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地區都有一個完整的生物鏈系統,相對來說也比較的穩定,不過一旦被打破之後,對於整個生物鏈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樣的例子已經有不少了,比如加拿大一枝黃花,就在我國泛濫了,並且對於本土不少的植物有著抑制生長的作用,雖然各地已經開始治理了,不過看著遍地的加拿大一枝黃花,總感覺成效不大。
這種影響不僅在植物界存在,在動物界也有存在。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動物,人稱「淡水老虎」,被當觀賞物種引入,如今卻成一種「危害」。
這就是鉛筆魚,它的正式名字叫做小盾鱧,成魚時體側有一寬黑縱帶,幼魚的時候體側有兩條黑色的縱帶中間呈現橙色,當它在水中靜止的時候就像一支鉛筆一樣懸浮在水中,就有了鉛筆魚的稱呼。這種鱧科的魚類原產於東南亞地區,主要在越南、印度、泰國等國家有分布,它是一種非常兇猛的魚類,幾乎水中所有的魚類、蝦類、昆蟲都是它的食物,甚至連青蛙和水鳥都可以是它的食物。鉛筆魚的特點也非常的明顯,生長速度快,能夠迅速地稱霸一片水域。
所以它也有「水中老虎」的稱呼,這個稱呼對於鉛筆魚來說一點都不為過。它最大的體型可以超過一米,體重可以達到20公斤以上。鉛筆魚在產卵和保護幼魚的時候最具有攻擊性,甚至有報導說因為人們離幼魚和魚卵太近,而遭遇鉛筆魚攻擊受傷的報導。不過這種魚的幼魚因為身體的顏色非常的豐富,是一種極具觀賞的魚類,我國也於1986年從泰國引進養殖,作為一種觀賞魚,在市場上還是有一定的知名度的,發展到至今還有一些人喜歡把它當觀賞魚來養殖。
引入鉛筆魚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就是鉛筆魚的肉質細嫩潔白,產肉量高,還是一種高級的食用淡水魚,有不少南方的漁民也通過養殖這種魚類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不過,鉛筆魚的食量非常大,生長速度也特別快,作為觀賞魚進行養殖之後成魚之後就沒有了幼魚漂亮的顏色了,看上去就是一條灰突突的普通大魚。而那些作為觀賞魚來養殖的人們,幾乎都會把養殖大了且看上去非常醜的魚作為放生魚進行放生,殊不知這樣的方式卻成為了一種「危害」。
有報導說,在我國的廣東地區,一些水域已經有鉛筆魚的出現,這種魚類對於當地的水域生物鏈可謂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所有的本土魚類都成為了它的食物,幾乎有它的水域其它魚類很難找了,而且在產卵的季節,還有攻擊人類的危險,顯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潛在的「危害」。不知道您有見過這種「淡水老虎」嗎?您覺得它的攻擊性強嗎?期待您的留言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