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有一群外星小行星正在圍繞著我們的太陽運轉

2021-01-08 冷冷的知識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所謂停止過,天文學家經常能夠在太空之中發現許多有趣,甚至令人感到震驚的事實。而就在上周,有兩名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19顆環繞太陽的外星小行星。這一切足夠令人感到驚訝。而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這一群小行星的信息。

01這些小行星從何而來?

據推測,這些小行星可能是在45億年前太陽誕生時,從附近的其它恆星上「偷」來的。如今,它們在天空中與一類叫做半人馬的小行星混合在一起,這些半人馬居住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的太陽系外層區域。

但是與其他半人馬座不同,這些外星小行星的軌道使它們遠離行星繞著太陽旋轉的平面,這表明它們曾經繞過其他恆星。

02研究與發現

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的法特希·納穆尼和巴西聖保羅大學的瑪麗亞·海倫娜·莫萊斯上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莫萊斯博士表示,通過對這些小行星的研究,或許能夠找到更多關於太陽系的奧秘,例如太陽在誕生之初,周圍的星團是如何出現和發展的。以及,周圍的化學物質是如何演化和塑造完成的。

03這項發現提供了更多的科學證據

這項新研究是在一系列關於外來巖石和彗星入侵甚至佔領我們的空間的發現之後進行的,這些發現提供了更多的證據,表明宇宙中看似不相干和孤立的領域實際上是在大跨度的宇宙時間裡混合在一起的。

04它們都有哪些行星

首先出現的是奧陌陌,一塊貧瘠的雪茄狀巖石,後來被確認為一顆惰性彗星,在2017年經過這些行星時被發現。

去年,一顆看起來更熟悉的彗星鮑裡索夫彗星(或2I/Borisov)來自星際。當它試圖逃離銀河系的一角時,科學家們發現它現在似乎正在碎裂。

這些只是臨時侵略者。但是兩年前,納穆尼博士和莫萊斯博士首先發現了具有「永久居留身份」的外來小行星,它在木星附近繞著太陽轉,但方向相反。

當時,他們認為可能有其他「太陽系外」的來客,而且很可能就在該軌道上,帶著他們越過太陽的兩極。他們說的已經得到證實,他們使用計算機模擬將宇宙鍾倒回到了太陽系的起點。

05它們可能是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星球上捕捉到的

天文學家認為,太陽和其他恆星是在大約45億年前坍塌的原恆星物質,氣體和塵埃雲團坍塌時誕生的,這可能是附近超新星爆炸的結果。當太陽形成時,已經伴隨著氣體和塵埃的漩渦在黃道平面中運轉,行星和大多數小行星最終將佔據它們。

但當時天文學家追蹤到的19顆小行星並不屬於那個圓盤。它們實際上是在一個垂直於太陽系統的平面上運行,而且它們的軌道離太陽的距離遠於其他可能成為我們的行星的物體。

它們可能屬於其他恆星,每顆恆星的誕生都帶有行星殘骸、小行星和彗星的殘骸。然而,在離誕生星團很近的地方,恆星很容易就能從彼此間偷取徘徊的小行星。而關於此宇宙歷史的任何更多細節現在都丟失了。

「我們不能說它們是從一顆恆星上摘下來的,」納穆尼博士說。「它們可能是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星球上捕捉到的。」

他們的下一個研究目標是看他們能否區分小行星上的家族,這就能夠表明有些家族是在同一事件中被捕獲的。

正如卡內基天文臺已故天文學家和宇宙學家艾倫·桑戴奇喜歡說的那樣,我們曾經都是同一個星雲裡的兄弟。我們的一些堂兄弟姐妹得回家和我們住在一起。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發現,有一群外來小行星正在圍繞著我們的太陽運轉
    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所謂停止過,天文學家經常能夠在太空之中發現許多有趣,甚至令人感到震驚的事實。而就在上周,有兩名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19顆環繞太陽的外星小行星。這一切足夠令人感到驚訝。而小編今天就要和你談談這一群小行星的信息。這些小行星從何而來?
  • 太陽系驚現怪異天體 倒著圍繞太陽運轉(圖)
    新天體軌道運行方向和地球運行方向相反下一篇:美機構稱太陽近百年來首次整月無黑子哈雷彗星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一支國際科學家小組在寒冷的「柯伊伯帶」中發現了一顆與眾不同的天體,它是倒著圍繞太陽運轉的,且相對大多數其它太陽系天體來說
  • 新研究表明: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
    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博科園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卡的艾倫·博斯(Alan Boss)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的氣體巨行星形成模型,根據卡內基艾倫·博斯(Alan Boss)關於氣體巨行星形成的新模型,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等待美國宇航局
  • 新研究表明: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
    卡內基科學研究所卡的艾倫·博斯(Alan Boss)在即將出版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論文中,描述了一種新的氣體巨行星形成模型,根據卡內基艾倫·博斯(Alan Boss)關於氣體巨行星形成的新模型,有一群尚未被發現的類木星圍繞著類太陽恆星運行,等待美國宇航局(NASA)WFIRST太空望遠鏡等未來任務的發現。
  •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死亡後,我們的地球仍有一線生機?
    關於太陽系的形成,天文學家們也同樣認為:起源於一團彌散在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雲,在經過它自身引力的作用之後發生坍縮從而形成的。對於太陽系的探索,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那就是當有一天太陽死亡,我們所生活的地球能否有一線生機?天文學家們在白矮星的周圍找到了類太陽恆星的屍體,在中子星的周圍找到了超新星的殘骸,在褐矮星的周圍找到看了流產恆星正在形成的證據。
  • 宇宙的錯配:天文學家發現圍繞小恆星運行的巨大系外行星
    加泰隆尼亞空間研究所(IEEC)的一組天文學家罕見地發現了一顆圍繞主恆星運轉的大型類木行星,其主恆星的體積看起來比其他恆星要小。這就是距離地球約30光年的紅矮星GJ3512,它的體積略大於太陽體積的十分之一。另一方面,它的系外行星質量幾乎是木星質量的一半,且每204天繞這顆紅矮星公轉一周。
  • 天文學家發現了第一顆圍繞白矮星運行的行星
    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正繞著一顆白矮星運行。這一前所未有的發現表明,行星有可能可以在它們的母恆星劇烈的死亡爆發中倖存下來。想像一下,一顆大約和地球大小相當的、昏暗的晚期恆星,每34小時就有一顆巨大的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它運行,這絕對是一個奇怪的景象。較小但密度更大的天體,似乎控制著視覺上根本不匹配的天體形態。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8日消息,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行星正圍繞一顆白矮星運轉的跡象。
  • 科學家首次發現圍繞白矮星運轉的候選行星
    它可能是一顆木星大小的行星,圍繞著比它小得多的主恆星——一顆暗淡的白矮星運行  一顆恆星的死亡並不一定意味著圍繞其運轉的行星也會迎來末日。現在,科學家可能已經找到了直接的證據,證明行星可以在其母恆星死亡時不受到劇烈影響而存活下來。
  • 特立獨行的19顆小行星,軌道與黃道平面垂直,竟是太陽「偷」來的
    如今,這些小行星與一類被稱為半人馬小行星(一類在木星軌道和海王星軌道之間繞日運行的冰凍小行星)混合,天文學家們有時候很難將它們分辨出來。但與半人馬小行星不同的是,這些外來的小行星的軌道,偏離太陽的黃道平面(各大行星和系內小行星繞太陽運轉的一個大致的圓盤狀平面)非常遠。
  • 新發現19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小行星,可能是外星人的宇宙飛船
    天文學家通過新的技術發現了非常多的系外行星,他們認為宇宙中這麼多星球,肯定還有別的星球存在高等智慧生命。天文學家根據人類自身的特點及其生活環境為模板,尋找外星生命的存在。已經發現的4000多顆系外行星中,就有一些星球上的環境和地球相似。
  • 神秘的小行星帶與我們的太陽相隔多遠?看看天文學家怎麼說
    在18世紀,對所有已知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的觀測使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它們軌道間的一種特定規律。最終,這引出了提丟斯-波得定理,使科學家們能夠預測行星間的空間量。根據這條定理,實際觀測的火星與木星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定理的推斷不相符,對此現象的調查引出了一個重大的發現。
  • 天文學家在木星附近發現了一顆奇怪的小行星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天文學家仍有大量機會發現奇怪的新天體。據外媒報導,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們日前通過夏威夷大學小行星地面撞擊最後警報系統(ATLAS)發現了2019 LD2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據了解,它是在木星之前圍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群的一部分,就像一個沿著木星軌道的先遣隊。2019 LD2第一次被發現時,它模糊的外觀讓人懷疑它可能是一顆彗星,而且它也是已知的第一顆長有彗星狀尾巴的木星特洛伊小行星。「它似乎已經持續活躍了一年,並且它同時兼具小行星與彗星的特徵,這是不尋常的。」
  • 將圍繞太陽轉大圈,28日距地球最近
    來自遙遠太陽的微弱熱量,導致一氧化碳從它的表面釋放,散發出微弱的熾熱霧。孤兒般在宇宙中漂移的冰塊於是變成了一顆新的彗星。六個月後,克裡米亞天文學家根納季·鮑裡索夫在巨蟹座前觀察到它的漂移,於是向全球天文愛好者發布了它的存在。12月8日本周日,現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彗星2I 鮑裡索夫,將圍繞太陽做一個大尺度的轉圈,然後將會駛離太陽系。
  • 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帶尾巴的小行星,恰處太陽系內,其上有冰層存在
    從我們以往觀測天體的經驗中發現,彗星在運行的時候由於受到太陽風的影響,會形成帶尾巴的現象出現,而這種現象,也經常被我們稱呼為彗星尾巴。像這類現象,以往我們只是在彗星上發現過,但隨著5月20日,來自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們發現一顆名為2019年LD2號小行星也出現了類似彗星形狀的尾巴。
  • 宇宙在圍繞什麼運轉?宇宙的中心是誰?科學家提出詭異說法
    ,說明宇宙正在膨脹;20世紀60年代,阿爾諾·彭齊亞斯和羅伯特·威爾遜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兩大發現給大爆炸理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們都知道宇宙是一個真空的環境,天體能夠圍繞某個天體運轉,是因為某個天體的吸引力要大於該天體本身的引力,拿地球來說,地球之所以會圍繞太陽運轉,是因為受到太陽的引力作用,而地球本身也是有引力的,在相互吸引下,地球成為了太陽系的一員。因此太陽系中的所有物體都以太陽為中心,圍繞太陽運轉。
  • 我們的地球在以怎樣的速度圍繞太陽運轉呢?
    讓我們計算一下。首先我們知道,一般來說,你旅行的距離等於你旅行的速度乘以旅行的時間(持續時間)。如果我們把它倒過來,我們會發現平均速度等於所花費的時間所走的距離。我們也知道,地球繞太陽一周所需的時間是一年。所以,為了知道速度,我們只需要計算出當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的時候,所經過的距離。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大型小行星正在悄悄「靠近」地球
    原標題: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大型小行星正在悄悄「靠近」地球[環球網科技報導記者 林迪]4月1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於近日宣布,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2020GH2將在美國時間本周三凌晨悄悄「靠近」地球,甚至比月球還要接近地球,但最終會安全的「繞行」過我們的星球。
  • 天文學家在水星軌道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環
    金星軌道上可能隱藏著一群未知的小行星。藝術家筆下描繪的太陽系若干塵埃環。Mary Pat Hrybyk-Keith最近,天文學家在水星軌道上發現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神秘塵埃環。這個塵埃環的存在又進一步暗示,在金星的軌道上存在著一群未知的小行星。人們此前只知道,地球和金星軌道上存在有這種塵埃環,這些塵埃因行星引力的影響而聚集在一起。至於水星,人們以為它太小,離太陽又太近,強烈的太陽風和太陽磁場,早就把塵埃清掃得一乾二淨了。
  • 三體世界可能真實存在,一顆新發現的行星有三個太陽
    最近,天文學家們也剛剛發現了一顆具有三個太陽的行星,這有可能讓科幻成為現實嗎?這顆新發現的行星距離地球大約22.5光年,雖然比小說中的4光年要遠不少,但是它的確有三個太陽!研究人員說,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發現其他生命形態機率最大的一次!在我們深入了解這顆星球之前,先來看看它是怎麼被發現的。首先要感謝Tess,Tess並不是一個人,而是指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