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高考 大綱顯示難度降低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30日 09:03 來源:
西部商報消息
教育部29日公布2007年全國高考大綱,資深教師分析發現,今年大綱難度呈整體降低趨勢,2007年高考命題會有怎樣的趨勢是廣大高考生和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29日,教育部公布了2007年全國高考大綱。經蘭州一中、蘭州二中等學校資深教師分析發現,今年大綱難度呈整體降低趨勢,但考試內容和2006年相比總體保持平穩。
語文考試要求:必考8成選考2成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鑑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必考內容及相應的能力層級如下: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一般論述類文本,主要包括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議論和說明類文章;二、古代詩文閱讀。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三、語言文字運用。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漢字;四、寫作。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試卷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必考內容80%~85%、選考內容15%~20%。
試題變化
1.不考繁難字冷僻字在字音和字形識別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這種變化體現了不鼓勵大家鑽冷僻、繁難字的導向。其實在往年的命題中,字音、字形識記也沒出過冷僻刁鑽的字,今年只是規定得更明確、更清楚,有利於引導學生多關注常用字,把基本功打好。
2.文體規範不寫「四不像」今年對作文的要求更加明確文體的規範,不鼓勵寫「四不像」作文,同時對學生的寫作要求更切實際。首先,將「常見應用文」改成「常見體裁的文章」,外沿擴展了,表明除了書信等應用文,對戲劇、詩等文體也認可。其次,作文的要求裡多了個「論據充分」,這個主要是針對議論文的,雖然這是寫議論文的必備素質,但今年進一步明確出來,體現了議論文的寫作規範。
此外,今年對寫作的總體要求更加具體,以前的「文句有意蘊」的要求相對來說空洞、抽象、含混,要求也比較高。
備考建議:作文應注重文體規範
蘭州教育科學研究所白老師認為,不管要求怎麼變,高三的老師和學生還是要關注掌握多種文體。而在寫作時,一定要注重文體規範,寫記敘文就像記敘文的樣子,寫議論文就像議論文的樣子,不要把文章寫成「四不像」。
數學考試要求:八大主幹知識須掌握
從大綱來看,今年的考試難度要降。這次大綱明確強調中低檔題不低於70%,如果堅持這個尺度,今年的難度肯定要降。
高考主幹知識八大塊:1.函數;2.數列;3.平面向量;4.不等式(解與證);5.解析幾何;6.立體幾何;7.概率?統計;8.導數及應用。其中函數是最核心的主幹知識。
另外,不等式考試內容有: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質、不等式的證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絕對值不等式;三角函數考試內容有角的概念的推廣、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數、單位圓中的三角函數線、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係式、正弦、餘弦的誘導公式、兩角和與差的正弦、餘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餘弦、正切正弦函數、餘弦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周期函數、函數的圖像、正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已知三角函數值、求解、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
試題變化兩大知識點難度降低
據了解,根據2007年高考數學大綱,有幾個知識點的要求降低,如三角函數、立體幾何兩個模塊的考試要求有所降低。
蘭州一中鄭新英老師認為,今年數學大綱總體保持平穩,並在平穩過渡中求試題創新,試題難度更加適合中學教學實際和現代中學生的實際水平;文科試題「適當拉大試題難度的分布區間,試題難度的起點應降低,而試題難題終點應與理科相同。
備考建議:訓練綜合運用能力
鄭新英老師建議,考生應掌握四大數學思想方法(1.函數與方程的思想;2.數型結合思想;3.分類討論思想;4.化歸或轉化的思想),在數學綜合性試題這些方法是必須用得到的,考生要提高對數學概念把握的準確性和運算的準確性。其次,要注意題設條件的隱含性。另外,審題時應考慮多種解題思路。
英語考試要求:要掌握2000左右的詞彙
語言知識:要求考生能夠適當運用基本的語法知識,掌握2000左右的詞彙及相關詞組。
語言運用:1.聽力。要求考生能聽懂有關日常生活中熟悉話題的簡短獨白和對話。考生應能:對所聽內容作出簡單推斷;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2.閱讀。要求考生讀懂公告、說明、廣告以及書、報、雜誌中關於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章。考生應能:根據上下文推斷生詞的詞義;作出簡單判斷和推理;理解作者的意圖和態度。3.寫作。要求考生根據提示進行書面表達。
試題變化命題更加貼近實際
2007高考英語大綱也更加切合學生實際。大綱要求,英語書面表達內容為考生所熟悉,考生都有話可寫,而且語言要求符合考生實際認識水平。
備考建議:注意作文的提示信息
蘭州二中溫老師提醒考生,要注意寫作提示的真實性,命題形式仍會在文字圖表提綱形式或其融合形式中選擇。大綱的要求更多從命題上為考生考慮,不會刁難學生。
文綜
與去年的高考大綱相比,政治科相對穩定,沒有太大變化。歷史科則體現了「穩中求變」的高考思想,題型示例有調整。地理部分的變化也不大,較去年只是刪去了「世界糧食問題。
責編: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