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女員工猝逝,無知還在繼續

2021-01-11 心遠得安

今天一名供職於拼多多旗下,位於新疆地區多多買菜業務的22歲女性員工,在凌晨1點半下班途中猝然離世。「被迫拿命換錢」之類的指責聲響徹各大評論區。

對於年輕生命的逝去,我們自當動心惋惜。但是對於一個成年人自願選擇生活方式,達成並遵守契約的行為,我們有沒有資格進行質疑?

咱們看一個故事,看看一百多年前別人家是怎麼理解「契約」的。

捍衛契約

1897年的時候紐約州通過了一項法案《威絲曼法案》,這是一個保護勞工的法案,說從此工人給資本家打工,在紐約州每天最高工作時長十個小時,一周最多60個小時。

該法案通過的第8年,1905年僅僅因為70美金的罰款這條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案,被折騰到了聯邦最高法院。

這就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一個特點,它不是去判什麼大案要案,而是這個案子的義含牽扯到對美國憲法解釋的時候,聯邦最高法院才會出手。

案件的主人叫洛克納,一麵包房的小老闆。這麵包房是他從爹手裡繼承下來的,一共20幾個平方,三個夥計。這就像咱們樓下的小飯館,從早飯賣到宵夜。

開過飯館的都懂那種起早貪黑,前面有準備,後面還有洗洗涮涮。難怪古代將餐飲行業稱為「勤行」,那都不是一般的勤奮可以形容。

所以像這種四個人店鋪,有時候上下班時間就不是那麼太嚴格。按照《威絲曼法案》的10小時工作制來看,洛克納老闆肯定違法了,先是逮著了罰20美金責令整改。

怎麼改嘛,所以過不久又逮著了,不按時間上限,罰50美金。這回這個洛克納就急了,50美金在那時候可是筆巨款,他就搜集證據,不斷地上訴。

一直到1905年,最後聯邦最高法院終審判決,洛克納最終贏了。不僅之前罰的70美金全數退給他,而且因為美國是判例法、普通法案傳統,有了這麼一個判例,就意味著以後各州不可以給工人勞動時間設上限。

洛克納到底是怎麼贏得呢?

精英,貝葉斯定理

之所以洛克納能打贏這場官司,是因為有一名很牛的律師幫助洛克納,將這場官司堅持到聯邦最高法院。

可以理解,一個小飯館老闆有什麼見識,遇到這種事自認倒黴就是了,了不起關門不幹了。

那名律師代理這樁70美元的案子,能賺幾個錢讓他如此堅持?

這就是精英的一個表現:為千秋後世負責。

具體操作方法肯定不是為洛克納辯護,因為他的的確確就是違反了法律。聯邦最高法院肯定不會管你一個麵包房老闆冤不冤。

律師認為這個案子的核心是:主張最高工時法是對公民合同自由的恣意幹預,違反了在內戰後寫入憲法的第十四修正案,特別是該條內的「正當程序條款」。

這一條是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的一句,內容為: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實施限制合眾國公民的特權或豁免權的法律;不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

就是說前面提到的,紐約州強制10小時工作制《威絲曼法案》違憲,應以廢除。

最後,聯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以5:4比例判決《威絲曼法案》違憲。所以洛克納並沒有觸犯任何法律。

在多數意見中,五位大法官認為紐約州的最高工時法並非州治安權的「公正、合理和適當的行使」,而是對成年人之締約自由權的「不合理的、非必要的和無理的幹預」。

說得簡單點,幹預工人和老闆之間合約自由的立法「純屬多管閒事(mere meddlesome interferences)」!

並且從這一年(1905年)一直到羅斯福執政期間「契約、勞動、資本家、自由市場經濟」是自由的,國家不能干預。

這一段時間被後世學者稱為「洛克納時代」。

開創這個時代的人肯定不是那個麵包房老闆,雖然是以他命名的。真正的契約精神捍衛者是那個律師,他叫威絲曼。

你有沒有發現,保護10小時工作制的法案叫《威絲曼法案》?

對,促成這個法案和推翻這個法案的是同一個人,威絲曼。

這個人前半輩子是麵包師傅工會的一個秘書,同時也是一個律師,他就站在工人階級立場上向資本家要權益,所以推動的立法。

但是後來當他站在企業主高度再看這個法案,資本家和工人達成的協議這是我們之間的事。如果強制工作時間,像洛克納的那種小麵包房根本賺不到錢,賺不到錢就不會僱傭另外3個工人。

對於願意接受超長時間工作和底薪的工人來說,他們可能沒有更好的選擇,麵包房是最合適的。如果麵包房倒閉,這些工人很可能面臨失業。

試想,如果麵包房的招聘要求是「每天工作20小時,0工資」,肯定招不到人對吧。

同理,工人如果要求「每天工作1小時,月薪100美元」,他就找不到工作對吧。

因此,只要僱傭關係能夠確立,那就是招聘者與應聘者之間博弈的結果。這就是契約,任何外人都沒資格嗶嗶。

所以威絲曼就藉助這個機會,去幫洛克納打贏了這場官司,推翻了自己原來推動立法的這個法案。

這就是精英的「貝葉斯定理」:隨著所得條件的變化,及時更改觀點。

無知不可怕,(無知+媚權)×自由表達=最可怕

這都2021年了,怎麼還有人認為「勞動時間和勞動報酬」是商人、無良資本家定的?是資本家在壓迫勞動者嗎?

這次拼多多員工猝然離世事件,有一個「XX島」發文「《勞動法》得長牙齒!」義正言辭的指出:

……大家願意為更美好的生活而奮鬥,但奮鬥不意味著犧牲勞動權益,更不意味著犧牲個人健康。

那些時刻讓員工「996」的企業,表面看是提倡「奮鬥」,實質是對勞動者權益的漠視,把勞動者異化成無休無止的機器。更別說因長期超額勞動導致的身體亞健康、慢性病和心理問題了。

記住,資本逐利是天性,但絕不能把逐利視作天然正義。

……

那個文章下面,有些網蟲回復呼籲:立法制裁老闆。

筆者倒是覺得那些「黑心資本家」的心還不夠黑,何必996呢,247不好嗎。何必發工資呢,直接反正已經違法、反道德了,乾脆直接實行奴隸制不好嗎。

按照那些充滿正義感的爬蟲認為「無底線壓榨勞動者」就是老闆的天性。如此說來,奴隸制應該成為最經濟的制度啦?

那麼「血汗工廠」應該是世界的主流。

如果請亞當·斯密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想他大概會這樣講:「不會的,人的創造力遠遠勝過牛馬,所以,強迫他人做牛做馬在大概率上不如放任他們做人來得更加有利。」

所以,無論是對於冷酷無情的資本家來說,還是對於代表富人利益的某些組織來說,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創造力才是最有利、最優選的方案。

把人當人來用,比起把人當做牛馬或機器來用更划算、更經濟,這並不需要人道主義者和慈善家的大道理。在這樣的邏輯下,血汗工廠遲早會在自由市場的競爭裡慘遭淘汰,這不是因為它們不道德,而是因為它們的經濟效能不高。

很多人都會控訴血汗工廠壓榨工人。可你想過沒有,血汗工廠很可能是當地人最好的工作選擇,如果你強迫工廠提高工資福利,最後的惡果很可能是工廠搬走,工人失業。

根據最新一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現階段有60%的網民收入在3000元以下。20%的人收入在1000元以下。

中國有多少網民?粗略估計有9.4億。這意味著中國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人,有5億。不足1000元的人,也有2億。

經濟學家李迅雷還曾做過一個報告:「中國還有10億人沒坐過飛機,至少5億人還未用上馬桶。」

他們也想年薪百萬,也想錦衣玉食,麻煩正義人士介紹工作唄。

走到小區門口看看,那些小店鋪有一個是8小時工作制嗎?有一個就算我輸。那些小店主普遍是小夫妻帶個孩子開店,他們幾乎都來自於經濟欠發達地區,文化水平都不高。

但是一到城市開店,都天然的放棄了「8小時工作制」這個權利。實在忙不過來了,還會讓大一些的孩子幫忙,這算「使用童工」嗎?你可以說他們是「當了老闆就黑心」嗎?關鍵剝削的還是他們自己。

除非強制恢復「集體公社」制度,否則一切交易都是市場性的。不接受可以走,工作有很多,不走就別嗶嗶。

老調重彈,筆者最擔心的是:無知+媚權的人數比例,好像挺多的。

出臺法律勢在必行

如果青天大老爺們,真的想出臺點什麼制止此類「嚴重剝削勞動者」的方案,請對「客戶」進行強制。出臺規定甚至法律,讓所有客戶都「必須花更多的錢,等更久的時間」。

為保護外賣小哥合法權益,立法規定每一個點外賣的人,點一碗10塊錢的拉麵時,付10塊錢的送餐費,等一個小時。如果投訴,對這名客戶罰款100元。還有,應立法禁止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在晚上20:00之後點外賣。

為保護「設計獅」合法權益,立法規定每一個到設計公司購買服務的人,必須以市場價10倍支付。並且必須接受設計的初稿,凡有要求修改設計的客戶,每次修改均需在原有設計費基礎上加價一倍。

為保護「程序猿」合法權益,立法規定每一個到軟體公司購買服務的人,必須接受bug的存在。不得因為bug導致系統崩潰而投訴碼農的。

為保護像拼多多這種電商的工作人員合法權益,立法規定客戶不得選擇「包郵商品」、不得跨市購物,物流運輸時間不得低於10天。

為保護賓館酒店工作人員合法權益,立法規定8小時之外,任何人不得訂房、退房及呼叫客房服務。

為保護婚慶從業者合法權益,立法規定8小時之外禁止結婚。

為保護醫護工作者合法權益,立法規定8小時之外禁止生病。

為保護喪葬工作者合法權益,立法規定8小時之外禁止去世。

為保護消防工作者合法權益,立法規定8小時之外禁止著火。

為保護軍事工作者合法權益,立法規定8小時之外禁止打仗。

為保護立法工作者合法權益,立法規定禁止區分普通行業,特種行業。

凡在8小時工作制之外,及節假日要求任何服務者,都屬於公然違反《勞動法》,一律按擾亂社會秩序論處。

保護勞動者嘛,各位正義人士肯定能接受這些「規定」對吧。還有,如果各企業因為非工作時間不接單而造成經濟損失,相信各位正義人士能自己掏腰包補償給企業,對吧。

當然前提是,到時候正義人士還找得到工作。

自由表達

對於此次拼多多年輕員工的離世我們自當深感惋惜。但是這不應該成為無知者攻擊商業文明的大旗。這群人對於經濟學毫無了解,對於「自由市場」的認知僅限於蔬菜水果攤子。

這些人在縫隙中看世界,自以為自由在手、真理傍身,動輒呼籲「上面」對於商人立法管制,無非是想有什麼東西能保證他們的好逸惡勞而已。

如果沒人搭理他們,就覺得「世道不公」。呵呵,蛆蟲而已。

面對社會事件,我們當然有「表達觀點的自由」,但是「自由」應該長什麼樣子呢?

擔任美國聯邦法官長達40多年的,比林斯·勒恩德·漢德大法官在他的《自由的精神》演說稿中對於「自由」是這樣說的:

……人們心中必須擁有的自由,究竟是什麼?它不是冷酷無情,肆無忌憚的意志;也不是為所欲為的自由。因為這些只是對自由的否定,它們將直接導致自由的淪陷。如果人們對自由毫無節制,那麼這個社會的自由,將很快被一小撮兇狠殘暴的人霸佔。

自由的精神是什麼?

我無法給它下定義,只能告訴你們我自己的信念。自由的精神就是,自我懷疑而不唯我獨尊;自由的精神就是,盡力去理解別人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就是,兼顧別人的利益與自己的利益,不帶偏見;

自由就是對什麼是正確不那麼確定的精神。

相關焦點

  • 拼多多員工猝死:年輕人不是永不乾涸的榨汁機
    在網上熱議了兩天的拼多多22歲女員工猝死事件,昨晚終於以拼多多為「帳號管控不嚴」進行道歉落下帷幕。而因這一事件引發的社會討論,還遠沒有結束。22歲女孩新年前夕猝死1月3日晚間,關於「拼多多22歲女員工加班後猝死」的消息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網傳消息稱,該女員工1998年出生,2019年入職拼多多,負責新疆買菜招商工作。
  • 從進廠到入殮:一個拼多多員工的「消失」
    小譚所在的,是「多多錢包」工作組,做後端程序研發的工作。而拼多多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任務:值班。 什麼是值班?為什麼要值班?這要從拼多多一次震驚全網的事故說起。 2019年1月20日,拼多多APP出現一個嚴重的BUG:所有用戶都可以領取100元的無門檻優惠券,且總數沒有上限。
  • 拼多多通報一員工於家中自殺離世:點燃了蝴蝶效應的導火索
    如果真的跟公司的高壓有關係,那請拼多多控制一下「員工的努力」吧,不要真的讓底層人非要「用命換錢」。 拼多多的一系列事件,應該在內部產生了不小的波瀾,第一起員工猝死事件,仿佛蝴蝶效應的第一個導火索,後續的公關風波、救護車事件、自殺事件,或多或少都彼此互相影響。
  • 拼多多員工接連失去生命,為何仍舊無法改變
    24:17 來源: 小孫搞笑王 舉報   2021年嶄新的一年,一條條人命被帶走,98年拼多多女員工張某霏
  • 痛心羅霈穎猝逝!張秀卿悲曝2人最後對話:真的不敢相信
    記者翁子涵/臺北報導59歲資深藝人羅霈穎(原名羅璧玲),昨(3日)深夜驚傳陳屍八德路家中,直到朋友找上門,才發現她已猝逝床上,檢察官今(4日)前往二殯相驗遺體,確切死因還有待調查,突如其來的猝逝消息,令演藝圈好友悲痛不已,昔日好友張秀卿、龍千玉聞訊都難過地直呼不敢相信。
  • 拼多多通報一員工在家中跳樓離世
    昨天(1月9日)傍晚18時,拼多多通報了一例男員工在長沙家中跳樓自殺的事件。拼多多方面表示,當日15時03分,公司接到家屬通知,公司員工譚某林在其家鄉湖南省長沙市家中跳樓不幸身故。拼多多提到,據譚某林的父親與公司聯繫時表示,1月8日下午於長沙機場接譚某林至家中,9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譚某林從長沙27樓家中跳樓當場離世,法醫到場勘驗後確認自殺。拼多多在通報中提到,該員工2020年7月8日入職,未婚。公司對其不幸離世表示深切哀悼,同時正等待當地有關部門對事發原因的最終調查結果。在此期間,公司將全力配合譚某林離世的善後工作。
  • 拼多多回應「解約發帖員工」:解約因發現該員工在匿名社區發布極端...
    央廣網北京1月11日消息(記者 牛谷月)1月10日,拼多多員工王某(花名太虛)在網絡平臺發布視頻訊息,自稱「《因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護車我被拼多多開除了》」,引發網友熱議。
  • 23歲拼多多員工猝死,家屬第一次發聲:她父母不會為她而難過!
    誰也沒能想到,2021年率先火起來的竟是拼多多。因為一位22歲女員工的猝死」拿命換錢「事件過程:22歲拼多多女員工猝死近日,拼多多因為一則網傳消息成為輿論的焦點↓↓↓據傳言,該女員工在拼多多公司旗下多多買菜工作,1998年出生,2020年12月29日凌晨在下班路上猝死,年僅22歲。
  • 又一日星殞落 43歲今井雄三猝逝家中!最後發文自拍眼睛充血照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日本男星今井雄三(今井ゆうぞう)21日腦出血猝逝家中,享年43歲。他生前是NHK知名兒童節目《與媽媽一起》的10代目「唱歌大哥哥」,為大眾熟知,歌手兼好友KEI在推特代替家人發表訃聞,突如其來的噩耗令日網震驚。▲今井雄三腦出血猝逝,享年43歲。
  • 拼多多的十字路口:猝死、自殺、逃離……
    拼多多創辦人黃錚然,新年伊始,拼多多內部的問題似乎突然都冒了出來!一連串負面消息接踵而至。先是「23歲年輕女員工加班猝死「,繼而官方回復上的那段話引發巨大輿論風波。雖然就這句話, 拼多多說是第三方協作公司個人行為,但輿論狂潮已經掀起。這在此前996的質疑中背景下,顯得更為刺目!更為這事還沒消停,瞬間又來曝出長沙一入職半年員工在家中跳樓自殺的消息。而此間,又有媒體深度採訪撰文:《「逃離」拼多多:放棄年終獎也要走,他們為什麼?》 。據該報導,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夢夢(化名)從拼多多離職了。
  • 拼多多女員工猝死-內卷大浪中「熊貓」和「恐龍」的命運
    拼多多女員工猝死,不是中年人,是個年輕人。難不成,現在的加班熬夜工種換成更年輕的人去做都不成了?客觀講,當然也有個體身體不夠結實的原因。那,是不是就代表著,身體不夠好會被先淘汰?熊貓和恐龍哪個身體好?看似恐龍身體好啊。
  • 脈脈回應拼多多員工匿名發貼被辭退 網友:匿名怎麼查出來的?
    IT商業網1月11日訊 今日,「拼多多員工匿名發貼被辭退」一事引起網絡熱議。昨晚,拼多多一前員工發布視頻,稱自己因為看到同事被抬上救護車,匿名發帖後被拼多多開除了。隨後,職場社交平臺脈脈回應拼多多員工匿名發貼被辭退,不向任何第三方提供用戶信息。
  • 雖然知道「多多拼」不好,但還是要繼續……
    『多多拼』多累啊,不僅讓人心情不好,到時再染個什麼病,得不償失咯」嘿,表哥這話還真對,經常加班還真的容易使人出現情緒問題,患上身體、心理疾病。可別不信,咱們隔壁的日本人就做過這樣的實驗。雖說,每周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的那群人,他們工資和社會地位都高點吧,但是他們患上抑鬱症的概率也達到每周工作50.1-60小時員工的4倍。
  • 拼多多員工跳樓後續:事發時剛轉正,本已購買當天回滬機票
    藍鯨TMT頻道1月10日訊,日前,拼多多員工跳樓離世的消息引發業內關注。拼多多內部通告顯示,公司派出的工作小組已抵達長沙,將全力配合家屬善後。拼多多方面表示,據員工家人提供的信息,該員工在家當晚已購買次日(1月9日)下午自長沙返回上海的東航機票。此前,這名員工已通過公司試用期,並於2020年12月30日完成轉正流程。公司系統顯示,其績效平均分80分左右(100分制)。1月9日晚間,拼多多通報了一例員工在家中跳樓自殺的事件,稱公司接到員工譚某林家屬的通知,該員工在其家鄉湖南省長沙市家中跳樓不幸身故。
  • 知乎實錘「用命換錢」言論系出自官方帳號,拼多多道歉!
    來源:新財富雜誌令人痛心的是,網際網路大廠員工遭遇不測似乎並不鮮見。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證券時報(ID:wwwstcncom)劇情一再反轉。1月3日晚間,關於「拼多多23歲女員工加班後猝死」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
  • ...匿名發布「同事被救護車拉走」照片,被拼多多辭退?一文了解全過程
    拼多多員工王太虛遭到公司辭退,並通過微博、B站等社交媒體帳戶講述了事件全過程。 2020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拼多多員工只休息了5天。在雙十一、雙十二、元旦等大促節點,強制員工加班到1點。 與潤肺一起入職拼多多的一位離職員工在《三聯生活周刊》的自述中提到,拼多多月平均工時超過300小時,達不到會被領導談話,因此員工平均在晚上2點下班。不滿300小時則會被老闆約談「為什麼你的績效最低?你該怎麼辦?」絕大多數人的離職原因都是因為工作強度太大。
  • 拼多多員工意外身亡,透露出的社會現象令人深思
    剛剛23歲的年輕女孩就此離去,內心憧憬著2021年的到來,臉上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就像發生在每一個人身邊一樣,轉瞬即逝了。還沒有來得及孝敬父母,還沒有來得及結婚生子,她哪裡做錯了嗎?想不到的人生呀!流不盡的悔恨呀! 第一、企業與員工,是矛盾的共同體。企業要發展就要充分利用員工,員工要賺錢就要不斷的透支自己。
  • 拼多多:連續兩起死亡與你有關,你這是怎麼了?
    事件回顧:2020年12月29日凌晨1:30,一位拼多多的張姓女員工,在下班途中不幸暈倒,在送往醫院6小時後,因搶救無效,猝然離世。她是1998年生,23歲而已,花兒一樣的年紀。2019年7月入職拼多多。
  • 知乎應懟拼多多,拼多多惹上麻煩,臨時工扛下了所有
    在現在這個自媒體的時代,很多公司以及其他平臺都擁有自己的官方帳號,現在一旦官方帳號上面發生了錯誤或者是問題就會開始甩鍋,要麼就是表示自己帳號被盜了,要麼就是被員工私自使用,最後的結果就是員工已經被開除了。這一切頂包人員都會首先選擇臨時工。
  • 風眼 | 拼多多的正面與側面
    他還在浙大念書時,就認識了網易的丁磊;後來他去美國讀書,期間又經丁磊介紹認識了步步高集團的段永平,也就是OPPO、vivo等等這些品牌的締造者。 可能當時的黃崢自己也沒有想到,未來有一天,自己的創業項目——「拼好貨」的天使投資人將會包括四位殿堂級的大神,分別是前淘寶網CEO「財神」孫彤宇,步步高集團董事長段永平,順豐速運集團總裁王衛、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