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現在只所以發力發展固態電池,不僅考慮到了安全的問題,同時也有能量密度的因素,但很多人對能量密度的提升,僅限於是固態電解質肯定比水更輕,而且對散熱系統的要求也沒那麼高,本身的重量下降了,自然能量密度就提高了。
然而,固態電解質帶給電池的改變,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工作原理是通過鋰離子不斷在正負極之間往返運動做工的,充電的時候需要讓鋰離子嵌入到負極,放電就是鋰離子從負極回到正極。
為了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就需要提高正極材料的容量,也需要更高的充電電壓,才能儘可能多的把鋰離子釋放出來,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提高正極材料容量沒問題,但是液態電解質不支持很高的充電電壓。類似於軍隊想要打勝仗,就必須多帶一些人馬,現在人馬夠多了,結果在行軍途中遇到一條很寬的河,為了保證安全,不支持很多人同時渡河,否則就會就被河水衝走,過不去足夠的人馬,那你帶再多的人在河這頭等著,也是沒用的,只能幹著急。液態電解質就是這樣,支持的充電電壓有限,否則液態電解質就會出現被氧化,還會影響到正極材料。
固態電解質在這個時候就充當了橋梁的角色,可以讓更多的人同時過河,比遊泳快多了。同樣更多的人過了河,排兵布陣的方法也更多了,也就是負極的選擇也更多了,甚至可以用上鋰來做負極,這是液態電解質時代有著極高的難度,因為不知道液態電解質跟鋰接觸會發生什麼,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技術人員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用上了固態電解質,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又反過來可以支持更加廣泛的正極材料,也就是說在正負極都可以選用能量密度更高的材料,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
如此一來,就會發現,固態電池相對我們現在熟悉的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電池,還真不是液態電解質把固態那麼簡單。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氫雲鏈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kol/109901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註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註冊會員登錄後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繫方式,便於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huanghe@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