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和禹治水各用到一種寶物,鯀是偷出來的,禹是伏羲所贈

2021-01-19 畫筆中的歷史

大家大概都聽說過大禹治水的故事。本來堯是讓鯀來治水,鯀治水不成功被殺;於是舜又讓鯀的兒子大禹來治水,終於解決了洪水。而在一些神話傳說當中,鯀和禹在治水的時候各自用到一種寶物,只不過鯀是偷出來的,禹是伏羲贈予的。那麼這兩件寶物都是什麼呢?在治水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鯀的寶物——息壤

在《山海經》中記載,鯀用來治理洪水的寶物叫做息壤。息壤是什麼樣的寶物呢?從字面意思上也能夠猜測出來,"息"是生長的意思,"壤"就是土壤。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土壤。鯀也是希望用大量的土來蓋住洪水。

息壤並不是鯀的寶物,而是天帝的寶物,被鯀偷了出來。結果天帝發現了這一點,令祝融殺死了鯀。在屈原的《天問》中就有這樣的詩句:"鴟龜曳銜,鯀何聽焉?順欲成功,帝何刑焉?"意思大概是說鴟龜(一種神話生物,也有說是鳥和龜)拽著鯀去偷息壤,鯀馬上就要成功的時候,為什麼天帝要降下刑罰呢?

歷史上確實有鯀治水的經歷,但是顯然是沒有息壤這種寶物的。那麼為什麼神話傳說中會有這種說法呢?小編個人認為原因可能是這樣的。鯀在治水的時候,有可能使用築土堤來阻攔洪水的方法。另外有史料記載,鯀是發明城牆的人。所以才會出現鯀用息壤治水的故事。

大禹的寶物——玉簡

鯀治水失敗之後,他的兒子子承父業,繼續治理洪水。在《拾遺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大禹在治水的時候,開鑿龍關山,又有說法叫龍門。到達一個幾十裡深的山洞,裡面非常昏暗什麼都看不見。大禹於是攜帶火把進入山洞中探測。

在這個時候,有長得像豬的動物,嘴裡叼著夜明珠給大禹照明道路;又有青色的狗在前面吠叫,引導大禹。大禹走了大概十裡地,已經不知道白天、黑夜的概念。結果眼前逐漸明亮起來,幫助自己的豬和狗都變成了人型,穿著黑色的衣服。

而後又出現一個神人,身體是蛇,而面目是人。蛇身人面的神和大禹交流,先給他看金版之上排列的八卦圖;而後又送給大禹一個一尺二寸的玉簡,代表著十二時辰,可以度量天地。

蛇身人面、八卦圖,這兩個要素就可以確定這個神人就是傳說中的伏羲。和鯀偷息壤不同,大禹的玉簡是伏羲送給大禹的。或許這也是意味著神明支持大禹治水,為大禹成為部落首領的事情蒙上了君權神授的色彩。大禹就憑藉這根玉簡,丈量土地,測量山河,最後解決了洪水的問題。

餘論

在歷史上鯀治水九年無果,被舜殺死在羽山,有一種說法是流放;而後大禹治水十三年,終於解決了問題,讓先民們過上正常的生活。在小編看來,鯀和禹其實都有貢獻,不應該以成敗論英雄,因為鯀治水失敗就無視他的貢獻。或許正是為了紀念這兩個治水的英雄,才會有各種關於他們的神話傳說的產生。

不過大禹畢竟是統治者,而鯀是失敗者;另外大禹治水成功,還因此對地理非常熟悉,進行了九州的規劃,而鯀是城郭的發明者,據推測大概使用用土牆、土堤抵抗洪水。所以二者治水的寶物的傳說以及獲取的方式才會有這樣鮮明的差異吧。

參考文獻:《史記》、《拾遺記》、《山海經》

相關焦點

  • 悲劇色彩濃厚的治水英雄與城郭的創造者——鯀(gǔn)
    鯀(gǔn)禹治水是中國最著名的洪水神話。後因治水失敗,被刑罰致死。鯀(gǔn)與歡兜、三苗、共工並稱四罪。姓名:鯀(gǔn)別名:天黿(yuán)氏所處時代:五帝時代民族族群:華夏族出生日期:公元前22世紀主要成就:有崇部落的首領,治理洪水兒子:禹
  • 鯀盜息壤,罪不至死
    「鯀(gun)。」 「你這個人怎麼這樣,我不恥下問,你卻自以為是!」 「滾!」 洪水滔天,衝毀家園,尤其是鯀的部落受災最為嚴重。
  • 上古十大魔神:大禹的父親鯀是黃能?《山海經》裡的神獸
    能,是一種類似於熊的猛獸,《山海經》記載是三足黃熊。大禹的父親鯀曾經治水九年!被堯殺了後就變成了「黃能」。鯀治水九年,沒有大的成效,但是期間鯀曾經用「神龜」託著息壤填海,大地一度好轉,可後來堯還是找了個藉口把他叔叔鯀給殺了,要知道禹治水用了13年,所以鯀死的比嶽飛還冤。
  • 大禹:治水救天下的英雄蜀王
    總之不出岷江上遊和涪江上遊地區,即在今天四川省的阿壩州和綿陽市境內。至於塗山說和紹興說,確實沒有得到可靠依據的印證。  禹成長於蜀地。東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曾記述「術禹石紐、汶川之會」,就是說禹曾在石紐和汶川舉行過盟會。故而,禹最早應該是蜀地各部落的盟主,相當於後世的蜀王。所以,禹雖然未稱蜀王,但他是實際上的蜀王。是後來才從「地方」到了「中央」的。
  • 大禹治水流傳千年,大禹究竟是人?是神?還是一條蟲?
    大禹治水流傳千年,大禹究竟是人?是神?還是一條蟲?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了幾千年,大禹劃出華夏九州的土地,他三過家門不入,治水有方,為後人稱頌。傳說上古時代洪水四溢危害大地,無數人治水都沒有成功,只有禹吸取了前人的經驗教訓,治水獲得成功。
  • 神話裡兩次盜搶天神,一次是普羅米修斯盜火種,一次是鯀盜息壤
    文|璵川原創,專注讀書評論,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在東方和西方的神話世界裡面出現過兩次最著名而且精彩的盜搶天神活動。一次是普羅米修斯從宙斯哪裡盜火種,而另一次是發生在我們《山海經》故事裡的鯀盜息壤。普羅米修斯不僅創造了人類,給人類帶來了火,還教會了他們許多知識和技能。普羅米修斯設法竊走了天火,偷偷地把它帶給人類,火使人成為萬物之靈。宙斯對他這種肆無忌憚地違抗行為大發雷霆。他令其他的山神把普羅米修斯用鎖鏈縛在高加索山脈的一塊巖石上。一隻飢餓的惡鷹天天來啄食他的肝臟,而他的肝臟又總是重新長出來。他的痛苦要持續三萬年。
  • 水文化 |《尚書》中的治水精神與水利文明
    百姓憂困不堪,誰能治水?」群臣都推舉鯀。堯帝說:「(鯀)忿戾,常逆天行事,危害族人。」四嶽說:「(鯀)有奇才,試試吧。」堯帝遂命鯀治水。鯀治九年,而無成效。《尚書》後的《史記·五帝本紀》這樣記載大洪水和堯的治水:「四嶽舉鯀治鴻水,堯以為不可,嶽強請試之,試之而無功。」傳說鯀用的是共工氏築堤擋水的辦法,治水九年而無功。鯀治水是後來大禹治水的先聲。禹反其道而行之,疏導河道,使水有歸宿,最終治水成功而華夏有九州。
  • 山海經:鯀、顓頊、后稷的重生密碼,為什麼都會和「魚」關係密切?
    文化是,或者說應該是,對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與智為主要品質。—阿諾德 在《山海經》中有很多上古大神,都具有死而復生的神異特質,但這三位的死而復甦卻都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或多或少與「魚」有關,難道這就是神話中「復活密碼」的關鍵所在?
  • 迎春花的花語和傳說
    迎春花別名小黃花、金腰帶、黃梅、清明花等,為木犀科素馨屬落葉灌木,端莊秀麗,氣質高雅,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並稱為雪中四友,不畏寒威,不擇土壤,適應性強,歷來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迎春花的花語和傳說吧!
  • 山海經:鯀死後化成三足龜,在水中當河伯?三足龜是3隻腳的熊?
    山海經:鯀死後化成三足龜,在水中當河伯?三足龜是3隻腳的熊?鯀與三足龜是什麼關係?《山海經》曾記載「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可是他治水沒有成功,所以被堯帝所殺。在神話裡,鯀雖然被殛於羽山,但是並沒有死,而是幻化成黃熊、龍、三足鱉、魚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