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德溫·哈勃(Edwin Hubble)在仙女座星系中發現了第一顆造父變星
哈勃望遠鏡觀測M31中的造父變星 造父變星(Cepheid variable star)是一類高光度周期性脈動變星,也就是其亮度隨時間呈周期性變化
-
埃德溫·哈勃發現宇宙
不過,還有許多人認為我們的星系只是眾多星系中的一個。在這場大辯論中,每一個論點都很詳細,但沒有達成共識。三年後,隨著仙女座星雲中單個點的變化被探測到,答案出現了,如圖所示,這是數碼複製的當年的原始玻璃底片。當埃德溫·哈勃比較圖像時,他注意到這個點發生了變化,於是他在底片上寫下了「VAR!」。哈勃知道,最好的解釋是,這個點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變星。
-
銀河系將與仙女星系相撞,地球會毀滅嗎?不!只是「星系華爾茲」
在同一時代,美國天文學家維斯託·斯裡弗通過觀測天體譜線的都卜勒效應發現了天體的紅移現象,也就是說該天體在向遠離我們的方向運動。1923年,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通過觀測仙女座星系中的造父變星,發現其距離遠超銀河系的本身尺度,這打破了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的整個宇宙只有銀河系大小的觀點。
-
哈勃在仙女座星系周圍繪製了巨大的光環
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使用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家繪製了包圍我們最近的大型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的巨大氣體暈。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使用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科學家繪製了巨大的氣體包裹層,稱為光暈,圍繞大型銀河系仙女座星系,科學家驚訝地發現,這種彌散的等離子體的微弱,幾乎看不見的光暈從銀河系延伸了130萬光年,大約是銀河系的一半,在某些方向上延伸了200萬光年。這意味著仙女座的光環已經撞上了銀河系的光環。
-
哈勃望遠鏡在仙女座星系周圍繪製了一個巨大的光暈
在北半球秋天的天空中,仙女座螺旋星系是距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主要星系,可以看作是一個小的,模糊的紡錘狀物體。因為太微弱,所以看不到的是巨大的熱氣,稀有氣體,它們會從仙女座星系延伸到三個北鬥七星的寬度。現在,在對黑暈的最全面研究中,哈勃天文學家繪製了這種微弱的等離子體,發現它具有分層的結構,帶有兩個不同的嵌套氣體殼。他們還發現,它從仙女座星系延伸了130萬光年,大約是我們銀河系的一半,並且在某些方向上延伸了200萬光年。
-
哈勃望遠鏡在仙女座星系周圍繪製了巨大的光暈環
天文學家在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中,圍繞著我們最近的大型銀河系仙女座星系,通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繪製了巨大的氣體包裹層,稱為光暈環(英語:Halo)。「我們發現,延伸到大約五十萬光年的內殼要複雜得多且充滿活力。」 「外殼更光滑、更熱。這種差異可能是由於銀河盤中超新星活動的影響更直接地影響了內部光暈。」研究團隊在仙女座氣態暈圈中發現了大量重元素。較重的元素在恆星內部被熱透,然後被彈出到太空中,有時會隨著恆星的死亡而劇烈地運動。然後,暈球被恆星爆炸中的這種物質汙染。
-
哈勃望遠鏡揭示了仙女座星系的光環比科學家預期的還要大
通過最新的觀測發現銀河光暈比目前科學家們意識到的更龐大,更複雜。以前古老的望遠鏡使用數十個不同的類星體將鄰近的仙女座星系瞄準了銀河系暈。仙女座星系(正式名稱為M31)是一個螺旋形星系,大小與我們生活的銀河系差不多,擁有約1萬億顆恆星。
-
仙女座星系被巨大氣體暈籠罩!哈勃測繪出前所未有的細節
在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中,科學家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詳細繪製出籠罩在仙女座星系周圍的巨大氣體暈。首先,研究人員驚訝地發現,仙女座星系的星系暈異常龐大,向外延伸130萬光年,約仙女座星繫到銀河系距離的一半,而且在某些方向上更是延伸到200萬光年外。如果仙女座星系的星系暈肉眼可見,那麼它在夜空中橫跨的範圍將相當於北鬥七星的三倍。這意味著仙女座星系的星系暈已經撞上了銀河系的星系暈。
-
用什麼方法算出仙女座星系離我們的距離?
由於超新星驚人的明亮,可以在很遠的距離內被觀測到,對於測量比仙女座星系更遠的天體(數十億光年)是非常理想的。到仙女座星系的距離最早是由埃德溫·哈勃在20世紀20年代末確定的(但不準確)。哈勃使用了由亨利埃塔·勒維特在1911年左右首次發現的周期光度關係的校準形式。勒維特研究的是距離更近的小麥哲倫星雲(SMC)中的造父變星。
-
用什麼方法算出仙女座星系離我們的距離?
哈勃使用了由亨利埃塔·勒維特在1911年左右首次發現的周期光度關係的校準形式。勒維特研究的是距離更近的小麥哲倫星雲(SMC)中的造父變星。這些恆星有一種特殊的性質,亮度會有規律地或周期性地變化。變星的亮度從最亮到最暗再到最亮的振蕩時間稱為恆星的周期。造父變星的名字源於它們是在仙王座被發現的。
-
仙女座: 它改變了人類對星系的認識
:18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8年10月11日 02:05 來源:科技日報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就進入了10月。仙女座之所以聲名在外,是因為在它的中心,有個夜空中非常著名的星系——仙女星系M31(又稱仙女座星系)。 說仙女星系著名,是因為它非常容易被觀察到。它直徑約為22萬光年,距離地球約254萬光年,所以在秋季夜空的東北方向,在仙后座「W」開口方向的反向不遠處,就能基本確定它的位置。仙女星系的總星等為4等,單位面積的亮度平均為6等,在晴朗無月的夜晚,用肉眼就能可見像一小片白色雲霧的它。
-
哈勃望遠鏡發現仙女座星系被巨大氣體雲包裹,範圍可覆蓋半個天空
但是在夜空中看上去,仙女座星系只是像一顆星體一樣,並不是十分明亮,這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太遠了,大約有254萬光年,除了其中心位置非常明亮的區域可以被我們的眼睛感知到之外,其他部位發出的光傳到我們地球上的時候就已經非常微弱了,無法被我們的肉眼感知,所以仙女座星系看上去就只是像一個星體那樣了。
-
「星系殺手」仙女座,竟在朝銀河系移動!40億年後兩者或將碰撞!
我們的銀河星系屬於漩渦星系。漩渦星系是宇宙中數量最多、形態最美麗的一類星系。仙女座星系是我們星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銀河星系最近的星系之一。距地球220萬光年。包含仙女座星系那地球與仙女座星雲的距離是多少?1923年通過威爾遜山天文臺2.54米的巨型反射望遠鏡拍攝了一批高清晰度的漩渦星雲照片。哈勃對這批漩渦星雲的照片做了仔細的推敲,照片上仙女座大星雲M31的外圍已被分解為恆星。從這些恆星中他找到了第一顆造父變星。第二年,他又從仙女座大星雲中辨認出許多造父變星。
-
「星系殺手」仙女座,竟在朝銀河系移動!40億年後兩者或將碰撞
我們的銀河星系屬於漩渦星系。漩渦星系是宇宙中數量最多、形態最美麗的一類星系。仙女座星系是我們星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是離我們銀河星系最近的星系之一。距地球220萬光年。哈勃對這批旋渦星雲的照片做了仔細的推敲,照片上仙女座大星雲M31的外圍已被分解為恆星。從這些恆星中他找到了第一顆造父變星。第二年,他又從仙女座大星雲中辨認出許多造父變星。造父變星的綽號叫「量天尺」,利用「造父變星周光關係」可以推算出這些變星的距離,進一步就可以確定出它們所隸屬星雲的位置了。
-
宇宙既然是膨脹的,那為何40億年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會相撞呢?
在這種宇宙星體形態各異、運動特徵不盡相同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軌道偏移、沿著特定路線靠近或者遠離的情況發生,因此也就會有一定的機率發生碰撞,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同樣不中避免。2019年2月,美國國家地理髮布了一條微博,提到「大約45億年後,銀河系將與鄰近的仙女星系撞到一起,請大家做好準備」。
-
北天系列之:M31 仙女座大星系
編號M31的旋渦星系位於仙女座,被稱作仙女座大星系。距我們約二百五十萬光年遠,是離我們最近的大型旋渦星系。
-
仙女星系
這個題是在上世紀20年代,埃德溫-哈勃使用威爾遜山天文臺新造的100英寸(2.54米)望遠鏡,在仙女座星雲的外區證認出了個別的恆星,才獲得解決。這些恆星中有些是造父變星。由於造父變星的變化與它們的絕對星等有關,所以哈勃得以從它們的視亮度計算出到仙女座星系的距離,由此證明它確實是另外一個獨立的星系。
-
原來不只是仙女座星系將與銀河系相撞,還有幾個鄰居也正在趕來
其實最容易看到的就是仙女座星系(M31)了,這個星系也很好找,還記得小時候的夏夜,大約晚上十點鐘左右的時候,晴朗的夜空中,抬頭看頭頂的正上方,在浩瀚的星海中,能看到有極小的一片像雲彩似的淡淡的光輝,比一顆明亮的大星也大不了多少,開始的時候還以為那是極小的一片雲彩,時間長了發現它在那裡一動不動,後來才知道那就是仙女座星系了。
-
哈勃望遠鏡:仙女座星系正在撞向銀河系!人類將何去何從?
導讀:宇宙大爆炸理論告訴我們,我們所在的宇宙正處於膨脹狀態,所以哈勃望遠鏡才會觀察到星系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遠離,但對於個別距離過近的星系卻並不適用!根據NASA發布的哈勃望遠鏡最近觀測結果,仙女座與銀河系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甚至已經碰觸到了彼此的邊緣!
-
哈勃30周年:發現宇宙終極真相,哈勃望遠鏡是怎麼做到的?
哈勃的光學結構: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統,由兩個雙曲面反射鏡組成1980年初,正在展開設計的空間望遠鏡被命名為「哈勃」,這是紀念二十世紀初發現宇宙膨脹的偉大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命名,而望遠鏡製造過程則遭遇預算暴增,進度落後,發射時間一推再推,不過最終在1990年4月24日由發現號太空梭在STS-31航次中將望遠鏡成功的送入了預定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