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推出全新液態電解質,鋰陽極電池終於有機會成真

2020-12-02 海外黃老邪

寫在前面:科技革命,本質上是能源的革命。每一次能源的進步,最終都會推動生產力的爆發。電池作為現代社會在電子工業中使用最廣泛的能源,各種報導天天吹什麼石墨烯之類的,天天都突破,但不見實物。老邪現在都反感了。但這一篇是在現有的鋰電池上進行優化,以老邪淺薄的知識,覺得挺靠譜。

鋰離子電池之所以能順利運作,負責在陽極與陰極之間傳遞鋰離子的電解質功不可沒,但同時電解質也是電池的致命弱點,傳統的碳酸鹽電解質具備易燃燒缺點,在電池安全性埋下隱形炸彈,而最近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發出的全新電解質或許能解決這問題,還有助鋰陽極電池發展。

鋰陽極是提高鋰電池儲電容量途徑之一,通常鋰電池的陽極(負極)材料是石墨、銅製成,只是科學家相信,改用鋰制陽極之後就能提高儲電容量,能量密度也能顯著增加,但升級有風險,鋰金屬活性強,活性甚至比鈉、鎂等金屬都還要高,在充放電過程中會容易沉積鋰離子,最終電極表面會因為沉積不均勻形成樹枝狀鋰晶枝,這些晶枝容易刺穿絕緣層,最終導致故障電池起火。

不少科學家正在尋找既能提升電池性能,又可降低爆炸風險的法子,對此論文第一作者 Zhiao Yu 團隊採用的方法並非尋找新電解質材料,而是改良既有的市售液態電解質,想透過「添加物」解決穩定性問題。

團隊假設,在電解質添加氟原子可以提高液態電解質的穩定性。其中氟雖然活性大,毒性強又易燃,但基本上氟化合物異常穩定,常用在牙齒護理、製藥與電層掃描等等。Yu 表示,其實氟本來就是常見於電池電解質的元素,只是團隊再加以利用氟電子親和力較高的特性,再合成全新的化合物 FDMB,與過去潛力高但成本貴的材料相比,FDMB 價格相當便宜、也很容易大量製備。

相較於傳統的鋰離子電池電解質,新型電解質的安全性較高,史丹佛大學團隊針對安全性部分,有進行碳酸鹽電解質(左)和新型 FDMB 電解質(右)的燃燒測試,發現一般的電解質在接觸打火機火焰的那一霎那就立刻可燃,但 FDMB 還可以撐 3 秒。

同時團隊也在鋰陽極電池實際測試新電解質的表現,發現在 420 次充放電循環後,電池仍可保留初始電量 90%,相較之下,過去的鋰陽極電池壽命大概只有 30 次充放電循環,未來鋰陽極電池有機會成真,鋰陽極半電池與全電池的庫倫效率也已接近商業化標準 99.99%,分別為 99.52% 和 99.98%。

團隊也在無陽極鋰金屬袋式電池( pouch cell)進行測試,這種電池因為較為輕巧,可以應用在無人機、或是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中,而雖然說表現不如鋰離子電池,但是 100 充放電循環後仍有 80% 容量,是成績最好的無陽極鋰電池。

相關焦點

  • 美國科學家用液態晶體當電池電解質 可讓電池更安全、更持久
    蓋世汽車訊在鋰離子電池充放電過程中,枝晶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副產品。此類微小的沉澱物會在電池的陽極和陰極之間產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堆積,最終縮短電池的壽命,更可怕的是,可能會導致電池起火。因此,為了尋求更安全、更持久的電池,尤其是用於電動汽車、卡車和飛機的電池,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抑制枝晶形成的方法。
  • 美國科學家用液態晶體當電池電解質 可讓電池更安全、更持久_科技...
    ,並採用鋰金屬陽極,從而抑制枝晶生長。液態晶體是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與傳統液體和固態不同的特性,而能夠抑制枝晶是因為液態晶體的分子傾向於排列得十分有序。  該研究團隊還提出選擇液態晶體作為電池電解質的各種設計標準,而此類電解質能夠讓鋰金屬電池運轉良好。
  • 半液態金屬陽極,下一代電池的新範式
    phys.org網站6月12日報導,最新一期的《焦耳》雜誌發文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半液態鋰金屬陽極,這種陽極設計有望成為下一代電池的新範式。使用新型半液態電極的鋰電池或可具備更高的容量,並且比傳統鋰電池更安全。鋰電池是現代電子產品中最常見的可充電電池之一。
  • 日本在室溫下合成陶瓷柔性片狀電解質 可加速鋰金屬電池上市
    研究人員將石榴石型陶瓷、聚合物粘合劑和一種離子液體混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種類固態片狀電解質。由於研究人員在室溫下進行合成,因而與現有在高溫下(> 1000°C)進行的工藝相比,該新方法的耗能大大降低。此外,該電解質能夠在很大的溫度範圍內工作,是一種前景非常好的電解質,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設備的電池中。
  • 美國研發新型柔軟固體電解質 可改善鋰金屬電池增加電動汽車續航
    蓋世汽車訊 為了研發能夠讓電動汽車(EV)的續航裡程達到數百英裡的可充電電池,科學家們都致力於用鋰金屬陽極取代現有電動汽車電池中使用的石墨陽極。因為會產生鋰枝晶(樹突),即電池多次充放電循環後在鋰陽極上形成的微小的樹狀缺陷。更糟糕的是,如果樹突與陰極接觸,還會導致電池短路。 幾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認為堅硬的固體電解質,如陶瓷製成的電解質,最能防止樹突穿透電池。不過,很多人也發現,此種方法的問題在於,其沒有從一開始就阻止樹突的「形成」或「成核」,就像最終會在汽車擋風玻璃上擴散的小裂縫一樣。
  • 新電解質可杜絕鋰離子電池短路問題
    原標題:新電解質可杜絕鋰離子電池短路問題   新電解質可杜絕鋰離子電池短路問題   有助於開發更強大實用的下一代充電電池   科技日報訊 美國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型電解質,不但能解決鋰離子電池短路起火問題,還能大幅提高電池效能和使用壽命。
  • 著火了也能繼續供電的電池!斯坦福崔屹團隊發明新電解質,大幅提高鋰金屬電池安全性
    他們研發出了一種可以防火的超輕型鋰金屬電池電解質材料,用這種電解質製成的電池不止擁有高能量密度和出色的電化學性能,還擁有了極高的安全性能:不僅不會自燃,還會在哪怕已經著火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工作!這項成果為鋰金屬電池安全性的研究指出了全新的方向。
  • 軟固體電解質材料可有效抑制鋰電池陽極上的枝晶生長
    通過將鋰電池陽極中的石墨材料換成純鋰金屬,其有望在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上實現新的突破。此外由軟質和固態材料製成的新型電解質,能夠有效抑制對電池性能造成嚴重損害的枝晶的生長。表面平滑的電池陽極 X 光圖像(來自:Berkeley Lab)由於具有出色的能量密度,鋰金屬在能源界被寄予了厚望。
  • 碳酸鹽電解質中先進鋰金屬電池的富無機固體電解質界面相
    碳酸鹽電解質中先進鋰金屬電池的富無機固體電解質界面相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4 16:35:35 美國馬裡蘭大學化學和生物分子Chunsheng Wang團隊設計了一種碳酸鹽電解質中先進鋰金屬電池的富無機固體電解質界面相
  • 液體鋰硫和鋰硒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 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
    這兩種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能量密度有望超過500wh /kg和1000 wh /l,具備低的能量成本和良好的電化學循環穩定性,有望應用於規模化儲能等領域。這些電池採用Li6.4La3Zr1.4Ta0.6O12 (LLZTO)陶瓷管作為電解質,將正負極之間完全隔離開,電池運行在240度的環境。
  •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科學家研發新型半固態電解質,通過重新構想的電池組件實現 佚名 發表於 2020-04-02 14:34:23 據外媒報導,當今的鋰電池由陰極,陽極和液體電解質組成,
  • 神奇半導體黑磷也是鋰陽極潛力材料,電池儲電量有望再提高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要擴大鋰離子電池的儲電容量,透過將石墨陽極換成鋰或著是矽材,讓人們不用擔心手機電量、開著電動車也不必顧慮與充電站的距離,而現在美國科學家發現另一種效率也不錯的替代材料:磷。,其中陽極材料影響電池容量甚巨,雖然石墨儲電穩定性與耐用性高,經過 1,000 次充放電循環也不會影響電池性能,只可惜其理論儲電容量低,愈來愈難滿足現代人的需求。
  • 鋰金屬陽極的新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SK Innovation和John Goodenough教授的團隊將共同開發具有更高能量密度,更好的安全性和具有競爭力的成本的下一代電池。感興趣的領域是一種新型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系統,該系統具有抑制鋰金屬陽極電池中枝晶生長的潛力,並最終縮短了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的上市時間。
  • 研究人員為鎂離子電池找到了一種高效的固態電解質
    鋰電池被用於從手機到電動汽車等各個領域,雖然這種金屬材料服務得很好,但在效率和價格上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通過在核磁共振實驗室進行的實驗,研究人員們證明了新材料是鎂離子的一種高效導體(via:阿貢國家實驗室)作為對比,鎂元素的能量密度更高、在自然界中的儲量也更多, 因而很有希望拿來打造更加便宜和更容易生產的電池。
  • 液態電解質變成固態就是固態電池,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眾所周知,現在只所以發力發展固態電池,不僅考慮到了安全的問題,同時也有能量密度的因素,但很多人對能量密度的提升,僅限於是固態電解質肯定比水更輕,而且對散熱系統的要求也沒那麼高,本身的重量下降了,自然能量密度就提高了。
  • 500Wh/kg不是夢,聚合電解質助力超高比能量鋰金屬二次電池!
    通常聚合物電解質在常溫下的電導率較低,難以滿足使用需求,常見的辦法是在聚合物電解質中加入部分有機液態電解質,但是這會導致聚合物電解質的機械強度降低,影響電池的安全性。同時由於PVDF/PVAC體系電解質較好的電導率,因此在倍率性能上也有較好的表現,在4C倍率下放電容量仍然能夠達到142mAh/g,而PVDF基電解質的電池在2C倍率下放電容量就下降到了0。
  • 電池技術重大突破,全新液態金屬電池推出,電池效率或將大幅提升
    隨著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他們在很多層次取得了全新的研究發現,這些科研成果未來將會給地球帶來環境方面的改善,讓人類能夠永續發展,同時也能夠經濟越來越繁榮。朋友們喜歡科普類文章,一定要加我粉絲和關注,美女小倩是一個熱愛科學的人,同時也會給大家,推出更多全新的內容。
  • 著火了也能繼續供電的電池!斯坦福崔屹團隊發明可防火的新電解質
    他們研發出了一種可以防火的超輕型鋰金屬電池電解質材料,用這種電解質製成的電池不止擁有高能量密度和出色的電化學性能,還擁有了極高的安全性能:不僅不會自燃,還會在哪怕已經著火的情況下繼續保持工作!這項成果為鋰金屬電池安全性的研究指出了全新的方向。
  • 超酷的電池材料:一種新電解質添加劑可幫助電池在-40℃工作
    導語:中國和美國的科學家一同開發了一種電解質材料添加劑,據了解,這種添加劑可以擴大鋰離子電池的工作溫度範圍,使電池可在-40℃的溫度下工作,60℃的高溫下也不會影響性能。研究小組發現,通過調整電解液中不同添加劑的體積,他們可以開發出在- 40℃到60℃的溫度下仍能保持良好性能的鋰離子電池。這項工作重點在於五種電解質添加劑的不同組合的使用。從中發現了有三種化合物添加劑可形成最佳組合,這一組合在- 40℃時可以提高放電性能,在60℃時能略微改善循環的穩定性。在25℃時,電池在1000次循環後能夠保持85 %以上的容量。
  • 斯坦福研發新型電解液制鋰金屬電池 可減輕電動汽車重量/延長續航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展示了,其新型電解液設計可以提升鋰金屬電池的性能,而鋰金屬電池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技術,能夠為電動汽車、筆記本電腦和其他設備提供動力。該研究的合著者Yi Cui表示:「大多數電動汽車所用的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正迅速接近理論極限,因此我們的研究集中在鋰金屬電池,此種電池比鋰離子電池更輕,單位重量和體積提供的能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