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監測,今年8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秋季會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的出現,常常與整體「更冷的冬天」連在一起。難道2020年會迎來一個偏冷的冬天?僅靠拉尼娜就能決定冬天的「偏冷」或「偏暖」嗎?
一般而言,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期的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可能加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我國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今年的雨水天氣變多,導致多個地區出現了洪災現象,而冬季變得異常溫暖,降水量有明顯的減少。如果拉尼娜真的到來,我國冬季的降水將會增多,這也就意味著今年冬天會比往年更為寒冷一些(到時下大雪可能比較大)。
但是,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每次拉尼娜事件的影響其實不盡相同,不是每個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平均氣溫都偏低。而且,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複雜,北極海冰融化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異常。
所以,今年冬天會偏冷還是偏暖,需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綜合研判。2020年會迎來一個偏冷的冬天嗎?對於拉尼娜的到來以及2020年寒冷的冬天,你有怎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