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電池還離我們有多遠?

2021-01-08 電動邦

傳統液態鋰電池不會是動力電池的技術終點、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早已是行業共識。我們所期待的動力電池技術革命,似乎馬上就要來了。不過,最「靠譜的」固態電池,但它依舊充滿了技術挑戰。

之所以今天會選擇這樣的一個話題,也是因網友們的一句話,現在新能源車型採用動力電池為何始終徹底解決不了安全性以及電池老化、壽命短等問題。那一直傳的神乎其神的固態電池到底有何優勢之處呢?為何現在也沒能實現?本著為網友答疑也是自己重新回爐學習下,聊一聊相比傳統液態鋰電池更好的固態電池為何遲遲沒能落地呢?

■ 固態電池它是誰?

首先我們說固態電池優勢前先要問問它是誰?所謂的固態電池從字面上便可很好的理解,固態電池,將液態的電解液變為固態,其固態電池大多數時候指的是固態鋰電池。我們都知道傳統鋰電池,是由正極、隔膜、負極,再灌上電解液製造而成,而固態鋰電池,簡單來說就是電池裡面沒有氣體、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用固態電解質代替隔膜和電解液。

目前來說,主流的固態電解質分為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而近日豐田汽車公開表示將於2021年正式亮相固態電池及相關技術。而豐田汽車所走的技術路線則是採用硫化物作為固態電解質。可以說這種固態電解質各項參數都不錯,同樣其他車企也在對固態電池進一步研發。

■ 固態電池的優勢在哪裡?

首先,固態電池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電池的續航能力,目前量產電動車使用的動力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是特斯拉使用的21700 NCA三元鋰電池,電芯的能量密度高達260Wh/kg,它的鎳鈷鋁比例為8:1.5:0.5,屬於"高鎳電池"。而業內普遍認為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達到300Wh/kg就到頭了,其最高電池能量密度可達400Wh/kg。而固態電池可提供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傳統鋰電池兩倍左右。同時電池設計自由度增加,相同容量下電池變得更加輕巧,畢竟電池的續航能力就是新能源車的命。

反觀,現在新能源車型採用的三元鋰電池以及目前比亞迪帶來的磷酸鐵鋰刀片電池,前者擁有更強的能量密度,但其安全性以及壽命都要比刀片電池低一些。不過,刀片電池目前量產能達到的能量密度也僅為140Wh/kg,體積能量密度達到230Wh/L。

並且,固態電池的物理性質優勢也是十分明顯。首先便是重量問題,可以直接使用金屬鋰做負極,從而減輕負極材料的用料。並且在封裝、冷卻系統、縮小空間等方式均能減少電池重量,而且固態電池在理想狀態下,充電循環次數可達45000次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固態電池採用的固態電解質,具有不可燃、不揮發、不腐蝕也不存在漏液的問題,在高溫下固態電池也不會發生起火,所以傳統鋰電池面臨的各種安全問題,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成功的規避了。

同時,對於目前電動車普遍存在的充電時間以及充電效率,固態電池似乎同樣能夠解決,目前搭載三元鋰電池的首要代表車型特斯拉,可以說充電速度是比較快的,按照Model 3為例,實測快充時間為0.65小時。但相對固態電池充電僅需十分鐘左右就可比肩目前市面多數充至80%電量的車型,而這也是新能源車型重要的轉折點。不過目前能夠實現快速充電業界還是有疑問。

綜合來看,可以確定的是,雖然在工作原理上固態電池與傳統的鋰電池並無區別。但是仔細來看,固態電池擁有的諸多優點,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目前三元鋰電池、磷酸鐵鋰這些主流電池的一些技術瓶頸,同時為下一代鋰電技術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依託。但是,雖然固態電池在現在車企眼中跟「寶貝兒」一樣存在,同樣它存在一些技術性的難點,也讓它在這麼長時間下也沒能成功落地。

■ 固態電池同樣有「Bug」!

目前,技術層面上全固態電池還需要解決三個難題:第一便是離子導電率:(電導率是用來描述物質中電荷流動難易程度的參數。電池中,電解質的功能在於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為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搭建傳輸通道以實現電池內部電流的導通,決定鋰離子運輸順暢情況的指標被稱為離子電導率。)

上文也提及了固態電解質的三種分類體系,但綜合而言無論哪一種聚合物體系,其中的離子導電率要遠低於液態電解質,而兩者的最大區別就是一個液體導電另一個是固態導電,所以鋰離子的通過率是一定程度決定了正負極相互運輸的通暢性。

第二點便是固態電解質與正負極之間是以固體對固體的接觸,接觸面積小,緊密型要差很多。而目前現階段大部分的產品仍需加入液態電解液用來緩解界面的阻抗作用,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電導率。

第三點便是成本問題。因為固態電池現在的技術難度很高,所以生產效率很低,導致成本高居不下,大概是三元鋰電池的幾十倍,導致無法大規模應用,也算是固態電池的一大缺點,因為電動汽車不是頂級超跑,是要成為未來主流的一種車型。

■ 邦點評:

目前固態電池並沒有實現大面積的生產以及應用,一切都只是最初的試驗階段,沒有實行大規模的商業化,固態電池可以說它的優點一籮筐,但最大短板價格以及本質的技術難點尚未得到解決,但是對於這個全新的產品來說,外有豐田汽車、LG化學、三星SDI,內有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蜂巢等鋰電企業在參與固態電池的研究,其打破難點也只是時間的事情。

目前,在車企行列中豐田以及大眾是固態電池布局靠前的車企;國內的話表現最為猛烈的便是國軒高科,將在2022年開始進行固態電池技術的迭代升級,生產高安全固態電池,2025年將生產出能量密度超過400Wh/kg的全固態電池。對此我們也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固態電池離我們還有多遠?
    傳統液態鋰電池不會是動力電池的技術終點、固態電池是後鋰電時代的必經之路早已是行業共識。我們所期待的動力電池技術革命,似乎馬上就要來了。不過,最「靠譜的」固態電池,但它依舊充滿了技術挑戰。之所以今天會選擇這樣的一個話題,也是因網友們的一句話,現在新能源車型採用動力電池為何始終徹底解決不了安全性以及電池老化、壽命短等問題。
  • 固態電池離電動汽車還有多遠?
    但就目前而言,固態電池在固態電解質的導電率、內阻、界面阻抗及相容性上還存在不少瓶頸,產業化落地還需要一段時間。現階段各大企業的研發重點是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無機固體電解質的設計及製備技術,固/固界面構築及穩定化技術;並在此基礎上完善電池生產工藝及專用設備的研究,來實現產品的量產。
  • 盤點國內外氫燃料電池自行車項目 它離我們有多遠?
    正如同液晶面板一開始並不是在核心的大尺寸顯示屏,而是在計算器、手錶等邊緣應用上成功實現產業化,燃料電池應用也不必局限於大功率的車用場景。據氫雲鏈了解,多家燃料電池企業已經通過小功率燃料電池的邊緣應用實現了自我造血。除了燃料電池汽車、軌道車之外,企業們不斷開發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想像力,以拓寬燃料電池的應用場景。
  • 蔚來360Wh/kg的固態電池,到底是不是真的?
    資料有限,我們只能簡單分析一下。研發固態電池是技術方向研發固態電池,已經成了未來動力電池的主流技術方向。原因有二:其一,現有的液態鋰電池,能量密度難以突破350Wh/kg這個汽車產業規劃的預期目標,實際上行業內專家分析,目前鋰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最高能到300Wh/kg就已經是天花板。要實現350Wh/kg的目標,現有液態電池技術路線已經走不通。
  • 什麼是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技術
    如果通俗地講,全固態電池就是裡面沒有氣體、沒有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電池。 而考慮到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電池為鋰離子電池,我們在這裡將默認把「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當做全固態電池的代表(暫時忽略全固態鋰硫等新型電池)。 本文也會著重介紹全固態鋰離子電池(以下將全部簡稱為「全固態電池」)的各方面,以饗讀者。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
    本文系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在某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專家電話會上的分析與觀點,電池網特轉發,讓我們對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研發、未來市場等有更加客觀的認識!5、固態電池會完全取代電解液和隔膜,但正負極活性材料還是保持原有材料體系,到全固態技術下可能電池製備工藝會有大的改進,但對充換電不會有大影響。當前固態電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工作溫度範圍、倍率性能、循環壽命等各類指標全方位優於當前液態電池,定位也是全方位取代鋰離子電池,只待成本降低。
  •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來源 | 較高端人類 中央政法委長安劍原標題:《偽裝成奶茶的"迷奸水",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 固態電池技術:哪些接近商業化,還需要多少年?
    隨著新一輪的資金投入,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正在積極擴建設備廠,成立電池團隊並加倍投入有前途的固態電池研究項目。我們曾向儲能專家請求澄清固態電池的過度宣傳。 每當《充電》雜誌需要更好地了解最新的電池技術的複雜性或電池材料行業的細微差別時,我們首先會諮詢Wildcat Discovery Technologies。
  • 生化人還離我們多遠?五大仿生技術推動進程
    很多人認為生化人離我們很遠,但事實上仿生科技早就已經走進我們的視野。下面筆者為大家介紹一些仿生前沿技術,讓大家看看生化人究竟離我們有多遠。3D列印骨頭2014年初,荷蘭一名患有罕見骨科疾病的女性患者,她有極為罕見的「頭骨增厚症」,不停生長的頭骨嚴重影響了它的生活。成功接受了3D列印頭骨移植,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具有人造頭骨的人類。
  • 固態電池產業格局
    蔚來汽車發布新品,新款車型將搭載固態電池(半固態),我們今天再來深入了解一下固態電池。要點:一、固態電池優缺點固態電池最重要的優點是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升。①能量密度提升角度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主要是由正負極的材料體系決定的,現有正負極材料體系的限制下,鋰離子電池包的極限能量密度難以達到要求。
  •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
    特效藥離我們還有多遠?日前,央視新聞《新聞1+1》連線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對熱點問題進行解答。一、我們對病毒有多少了解?周琪表示,對病毒的研究,可以用「萬裡長徵第一步」來形容。面對病毒,它從哪兒來、將到哪兒去,它是什麼樣子?
  • 三星固態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解決三大行業難題,離量產不遠了
    我國目前較為先進的固態電池技術雖然同樣也能夠實現1000次以上的充放電循環,但在庫倫效率方面目前還達不到接近100%的程度。 據論文介紹,三星通過引入銀碳複合負極、不鏽鋼(SUS)集電器、輝石型硫化物電解質以及特殊材料塗層,對固態電池的負極、電解質與正極進行了處理,有效解決了鋰枝晶生長、低庫倫效率與界面副反應,這三大固態電池量產所面臨的核心問題,推動固態電池技術離產業化更進一步。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本文系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在某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專家電話會上的分析與觀點,電池網特轉發,讓我們對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研發、未來市場等有更加客觀的認識!5、固態電池會完全取代電解液和隔膜,但正負極活性材料還是保持原有材料體系,到全固態技術下可能電池製備工藝會有大的改進,但對充換電不會有大影響。當前固態電池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工作溫度範圍、倍率性能、循環壽命等各類指標全方位優於當前液態電池,定位也是全方位取代鋰離子電池,只待成本降低。
  • 豐田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 固態電池概念股有哪些?
    據報導,豐田汽車動力總成公司執行副總裁兼電池業總經理Keiji Kaita近日稱,豐田已如期推出固態電池原型產品,並在概念車上運行豐田計劃在2025年之前量產固態電池,這種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提高兩倍以上,電池裡沒有氣體和液體存在,所以更輕也更安全。同時,固態電池不易受溫度影響,充電效率也更高,從零充滿僅需15分鐘。在電池壽命方面,該款固態電池理論上在使用30年後仍保持90%以上的性能。  固態電池被認為是未來最適合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豐田不是唯一一家加碼固態電池的車企。
  •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地球離火星有多遠? 懂球號作者: 永無極限 08-28 10:33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光每秒鐘的傳播距離大約是30萬公裡,如果從一束光想從地球射到月球,需要花費1.25秒,而射到火星需要3分02秒。宇宙到底有多浩瀚,這個視頻看起來更直觀更震撼...
  • 地震離我們有多遠?
    地震離我們有多遠2020年地震發生圖在還沒有結束的地震的發生跟地球的演變之間有什麼關係呢?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如何形成的?當地震發生時,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呢?如何辨識哪些是謠言,如何學會查證真實的信息呢?
  • 鋰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未來動力電池誰主沉浮?
    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向晉說:「目前還沒有企業展示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就研發水平而言,日韓處於領先地位,我國僅有少數企業擁有核心技術,競爭日趨激烈。」中科院青島所的固態電池達到297Wh/Kg,容量為10Ah,還處於研發階段。向晉說:「無論是聚合物還是硫化物固態電池,都存在技術難題,但固態電池的安全性明顯優於鋰電池,通過使用新技術、新方法解決集流體、側界面、隔膜/電解液等七大問題,可以確保固態電池的安全。」
  • 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固態電池與鈷的關係解析
    進入2021年,蔚來汽車主打固態電池,而松下則有意開發無鈷電池。那麼,固態電池與無鈷電池是什麼關係?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嗎?早期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是聚合物電解質,以PEO(聚環氧乙烷)佔絕大多數,PEO的電化學穩定窗口(氧化電位)是3.8V,無法與高電壓正極材料(鈷酸鋰、三元材料等)相容,只能用磷酸鐵鋰做正極,所以不用鈷的說法就流傳下來。不過早期的固態電池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能量密度並不高。
  • 固態電池尚未走出實驗室
    ◎本報記者 劉 豔 雖然主流廠家的固態電池規模化量產還在藍圖中,但蔚來汽車放出的一則消息被市場解讀為「搭載固態電池的汽車將迎來商用」,波及相關產業鏈資本市場表現。 1月9日,蔚來汽車發布全新150kWh固態電池包,搭載這項技術的蔚來電動車預計於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續航裡程有望超過1000公裡。
  • 關注|我們離治癒愛滋病還有多遠?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愛滋病疫苗和愛滋病的根治方法。那麼,我們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被治癒了愛滋病,他的名字叫Timothy Brown(也被稱為「柏林病人」,因為他住在德國柏林)。Timothy在被查出HIV感染超過了10年之後,於2006年又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醫生給Timothy進行了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