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寧德時代發布Q3財報 《節能與新...

2020-11-21 前瞻網

寧德時代發布Q3財報

10月27日晚間,寧德時代發布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15.22億元,同比下滑4.06%,實現歸母淨利潤33.57億元,同比下滑3.10%,歸母扣非淨利潤則為25.67億元,同比下滑13.40%。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寧德時代負債總額攀升至711.87億元,較去年末的591.64億元增長20.32%。不過,多則研報分析寧德時代自今年第三季起將出現復甦。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近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該報告在動力電池方面涵蓋了能量型、能量功率兼固型和功率型三大技術方向,以乘用車和商用車作為兩大應用領域,面向普及型、商用型、高端型三類應用場景,實現動力電池單體、系統集成、新體系動力電池、關鍵材料、製造技術及關鍵裝備測試評價、梯次利用以及回收利用等產業鏈全鏈條覆蓋。預計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總體基於國際領先,並形成完整、自主、可控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歐委會擬修改電池製造和回收規則

今年歐委會擬將重新審查並修改歐盟電池組製造和回收規則。對此,有官員表示,歐委會將規制電池行業,並將其納入電池指令審查,推動制定專門法規,使歐洲電池達到全球最高綠色標準。計劃中的新規將涵蓋從原料採購到二次使用等電池壽命全價值鏈,涵蓋「性能標準」,逐步淘汰歐洲單一市場上不利於環保和能源利用的電池。

日本發布高性能電池開發戰略

日本經濟產業省為實現到2050年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在今年年底前出臺的實行計劃中,計劃將電動車用電池開發納入重要戰略中。據分析,日本政府將車載電池培育成戰略產業,意在與中韓兩國企業競爭。去年,全世界車載電池的市場規模比2016年擴大約4倍,中國企業產品約佔世界市場的40%。日本的市場佔有率由2016年的35%左右,下降到去年的28%。

江西成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協會

10月29日,江西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協會成立暨產業鏈交流合作會議在南昌成功召開,該協會由中國鐵塔江西分公司與贛州豪鵬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發起成立,是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成立的首個省級獨立協會團體。

湖南啟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新機制

「2020年湖南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系統集成解決方案項目啟動會」在長沙召開。會議上分析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面臨的形勢,要求項目中標聯合體要為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探索出卓有成效的新路徑,據悉,長沙礦冶研究院、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中標聯合體11家成員單位將梯次利用相關產品,力爭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制機制創新和產業技術發展提供示範和借鑑。

國內

第8屆電池「達沃斯」論壇在湘舉辦

10月27-28日,ABEC 2020 | 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長沙寧鄉舉辦。電池「達沃斯」(ABEC)首屆舉辦於2013年。今年的ABEC共分為6個分論壇展開主題演講,其中三個分論壇重點分析電池與新能源汽車市場應用,另外三個分論壇主要探討無鈷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電池新技術。

贏合科技中標切入寧德時代供應鏈

贏合科技(300457)發布重大合同中標公告,寧德時代已通過郵件形式向該上市公司發送訂單中標通知。贏合科技中標寧德時代設備總金額為14.4億元,約佔該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86%。贏合科技是我國動力電池智能自動化設備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是行業內第一家鋰電池智能生產線整線方案提供商。

新宙邦擬建年產30000噸鋰離子電解液項目

新宙邦發出擴產公告,擬以全資子公司三明市海斯福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為項目實施主體,在福建省明溪縣經濟開發區D區投資建設高端氟精細化學品項目(二期),項目投資金額預計為人民幣52,541.58萬元,建設周期3.5年,預計2024年逐步投產,該項目將建設年產高端氟精細化學品15,900噸、鋰離子電池電解液30,000噸產線。

UL常州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開幕

UL在常州市武進國家高新區舉行了動力電池檢測實驗室開幕典禮。UL常州實驗室已完成一期項目,建設歷時10個月,建築面積佔地13,000平方米,配備了全球先進的電池充放電及環境測試設備,全面執行ISO 17025、CMA質量管理體系,依託UL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深厚積澱,為新能源汽車製造商和動力電池製造商提供貫穿全產業鏈的安全解決方案。

SKI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一期建成

10月30日下午,SKI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一期建成,項目一期規劃產能27GWh,規劃用地605畝,建築面積31.8萬平方米,主要進行鋰離子軟包動力電池的生產和銷售。

蔚來正在研發150kWh電池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在EPCLUB(蔚來品牌最高端的用戶俱樂部)上對用戶表示,目前轎車項目和150kWh的電池包正在研發中,而100kWh的電池包將在11月初發布。並將於該月(11月)底實現交付,不過產能爬坡還需要一段時間。

寧德時代等入選工信部第五批綠色製造名單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五批綠色製造名單,其中「綠色設計產品名單」中共計35種電池產品入選,含銀隆新能源、寧德時代等共8家企業16種鋰離子電池產品,以及雙登集團鉛碳電池、南都電源鉛炭蓄電池等19種鉛酸電池產品。

比亞迪進軍電動自行車市場

10月29日,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比亞迪旗下電池獨立品牌)在深圳舉辦了滴滴青桔電池首批下線儀式。按照弗迪電池的規劃,預計到2025年,其電動輕型車電池產能將會實現60GWh到80GWh的增長。

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

早前,國內首艘純電動拖輪在連雲港港55#泊位鴻雲實業造船基地正式開工建造。該電動拖輪設計總長36米,型寬10米,總電量設計為5000KWh,可達到4000馬力常規拖輪使用效果。該拖輪使用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組替代常規柴油機組作為主推進動力,整船設計多組電池組互為備用。據了解,該電池由億緯動力提供。

孚能科技成為華晨新日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10月29日,孚能科技公告稱其近日收到華晨新日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定點協議,將作為其W32H項目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根據客戶規劃,該項目生命周期最低實現5年10萬臺的銷售量,2020年底開始量產。

國際

LG化學股東已批准分拆汽車電池業務

近日,韓國動力電池企業LG化學(LG Chem)的股東批准了該公司分拆汽車電池業務的計劃。該公司將從12月1日起正式將其電池業務劃分出去,單獨成立一家新公司,專門負責電池業務,新公司名稱暫定為「LG Energy Solution」。分拆後,LG化學將持有新公司100%的股權。

澳洲鋰精礦再出清

根據澳洲破產管理公司Korda Mentha的公告,澳洲鋰精礦生產企業Altura公司已進入破產管理,澳洲鋰精礦產能出清仍在繼續。鋰上遊供應過剩壓力有望大幅緩解,刺激鋰價顯著回升。

LG化學與SK Innovation糾紛案推遲判決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LG化學指控SK Innovation盜取商業機密案的裁決推遲到了12月10日,ITC本計劃於10月初做出裁決。2019年4月,LG化學在美國控訴SK Innovation竊取其商業機密,尋求禁止SK Innovation在美國生產電芯和進口生產電芯所需的零部件。SK方面則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

豐田松下電池合資公司欲將效率提高十倍

10月27日,豐田汽車和松下公司電池合資企業Prime Planet Energy & Solutions公司的總裁Hiroaki Koda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該公司計劃將研發、生產流程的效率提高十倍,以更好地跟中國大型企業競爭。據了解,該合資公司成立於今年4月份,成為全球混合動力汽車最大的電池供應商。但在電動汽車高容量電池市場,該公司僅有3%的份額,遠遠落後於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超過20%)。

特斯拉將提高電池儲能系統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

特斯拉表示,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其將會繼續提高電池儲能系統的產能以滿足需求。特斯拉公司在其2020年第三季度的財務業績報告中指出,該公司儲能產品的部署和銷售量顯著增加,第三季度達到759MWh。這與第二季度相比增長了81%,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59%。特斯拉公司預計,用戶採購儲能系統的需求在2021年將超過供應量。

未來10年動力電池退役量高達463GWh

10月29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發布了報告。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乘用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將面臨總電量463GWh的大規模退役,如果對退役電池進行梯次利用,幾乎可以覆蓋全球儲能的用電需求,總價值將達到1000億人民幣,大約是2019年的25倍。報告還指出,2025年中國市面上新能源汽車的退役電池將有大約32GWh可以進行梯次利用,這足以覆蓋全國5G通信基站的備用電源需求。

松下為特斯拉研發新電池

據松下一名高管透露,松下正致力於為特斯拉研發一款基於特斯拉電池芯原型的新電池,該新型電池組是一種稱為4680的較大圓柱形電池,可儲存更多能量,也更容易製造,是實現到2030年將電池成本降低一半、產量提高近100倍的目標的關鍵。

澳首家鋰電製造商將新建生產設施

澳大利亞首家鋰離子電池製造商Energy Renaissance今天宣布,它將在Tomago新建2800萬澳元的電池生產設施Renaissance One。據了解,這座設施佔地4000平方米,將由當地房地產開發商ATB Morton建造,初始電池年產能為66MWh,並計劃通過額外投資將其澳大利亞工廠的儲能規模擴大至5.3GWh超過2億美元。

日本電池專利申請數量佔全球1/3

歐洲專利局與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的聯合報告顯示,2018年,日本提交的與電池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339例,為全球最多,是第二名韓國1230例的約兩倍。該報告統計的是在兩個及以上國家同時提交申請的專利數量。歐洲專利公約的38個締約國合計申請數量排在第三名,中國排在第四名,美國排在第五名。

湖南企開發出6分鐘內電動摩託車充電技術

10月27日,2020湖南(長沙)電池產業博覽會上,湖南電將軍新能源有限公司演示了其最新技術成果。結果顯示,只用了6分鐘不到就將一輛電動摩託車充滿電。目前還不了解該技術的細節。

國軒高科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8526.56萬

10月27日,國軒高科(002074.SZ)披露三季度報告,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40.77億,同比下降20.8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526.56萬,同比下降85.26%,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新宙邦發布第三季度財報

電池電解液龍頭新宙邦發布第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0.06億元,同比增長18.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74億元,同比增長56.2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3.45億元,同比增長49.65%;基本每股收益0.95元。

億緯鋰能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53.4億元

日前,億緯鋰能發布了三季度財務報告公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億緯鋰能實現營收53.4億元,同比增長16.66%;實現歸母淨利潤9.46億元,同比下降18.35%。盈利能力方面,截至2020年9月末,億緯鋰能綜合毛利率為29.72%,同比提升0.74個百分點。

欣旺達前三季度淨利4.72億元

欣旺達近日發布2020年三季報,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204.63億元,同比增長15.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2億元,同比下降5.95%,每股收益為0.3100元。公司所屬的電子製造行業已披露三季報個股的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為23.23%,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38.38%。

先導智能前三季度淨利6.40億元

10月30日,先導智能發布了2020年三季報,公司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41.49億元,同比增長28.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40億元,同比增長0.66%,每股收益為0.7254元。

ARENA將為雪梨50MW鋰離子電池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機構(ARENA)將攜手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對雪梨西部的50MW/75MWhWallgrove電網電池項目予以資助。ARENA表示,將為該項目提供1150萬澳元(820萬美元/ 690萬歐元)的資金,而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將提供1000萬澳元作為其新興能源計劃的一部分。這筆資金將為網絡運營商TransGrid所持有,該公司持有並運營價值6190萬澳元的鋰離子電池。

特斯拉未來兩年內對新車和電池工廠的投資將高達120億美元

特斯拉更新了其資本支出指南,確認未來兩年內對其新電動汽車車型和電池工廠的投資將高達120億美元。這標誌著該公司為了提高電動汽車產能而加大了投資力度。特斯拉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在正在建設和開發中的工廠內部署新產能,在三個大洲建設生產設施,並嘗試開發和生產新的電芯技術,

恩利能源儲能電池2GWh量產項目有意落地甘肅

恩力能源公司目前計劃的產業化生產項目總投資5億元(設備投資、流動資金),100畝土地需求,恩力能源有意將產業化公司基地落戶蘭州,3年內實現上市。此前8月,2020年8月,恩力能源新型水系離子電池中試產品已正式下線,各類測試均超越鉛酸電池。

LG再次重金投資南京經開區電池項目

10月30日,南京經開區分別與LG化學株式會社、LG電子株式會社舉行籤約儀式,項目總投資達8億美元。其中,LG化學株式會社將投資5億美元在南京經開區投資建設圓柱形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產品主要供應給特斯拉、寶馬等一流車企。

浙江野馬電池A股IPO獲批

在10月30日召開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155次發審委會議上,浙江野馬電池IPO獲得通過。2017年-2019年,野馬電池營業收入分別為10.78億元、10.52億元和9.91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436.69萬元、1.05億元、1.23億元。

2020年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現狀及競爭格局

2019年國內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合計裝機量達54.7GWh,佔裝機總量的87.8%。行業內排名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國軒高科。動力電池行業優質資源稀缺,行業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且集中趨勢逐漸擴大。

純電動汽車為下遊主要應用市場。目前,在動力電池下遊市場中,純電動汽車為主要應用領域。2019你那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達到63.91%;其次是純電動客車,裝機量佔比為22.89%。

動力電池的電梯封裝分為硬殼封裝和軟包,其中硬殼封裝又分為圓柱和方形。軟包能量密度安全性能好、重量輕、外形設計靈活,但成本較高,對製造工藝的要求較高。圓柱電池包裝工藝成熟、電池包裝成本低,但整體重量重,能量密度相對低。方形電池雖然整體重量重,一致性差,但其充放電倍率高、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較好,是目前主流的電池封裝技術。

2020-2025年中國動力電池PACK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20-2025年中國鋰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9期:寧德時代電池技術大突破 1500次...
    世界領先的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落戶璧山3月9日上午,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在璧山與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舉行「雲籤約」儀式,雙方將在璧山共建重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與重慶兩江新區、長壽、北碚等地氫能源電池產業形成產業鏈,完成重慶氫燃料電池產業布局。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的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是目前全球最先進技術之一,申請了7項國際發明專利。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洗牌!寧德時代...
    :LG化學居首、比亞迪第6近日韓國SNE Research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總出貨量約20.4GWh、同比下滑了14.2%,而出貨量前十的企業排名也同時發生了較大變化。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蔚來100kWh電池方案發布 寧德...
    本次上線的100kWh電池系統擁有三百多項專利,採用CTP(Cell to Pack)技術,能量密度提升37%。搭載100kWh電池後,蔚來車型NEDC續航裡程最高可達615公裡。  寧德時代市值突破6000億元11月2日,寧德時代盤中一度漲超7.23%。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寧德時代打響國內鋰電專利戰「第...
    寧德時代方面表示,塔菲爾製造和銷售多款與寧德時代設計相同或類似型號的電池產品,嚴重幹擾了正常的市場秩序,其行為涉嫌侵犯了寧德時代的智慧財產權。因此公司向福建省高院提起訴訟,案件於1月初獲受理,案件標的為1.2億元,涉案專利與防爆閥相關。部分業內人士透露,塔菲爾部分技術團隊來自寧德時代,他們參與了寧德時代和寶馬的動力電池的研發。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大眾與國產電池巨頭再傳「緋聞」
    億緯鋰能擬投13億元建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4月25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擬與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分別就儲能電池項目、動力電池項目籤訂《合同書》,在荊門高新區建設高性能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高性能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寧德時代市值超7000億 2020年1...
    雙方將擴大在固態電池、準固態電池、新型高性能電化學功能材料等領域的合作。  寧德時代投資電池業務新公司  本月,寧德時代與宏大爆破等合資成立福建宏大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3000萬人民幣,寧德時代持股佔比26%,認繳金額為780萬元。該新公司經營範圍包括充電樁銷售、新興能源技術研發、電池銷售等。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4期:借特斯拉東風 外企殺進國內動力...
    高工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動力電池月度資料庫》統計顯示,2020年Q1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合計約5.68GWh,同比下降54%,去年同期裝機量約12.32GWh。受疫情影響,2020年Q1動力電池整體競爭格局發生較大變化,TOP10裝機排名較去年同期變動較大。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依然位列國內裝機電量排名前2,但裝機電量分別同比下滑49%和72%。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蘋果公司正在研究「LFP」磷酸鐵...
    比亞迪重慶璧山工廠刀片電池產能已達20GWh比亞迪汽車動力電池生產項目於2018年重慶首屆智博會正式籤約,一期工程於去年2月動工,今年3月「刀片電池」全球發布、正式投產。當前,璧山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已經達到20GWh生產能力,不久,還將新增15GWh的生產線,把「刀片電池」的產能擴大到35GWh。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3期:復甦?3月動力電池產量環比增長...
    根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5GWh,同比下降45.5%,環比增長396.6%。比亞迪3月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量約0.788GWh4月8日,比亞迪發布2020年3月銷量快報,2020年3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裝機總量約為0.788GWh,本年累計裝機總量約為1.337GWh。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8期:1-11月全球動力電池投擴產能超過...
    在28起項目中,中國企業佔21起,國際企業佔7起;數量上,有3/4的動力電池投擴產項目由中國企業發起。  11月電池裝車量排行榜發布12日,來自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2.7GWh,同比增長40.7%,環比增長29.1%。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7期:特斯拉發布「無極耳」電池,但離...
    四川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發布 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應用規模達6000輛《四川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正式發布,在目標方面,到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含重卡、中輕型物流、客車)應用規模達6000輛,氫能基礎設施配套體系初步建立,建成多種類型加氫站60座,培育國內領先企業25家,覆蓋制氫、儲運氫、加氫、氫能利用等領域。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國產兩巨頭「嘴炮戰」白熱化
    寧德時代再反擊比亞迪:不懂行規 不懂動力電池測試標準3月29日,比亞迪在「刀片電池」發布會上當場進行針刺試驗,結果採用磷酸鐵鋰材料的刀片電池不起火不爆炸,而三元鋰電池被針刺後劇烈燃燒。由於行內另一家巨頭寧德時代主攻的就是三元鋰電池方向,該發布會被業內認為是影射友商產品,也拉開了2家巨頭嘴炮戰的序幕。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7期:中國電池行業百強企業名單發布 1...
    寧德時代以457.88億元排名第一;天能動力以406.14億元位居第二;寧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288.06億元排名第三。  寧德時代全面超越LG化學重回全球第一韓國能源市場研究公司SNE Research日前表示,今年1月-9月,寧德時代的電動汽車電池使用量達到19.2GWh ,超過了LG化學的18.9GWh,在截至9月份的年度排行中,排名榜首。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8期:特斯拉「百萬英裡」新電池系與...
    特斯拉「百萬英裡」新電池系與寧德時代合作5月15日,據路透社報導,特斯拉的「100萬英裡」新電池系與寧德時代合作製造,並且首先將在中國推出。其中,《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為有利於動力電池提升產品質量,推動電動汽車發展。天津召開動力電池產業撮合對接會5月15日,動力電池產業撮合對接會在濱海高新區舉行。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4期:10月動力電池裝車同比上升44%達...
    寧德時代10月動力電池裝車量一家獨大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電池產銷量及裝車量數據。寧德時代在電池裝車量上佔據半壁江山,達到了52.1%,比亞迪以17%的份額居第二,其他企業佔比均不足10%。今年1-10月,寧德時代裝車量總計達49.4%。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6期:中國趕超日韓!2020年鋰電池供應...
    隨著這座位於瀋陽的動力電池中心建成,華晨寶馬在寶馬集團內率先實現寶馬最先進的第五代動力電池量產。前一天,華晨寶馬生產的首款面向全球出口的純電動車型BMW iX3在瀋陽亮相,並開啟預售。這款車型搭載的動力電池正是由新投產的動力電池中心生產。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1期:首個嘗鮮國產200萬公裡續航電池...
    200萬公裡動力電池近日,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彭博的採訪中表示,已經研發出可持續使用16年,行駛200萬公裡的電池。曾毓群稱,「只要有人下訂單,我們就準備好生產,價格要比目前電動車的電池貴10%左右。」特斯拉在今年2月確立了和寧德時代的合作關係,經過數月談判,寧德時代和特斯拉籤訂了為期2年的電池供應合同。而在此之前,特斯拉2019年就表示,預計未來將生產出行駛百萬英裡的電池。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又一車企投身無鈷電池
    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三組合,以及王牌基金經理周應波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亦重倉持有該公司股票。鋰電池溶劑領域,石大勝華具備電池級碳酸二甲酯年產能7.5萬噸,全球市佔率高達70%,佔該領域龍頭地位。雙方在動力電池後裝提升領域內開展合作,福田歐輝在其現有約4萬臺新能源車輛中,將符合後裝提升標準的動力電池包交由中力科技處置;並共同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保證廢舊動力電池有序回收與規範處理。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
    公司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與相關汽車企業合作,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製造裝備領域。億緯動力回購10.11%少數股東權益19日晚,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億緯動力擬以自有及自籌資金向荊門高新投收購其持有的億緯動力10.11%的股權及該等股權之上對應的股東權利和義務,並減少2812.50萬元的註冊資本。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中國首艘油電混合動力遊輪來了...
    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系統據悉,中國首艘油電混合動力海上豪華雙體遊輪「大灣區一號」於9月1日在深圳市招商蛇口郵輪母港正式投入運營。「大灣區一號」由招商局打造,裝載了由招商局、中國中車和寧德時代聯合開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油電混合動力推進系統,標誌著我國擁有了自主研發、設計、製造海上電動遊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