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2020-08-08 天文在線

文章介紹了研究小組研究一組懸掛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有著非常奇怪的軌道名為「半人馬」的小行星的概述,並且認為是在太陽系早期被太陽系的引力所捕獲的。

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太陽系已存在許久。在太陽系45.7億年的漫長時光中,2017年發現的奧陌陌(Oumuamua),並不是唯一從星際空間拜訪地球的小行星,這一點毋庸置疑。後來星際彗星 2I/Borisov去年也到訪過地球,也代表著以後還會有「神秘來客」。

那麼,其餘星際來客都在何處呢?在未來,還會有更多星際來客。並且,據最新研究表明,有一大批星際小行星會在太陽系漂浮很久。

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根據小行星距離太陽的飛行軌跡,一隊研究人員已確認出十九顆小行星,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小行星是在太陽系僅幾百萬年時,從其他星體上掉落(捕獲)所得。

天文學家認為在當時,太陽還處於恆星孕育場的一部分,是由氣體和塵埃雲緊密結合而成的一簇恆星。

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the Observatoire de la Côte d'Azur in France.)的天學學家和宇宙學家,法蒂·納穆尼解釋說:「恆星之間距離非常近,這意味著它們在早期的相互引力要比現在大得多,」

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足以使得小行星能從一個星系被拉到另一個星系。」

法蒂與其同事海倫娜·莫萊斯,來自巴西聖保羅大學的天文學家,二人在2018年發現第一位「永久星際居民」。他們研究的是一組被稱為半人馬的小行星,它們經常出沒於木星和海王星之間,其軌道也是非常奇怪。

一個叫做 2015 BZ509的小行星—後命名為 Kaʻepaokaʻawela,該行星的軌道與大多數行星軌道不同,極其怪異,但卻與木星軌道完全一致,是處於完全相反方向,換而言之,就是反著轉。假若該行星是來自於太陽系,那它應當與其他行星一樣,軌道方向相同。於是,該團隊就對其來源進行了模擬實驗。

團隊發現,Kaʻepaokaʻawela很大可能是來自於星際空間,在45億年前進入到太陽系當中。

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在新研究中,團隊研究了軌道傾角相對於行星軌道平面較高的半人馬天體和海王星外天體,有時它們接近極地軌道。,正如Kaʻepaokaʻawela一樣,這些天體也是逆行軌道。

研究者在論文中寫道:「相對於太陽系的恆定平面,半人馬天體的軌道可能傾斜著幾度,接近180度,而這導致了逆行運動。」

「他們的軌道特徵常被視為是其在太陽系中劇烈變化的標誌,所謂不穩定強化了這種觀點。如果半人馬座軌道在時間上前後調整一下,那麼不可避免地,它將要麼撞上太陽、行星,要麼被逐出太陽系。」

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這項研究包括17個軌道傾角大於60度的半人馬天體,以及2個環繞海王星軌道運行的天體,或海王星外天體。研究人員利用這些天體的已知軌道,創造出每個天體的多個克隆體,以此模擬它們在45億年前的運行軌道。

此時,太陽系中的天體,或多或少都是環繞太陽這個扁平圓盤軌道,是年輕恆星吸積盤的殘留物。它應該一直處於同一個平面,沿著同一個方向運行。

但是,根據團隊模擬,這19顆小行星並不屬於太陽系。大多數克隆天體最終都撞向了太陽或者被踢出太陽系。而更少的行星最終撞向了一顆行星。能保持穩定軌道的天體就更少了……然而,據此模型,既然這些小行星今天還完好無損,那它們一定已經經歷良多。

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但是那些保持穩定軌道的行星也並不來自於太陽系。它們不僅遠遠超出了太陽系邊緣,而且其軌道也垂直於太陽系軌道。

研究人員表示,這就表明這些小行星,本在太陽系以外被太陽引力吸引而來的概率大於這些行星本屬於太陽系,而其餘太陽系巖石來自於太陽的剩餘物。

未來就這些巖石的研究將有助於證實研究團隊的發現,並以此幫助識別更多的「星際闖入者」,反過來也可以了解到更多關於太陽系和其他行星系統的形成。

莫瑞斯說:「發現大量星際起源的小行星是了解太陽系誕生的小行星和星際起源的小行星在物理和化學方面異同的重要一步。」

天文學家最新確認十九顆星際小行星

「這些小行星將為我們提供有關早期太陽誕生星團的線索,星際間小行星移動是如何發生的,以及在化學上豐富了太陽系並塑造了它的進化過程中,星際物質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 MICHELLE STARR

FY: r彭彭吖譯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太陽系內發現19顆特殊小行星,懷疑都來自於星際空間
    ​法國研究人員在太陽系內發現19顆特殊小行星,懷疑它們來自於星際空間,最後全被留在太陽系內。或許你聽說過奧陌陌這個名字,一個來自星際空間的小天體,2017年,當奧陌陌開始轉身離去時,天文學家才首次發現了它,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 又是「星際訪客」?19顆小行星或來自太陽系外,會是外星飛船嗎
    事實上,「奧陌陌」、「鮑裡索夫」並非第一個、第二個來到我們太陽系的星際訪客,而是我們已知的首個、第二個星際訪客,或許在太陽系內,還存在大量類似它們的「星際訪客」。據2020年4月27日的一則新聞消息,發布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的刊文指出,法國和巴西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了19顆可能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在它們加入我們太陽系之前,環繞其他的恆星運行。
  • 特立獨行的19顆小行星,軌道與黃道平面垂直,竟是太陽「偷」來的
    一組天文學家在上個星期向外宣布,他們已經確認了19顆在一個特殊的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外來小行星。他們認為,這些小行星可能是45億年前,太陽在誕生的「陣痛」中從附近的恆星那裡偷走的。如今,這些小行星與一類被稱為半人馬小行星(一類在木星軌道和海王星軌道之間繞日運行的冰凍小行星)混合,天文學家們有時候很難將它們分辨出來。但與半人馬小行星不同的是,這些外來的小行星的軌道,偏離太陽的黃道平面(各大行星和系內小行星繞太陽運轉的一個大致的圓盤狀平面)非常遠。
  • 天文學家發現,有一群外星小行星正在圍繞著我們的太陽運轉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所謂停止過,天文學家經常能夠在太空之中發現許多有趣,甚至令人感到震驚的事實。而就在上周,有兩名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19顆環繞太陽的外星小行星。這一切足夠令人感到驚訝。而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這一群小行星的信息。
  • 天文學家發現,有一群外來小行星正在圍繞著我們的太陽運轉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所謂停止過,天文學家經常能夠在太空之中發現許多有趣,甚至令人感到震驚的事實。而就在上周,有兩名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19顆環繞太陽的外星小行星。這一切足夠令人感到驚訝。而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這一群小行星的信息。這些小行星從何而來?
  • 最新研究表明,神秘的星際訪客Oumuamua可能不是一個小行星
    在緊急磋商後,天文學家首先排除了會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可能性,但是對於這個神秘的天體究竟是何物,天文學家卻一直沒有定論。由於一時不知道這個神秘的星際訪客究竟來自哪裡,天文學家就給這個天體起來一個名字:Oumuamua,夏威夷當地語言中表示「來自遙遠地方的訪客」。
  • 天文學家發現首顆帶有類似彗星尾巴的木星小行星
    周三,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們宣布通過小行星地表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TLAS),發現了第一顆帶有類似彗星尾巴的木星木馬小行星-2019年LD2號小行星。 2019年LD2號小行星屬於木星木馬小行星的範疇。
  • 放心啦,這顆以16萬千米的速度,衝向太陽系的星際彗星,離開了!
    星際彗星2i/Borisov,這位來自太空深處的神秘訪客,是第一顆從另一顆恆星到達我們太陽系被確認的彗星。不知道彗星何時何地開始朝向我們的太陽飛來,但它不會停留很長時間。因為太陽的引力稍微偏離了它的軌道,但由於其軌道形狀和大約每小時10萬英裡(約16萬千米)的高速,根本無法捕捉到它,世界各地的望遠鏡一直在觀察這位稍縱即逝的訪客。
  • 杭高女生發現近地小行星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確認
    此事引起了全世界天文學家的關注。今天全球各大天文臺都在觀測這顆小行星。  「這顆小行星今天兩次被觀測到了。」晚上7時許,杭州高級中學天文社指導老師林嵐指著電腦上的觀測數據興奮地告訴記者。晚上10時35分,正在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準備觀測的北京天文館館長、我國著名小行星專家朱進博士在電話裡告訴記者,這顆小行星已先後兩次被美國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按照慣例,只要能被觀測到三次,就能最終確認這顆小行星的存在,並獲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正式臨時編號。
  • 19顆星際來客全被留在太陽系?軌道與黃道面傾斜,機會來了
    法國研究人員在太陽系內發現19顆特殊小行星,懷疑它們來自於星際空間,最後全被留在太陽系內。或許你聽說過奧陌陌這個名字,一個來自星際空間的小天體,2017年,當奧陌陌開始轉身離去時,天文學家才首次發現了它,並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 星際小行星ʻOumuamua的真實面貌是暗紅而扁長的大石塊
    天文學家前陣子剛確認發現了第一顆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小行星。
  • 天文學家發現19個「星際移民」
    Minniti這些天體中有17個屬於「半人馬族小行星(Centaurs)」,2個屬於「超海王星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它們的軌道平面和太陽系主要行星軌道平面的夾角都超過了60度。有些天體的軌道平面幾乎垂直於太陽系主要行星的軌道平面。這些天體中有一些還是「逆行」的——即它們的公轉方向和太陽系主要行星的公轉方向是相反的。
  • 新發現19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可能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
    天文學家根據人類自身的特點及其生活環境為模板,尋找外星生命的存在。已經發現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就有一些星球上的環境和地球相似。還有非營利性組織「突破聆聽計劃」也在使用地球上的射電望遠鏡監聽可能來自外星人通訊的信號,不過目前仍然一無所獲。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2020 VT4這顆小行星大小估計有16至36英尺(5—11米)。它在2020年11月13日掠過了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天文學家們隨後觀測到了它。在夏威夷莫納羅亞山小行星星際撞擊最終警報系統(ATLAS)進行科研的天文學家們於2020年11月4日探測到了一個新的小行星。在分析了該小行星的運動軌道後,他們意識到它和地球距離最近的日子是在1天前,11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
  • 太陽系第二顆存在環狀結構的小行星——喀戎(Chiron)
    藝術效果圖: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第二顆存在環狀結構的小行星——喀戎(Chiron)
  • 業餘天文學家發現巨大太空巖石,三顆巨大的小行星正朝著地球飛來
    在發現入境的「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方面,科學家越來越有經驗,本周還將有另外三顆直徑超過15米的小行星即將進入地球,但是,小行星獵人上個月才錯過了直徑大約1000米的巨大太空巖石。地球一直受到小行星和隕石等空間碎片的威脅,人類要警惕太空威脅,本周也不例外,今天和明天將有兩顆較小的太空隕石撞擊地球。
  • 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
    美天文學家證實:1顆小行星或在美國大選前1天撞擊地球根據美國知名天文學家泰森的描述,一顆命名為2018VP1的小行星,有可能會在11月2日襲擊地球,這個時間點剛好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如此的巧合啊,真是意味深長。
  • 天文學家將四顆小行星命名為Kalafina組合成員名字
    來源:騰訊動漫前不久關於美國天文學家羅伊·A·塔克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梶浦由記(Yukikajiura)」和「Kalafina」的消息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11月8日,羅伊·A·塔克再次更新推特表示將另外四顆小行星命名為Kalafina組合成員們的名字,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大型小行星正在悄悄「靠近」地球
    原標題: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大型小行星正在悄悄「靠近」地球[環球網科技報導記者 林迪]4月1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近日宣布,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2020GH2將在美國時間本周三凌晨悄悄「靠近」地球,甚至比月球還要接近地球,但最終會安全的「繞行」過我們的星球。
  • 法國天文學家發現首顆太陽系外來小行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5月22日報導,法國天文學家通過模擬實驗研究發現,正在木星附近軌道運行的小行星這顆發現於2015年的小行星「2015BZ509」與太陽系其它行星不同,儘管它共享木星軌道,卻一直逆向圍繞太陽運動。科學家從而開始研究其獨特的運行軌道。經百萬次計算機模擬實驗,科學家發現在距今約45億年前的太陽系誕生初期,這顆小行星已經出現在現今位置上,因此它應來自太陽系外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