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固態電池的重要性,其實很多消費者都非常清楚,但卻一直沒有進展。看似只是把液態電解質換成固態電解質就能解決的問題,其實這其中的「門道」還真的不小。
固態電解質看似好處多多,其實問題還真的不小,電池是通過鋰離子來回移動做功。就好像一條魚,本來在魚缸裡遊得好好的,偏偏有人把水給抽乾了,還想讓它跟之前遊得一樣快,想想也不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問題,不說原地蹦躂,就是想滾過去,也要一定的時間吧,這就是固態電解質需要解決的問題,鋰離子在固態電解質的移動速度慢了,而且有可能接觸不良,難以保證壽命。
這就是讓科研人員非常頭疼的問題,也造成了很大的分歧,目前已經有了硫化物、氧化物跟聚合物三條路線,但進展都非常緩慢,因此半固態電解質是比較折中的方案。
近日,新加坡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半固態電解質,可以提高鋰硫電池安全性,並且不影響電池性能。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混合準固態電解質,將Li7La3Zr2O12 (LLZO)薄片製成可以吸收液體電解質的多孔膜。該團隊還開發了製備LLZO薄片的新方法,用於構建電解質框架,並將這種製作3D框架的一步法,命名為「紙杯蛋糕法」。
雖然本次的研究已經發表在了《納米能源》雜誌上,但依然不能太過樂觀,因為這還是在實驗室階段,想要被車企和電池供應商所認可,還需要經過反覆驗證,平衡各方面因素,才能得到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