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人壽張曉宇:我們一切核心競爭力都源於使命驅動

2020-12-06 南報金融

「我們對中國保險業的未來滿懷信心。雖然在波動加劇的市場環境下行業面臨短期承壓,但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因此改變。我們所要持續關注的,是內生競爭力的培育和延續,從而打造可持續性的自身優勢。」在8月18日的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邦人壽」)成立儀式上,友邦人壽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張曉宇在談及公司未來的發展策略時這樣強調。

2020年6月17日,友邦取得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將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改建為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友邦人壽。友邦人壽將落戶上海, 這也是在中國內地首家獲得設立批覆的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友邦人壽已著手申請在中國內地其他區域設立新的分支機構。

友邦人壽的成立,是中國新一輪金融對外開放所取得的又一個裡程碑,意味著友邦有機會在不久的未來把業務拓展至除北上廣深江蘇以及天津、石家莊之外的內地其他市場。踏上「故裡新途」的友邦人壽如何看待當下及未來的中國保險行業?分改子之於友邦而言意味著哪些機遇?進入二三線乃至更加下沉的區域市場時,友邦人壽將會有怎樣的發展策略?

友邦人壽成立儀式上,張曉宇及公司管理層對這些外界關注的焦點議題一一做了解答。

友邦人壽成立,意義不止於地域拓展

「友邦人壽成立所帶來的機遇一定是巨大的,我在友邦工作二十多年,這幾乎是每一代人都最期盼的事。友邦人壽的成立,意味著友邦有望突破多年的政策限制,將業務經營範圍拓展至更廣泛的區域。」談及友邦人壽成立的影響,張曉宇倍感興奮地評價道,「此外,這次改建的成功,帶給友邦的意義還體現在多層次、多維度的運營和發展上。」

首先,友邦人壽的成立意味著更加優化靈活的組織架構,讓我們可以更快速地做出市場反應。」友邦人壽成立後,分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將利用這次機會得到重新梳理,實現更加高效、敏捷的運作。「友邦人壽的成立,有望改變以往各地分支機構在日常經營業務上『各自作戰』的局面,實現共享運營平臺。共享運營平臺帶來的規模效應將大幅提升運營效率,降低營運成本,留出更多精力與資源集中投入到持續提升用戶保險服務體驗的工作中。再比如以前做投資帳戶,我們要在不同城市創立七個帳戶,一個投連險產品的穩健帳戶,需要友邦上海、友邦廣東等所有區域公司的文件,但改建後,整個流程效率會提高非常多。」張曉宇舉例道。

此外,友邦人壽的成立,意味著友邦在中國內地將擁有一個統一且獨立的法人實體,除了能夠將業務拓展至更多區域外,其在內地市場的業務內容與模式也將擁有更多可能。「理論上,我們的投資組合、商業模式都會從分改子中獲益,原本沒有辦法做的領域,譬如投資房地產、全國範圍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等,未來都有機會去嘗試。當然,我們會在合理分析自身發展策略、競爭優勢與市場環境的前提下去尋找這些機會。」

人口紅利消失,修煉內功成為必修課題

然而,在張曉宇眼中,眾多機遇背後,友邦人還應該清晰地看到近年市場趨勢和現實所帶給行業的客觀挑戰——一方面,隨著中國城鎮化速度的不斷加快、中產階級的迅速崛起,中國民眾對於保障的需求正在繼續提升,政府與監管部門亦在鼓勵、推動商業保險的普及,從而實現與社保的有效補充,這意味著中國內地保險業的發展仍舊具備巨大潛力和空間;但另一方面,伴隨著產品同質化加劇、渠道和行業創新減緩,以及人口紅利消失、利率下行和新冠肺炎等「黑天鵝」事件層出等因素,壽險行業正在面臨著不可避免的挑戰。

他這樣分析友邦人壽所面對的市場現狀:「中國內地市場的長期趨勢一定是向好的,從客戶端的角度看,增長空間巨大;但是短期內會承受一定的壓力,因為供給端存在空缺與短板,譬如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中產階級對於風險保障、養老保障以及服務品質的需求在不斷提升,但是行業的創新力和服務力還沒有跟上,加上短期內還有各種市場波動,每家保險公司都存在能力提升與轉型的課題。」

不懂科技沒有未來,不了解人更沒有未來

在此背景下,為了自身更好地實現業務拓展及發展,也為了應對客觀市場環境的變革,友邦人壽將如何制定自身發展策略?張曉宇給出的答案是:「以客戶為中心,堅持長期主義,堅持做對的事,始終以使命驅動業務成功與文化建設。」

這樣的策略背後,是友邦人壽立足當下與未來,圍繞客戶需求、團隊建設、創新趨勢乃至金融服務本質等方方面面的深入思考。張曉宇表示:「金融服務是最需要時間檢驗的行業,保險服務的本質仍舊是人,友邦人壽會重點加大對創新能力、科技建設和各渠道的投入,而這些投入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客戶價值上去。」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包括保險業在內的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業務挑戰,但在張曉宇看來,這次疫情也是對友邦策略的最好試金石。「這次疫情好比一場大考,友邦的風險管理體系和業務可持續性都經受住了檢驗和洗禮。」他不無自豪地說,「我們的企業文化、團隊素質、管理體系,以及在『新五年計劃』中對人才和科技的投入,都在此間顯示出了效果。這些策略幫助我們在不確定性和挑戰增加的市場環境中,始終保持競爭力,也將在友邦人壽的未來發展中得以延續。」

在年初疫情期間,友邦的確展現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和獨特的企業價值觀。一方面,友邦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全面實現了雲培訓、雲招募、雲管理,並成功推出了全保障系列產品的「空中籤單」,以及首款單病種產品線上易投,充分展現了其出眾的科技基礎和團隊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友邦員工積極參與捐款捐物,營銷員與運營團隊利用各種線上平臺確保客戶服務的不間斷,中臺同事爭分奪秒推出多項針對新冠肺炎的服務優化和產品責任拓展,後臺團隊則竭力維護內外勤的健康與安全,「以客為先,追求卓越」的價值觀以及靈活的組織架構能力得以體現。

張曉宇強調,友邦的這種創新,需要做到「以終為始」——從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拓寬風險管理的外延,通過生態搭建和創新形式的豐富,實現價值鏈的延伸。近年來,友邦著力打造的健康生態圈,也是這一創新思路的集中體現:通過構建涵蓋「日常健康管理,多重健康保障,護航疾病康復」的完整體系,從而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健康保障需求,實現「全程健康友保障」。這樣的創新理念將會在友邦人壽未來的業務拓展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繼續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進一步在保險機構向線上化轉型的道路上贏得先機,已然成為各家險企角力的重點。「數據業務化,業務數據化」是張曉宇近期重點推動的工作之一,他認為友邦的科技策略正在向縱深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域,我們前幾年就已經開始探索了,並在疫情期間得到了的證明。但光有技術平臺是不夠的,想要真正贏得市場長跑,我們必須要更加懂得科技背後的數據邏輯——渠道的行為模式、客戶的行為、客戶的喜好等等,都可以通過這些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從而構建出對客戶和渠道團隊更精準的認識。一旦你準確了解了他們的特點和需求,自然能夠推出符合期待的產品和團隊管理模式,最終完成從電子化到智能化的升級,在內部管理上實現精細化,在客戶服務層面努力達到精準化。」此外,友邦人壽亦在同步進行規模化運營模式的轉型,通過建設不同大區的作業分享中心,讓原本略顯分散的業務運營模式能夠更好地集中,充分發揮科技所能帶給業務的協同與賦能效應

強調科技的重要性乃至戰略地位,並非友邦一家。事實上,在過去數年,不少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將科技定位由過去的業務支持轉為引領業務發展的驅動力,甚至考慮用智能化手段取代人。面對這樣的思潮,作為首個將營銷員渠道引入內地市場的保險公司,友邦人壽給出的回應是:「不懂科技沒有未來,但不深刻了解人更加沒有未來。」「保險是一個需要長期陪伴客戶的產品,我們認為科技始終是無法取代人的。」 張曉宇強調:「在友邦,卓越營銷員不是銷售工具,他們的目標是要成為專業化、技術型的人才,是要陪伴客戶穿越經濟周期的夥伴,最終要把自身打造成保險企業家。只有真正把營銷員團隊的定位提高這個高度,才能和客戶建立持久的信賴,讓科技不會淪為業績數字增長的附庸。

不難看出,無論是創新背後的出發點,還是科技與營銷員渠道之間的關係思考,友邦人壽正從頂層設計上搭建出一個既符合大勢所趨又極具自身特色的發展策略:始終關注客戶的價值需求,通過各種方式推動自己竭力去理解人、驅動人,隨後利用包括科技手段在內的創新形式服務人,從而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市場的拓展下沉於我們而言機遇一定大過挑戰,友邦人壽的成功會建立在幾個重要因素之上,首先是已經被證明的拒絕大進大出、大進不出的商業模式;第二是強大的人才團隊與能力;第三是建立在科技創新、現有經營範圍的資源優勢基礎之上的規模化運營能力。」張曉宇總結說,「隨著中國加大對外資的開放力度,我們相信這個市場的競合會越來越激烈,使命驅動的業務策略是友邦人壽的核心競爭力,會推動我們更加接近『中國最受信賴的保險公司』的願景和目標」。

相關焦點

  • 友邦人壽總經理張曉宇:希望拓展長三角市場,嘗試投資新賽道
    8月18日,友邦人壽總經理張曉宇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如此表示。當天,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在滬揭牌,宣告全國首家外資獨資壽險公司正式成立。對於落戶上海,張曉宇向澎湃新聞直言,正在致力於建成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最佳選擇。這次執行分改子過程中,雖然「老家」在這裡,但仍有不少(城市)給到了很多好的政策與條件,但上海這個城市有幾點不同。
  • 友邦重大疾病險合同遭質疑
    該函稱,「貴司在與我們籤訂上述保險合同時,由於沒有履行如實告知義務,造成上述合同一些顯失公平的條款內容至今才被我們知曉,而且約定這些條款貴司存在明顯的、故意的欺詐行為。」  與此同時,這6位投保人的委託律師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馬輝表示,友邦如果不給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答覆,他們將提起訴訟。  1月27日,友邦公司回函表示,會跟進此事,並儘快給出答覆。
  • 「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2020滬上保險業創新服務...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19日,由《文匯報》聯合上海財經大學共同主辦的「2020 滬上保險業創新服務評選頒獎典禮暨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論壇。與會嘉賓都認為,儘管疫情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損失,對保險業的發展也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但目前我國情況已經逐漸向好發展,並且還要堅定保險業的信心,依然看好保險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此外,嘉賓還指出客戶行為線上化過程也是保險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論壇上還發布了上海財經 學 融學院保險系撰寫的《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報告》。
  • 在回歸服務本源過程中提升核心競爭力――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評價...
    展望未來,行業將呈現四大發展趨勢:一是多重因素決定本輪行業整合將加速;二是行業業態將加速分化;三是行業在短期內仍將處於資本驅動階段,但長期來看會經歷「由輕變重再變輕」的發展過程;四是數位化轉型將對行業產生深刻變革。這些變化都將推進行業發展不斷趨向成熟。
  • 寧高寧:提升核心競爭力,數位化是重要途徑
    1 數位化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讓我們進一步領略到了數字經濟不斷攀升的重要性。在數字經濟領域,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人工智慧、數位化應用等方面的成果。在此基礎上,疫情再次快速推動數位化的發展。
  • 核心競爭力形成的背後是什麼?——組織能力
    因為,儘管我們在高速發展,但像華為這樣具有全球性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太少,我們才會對未來更加擔憂。只要全球的溫度稍微一變,我們就會染上風寒,甚至是大病。究其根本,我們具有全球產業競爭力和全球競爭力技術的企業太少了,即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太少。這也是我認為企業缺乏全球競爭力的關鍵原因。
  • 中信建投:友邦保險(01299)PEV估值中樞不斷提升,中國大陸將成重要...
    基於中國大陸市場具備巨大的市場潛力,公司此前的拓展已經獲得了充足的成功經驗,此次「分改子」更是給予公司巨大的發展機遇,公司在中國大陸成立了唯一一家外企100%控股的人壽保險子公司。公司在獲批之前,各地均是以友邦保險分公司的形式展業,沒有獨立法人資格,而且各地在運營和財務均分開。改建成功後,友邦人壽將統一負責管理和經營在中國大陸的壽險業務,從而實現全國展業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 復星保德信、中韓人壽、恆大人壽等30家險企被點名
    其中,人保壽險、富德生命人壽等公司未按期提交報告;中國人壽、太平洋人壽、新華人壽、太平人壽、泰康人壽等公司缺少具體費用率水平等詳細內容;前海人壽、建信人壽、農銀人壽、英大人壽、百年人壽、中郵人壽、中信保誠人壽、友邦人壽、同方全球人壽、中融人壽等公司缺少產品是否為單獨銷售或組合銷售等信息。
  • 友邦保險新業務價值半年下跌37%,業內:預計內地市場將提供更強支撐
    近日,友邦保險(1299.HK)披露2020年中期報告,有別於以往的穩健業績,上半年友邦保險經營數據並不好看,尤其是其最為看重的新業務價值,在經歷2019年的增速放緩後,又出現37%的大幅下跌,其中,代理分銷渠道新業務價值縮水近3成;同期,友邦保險新業務價值率則縮減11.1個百分點。
  • 創新驅動行業升級,信用飛用硬核科技打造核心競爭力
    信用飛作為一家以人工智慧技術驅動的數字科技企業,始終堅持對數字科技創新的投入與探索。數字科技發展潛力再現良好的產業基礎以及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快速落地,使得數字經濟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35.8萬億元。
  • 安博通:三大核心競爭力促使公司高速增長
    原標題:安博通:三大核心競爭力促使公司高速增長   4月24日下午,安博通
  • 中信保誠人壽「信享慧」企業創新俱樂部發布會成功舉行
    「創新」已經成為深植中信的優秀企業文化,無論在業務推動,還是人才管理等方面均提供著強有力的驅動,這是非常成功的企業管理範例。在此背景下,在成立20周年之際,中信保誠人壽團險業務渠道特發起創辦「信享慧」企業創新俱樂部,以期充分利用「創新+」的優勢,整合集團內外部優質資源、以創新賦能企業客戶發展。
  • 金羊網評:打好關鍵技術攻堅戰,提升中國核心競爭力
    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根本原因在於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而推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嫦娥落月、北鬥組網、航母起航、大飛機試飛、復興號高鐵領跑、港珠澳大橋通車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和工程突破,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提升了我國核心競爭力。
  • 「放飛夢想 讓愛翱翔」——富德生命人壽北京分公司2020「小海豚...
    原標題:「放飛夢想,讓愛翱翔」——富德生命人壽北京分公司2020「小海豚計劃」走進燕京小天鵝學校   2020年11月24日下午,為響應國家「
  • 《秘密大改造》第二季開播,友邦為榜樣人物營造美好生活
    縱觀改革開放發展史,成功的行業都是把握住時代主題。從溫飽到家電到汽車,每一個時代都有一個主題,「美好生活家」中蘊含著機會,關鍵在於品牌是否能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任學安主任還提到三個大:大趨勢、大平臺、大定義。消費升級和個性化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傳播環節中,每個品牌都應該選好平臺,在大平臺上跳舞;在選擇和價值之間,對品牌進行新的定義。
  • 男女交往中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關於男女交往的核心競爭力,首先我們得很明確的知道,在男女交往過程當中,各自的需求到底是什麼。下圖是在一次演講中的PPT:新浪微博:@黎陽David先對這四個參數進行解釋:激情(生理動機):生理動機不僅僅是與性有關的動機趨力,這一個人的一切都會成為動機趨力,一般來講,很多人都會說看感覺,很大程度上和激情這個參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數據驅動的數位化轉型:從流程驅動到數據驅動
    物理世界的一切都會被數位化,數位化技術把一切都連接起來,原來傳統世界的地理位置,時間跨度,商業模式,職業,崗位,技能,一切的被連接成一張立體的網,都可以通過一個點尋找到另外一個點。所以原來的行業邊界,組織邊界,職位邊界,角色邊界,都被數位化所連結,所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