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與17家商業太空公司建立了20個新的合作項目

2020-12-04 財富中國網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與17家商業太空公司建立了20個新的合作項目,其中包括SpaceX、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以及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等,共同開發新興太空技術。

這些合作在NASA 2020年宣布的合作機會公告(ACO)中,它們不同於小企業創新研究(SBIR)或創新先進概念(NIAC)項目,因為NASA不只是出錢,然後旁觀進展情況。反之,NASA會向合作夥伴開放其設施和專家,其中有些設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這是真正的公私合作。

NASA的各個中心將與這些公司合作,從小企業和大型航空航天公司到之前NASA挑戰賽的獲勝者,提供專業知識並進入該機構獨特的測試設施。這些夥伴關係旨在加快新興太空技術能力的開發。

其中,SpaceX將與NASA位於維吉尼亞州漢普頓的蘭利研究中心合作,對其星際飛船和運載火箭在太平洋上空再入大氣層期間的溫度進行監測和測量。有了這些數據,該公司計劃為從近地軌道、月球和火星返回的任務推進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熱保護系統,該系統可以保護飛行器免受空氣動力加熱。

火箭實驗室將與蘭利、艾姆斯和阿姆斯特朗等中心合作,對其運載火箭Electron進行分析,以實現硬體的可重用性。該公司最近將嘗試全面回收助推器,但目前還不清楚NASA是否會參與這一行動。

與此同時,藍色起源公司獲得兩項獨立的合作關係。其中一項是該公司將幫助開發「太空機器人作業系統」。但這可能更多的是一項集成工作,將多個開源和NASA開發的框架結合起來,降低成本,提高互操作性。另一個項目是使用3D列印來改進發動機設計。

通過ACO,NASA幫助降低了技術開發成本,並加快了將新興商業能力注入太空任務的速度。這些合作夥伴關係補充了NASA的Artemis計劃,並幫助該機構為未來的探索努力做好準備。 (小小)

相關焦點

  • NASA與SpaceX等17家公司合作,探索多項太空技術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與17家商業太空公司建立了20個新的合作項目,其中包括SpaceX、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以及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等,共同開發新興太空技術。NASA的各個中心將與這些公司合作,從小企業和大型航空航天公司到之前NASA挑戰賽的獲勝者,提供專業知識並進入該機構獨特的測試設施。這些夥伴關係旨在加快新興太空技術能力的開發。(網易科技)
  • NASA希望私人太空合作夥伴競標其Artemis月球項目
    NASA希望私人太空合作夥伴競標其Artemis月球項目(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報導,NASA在其Artemis月球項目的最新進展中宣布,希望其此前宣布的私人太空合作夥伴競標未來向月球發射有效載荷的項目
  • NASA與成熟的商業空間技術公司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選擇了17家美國公司作為成熟行業的合作夥伴,為月球和其他天體開發空間技術。NASA和行業團隊將為其Artemis月球探測計劃設計3D列印系統,也將測試一種簡單的去除行星太陽能電池板灰塵的方法,還為一家小型衛星發射供應商提供成熟一級火箭回收系統等等。
  • NASA宣布合作夥伴推進月球和火星的「引爆點」技術
    Credit:NASANASA已選擇14家美國公司(包括幾家小型企業)作為合作夥伴,協同開發一系列技術,爭取在這個十年結束前開闢一條在月球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阿爾忒彌斯道路」。美國工業界向NASA的第五次引爆點競標提交了建議書,這些獎項總價值預計將超過3.7億美元。
  • nasa現在接受了讓阿提米斯登陸者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建議
    nasa真的希望在2024年把太空人送上月球。但它需要著陸器來完成,現在航天局已經為私人公司打開了建立這些交流的大門。美國航天局在周一(9月30日)宣布,它將在其artemis計劃下,正式尋求有關商業載人著陸器的建議。
  • NASA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核電站,圖啥?
    提案內容為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NASA空間技術任務局核技術組合負責人安東尼·卡洛米諾指出,這項計劃是為了能在本世紀20年代末之前研發出10千瓦級的核裂變動力系統,並在月球上進行演示。核裂變動力系統將在地球上完成全部製造和組裝,然後NASA將對該系統進行安全測試,以確保它能夠正確運行。
  • NASA與SpaceX,Blue Origin等合作夥伴向月球發送大型有效載荷
    NASA與SpaceX,Blue Origin等合作夥伴向月球發送大型有效載荷這些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代初登陸 為了繼續將貨物(最終是人員)運送到月球表面,美國宇航局宣布與商業太空公司建立了五項新的合作夥伴關係,這些商業航天公司設計了可以將大型有效載荷運送到月球的機器人著陸器。
  • NASA和諾基亞將在月球上建立首個4G網絡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旨在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並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存在基地,在2024年安排一名男性太空人和第一位女性太空人登月。NASA資助諾基亞1410萬美元用於在太空部署首個LTE/4G通信系統。
  • 貝佐斯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試飛「新謝潑德」:離載人「很近」
    貝佐斯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試飛「新謝潑德」:離載人「很近」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1-01-16 08:41 來源:澎湃新聞
  • 新春最值得推薦的20個商業地產項目
    就區域而言,新項目仍然主要集中在華東區域,重慶、昆明、蘇州、南通、杭州、北京、天津、無錫、成都、上海、深圳則是新項目最多的11個城市,其中大重慶一城獨擁8個新項目。日,新城控股集團迎來首個進駐一線城市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上海新城吾悅廣場開業。
  • NASA為何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核電站?是否安全聽聽專家怎麼說|...
    提案內容為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 NASA空間技術任務局核技術組合負責人安東尼-卡洛米諾指出,這項計劃是為了能在本世紀20年代末之前研發出10千瓦級的核裂變動力系統,並在月球上進行演示。核裂變動力系統將在地球上完成全部製造和組裝,然後NASA將對該系統進行安全測試,以確保它能夠正確運行。
  • 昆明地鐵商業最全解讀:4條線、32個商業項目、9個無縫對接!
    為此,贏商網針對昆明地鐵商業項目進行了統計與分析,共有32個商業地產項目受到地鐵效應的利好,包括了購物中心、商業街區、文旅項目、專業市場等多種類型。   ●4條線路中,3號線串起的項目最多,共11個。   ●9個項目與地鐵站無縫對接(包含高鐵站、機場商業以及即將實現無縫對接的項目)。   ●32個項目中,有6個項目能享受到「雙地鐵」福利。   ●57座通車的站點中,有8個s級的站點。
  • 香河居然之家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居然之家自成立以來,已在全國28個省份開辦151家連鎖分店,籤約分店數量268家,營業面積超過800萬平方米,合作家居建材品牌3000餘家,其中緊密合作夥伴1000多家,年銷售額超過600億元。在未來的五年內,公司的連鎖發展步伐會繼續以每年20-25家分店的速度向前推進,預計2018年之前完成主要地級城市的布局,連鎖分店達到200家;預計在2024年之前,完成縣級以上城市的布局,分店數量達到500-600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並適機走出國門,躋身於世界知名商業品牌之列。
  • 天府新區迎來「開門紅」 ——20個項目集中簽約 31個項目正式開工
    1月8日,天府新區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舉行2021年1月份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暨集中開工儀式:協議總投資約142.8億元的20個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252.6億元的31個項目宣布正式開工建設。新開工的31個項目中������「創新金融產業園」等現代產業項目5個、總投資52.7億元;「天府文創城基礎設施-文創2路」等基礎設施項目19個、總投資20.3億元;民生社事項目2個、總投資19.3億元;城建領域項目5個、總投資160.2
  • 聚焦社區商業的發展,湖南河馬商業升級商業新高度!
    屈臣氏、肯德基、茶顏悅色落地開業,也是作為長沙第一家大社區商業模式的首店,從開業到至今,萬科城·河馬公園肯德基、屈臣氏、茶顏悅色銷售持續穩定,消費坪效高。福元路萬科城·河馬公園一樓面積2800平方,眾多品牌銷售額屢創新高,年度總銷售高達近7000萬營業額。可見其社區商業龐大的銷售實力及消費粘性,隨著城市規劃的逐步發展和消費領域的細分升級,解決精準需求的小體量的社區型購物中心正在脫穎而出成為新潮流。
  • 大地影院與IMAX建立合作 將在中國建5家IMAX影院
    (港交所:1970)與中國第二大影院投資公司——大地影院集團宣布籤訂協議,將共同建設5家IMAX影院。這些影院將坐落於中國一線、二線及三線城市的新商業綜合體中。     2017年1月,大地影院集團宣布收購橙天嘉禾中國大陸地區影院,而橙天嘉禾作為IMAX的合作夥伴在中國已擁有5家
  • 10月全國新開28個商業項目 新增商業供應253萬方
    但是繼9月全國開出69家購物中心的搶眼表現後,10月市場似乎「回歸平靜」。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0年10月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28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築面積≥2萬方),相比9月減少了41個開業量,新增GFA商業建築面積253.25萬方,平均單體建築面積9.04萬方。
  • NASA籤下價值數億美元合同!「引爆點」技術有了後續……
    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早已與多家美國太空公司建立起公私合作夥伴關係,開發據項目描述,如果在演示中,一項技術可以通過投資顯著地促使該技術成熟,增加商業空間應用的可能性,並可由政府和商業應用將該技術推向市場,則該技術被視為處於「引爆點」。
  • 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搭橋」促交流合作
    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現場。 鄭江洛 攝第二屆中美商業航天研討會現場。 鄭江洛 攝中新網福州9月20日電 (鄭江洛)「中國商業航天有政府的支持,並且可以在國家航天成就基礎上發展,這是很大的優勢。」作為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的國際論壇內容之一,該研討會邀請中美兩國專家,針對兩國商業航天現狀及發展,探討商業航天經濟模式、投融資、低軌道衛星商業服務等議題,積極引導中美雙方商業航天交流與合作,促進世界商業航天發展。
  • 從NASA到SpaceX:美國商業航天的隱秘往事
    這份報告提到的一個重點觀點是讓複雜、可重複使用的太空梭回到更簡單小型的太空艙,將太空運輸交給市場化公司,並以商業的方式開展競爭。他在報告中寫到:「這種方法並非沒有技術和項目風險,但它有可能降低該系統的運營成本,並有可能將美國進入近地軌道的時間加速一年左右。我們建議為這項服務建立一個新的競爭機制,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可以參與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