一期項目,建設歷時10個月,建築面積佔地13,000平方米,配備了全球先進的電池充放電及環境測試設備,全面執行ISO 17025、CMA質量管理體系,依託UL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深厚積澱,為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和動力電池製造商提供貫穿全產業鏈的安全解決方案。
SKI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一期建成
10月30日下午,SKI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一期建成,項目一期規劃產能27GWh,規劃用地605畝,建築面積31.8萬平方米,主要進行鋰離子軟包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銷售。
蔚來正在研發150kWh電池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EPCLUB(蔚來品牌最高端的用戶俱樂部)上對用戶表示,目前轎車項目和150kWh的電池包正在研發中,而100kWh的電池包將在11月初發布。並將於該月(11月)底實現交付,不過產能爬坡還需要一段時間。
寧德時代等入選工信部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五批綠色製造名單,其中「綠色設計產品名單」中共計35種電池產品入選,含銀隆新能源、寧德時代等共8家企業16種鋰離子電池產品,以及雙登集團鉛碳電池、南都電源鉛炭蓄電池等19種鉛酸電池產品。
比亞迪進軍電動自行車市場
10月29日,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比亞迪旗下電池獨立品牌)在深圳舉辦了滴滴青桔電池首批下線儀式。按照弗迪電池的規劃,預計到2025年,其電動輕型車電池產能將會實現60GWh到80GWh的增長。
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
早前,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在連雲港港55#泊位鴻雲實業造船基地正式開工建造。該電動拖輪設計總長36米,型寬10米,總電量設計為5000KWh,可達到4000馬力常規拖輪使用效果。該拖輪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組替代常規柴油機組作為主推進動力,整船設計多組電池組互為備用。據了解,該電池由億緯動力提供。
孚能科技成為華晨新日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10月29日,孚能科技公告稱其近日收到華晨新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定點協議,將作為其W32H項目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根據客戶規劃,該項目生命周期最低實現5年10萬臺的銷售量,2020年底開始量產。
國際
LG化學股東已批准分拆汽車電池業務
近日,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LG Chem)的股東批准了該公司分拆汽車電池業務的計劃。該公司將從12月1日起正式將其電池業務劃分出去,單獨成立一家新公司,專門負責電池業務,新公司名稱暫定為「LG Energy Solution」。分拆後,LG化學將持有新公司100%的股權。
澳洲鋰精礦再出清
根據澳洲破產管理公司Korda Mentha的公告,澳洲鋰精礦生產企業Altura公司已進入破產管理,澳洲鋰精礦產能出清仍在繼續。鋰上遊供應過剩壓力有望大幅緩解,刺激鋰價顯著回升。
LG化學與SK Innovation糾紛案推遲判決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LG化學指控SK Innovation盜取商業機密案的裁決推遲到了12月10日,ITC本計劃於10月初做出裁決。2019年4月,LG化學在美國控訴SK Innovation竊取其商業機密,尋求禁止SK Innovation在美國生產電芯和進口生產電芯所需的零部件。SK方面則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豐田松下電池合資公司欲將效率提高十倍
10月27日,豐田汽車和松下公司電池合資企業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公司的總裁Hiroaki Koda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公司計劃將研發、生產流程的效率提高十倍,以更好地跟中國大型企業競爭。據了解,該合資公司成立於今年4月份,成為全球混合動力汽車最大的電池供應商。但在電動汽車高容量電池市場,該公司僅有3%的份額,遠遠落後於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超過20%)。
特斯拉將提高電池儲能系統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特斯拉表示,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其將會繼續提高電池儲能系統的產能以滿足需求。特斯拉公司在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報告中指出,該公司儲能產品的部署和銷售量顯著增加,第三季度達到759MWh。這與第二季度相比增長了81%,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9%。特斯拉公司預計,用戶採購儲能系統的需求在2021年將超過供應量。
未來10年動力電池退役量高達463GWh
10月29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了報告。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乘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將面臨總電量463GWh的大規模退役,如果對退役電池進行梯次利用,幾乎可以覆蓋全球儲能的用電需求,總價值將達到1000億人民幣,大約是2019年的25倍。報告還指出,2025年中國市面上新能源汽車的退役電池將有大約32GWh可以進行梯次利用,這足以覆蓋全國5G通信基站的備用電源需求。
松下為特斯拉研發新電池
據松下一名高管透露,松下正致力於為特斯拉研發一款基於特斯拉電池芯原型的新電池,該新型電池組是一種稱為4680的較大圓柱形電池,可儲存更多能量,也更容易製造,是實現到2030年將電池成本降低一半、產量提高近100倍的目標的關鍵。
澳首家鋰電製造商將新建生產設施
澳大利亞首家鋰離子電池製造商Energy Renaissance今天宣布,它將在Tomago新建2800萬澳元的電池生產設施Renaissance One。據了解,這座設施佔地4000平方米,將由當地房地產開發商ATB Morton建造,初始電池年產能為66MWh,並計劃通過額外投資將其澳大利亞工廠的儲能規模擴大至5.3GWh超過2億美元。
日本電池專利申請數量佔全球1/3
歐洲專利局與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的聯合報告顯示,2018年,日本提交的與電池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339例,為全球最多,是第二名韓國1230例的約兩倍。該報告統計的是在兩個及以上國家同時提交申請的專利數量。歐洲專利公約的38個締約國合計申請數量排在第三名,中國排在第四名,美國排在第五名。
湖南企開發出6分鐘內電動摩託車充電技術
10月27日,2020湖南(長沙)電池產業博覽會上,湖南電將軍新能源有限公司演示了其最新技術成果。結果顯示,只用了6分鐘不到就將一輛電動摩託車充滿電。目前還不了解該技術的細節。
國軒高科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8526.56萬
10月27日,國軒高科(002074.SZ)披露三季度報告,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0.77億,同比下降20.8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526.56萬,同比下降85.26%,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新宙邦發布第三季度財報
電池電解液龍頭新宙邦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18.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56.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45億元,同比增長49.65%;基本每股收益0.95元。
億緯鋰能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53.4億元
日前,億緯鋰能發布了三季度財務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收53.4億元,同比增長16.66%;實現歸母淨利潤9.46億元,同比下降18.35%。盈利能力方面,截至2020年9月末,億緯鋰能綜合毛利率為29.72%,同比提升0.74個百分點。
欣旺達前三季度淨利4.72億元
欣旺達近日發布2020年三季報,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204.63億元,同比增長15.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2億元,同比下降5.95%,每股收益為0.3100元。公司所屬的電子製造行業已披露三季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3.23%,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38.38%。
先導智能前三季度淨利6.40億元
10月30日,先導智能發布了2020年三季報,公司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41.49億元,同比增長28.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40億元,同比增長0.66%,每股收益為0.7254元。
ARENA將為雪梨50MW鋰離子電池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機構(ARENA)將攜手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對雪梨西部的50MW/75MWhWallgrove電網電池項目予以資助。ARENA表示,將為該項目提供1150萬澳元(820萬美元/ 690萬歐元)的資金,而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將提供1000萬澳元作為其新興能源計劃的一部分。這筆資金將為網絡運營商TransGrid所持有,該公司持有並運營價值6190萬澳元的鋰離子電池。
特斯拉未來兩年內對新車和電池工廠的投資將高達120億美元
特斯拉更新了其資本支出指南,確認未來兩年內對其新電動汽車車型和電池工廠的投資將高達120億美元。這標誌著該公司為了提高電動汽車產能而加大了投資力度。特斯拉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在正在建設和開發中的工廠內部署新產能,在三個大洲建設生產設施,並嘗試開發和生產新的電芯技術,
恩利能源儲能電池2GWh量產項目有意落地甘肅
恩力能源公司目前計劃的產業化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設備投資、流動資金),100畝土地需求,恩力能源有意將產業化公司基地落戶蘭州,3年內實現上市。此前8月,2020年8月,恩力能源新型水系離子電池中試產品已正式下線,各類測試均超越鉛酸電池。
LG再次重金投資南京經開區電池項目
10月30日,南京經開區分別與LG化學株式會社、LG電子株式會社舉行籤約儀式,項目總投資達8億美元。其中,LG化學株式會社將投資5億美元在南京經開區投資建設圓柱形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產品主要供應給特斯拉、寶馬等一流車企。
浙江野馬電池A股IPO獲批
在10月30日召開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155次發審委會議上,浙江野馬電池IPO獲得通過。2017年-2019年,野馬電池營業收入分別為10.78億元、10.52億元和9.91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436.69萬元、1.05億元、1.23億元。
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
2019年國內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合計裝機量達54.7GWh,佔裝機總量的87.8%。行業內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國軒高科。動力電池行業優質資源稀缺,行業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且集中趨勢逐漸擴大。
純電動汽車為下遊主要應用市場。目前,在動力電池下遊市場中,純電動汽車為主要應用領域。2019你那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達到63.91%;其次是純電動客車,裝機量佔比為22.89%。
動力電池的電梯封裝分為硬殼封裝和軟包,其中硬殼封裝又分為圓柱和方形。軟包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好、重量輕、外形設計靈活,但成本較高,對製造工藝的要求較高。圓柱電池包裝工藝成熟、電池包裝成本低,但整體重量重,能量密度相對低。方形電池雖然整體重量重,一致性差,但其充放電倍率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較好,是目前主流的電池封裝技術。
2020-2025年中國動力電池PACK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