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山地大猩猩追蹤

2021-01-13 匹麥旅行工作室

世界上僅存的700餘只山地大猩猩生活在剛果(金),烏幹達,盧安達交接處的維龍加山脈的高海拔地區。偷獵,戰爭,病毒,亂砍濫伐,使山地大猩猩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在美國女動物學家DianeFossey的努力下,剛果、烏幹達、盧安達三國相繼建立山地大猩猩保護區。為籌集資金,三個國家推出追蹤野生大猩猩的生態旅遊項目。由於剛果連年戰亂,目前追蹤大猩猩以盧安達、烏幹達為主。


盧安達Volcano National Park(火山國家公園),位於盧安達西北部的雨林,是山地大猩猩的主要棲息地,也是包括常綠林、竹林、草地、沼澤、常青灌木等在內的高度融合的山脈生態系統。


不是所有的大猩猩都可以追蹤,讓遊客接近的大猩猩都是經過適應性訓練(Habituation)的家族。適應性訓練就是由國家公園的專業追蹤者(Tracker)跟蹤選定的大猩猩家族,慢慢縮短彼此的距離,然後低聲說話甚至使用對講機,讓大猩猩們慢慢適應人的出現,這個過程通常需要兩年。


到達Volcano National Park,遊客在簡單的早茶之後被每8個人分成一組(如果被追蹤的猩猩家族成員較少,則只允許6人追蹤),由嚮導介紹被追蹤的猩猩家族的成員情況及追蹤猩猩的注意事項,組員們自我介紹相互認識。


追蹤大猩猩有很多注意事項。追蹤開始前,嚮導會告訴你:距離大猩猩7米以上(猩猩主動靠近不算);嚴禁使用閃光燈;不允許吸菸和扔垃圾;不能朝著猩猩打噴嚏咳嗽;保持安靜;觀賞時間不超過1小時;如果你要野外便便,那麼要把BB掩埋!負責任的旅行,負責任的追蹤大猩猩~


不同的猩猩家族會在不同的位置開始追蹤,在嚮導講好注意事項後,遊客回到自己的車上,前往追蹤猩猩的起點。


這時候有些穿著藍色制服的當地人在起點處等待,他們是背夫。其實,每人一個小背包是根本不需要背夫的,但嚮導會建議大家支付10美金請背夫,因為這是對當地人的一種援助。


除了兩名嚮導,每支追蹤大猩猩的隊伍還有兩個追蹤員,他們每天很早上山,全天陪伴大猩猩家族,每天下午4點下山,下班前記錄GPS信號,第二天早晨根據這個定位信息,在附近找到大猩猩家族,用對講機通知嚮導,從而使得遊客能順利看到大猩猩。 在盧安達,看到大猩猩的機率幾乎是100%。


從9點開始爬山,途徑了農田,樹林,灌木從,竹林,嚮導一直帶著大家,在前方護林員無線信號的指引下,披荊斬棘,2個小時候終於到達猩猩家族的"家"。




所有遊客被要求將背包、水、食物寄存在一片平地上,只允許攜帶相機靠近大猩猩。之後的一個小時,我們和大猩猩在一起!



這是一個有著16個家庭成員的大猩猩家族,成員裡有一個銀背,幾頭雌性大猩猩,還有一對雙胞胎寶寶。我們來了,猩猩們瞥都不瞥我們一眼,自顧自的吃東西、睡覺、發呆。




山地大猩猩的毛較其他大猩猩長,故它們可以生活在高海拔及較冷的地方。儘管它們有著粗魯的面孔和巨大的身材,但實際上它們是非常平和的草食性動物。


大猩猩的基因和人類如此近似,它們能感染人類的所有疾病。大猩猩的身體沒有抵抗力,森林裡也沒有醫生,一但傳染了上了人類的疾病,等待大猩猩的只有死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公園限定追蹤大猩猩的人數和時間,每次觀察大猩猩不能超過1小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



成年雄性每日可以吃30公斤的植物,而雌性則可以吃18公斤。成年雄性大猩猩由於背部會長出灰色毛髮,被稱為」銀背」。

銀背領導著整個猩猩家族,每一群裡都有好幾隻雌猩猩和它們的孩子,「銀背」帶領大家尋找食物,並找地方讓大家晚上休息,它們折彎樹枝來搭窩睡覺。「銀背」用叫喊、捶胸這樣的嚇唬方式趕走其他雄性大猩猩。


下雨了,雌猩猩緊緊地摟著它的兩個雙胞胎寶寶,淋在雨中,一動也不動。



小雨淅淅瀝瀝的下著,我們和猩猩們一起在雨裡淋了一個小時,卻感覺時間過的飛快。這是一位來自美國的攝影師,他和愛人已經第三次來盧安達追蹤大猩猩。


我們可以很近距離的觀察這個和人類基因最接近的動物們,而不遠處,就是繁華的城市。這700頭山地大猩猩的生存空間被人類不斷侵佔,猩猩們下山偷食莊家而引發衝突的事情時有發生。



生態旅遊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收入,更重要的是為山地大猩猩保護籌得了資金。


旅遊者追蹤山地大猩猩需要事先申請許可證。能被追蹤的猩猩家族非常少,而一個家族一天只允許一隊客人(6-8人)追蹤,因此大多數情況下,許可證都需要提前數周甚至數月申請。幾年前一張許可只需200美金,而隨著盧安達生態旅遊的火爆,現在已經漲價到750美金。


喜歡大自然的小夥伴們,來盧安達追蹤山地大猩猩吧!



歡迎關注匹麥旅行工作室,了解更多東非信息。

在對話框輸入你想提問的關鍵字,看看麥麥能否在這裡回答您吧~~(我們會逐步擴充內容哦!)

新浪微博 @匹麥旅行工作室


匹麥旅行助理,祝您旅行愉快!
網址: www.picmap.cn
郵箱: service@picmap.cn

QQ: 1317405151

電話: 010-63550018


相關焦點

  • 來盧安達「追猩」 山地大猩猩身高可達一米八
    不妨到盧安達,來一場「追猩」之旅。  在這個非洲國家,山地大猩猩是「國寶級」動物。宣傳照、籤證頁、銀行卡、街頭雕塑……它的形象無處不在。  遊客花費1500美元(約合9465元人民幣),只為「觀猩」一個小時。
  • 盧安達舉行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
    新華社盧安達穆桑澤9月6日電(記者呂天然)盧安達政府6日在北部穆桑澤市舉行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約5萬名來自盧安達國內外的觀禮者當天聚集在巍峨的維龍加火山山腳下,見證25頭幼年山地大猩猩獲得自己的名字。命名儀式上,身著盧安達傳統服飾的男女舞者隨著鼓聲舒展雙臂,演繹剛柔並濟的傳統舞蹈。表演過程中,約10名打扮成山地大猩猩模樣的表演者邁著誇張的步伐加入舞者隊伍,模仿山地大猩猩的舉止。9月6日,在盧安達北部穆桑澤市,演員在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上演奏盧安達傳統鼓。
  • 非洲之美:在「千丘之國」追蹤瀕危山地大猩猩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927/ffc261a652cb43138aea9be4f9aa31cd.mp3 非洲之美:在「千丘之國」追蹤瀕危山地大猩猩 2020年09月27日 08:55:12
  • 盧安達首次以視頻形式舉行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
    新華社基加利9月25日電(記者呂天然)受新冠疫情影響,一年一度的盧安達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24日首次以視頻形式舉行,24頭幼年山地大猩猩在儀式中得到了自己的名字。  命名儀式視頻在網絡和盧安達國家電視臺播出。
  • 走進山地大猩猩
    1966年,福西接受了李奇的邀請,同意到剛果開展山地大猩猩的研究工作。1967年初,福西來到剛果,開始了她對於山地大猩猩長達18年的野外研究。在剛果期間,黛安•福西經歷了戰亂、恐嚇與監禁,最終不得不將科研工作轉移到盧安達境內的維龍加國家公園,並建立了Karisoke山地大猩猩科研基地。在盧安達,科研工作進展順利,福西也於1980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然而,猖獗的偷獵行為一直困擾著黛安•福西。
  • 侶行受邀參加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直播首次中國人為大猩猩命名
    為了表彰他們對中非文化交流做出的貢獻,盧安達官方特意邀請侶行夫婦參加山地大猩猩命名儀式,並為一隻剛出生的大猩猩命名。山地大猩猩生活在盧安達,剛果和烏幹達三國交界的維龍加山脈及烏幹達布溫迪國家公園中,自1902年被發現以來,它們就一直面臨著捕獵,棲息地破壞,戰爭和疾病的困擾,截止目前為止,世界僅存1000隻山地大猩猩。
  • 科學網—山地大猩猩數量增至880隻
    據新華社電 世界自然基金會11月13日報告說,由於保護水平日益提高,生活在非洲中部地區的珍稀動物山地大猩猩的數量從2010
  • 烏幹達4隻山地大猩猩被雷擊身亡,全世界僅剩不到1000隻
    據英國《太陽報》2020年2月8日報導,四隻極為罕見的山地大猩猩近日被閃電擊中後身亡。在烏幹達姆加英加(Mgahinga)國家公園,護林員發現四隻山地大猩猩的屍體,其中三隻為雌性,還有一隻是幼崽,屍體已經「嚴重損壞」。更糟糕的是,其中一隻雌猩猩已經懷孕了。
  • 烏幹達4隻瀕危山地大猩猩遭雷擊身亡,其中一隻懷有身孕
    據美聯社2月10日報導,四隻瀕臨滅絕的烏幹達山地大猩猩近日在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遭到雷擊身亡,其中三隻為成年雌性,一隻為幼崽,更糟糕的是其中一隻雌性猩猩已經懷孕。這四隻死亡的山地大猩猩是由17隻山地大猩猩組成的赫瓦(Hirwa)族群的一部分,該族群去年剛從盧安達火山國家公園越境進入烏幹達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據大猩猩的醫生說,達姆加新加大猩猩國家公園護林員說,「在閃電襲擊後,他聽到了倖存的大猩猩在哭泣並捶打胸部。」
  • 山地大猩猩
    山地大猩猩棲息在海拔2225-4267米的山地森林,在這些山腳的樹林非常繁盛,越高則越稀少,而山地大猩猩所住的森林較多雲、迷霧及寒冷。山地大猩猩天生懼怕某些爬行動物,但原因不明。猩猩嬰兒天生會追蹤任何會行動的物體,但會逃避變色龍及毛蟲。可可是一頭懂手語的大猩猩,雖然是飼養的及從來未見過鱷魚及短吻鱷,但卻懼怕它們。
  • 疫情封鎖之下,烏幹達的山地大猩猩卻迎來「嬰兒潮」
    然而今年,山地大猩猩在其主要棲息地之一烏幹達,迎來了「嬰兒潮」。烏幹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WA)剛剛發布的數據表明,從2020年1月到目前為止,烏幹達的野生山地大猩猩種群共有7個新成員誕生,僅在過去六周內便有出生五隻嬰兒,這一進展讓動物保護專家們看到了希望。因為在2019年,整個烏幹達僅出生三隻山地大猩猩。
  • IMAX 山地大猩猩 Mountain Gorilla 高清中文版
    大猩猩體型比黑猩猩、猩猩都要大得多,是最大的類人猿,也是最大的靈長類動物。
  • 專家警告人類過近自拍會導致瀕危山地大猩猩喪命,建議保持距離
    或許這些意外能讓人對自拍的危險性有所了解,但人類可能從未想過:生活在非洲的山地大猩猩也對人類的自拍行為心有餘悸。這從何說起呢? 山地大猩猩是一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目前全球僅剩下不到1000隻,生活在盧安達、烏幹達和剛果(金)的國家公園裡
  • 去盧安達旅行,數「猩猩」是怎樣一種體驗?
    與一人多高的山地大猩猩面對面,是怎樣一種感覺?當大猩猩捶胸的時候,是不是一起跟著捶會更開心?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如跟著德邁國際明星攝影師黃國偉老師的鏡頭,趁著盧安達航空新開廣州至基加利線,一起深入盧安達旅行,開啟這場「刻骨銘心」的旅程吧!
  • 烏幹達:山地大猩猩
    這是9月21日在烏幹達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裡拍攝的山地大猩猩。這是9月21日在烏幹達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裡拍攝的山地大猩猩。9月21日,在烏幹達布恩迪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一名攝影師正在拍攝一隻山地大猩猩。
  • 攝影師非洲拍攝山地大猩猩被怒揮一拳:感覺像被火車撞了一樣
    近日,據《每日郵報》報導,野生動物攝影師Christophe Courteau探訪了居住在盧安達火山國家公園內的山地大猩猩群。因為吃了發酵過的竹子而醉酒的猩猩看到鏡頭對準它們時變得無比生氣。身高1.8米的大猩猩對攝影師發起攻擊,但是攝影師在被襲之前抓住了驚人的瞬間。
  • 近親繁殖竟有利於山地大猩猩繁衍
    原標題:近親繁殖竟有利於 山地大猩猩繁衍 人們普遍認為近親繁殖不利於物種健康繁衍。但科學家日前宣布,對山地大猩猩的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近親繁殖能降低這種瀕危動物有害基因突變的風險,對它們的繁衍有利而非有害。這顛覆了人們對近親繁殖的通常認識。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
  • 非洲珍稀大猩猩神秘被殺(組圖)
    與尋常偷獵者出賣大猩猩屍體求財不同,獵殺者將屍體棄之不顧,似乎在對環境保護組織發出警告。有關人員懷疑此事可能與反政府武裝或偷伐樹木的犯罪集團有關。  據新華社電 非洲中部國家剛果(金)東部維龍加國家公園4隻珍稀山地大猩猩遭人獵殺。
  • 疫情擴散,大猩猩也危險了!剛果拉響警報,禁止所有遊客進入
    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22日報導,環保人士警告說,包括非洲山地大猩猩在內的瀕危物種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剛果的維龍加國家公園目前擁有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山地大猩猩,該公園決定在6月1日之前禁止所有遊客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