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宿遷考生和家長第一時間了解2020年江蘇高考物理試題的特點,7月10日,記者第一時間邀請宿遷名校名師針對2020年江蘇高考物理試卷進行深入解讀。
點評人:中學高級教師、宿遷市高中物理學科帶頭人、宿遷中學物理備課組組長花光明
據花光明介紹,江蘇高考明年開始實行新方案,在這新舊交替的大變革背景下,物理是新方案中繼續實行江蘇自主命題的科目之一。今年的江蘇高考物理試題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意義,既要保持原來的風格,又要與新方案的精神平穩對接,從試卷整體上看確實體現出這樣的特點,完成了使命。試卷按照 「有利於科學選拔人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公平」的原則設計。以物理基礎知識為載體,重點考查學生的關鍵能力。試卷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
試題的結構、題型、題量、難度保持相對穩定
試卷的題量和題型及布局與上年相比基本保持不變。單選、多選、實驗題、3-5必做和3-3、3-4二選一,三道計算題保持了電磁感應、動力學綜合、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連順序都與往年一樣。以題量和分值體現了兼顧知識覆蓋面的同時突出了牛頓第二定律、機械能守恆定律、電場電路、電磁感應規律等主幹知識的考查,能力考查層面難度分布合理,難度結構層次分明,學生容易上手。考生對試卷有熟悉感和認同感,利於考試水平的正常發揮。
試題注重基礎考查 突出應用能力、創新能力考查
如第3題,考查了學生對磁通量的理解,楞次定律的應用等基本方法;第5題研究多節車廂的受力問題,考查了受力分析時合理選擇研究對象,靈活使用整體法和隔離法的動力學基礎分析能力。第10題電學實驗依然考查了實物連線、描點作圖等基本實驗能力。第9、13、16題要求運用圖形圖像進行數形結合的思維手段,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考查,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不是靠死記硬背、刷題能夠應對的。
試題素材聯繫生活 突出關鍵能力考查
習題情景密切聯繫生產生活實際,力學實驗題是利用自有落體測重力加速度,現場真實感很強,彰顯了新課標中的基本要求。問題情境源於生活、源於現代科技,如汽車的運動中功率和阻力的關係,多節車廂、人造衛星的運動等等。
試題發揮了高校對人才選拔的功能,又凸顯了對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引領價值
實驗題的非常規的電路變換,把R0換成導線會有什麼影響,讓學生對電路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第15、16題情景很新穎,在題目設置上難度層次分明,大多數學生能從機械能守恆入手,但要繼續深入下去全面完整地完成,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學生只有熟練掌握相關空間和時間幾何關係,並且具備高水平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如數學知識在物理問題解決中的應用、邊界條件的確定、周期性、基本模型創新應用等,因而試題能很好地區分不同能力層級的學生。(記者 王豔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