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鰻不可貌相:小丑魚為紡織業帶來大福音

2021-01-15 全球紡織網
盲鰻不可貌相:小丑魚為紡織業帶來大福音

2013-05-27 11:48:59 來源:網上輕紡城

談及時尚與織物,我們會聯想到綢緞;穿皮毛讓人聯想到大猩猩。世界許多材料科學家幾乎同時發現,生活在深海的盲鰻黏液可製成一種新型彈性纖維。加拿大科學家認為,盲鰻黏液毫無疑問將成為潛在的纖維材料;英國《衛報》稱,盲鰻黏液即將成為新萊卡;

美國ABC新聞報導,盲鰻黏液將成為最環保的時尚材料。或許,人們未來的緊身褲要用盲鰻黏液做成了。

盲鰻,圓口類動物,體形似蛇,眼退化藏於皮下,因而得名。它以病弱魚類及沉入海底的死屍為食,鑽鰓掏肚直至僅剩骨架。盲鰻不僅用梳子般的牙齒齧噬腐屍,還寄居在屍體內,通過皮膚吸收營養。如此習性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盲鰻的自衛術。黃鼠狼有臊包,章魚有墨囊,而盲鰻有黏液。盲鰻嗅覺和觸覺異常靈敏,一感知敵人到來,僅用0.4s便可分泌大量黏液堵住對方口鰓,敵人若不撤退只能窒息而死。

盲鰻因可怖的外形和食腐習性備受貶低,在「噁心動物排行榜」上榮登季軍。加拿大圭爾夫大學研究員蒂姆溫佳德卻認為,儘管盲鰻看似一無是處的寄生蟲,但其實值得尊敬。盲鰻至今已存活了3.3億年,屬最原始無頜類脊椎動物。這種生物的進化道路漫長而曲折,它們不僅要時刻防範天敵進攻,還要警惕種種自然災害。生物界霸主恐龍尚未能倖免,而渺小的盲鰻至今仍能在海底蜿蜒遊動,生命力之頑強,的確令人佩服。

除去動物界元老這一身份,目前已確認,盲鰻可給紡織業帶來一場革命性變革,原因是盲鰻身體側面約有100個分泌乳白色物質的腺體。分泌物含黏液和細絲,遇水迅速擴散,黏液稀釋,生成大量雖細卻十分強韌的纖維。纖維晾乾之後如絲般光潔纖細,可以製成上好的紡織材料。

如今常用的合成纖維如尼龍、萊卡均由不可再生資源石油製成。石油是工業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專家預計,以如今開採和消耗速度,50年內地球上的石油就可能枯竭。因此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更天然更環保的石油替代品,但收穫甚微。值得慶幸的是,最新研究表明,以盲鰻黏液或同類蛋白質為原料,可製成緊身衣、透氣運動裝甚至防彈背心。這不僅大大降低了石油消耗,而且天然環保,經濟划算。它給久尋不獲的科學家們帶來一絲希望。普通盲鰻身長約30cm,最大也僅1.2m。體型小,但盲鰻體內的黏液含量相當可觀,也就意味著上等紡織品的原材料又有了新來源。

前景雖美好,但問題也不少。相對於大批量成衣製造所需要的原料,盲鰻自然分泌的黏液可謂杯水車薪。因此,首要問題便是增加黏液產量。圭爾夫研究項目帶頭人道格拉斯福吉認為,盲鰻飼養不能草率模仿雞鴨等家禽的大型農場圈養模式。儘管對盲鰻的研究歷時已久,但對其繁殖方式和年齡等基本情況仍知之甚少。盲鰻不像硬骨魚有耳石,根據環紋可推算年齡。科學家只能依據其生長狀況,計劃人工研發類似盲鰻黏液的蛋白質,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需要。

人工研發這條路也曾用於蛛絲,但因其蛋白顆粒過大,複製方法太複雜不得已放棄。與蛛絲相比,盲鰻黏液有一大優點,即蛋白顆粒更小,理論上也更容易複製。研究組部分成員正嘗試完全拋開盲鰻,利用基因工程菌製成盲鰻絲替代品。研究若取得成功,這將為紡織業帶來重大革新。同時,研究組另一成員敦岸根子正致力於製作盲鰻絲線軸。她用鑷子輕輕夾起盲鰻蛋白膜,薄膜收縮便形成一小段細如髮絲的纖維。

提取盲鰻黏液纖維時需精力高度集中,力度要恰到好處,否則只能前功盡棄。費盡心思尚只能收穫如此一小段,製作纖維線軸的難度可想而知。

目前,各國爭相研發這類產品,緊鑼密鼓地進行嘗試。一旦規模化生產成功,這將為紡織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當然,要實現這一美好藍圖,研發人員得盡心盡力,各企業的產品設計也將使其絞盡腦汁。盲鰻的外形令人生畏,而黏液更會讓人聯想到鼻涕、痰等令人噁心的分泌物。

因此,要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穿上以此為原料的衣服,還得花一番心思重塑盲鰻形象。若正名成功,一改盲鰻此前「噁心寄生蟲」的形象,也算是它為人類做出的重大貢獻吧。(據英國《衛報》、《自然》雜誌最新報導)

相關焦點

  • 《天諭手遊》不可貌相怎麼完成 機緣任務不可貌相任務攻略為你呈上
    《天諭手遊》不可貌相怎麼完成 機緣任務不可貌相任務攻略為你呈上時間:2021-01-14 20:18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諭手遊》不可貌相怎麼完成 機緣任務不可貌相任務攻略為你呈上 天諭手遊不可貌相任務。
  • 「人不可貌相」用英語翻譯成了這樣,你滿意嗎?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句話的意思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它的出處呢,其實這句話來自明朝馮夢龍的《醒世恆言:賣油郎獨佔花魁》,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叫秦重的賣油郎,家境貧寒靠賣油為生,可是他卻愛上了當地名妓花魁娘子,而且對她非常痴情,花魁也鍾情於他,所以秦重為了籌集一夜10兩銀子的宿費
  • 這個種族有專屬招式,寶可夢也不可貌相:蘑菇篇
    但是正如人不可貌相,在寶可夢的世界裡也有一些讓人意外的角色。雖然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看起來很弱小,在遊戲中卻能獨當一面甚至成為制勝關鍵。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聊聊這個系列。寶可夢不可貌相:蘑菇篇曾經尷尬的蘑菇最初出現的蘑菇類寶可夢是派拉斯特,那絕對是一個悲劇角色。先不說能力,光從設定上看就可以發現,它就像行屍走肉一樣被頭頂的蘑菇所操縱。
  • 為什麼說「人不可貌相」,1個故事告訴你2個做人的道理
    俗語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這其中的「貌」不僅指一個人的長相、氣質,應該也包括一個人的面相。長相好、氣質佳的人看起來賞心悅目,給人的印象往往也是家世好、能力強,這樣的人獲得成功肯定是眾望所歸,沒什麼稀奇的。
  • 世上還有比盲鰻更噁心的東西嗎?有,糊滿粘液的盲鰻!
    圖片來自:NOAA 如果在網際網路上搜索盲鰻,得到最多的形容詞大概就是「醜」和「噁心」。最近,《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就對盲鰻粘液的性質進行了解析。 研究者們認為,盲鰻雖然不懂物理,但它們無意中利用了粘液獨特的流體力學性質。 盲鰻的粘液裡有什麼?
  • 這個「貨櫃」不可貌相!一個月核酸檢測一萬份
    徐進永介紹,「做成標準貨櫃尺寸的好處在於,一輛貨車就能把實驗室送到離檢測需求最近的地方,而且還能參與海陸聯運,給海內外防疫工作帶來便利性。」不可貌相的「貨櫃」背後,是科技創新驅動之下一路升級的製造業。
  • 盲鰻的武器是一團迷你「毛線球」
    擊敗鯊魚的正是盲鰻的粘液。大量稠厚的粘液迅速塞滿了鯊魚的口腔,而且還會把它們的鰓堵住,使鯊魚不得不放棄了攻擊。這些粘液這可能是盲鰻身上最噁心的東西,但對科學家們而言,這也是種迷人的材料。
  • 小丑魚系列共生篇:小丑魚與海葵,陪你度過漫長歲月
    原來,在小丑魚身上帶有從海葵那裡蹭來的厚厚的粘液,這些粘液會讓海葵誤把小丑魚識別成自己人,這樣海葵就不會對小丑魚發起攻擊了。別看說的輕鬆,這些粘液可是得來不易。        大多數的小丑魚一出生時和其它魚類並無二致,對這些致命的刺細胞和海葵毒素也沒有防禦的辦法。體型小、遊泳速度慢的小丑魚沒有其它更好地保護自己的辦法,為了生存只好來尋求海葵的庇護。
  • 貓科家族裡面的奇葩:扁頭豹貓用實力詮釋什麼叫「貓不可貌相」
    導讀:貓科家族裡面的奇葩:扁頭豹貓用實力詮釋什麼叫「貓不可貌相」一般來說,貓科家族都是顏值非常高的,無論是身形還是毛坯,在所有野生動物裡面,排名是非常靠前的。扁頭豹貓會告訴你什麼叫做「貓不可貌相」。正是因為頭部比較扁的原因,使得它們的兩個眼睛比較聚集,所以它們能夠獲取最大的雙目視覺,換句話說就是看得更廣。也正是這種身體構造,讓扁頭豹貓視覺很好,所以它們一般都是晚上才會出來活動,捕食一些青蛙、昆蟲,還有魚類。
  • Nemo Queen 小丑魚:女性為王的世界
    成魚體紅色至棕色,體側1/2~2/3部分為黑色,身體各鰭均為紅色至棕色。9、印度洋銀線小丑Amphiprion akallopisos分布範圍包括東非洲、馬達加斯加、塞席爾、安達曼海、蘇門答臘島和千島群島一帶海域。
  • 成本倒掛成紡織業殺手 滑準稅為最後稻草?
    成本倒掛成紡織業殺手 滑準稅為最後稻草?不久前,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為制定十二五紡織行業規劃而走訪了多個紡織業產業集群地,見到的景象讓所有人都為之振奮。     毛紡織業集散地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鎮委書記尹景輝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僅大朗就出現了生產銷售全面上揚的局面,出口增加37%,上半年毛紡織業的產值增長了71.4%,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利潤增長了115%。」
  • 新發現讓盲鰻更噁心:用皮膚消化腐屍
    盲鰻通常在海床蠕動,皮膚能分泌黏液,對腐屍有一種貪得無厭的偏好。當它在海底邂逅一條死魚時,盲鰻扭動它那強壯的身體,順著死魚的腔孔鑽入屍體內部,然後幸福地扭動著……它們這是在幹什麼呢?當盲鰻的口須——長在嘴裡像觸手一樣排列的牙齒——已經裝滿而無法攫取更多腐肉的時候,它們會透過皮膚直接吸收屍體的蛋白質。    研究發現盲鰻身體組織中鹽份的濃度與它體外的海水相同,這意味著海水裡的溶解物質能穿透盲鰻的皮膚。為了判斷盲鰻是不是真的能像吸收鹽份一樣吸收蛋白質,研究人員截取了一片盲鰻的皮膚,把它伸展後放在燒瓶中間,皮膚的一邊是類似海水的鹽溶液,而另一邊則是盲鰻自己分泌的黏液。
  • 小丑魚為什麼喜歡跟海葵在一起?
    因為在海洋裡,小丑魚是一類弱小動物,當它們受到其他動物威脅時,就需要海葵來求得安全。海葵的周圍有許多哦觸手,出售商密布著有毒的刺細胞,如果又誰碰上它,毒液就會隨著刺絲進入來犯者的體內,使其中毒癱瘓,然後用觸手慢慢的將它送入口中,成為腹中餐。但海葵對小丑魚絕不會放射毒液,因為小丑魚身上有一層迷惑海葵的黏液,使海葵誤以為它們是同類。另外,小丑魚和海葵共生在一起,對海葵也有好處。
  • 小丑魚與海葵
    小丑魚與海葵小丑魚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溫暖的珊瑚礁叢中,小的時候主要吃小輪蟲,大了會吃一些小型的蝦類和海葵吃剩的食物。小丑魚因其可愛的外表而受到大家的喜歡,成為觀賞魚類的新寵。
  • 動物界反殺高手:攻擊盲鰻有風險,一口黏液讓你窒息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種喜歡用黏液防禦的動物——盲鰻。盲鰻是怎樣一種生物?顧名思義,盲鰻沒有眼睛,雖然名字裡有鰻,但它不是鰻魚,只是長得像而已。身形似鰻魚,沒有上下頜,嘴巴是類似橢圓形的吸盤,和喜歡吸食血液的七鰓鰻同屬於圓口綱。世界上的盲鰻大約有76種,幾乎都在海水中生活,生活區域在水下100米到1700米的深度。
  • 盲鰻如何發射自膨脹1萬倍的黏液「飛彈」
    當一條盲鰻遇到一條飢餓的鯊魚時,這種類似鰻魚的生物就會噴出一團黏糊糊的東西,後者在十分之幾秒內會膨脹成原來大小的1萬倍,讓鯊魚窒息並將其趕走。
  • 小丑魚飼養技巧,教你餵養健康的小丑魚
    如今,人們的家中養殖的魚類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金魚和錦鯉了,開始往海魚和熱帶魚的方向發展,像那種價格低廉卻又特別有觀賞性的小丑魚就特別受喜歡寵物魚愛好者的青睞,在一些線上線下的出售熱帶魚的市場上,小丑魚受歡迎的程度不低於那些金魚和錦鯉。
  • 擁有神奇皮膚的盲鰻:最兇猛的鯊魚也咬不死它
    北京時間1月24日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一些人看來,盲鰻是世界上最令人噁心的動物之一。它們的皮膚松垮垮、滑溜溜,卻又異乎尋常地堅韌,而這似乎歸功於它們在受到攻擊時能分泌出大量的黏液。科學家以往認為盲鰻是利用黏液來躲避捕食。
  • 像盲鰻黏液一樣的細菌,沒有腦子卻認路,被懷疑不屬於地球?
    而在它們走過的路上,往往也會留下透明的黏液為痕跡,這種物質並沒有給人留下好印象。盲鰻分泌的黏液,是所有動物中最黏的雖然並沒有太多人接觸蝸牛分泌的黏液,但是我們也能夠了解到,地球上有很多動物都可以產生這種黏稠物質,甚至它們體內的相關物質都是獨一無二的,由特殊的蛋白質合成,對應不同的作用。
  • 小丑魚飼養四大技巧
    小丑魚是一類海水魚,因為外形小巧可愛、造型別致而受人喜愛,如今家庭養魚許多人也喜歡在缸中養上幾條小丑魚來增添幾分色彩,但小丑魚飼養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養好,我們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小技巧。  飼養小丑魚技巧之一是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