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名師解讀2020年高考數學試卷:難度有所降低,題型分布回歸常態

2020-11-26 騰訊網

2020年全國高考數學考試已落下帷幕,對於數學試題的難度及其他維度備受師生和社會各界的關注。

周南梅溪湖中學特色建設中心副主任、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劉谷黃第一時間對2020年全國高考數學理科試卷(卷一),即湖南理科考生的答卷進行了分析,表達了自己的幾點思考,具體如下:

一、命題嚴格遵循了《考試大綱》和《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

命題體現高考考綱修改的基本原則:「堅持整體穩定,推進改革創新,優化考試內容,著為提高質量,提前謀篇布局,體現素養導向」中,並將「整體穩定」放在首位。今年的高考數學命題整體布局確實是如此的。注重對數學核心素養的考查,體現素養導向。整套試題考點比較常規,難度有所降低,題型分布回歸常態。

數列求和(第17題數列考查了等差中項性質及等比基本量計算;第二問考查錯位相減法求和;),三角變形求值(7 題、9 題,甚至16、22題),立體幾何(10、16 題及第18 題立體幾何第 1 問,線面垂直證明,條件較多,若用幾何法,較為複雜。而用向量法則相對簡單;第 2 問求二面角,建系便可解答)的線面垂直與二面角大小的求解以及與球有關的問題等,仍然是知識考查的熱點。

圓錐曲線中直線與橢圓的位置關係,求離心率,過定點的幾何特徵以及最值問題(4 題、11 題、15 題和第20題圓錐曲線,第1問考查直接法求軌跡方程,第2問考查直線過定點問題,對學生的計算能力要求較高,但可由特殊到一般,先猜後證);第19題概率相對往年題號有所前移,題目材料新穎,但整體知識考查相對單一,側重考查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建議用列舉法輔助;利用導數求解函數的單調性與帶參數的不等式的問題(第 21 題導數回歸壓軸,第 1問求單調區間,導函數為超越方程,猜根簡單,但需嚴謹證明;第 2問含參函數恆成立問題,參變分離思想簡單,計算能力要求較高,但本題是以指數函數作為命題背景,構造法則會使得計算過程變得簡單,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要求較高)仍然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 2020年全國 I 卷在平淡的表面下深藏兇機,暗顯探索能力,想拿高分並不容易。總體看來,解答題依然重點考查三角函數(今年大題淡化了,但相關題目不少)、立體幾何、數列、概率統計、圓錐曲線、導數、極坐標與參數方程、不等式等主幹內容。

二、試題穩中有變,由淺入深顯基礎,平而不凡顯素養

縱觀 2020 年全國 I 卷,試題的題型風格與 2019 年有較大差別,與 2018 年的相似,重點考查雙基內容,突出主幹知識和重點內容的考查。但與 2019 年全國 I 卷相比,整體難度基本持平,其中選填整體難度降低,大題難度跟去年較為相近,但難點分布與去年相比有較大差異。注重考查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第 12 題考查的是函數與不等式,需要構造函數並結合函數的單調性,要求考生有較高的函數與方程的核心素養;第 16 題考查的是解三角形,題目不難,但考生比較難還原圖形中的邊長信息,考查考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和閱讀能力(3,19 等題的審題)。如對數列的考查,今年的第 17 大題相對去年的第 9 題與第 14 題及 21 大題,題目量明顯減少,相對去年的 21 題以概率統計為背景涉及到遞推數列求通項問題,數列的難度也明顯降低了,對大部分同學而言簡直就是送 12 分。

大題的位置安排和去年不同,恢復到中學數學考試命題的基本習慣的軌道來了。

三、試題進一步向新教材新高考靠攏

2019年高考後,數學傳統題三視圖、線性規劃沒有出現在試卷中,可以理解為新教材刪除的內容,或將在高考試卷中消失。

2019年的第8題是程序框圖,在今年也沒有了,體現了試題進一步向新教材新高考靠攏。但 2020 年出現了線性規劃題(13 題),線性規劃 2019 年沒有題目,新教材也不作要求,今年有關線性規劃內容的試題再次回到試卷中來,是否意味著線性規劃將重回新教材?另外,文理同題率增大,為新高考數學不分文理作準備,文科數學當然也會進一步向理科數學靠攏。

四、強調數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通過設置真實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同時增強數學文化浸潤,試題注意吸收世界數學文化的精華,引導學生熱愛數學文化。2019 年應用題是四道題(4,6,15,21 題),2020 年是三道題(3,5,19 題),今年題量減少,難度也降低。我的理解是,去年文理第 4 題均以著名的「斷臂維納斯」雕像為例,但第 4 題的位置非常突兀,顛覆了傳統上前 5 道甚至前 8 道題直接送分的習慣。同時 21 題不僅難,而且試題位置也變了。從另一方面理解,旨在考查考生靈活應變的能力和主動調整適應的能力,為新的高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動態模式,有助於破解僵化的應試教育。但有些教育慣性不是一次考試能夠改變的,所以今年稍微降點溫。

五、試題具有導向與選拔功能

總之,今年的高考數學試題穩步推進,適度發展創新;立足基礎,彰顯人文關懷;著眼能力,通過思維層次的甄別,突出高考的測試與選撥功能(如 12、16、21 等題);在延續主幹知識重點考查的同時兼顧知識面的覆蓋,不偏不難,有效避免「猜題押題」、「題海戰術」;頻現經典、兼顧冷點,體現了命題專家堅持改革與創新的嘗試;關注應用,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從整體角度、系統高度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有利於發揮高考的導向與選拔作用。

鑑於 2020 年高考試題特別注重回歸基礎,平穩過渡,在平凡的表面上突出數學素養的考查。新一屆高三學生應加強"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四能"即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訓練,並加強六大核心素養的培養。

瀟湘晨報記者 李楠 實習生 孫春霞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長沙九位名師點評2017年高考試卷
    2017年高考昨日全部考完,長沙九科名師點評高考試卷——   題型創新,注重考察綜合素養 長沙晚報 記者餘劭劼 攝   長沙晚報記者 徐媛 詹春華 嶽霞   2016年,湖南省由以往的語數外自主命題恢復為全部使用全國卷。今年是湖南高考第二年恢復使用全國卷,許多家長、老師最關心的是,今年的高考試卷考題設置如何,難度係數怎樣?昨日下午,高考全部考完,試卷和答案也隨後公布,本報第一時間邀請長沙9位名師,點評9科高考試卷。
  • 宿遷名師解讀2020年江蘇高考物理試卷:注重基礎,突出對應用、創新...
    為了讓宿遷考生和家長第一時間了解2020年江蘇高考物理試題的特點,7月10日,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宿遷名校名師針對2020年江蘇高考物理試卷進行深入解讀。點評人:中學高級教師、宿遷市高中物理學科帶頭人、宿遷中學物理備課組組長花光明據花光明介紹,江蘇高考明年開始實行新方案,在這新舊交替的大變革背景下,物理是新方案中繼續實行江蘇自主命題的科目之一。今年的江蘇高考物理試題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既要保持原來的風格,又要與新方案的精神平穩對接,從試卷整體上看確實體現出這樣的特點,完成了使命。
  • 2020年北京高考數學試卷權威解析
    2020年北京高考數學考試於7月7日下午結束了,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們對2020年的數學卷試卷進行了細緻的命題解析。  在試卷難度控制上,為了增強文科傾向考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獲得感,試題「入口易、口徑寬」,中低難度試題的分值佔有一定的比例;為了繼續保持理科傾向考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成就感,試題「深入緩、出口難」,沒有降低綜合創新題的難度,依然具有較強的挑戰性,並保持了較好的區分度。
  • 2020高考全國卷I 理科數學快評:由淺入深顯基礎,平而不凡顯素養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數學專家團隊認為:縱觀2020年全國I卷,試題的題型風格與2019年有較大差別,與2018年的相似,重點考查雙基內容,突出主幹知識和重點內容的考查。與2019年全國I卷相比,整體難度持平,其中選填整體難度降低,大題難度跟去年較為相近,但難點分布與去年相比有較大差異。一.試卷各板塊佔比——趨向穩定由模塊佔比可知,整套試卷在六大板塊的考查比重上有所調整,概率模塊比重下降,其他模塊趨於穩定,依然非常重視對主幹內容的考查。
  • 2020年北京市高考適應性測試 數學試卷及評析
    一、試卷結構分值2020年北京高考適應性測試數學試題題型題目數量分值選擇題 共10題,40分填空題具體題型、題量、分值分布如下表:三、試卷考點分布四、北京2020模擬卷的變化與創新1、試卷題型結構沒有變化,但考查側重比有所調整2020年北京模擬卷仍然是選擇、填空、解答三種題型
  • 高考英語題型分值分布及考核重點
    、語法填空、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短文改錯和高考英語作文,高考英語各題型分值分布表如下圖,北京四中英語教師方芳老師將解讀北京高考英語各題型的考核重點變化。   高考英語各題型考察重點   高考英語聽力考核日常交流;詞彙+語法(單項選擇)考核基礎知識;完形+閱讀考核語篇理解;改錯+寫作則是考核應用能力。   高考英語題型變化:第一,英語穩定中難度增大。這個變化是比較緩慢的,但是與前幾年相比肯定是逐年提升的。第二,重在語言能力應用。
  • 名校名師點評2019年高考合肥二模試卷
    試卷結構和題型設置與2018 年全國Ⅰ卷基本相似,題目細微處有改動,如第6題由兩問變成了一問,分值未變。語言文字運用第20題在模仿全國卷的同時,又有所創新,不是單一的檢測書面語體方面存在的問題,而是考查語言表達方面的問題,涉及面更廣,對考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語言文字運用題總體較為容易,可以有效樹立學生備考信心。
  • 2020高考全國卷I:由淺入深顯基礎,平而不凡隱素養!
    ——2020高考全國卷I 數學科(理) 快評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員會數學專家團隊認為:縱觀2020年全國I卷,試題的題型風格與2019年有較大差別,與2018年的相似,重點考查雙基內容,突出主幹知識和重點內容的考查。
  • 2020年北京高考數學試卷權威解析_公告提示_首都之窗_北京市人民...
    2020年北京高考數學考試於7月7日下午結束了,北京教育考試院和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的專家們對2020年的數學卷試卷進行了細緻的命題解析。  在試卷難度控制上,為了增強文科傾向考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獲得感,試題「入口易、口徑寬」,中低難度試題的分值佔有一定的比例;為了繼續保持理科傾向考生在數學學習上的成就感,試題「深入緩、出口難」,沒有降低綜合創新題的難度,依然具有較強的挑戰性,並保持了較好的區分度。
  • 2020高考數學各卷難度大PK,究竟誰最難?
    2020高考數學各卷難度大PK 來源:高考直通車綜合自掌門1對1(ID:zmlearncom) 取代去年的「維納斯」,今年高考數學刷屏的是胡夫金字塔、鋼琴三大和弦、北京的地壇…… 有網友說考完北京數學要去天壇數地磚...
  • 今年高考數學難嗎 2017年高考數學難度排行榜最新出爐!
    2017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很多高考生都說今年的高考數學太難了,那麼今年的高考數學真的很難嗎?下面有途網小編跟大家說說今年高考數學難嗎,2017年高考數學難度排行榜最新出爐!歡迎閱讀。22題還是以數列作為壓軸題,分布設問,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拿分,有較好的區分度。與去年相比,題型變化不大,還是要注重通法通性的訓練。
  • 泉一線名師部署高考 回歸課本查漏補缺吃透考綱例題
    海都閩南網訊 2012年高考「風向標」終於明確。前日,我省高考《考試說明》正式出臺,試卷結構、總體分值、難度設置等不變,語文、數學、英語、化學、政治等學科考點略有調整,其他學科總體保持穩定。  眼下,泉州各校已進入高考第二輪複習。考生在未來三個月該如何實現有效提高?
  • 「2020高考試卷分析」數學:理科試題穩中有變難度略有提升文科試題...
    東北網7月7日訊(記者 王春穎)7日,2020高考首日,語文和數學科目考試結束。記者在考試後採訪到了哈三中理科和文科數學教師段祥英和姜丹,就今年數學試卷考題作出分析。2020年高考數學命題突出數學學科特色。
  • 專家解析2020年高考北京數學試卷:重視數學基礎,考查數學素養
    2020年高考北京數學試卷整體上符合國家課程標準要求,結合北京市高中數學教學現狀,知識要素覆蓋全面,數學素養考查突出。與去年相比,在試卷結構、分數設置等方面有所調整,在題型分布、難度預設和梯度設計方面基本保持穩定。
  • 2018年高考考什麼 名師為你解讀高考大綱
    數學   夯實基礎,少練偏題、怪題  解讀老師 長郡中學數學高級教師王毅  2018年的數學考綱(包括文理科)與2017年沒有變化,依然明確提出了從三個方面考查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即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能力、數學的科學與人文價值,選考題還是選修
  •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
    我市名師解析2020年高考試卷——語文 側重對家國情懷及個人成長的思考 2020-07-16 0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年高考江蘇數學(理科)試卷評析:重視基礎、關注核心素養
    來源標題:2020年高考江蘇數學(理科)試卷評析:重視基礎、關注核心素養 第一部分:試卷命題特點概述2020年江蘇高考數學(理科)試卷依然延續了江蘇卷的特點,試卷結構與題型分布整體保持穩定
  • 新東方史燕培解析2020北京中考數學:體現數學思維 回歸知識本質
    2020年7月17-19日,北京中考如期舉行。網易教育《名師解讀北京中考》節目,邀請來自北京新東方的名師們,從試題難度、試卷創新和備考建議幾個方面,為廣大學生和家長深度剖析,快來關注!
  • 今年廣西高考數學難不難?名師點評:穩中有創新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8日訊 高考數學已經結束,據了解,2020年廣西高考數學試題採用的是全國III卷,分為文科試題和理科試題。今年高考數學試題難不難?有什麼變化?7月8日,記者特邀南寧市第二中學數學組黃邵華老師對高考數學作點評。
  • 2020年高考全國Ⅰ卷數學(理科)試卷評析
    2020年全國Ⅰ卷高考數學(理科)試卷(以下簡稱「2020年全國Ⅰ卷」)以「一核、四層、四翼」為命題出發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學科核心內容,突顯對數學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體現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基本要求,試題意在檢測數學學科核心價值和學科素養發展水平,貫徹高考評價體系核心理念,特別體現了重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