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與城郭的創造者——鯀(gǔn)

2021-01-09 博古致知
三皇五帝時期形勢圖

鯀(gǔn),中國上古時代漢族神話傳說人物。姓姒,字熙,夏后氏。帝顓頊之曾孫、大禹之父、夏啟的祖父。被堯封於崇地,為伯爵,故稱崇伯鯀(gǔn)或崇伯,約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年在崇伯之位。

鯀(gǔn)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後因治水失敗,被刑罰致死。鯀(gǔn)與歡兜、三苗、共工並稱四罪。

姓名:鯀(gǔn)

別名:天黿(yuán)氏

所處時代:五帝時代

民族族群:華夏族

出生日期:公元前22世紀

主要成就:有崇部落的首領,治理洪水

兒子:禹

鯀(gǔn)

鯀(gǔn)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

五帝時期,發生了一場巨大的洪水,關於這次洪水的起因,各書的記載不盡相同,總的一點是與天上的神主有關,可能是共工和他的手下所為,也可能是天帝故意發下洪水來懲戒地上的人們,前者的說法和女媧時代共工頭觸不周山的故事重合。

洪水神話

由於洪水的泛濫,地上的人們生活極為艱難,連當時的帝堯也沒有辦法。堯主持召開部落聯盟會議,討論治理洪水的問題。眾人都推舉鯀(gǔn),帝堯就派鯀(gǔn)去治理洪水。

鯀(gǔn)經治理洪水長達九年,用在岸邊設置河堤的障水法,緩解了中原泛濫的洪水,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勞苦功高。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徹底平息洪水災禍,因此有了大禹治水。

文獻記載,鯀(gǔn)是中國歷史上始造城郭的第一人。《世本》載:「鯀(gǔn)作城。」《呂氏春秋·君守篇》也有:「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gǔn)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 另《吳越春秋》載:「鯀(gǔn)築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淮南子·原道訓》更是給出鯀(gǔn)作城池的高度:「昔夏鯀(gǔn)作三仞之城。」

鯀(gǔn)不但善於治水,而且還是城郭的創始人。根據專家考證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就是夏鯀(gǔn)的封地古崇國。

石峁(mǎo)古城遺址

石峁(mǎo)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

石峁(mǎo)古城出土大量的高品級玉璋,甚至海外的精美的大尺寸玉璋都是出自石峁,本身就說明石峁是當時貴族的聚居之地,國家或部落聯盟統治的中心。

屈原曾在《離騷》中這樣評價鯀(gǔn):「曰鯀(gǔn)婞(xìng)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

意思大概是:鯀(gǔn)就是因為耿直而身亡的,最後死在羽上之野。

鯀(gǔn)的失敗,並非是他本人的無能,而是那個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真實寫照。更為重要的是,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鯀(gǔn)「堵」的失敗教訓,也就沒有後來大禹「疏」的成功。

鯀(gǔn)雖然是個失敗的英雄,但他為民造福不惜犧牲生命的壯烈之舉,堪與古希臘神話中盜天火給人類的大神普羅米修斯媲美。

可以這樣說,鯀(gǔn)在當時是一個治水專家,不僅如此,他還是城郭的創始人。

近期熱文:

「史詩級歷史人物集結」唐堯:司馬遷認為他是「最理想的君主」

「史詩級歷史人物集結」失敗的英雄——戰神蚩(chī)尤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唐朝錢幣

春秋蓮鶴方壺是國寶中的國寶,它的主人是誰?

來殷墟,探訪3300多年前的大邑商

相關焦點

  • 鯀和禹治水各用到一種寶物,鯀是偷出來的,禹是伏羲所贈
    本來堯是讓鯀來治水,鯀治水不成功被殺;於是舜又讓鯀的兒子大禹來治水,終於解決了洪水。而在一些神話傳說當中,鯀和禹在治水的時候各自用到一種寶物,只不過鯀是偷出來的,禹是伏羲贈予的。那麼這兩件寶物都是什麼呢?在治水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鯀的寶物——息壤在《山海經》中記載,鯀用來治理洪水的寶物叫做息壤。息壤是什麼樣的寶物呢?
  • 大禹:治水救天下的英雄蜀王
    大禹:治水救天下的英雄蜀王 大禹據新華社   □奉友湘 李後強  大禹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國人崇敬的治水救天下的英雄,他更是四川人的驕傲。在2017年第一批四川歷史名人評選中,大禹毫無爭議地名列第一。大禹生在四川,長在四川,還曾在四川大會各部落首領,是當然的盟主。因此,他是實際上的蜀王。
  • 上古十大魔神:大禹的父親鯀是黃能?《山海經》裡的神獸
    大禹的父親鯀曾經治水九年!被堯殺了後就變成了「黃能」。鯀治水九年,沒有大的成效,但是期間鯀曾經用「神龜」託著息壤填海,大地一度好轉,可後來堯還是找了個藉口把他叔叔鯀給殺了,要知道禹治水用了13年,所以鯀死的比嶽飛還冤。
  • 鯀盜息壤,罪不至死
    「鯀(gun)。」 「你這個人怎麼這樣,我不恥下問,你卻自以為是!」 「滾!」 洪水滔天,衝毀家園,尤其是鯀的部落受災最為嚴重。
  • 大禹治水流傳千年,大禹究竟是人?是神?還是一條蟲?
    大禹治水流傳千年,大禹究竟是人?是神?還是一條蟲?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大禹劃出華夏九州的土地,他三過家門不入,治水有方,為後人稱頌。傳說上古時代洪水四溢危害大地,無數人治水都沒有成功,只有禹吸取了前人的經驗教訓,治水獲得成功。
  • 神話裡兩次盜搶天神,一次是普羅米修斯盜火種,一次是鯀盜息壤
    一次是普羅米修斯從宙斯哪裡盜火種,而另一次是發生在我們《山海經》故事裡的鯀盜息壤。01. 我們先來說一說,普羅米修斯盜火種的故事。普羅米修斯(古希臘語:Προμηθε;英語:Prometheus),在希臘神話中,是最具智慧的神明之一,最早的泰坦巨神後代,名字有「先見之明」(Forethought)的意思。
  • 水文化 |《尚書》中的治水精神與水利文明
    百姓憂困不堪,誰能治水?」群臣都推舉鯀。堯帝說:「(鯀)忿戾,常逆天行事,危害族人。」四嶽說:「(鯀)有奇才,試試吧。」堯帝遂命鯀治水。鯀治九年,而無成效。自堯帝始華夏部族已經與洪水抗爭,鯀受命治水而沒有成功。《尚書》後的《史記·五帝本紀》這樣記載大洪水和堯的治水:「四嶽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強請試之,試之而無功。」傳說鯀用的是共工氏築堤擋水的辦法,治水九年而無功。鯀治水是後來大禹治水的先聲。禹反其道而行之,疏導河道,使水有歸宿,最終治水成功而華夏有九州。
  • 山海經:鯀死後化成三足龜,在水中當河伯?三足龜是3隻腳的熊?
    山海經:鯀死後化成三足龜,在水中當河伯?三足龜是3隻腳的熊?鯀與三足龜是什麼關係?《山海經》曾記載「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可是他治水沒有成功,所以被堯帝所殺。在神話裡,鯀雖然被殛於羽山,但是並沒有死,而是幻化成黃熊、龍、三足鱉、魚等動物。
  • 大禹被稱為英雄,為何歷史學家卻說大禹是一條蟲?
    其實第1個治理黃河水患的人並不是大禹而是他的父親叫做鯀,當他的父親鯀接了舜給他安排的這個治水任務的時候,他看到黃河水患如此洶湧的局面他採取了一個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把水給堵住。在他把水堵住的前幾年當中確實水患得到了制止。
  • 悲劇?英雄?---讀《偉大的悲劇》有感
    在人的一生中,有喜有憂,有失有得,有笑有淚……在人生的道路上,悲劇一詞常被人們作為喜劇的反義詞,悲劇總會讓人難忘,悲劇總會讓人想起時不禁留下眼淚……讀了《偉大的悲劇》這篇課文後。我感悟到了許多,也理解了之前還未有理解的事情及「矛盾」一詞。《偉大的悲劇》講述了英國探險家斯科特與挪威探險家阿蒙森在南極探險所展開的故事。
  • 諾亞方舟、大禹治水只是神話?
    諾亞方舟、大禹治水只是神話?在西方的《聖經》裡面有一個講述諾亞方舟的故事,這是一個懲罰與拯救的故事,在基督教裡總是說人類犯的罪孽很多,這個時候上帝就登上舞臺,決定用洪水來懲治這些無知的人類。但是上帝又是愛護自己的子民的,他希望能留下優良的基因,於是他就留下了諾亞,諾亞知道消息後就打造了一艘船,將每個種族每個動物分別挑選一雄一雌帶上了自己的諾亞方舟,從而保障了日後人類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