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近親繁殖竟有利於 山地大猩猩繁衍
人們普遍認為近親繁殖不利於物種健康繁衍。但科學家日前宣布,對山地大猩猩的基因組測序結果顯示,近親繁殖能降低這種瀕危動物有害基因突變的風險,對它們的繁衍有利而非有害。這顛覆了人們對近親繁殖的通常認識。
這項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科學》雜誌上。論文第一作者、英國桑格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薛雅麗對新華社記者說,大猩猩分為4個亞種,分別是山地大猩猩、東部低地大猩猩、西部低地大猩猩和克羅斯河大猩猩。山地大猩猩現存僅800隻左右,生活在非洲中部地區,是僅剩的沒有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的大猩猩亞種。
薛雅麗等人利用科學家多年野外研究採集的血液,首次完成了對中部非洲維龍加地區7隻山地大猩猩的基因組測序,並與其他3個大猩猩亞種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
「我們發現了廣泛的近親繁殖的證據」,薛雅麗說,「從遺傳角度看,山地大猩猩不同於其他大猩猩,過去數百萬年它們的種群數量持續萎縮,導致基因多樣性非常低。」
通常情況下,近親繁殖會降低物種的適應能力,使得來自疾病與環境變化的威脅變大。但薛雅麗等人驚訝地發現,山地大猩猩的近親繁殖其實是有好處的,許多有害的基因突變通過近親繁殖被清除。這種現象說明,隨著種群數量持續萎縮,山地大猩猩為生存而做出了適應性改變。
研究人員還通過分析基因組發現,數千年來,山地大猩猩的種群數量其實一直很小,平均保持幾百隻的水平。這也使得研究人員對山地大猩猩的未來持樂觀態度。(林小春)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