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又出手了!用衛星科技解決「人象衝突」

2020-09-25 金融界

「人象衝突」問題由來已久。據專業人士介紹,這是大象學中最複雜的一個問題,幾千年來也沒有持續有效的緩解方法。

如今,「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系統建成後,利用科技手段解決「人象衝突」成為可能。通過給大象戴上「電子項圈」,結合北鬥定位+雲技術,從空中為人民生命財產架起了一道無形的守護網,成為北鬥造福人類生活的又一鮮活例證。

電子項圈研製階段,工作人員為大象測量頸圍(受訪者供圖)

「人象衝突」困擾已久

大象作為一種自由漫步、大範圍遷移的動物,由於體型龐大,會對周邊的環境帶來較大影響。在我國,亞洲象是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其體型巨大,感官發達,自我保護意識強,具有攻擊能力和群體攻擊的特點。

成年亞洲象每日食量約為150公斤,每天需要1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行走和覓食。如果象群行進到人類居住的區域,就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人象衝突」,嚴重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

有時,這種衝突相當慘烈。野象出沒的地方,人們的生命安全遭受嚴重威脅。有的村裡甚至設置了「野象監測員」這樣的高危職業,當象群靠近村子時他們就開始日夜監測,然後通過村中廣播、微信群通知等方法,提醒村民迴避。儘管如此,傷人事件仍然時有發生。

此外,被象群踩踏過的田地也經常變得坑窪密布、面目全非,因此,大象也被很多人認為是大型的農業「害蟲」;野象還能夠輕而易舉地損毀人們的房屋、設施,家中鐵門被象鼻輕輕一甩就能「連根拔起」。

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9年,西雙版納全州共發生野生亞洲象肇事事件4600多起,導致50餘人傷亡,農作物受損面積12萬餘畝,保險補償超過1億元。

工作人員在西雙版納開展衛星通信和定位性能測試(受訪者供圖)

「無解」難題迎來曙光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目前有約300頭亞洲象,集中分布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普洱和臨滄3個州市,其中約有200多頭活動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與當地居民的生存範圍存在交錯甚至重疊。

一邊是野生動物保護,一邊是人類自身的生存。這對矛盾會一直「無解」嗎?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一般來說,解決「人象衝突」的傳統方法多是依靠人工警報、燃放鞭炮、燃燒火堆等方式進行驅趕,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又引入大象圍欄、無人機監測等方式進行監測預警,但受限於網絡信號的覆蓋和天氣變化等因素,依然難以精準掌握象群的行動軌跡。

如今,得益於「北鬥」系統的精準定位和獨有的短報文技術,「人象衝突」這一無解難題迎來了一絲曙光。

今年7月,馬雲在阿里內網發布倡議,號召員工一起解決人象衝突,用技術尋找可持續的解決辦法。阿里團隊與商業衛星公司九天微星深入交流後,提出大象監測終端硬體系統與雲平臺軟體系統相結合的方案。9月24日,在上海市政府指導,支付寶和螞蟻集團主辦的「外灘大會」上,這一解決方案首次與公眾見面,展覽區一條周長超過3米的「大象項圈」吸引了大量觀眾駐足。

九天微星創始人兼CEO謝濤介紹,大象項圈採用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北鬥短報文信息回傳和NB-IoT信息回傳等技術,與雲平臺配套使用,可及時監測大象的行動軌跡。

「外灘大會」上展出的北鬥高精度定位「大象項圈」(受訪者供圖)

「北鬥」讓人與動物和諧相處

據介紹,利用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大象項圈」內置的電子圍欄將野象活動區域劃分為「棲息地安全區」「緩衝區」和「人象衝突區」。

當項圈監測到大象離開棲息地,前往森林邊緣的「緩衝區」時,每運動200步,系統觸發一次定位和上報,為管理部門提供「人象衝突」預警。

當大象進入「人象衝突區」,每100步就會觸發和上報一次定位,為衝突監控和驅趕隊抵達提供精確位置,減少野象侵入造成的人員損傷和財務損失。

此外,考慮森林環境、大象生活習性、保護研究需要等因素,技術團隊還採用了多種工藝對項圈結構進行加強,確保滿足長周期工作、高級別防水、耐拉伸耐撞擊、可調節尺寸等實際使用需求,具有功耗低、可靠性高、定位精度高等優勢。

未來,這些長期記錄的位置及軌跡信息,也將為研究野象的棲息地和活動習性提供精確數據。

亞洲象在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和科學研究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謝濤表示,「本次大象項圈的合作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衛星應用場景示範,相關技術和方案可拓展至多種珍稀動物的保護。」

據悉,九天微星和阿里相關技術團隊近期將再赴雲南西雙版納,進行項圈佩戴試驗,開展「人象衝突」解決方案實測。

本文源自人民網-科技頻道

相關焦點

  • 九天微星用衛星解決人象衝突,亞洲象每走百步觸發上報定位
    九天微星用衛星解決人象衝突,亞洲象每走百步觸發上報定位 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2020-09-25 13:10 來源:澎湃新聞
  • 周長超3米,還有北鬥衛星定位能精確到半米
    該項圈是「螞蟻保護大象」計劃中的關鍵一步,由螞蟻集團聯合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為解決人象衝突而設計九天微星工程師、大象項圈產品經理陳彥男介紹,這款大象智能項圈在設計上充分融合了衛星通信和地面通信「天地一體化」技術思路,結合北鬥衛星系統技術能力和IOT技術,實現對象群活動的精準監測和上報,進而幫助管理部門及時跟蹤大象和發布預警信息,避免人象衝突。
  • 你是否在用北鬥衛星?
    同GPS一樣,北鬥服務可自動接收衛星信號,無需手動設置。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最大的優勢是把導航與通信緊密結合起來,比如在沙漠、草原、森林等地方,手機沒有信號時,「北鬥」就能發揮出重要作用了。北鬥三號衛星組網在太空鋪設了一條「星間鏈路」,使「北鬥」不依賴全球建站便可以跟星座中的所有衛星相連,即使與地面中斷聯繫,衛星也能繼續提供服務。
  • 我國北鬥科技再度突破,好消息不斷,35顆北鬥衛星投用
    我國北鬥科技再度突破,好消息不斷,35顆北鬥衛星投用中國早期研發技術較為落後,因此曾受歐洲邀請加入這一高端技術的研發之中,不料在中國投資了2.3億歐元之後,歐洲卻宣布中國&34;。受此刺激,中國萌生了獨立建設導航系統的決心。
  • 最美科技工作者|小衛星大挑戰 用自主創新為北鬥導航定位
    20年前,林寶軍接手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研發團隊「總舵手」時的雄心壯志,隨著 今年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的 建成終於得酬——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導航是中國航天人給世界的又一貢獻。
  • 中國北鬥建成之後,土豪國家也出手了,2021年發射第一顆導航衛星
    圖為衛星導航系統在不久前,北鬥導航系統正式完成全球組網,並開始投入使用,而在中國北鬥建成之後,可能是眼紅中國北鬥成就,又一個國家也宣布要建全球導航系統,但這次不是印度,而是中東土豪國家阿聯,據悉,阿聯將於2021年發射其第一顆導航衛星,並在之後的幾年裡陸續發射後續的導航衛星,看來北鬥的成功,給了不少國家自信,這次連土豪國家也出手了,之後說不定會有更多的國家發射自己的導航衛星。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講座紀實
    2020年11月21日晚,北鬥星通集團公司研究院博士後技術總監陳良博士受邀為北京科技大學MBA集中班做專題講座,專碩中心李曉靜主任以及集中班的五十餘名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
  • 科技知識: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一、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概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鬥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 北鬥衛星有啥用?
    6月23日上午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說起北鬥總有人問,北鬥究竟怎麼用?與我們普通人有什麼關係?無人清掃車可以按規劃路線自主完成工作環衛工人可以站在樹蔭下用App指揮它工作不用在酷暑下揮汗清潔啦
  • 你在用北鬥衛星了?
    首先北鬥衛星是通過設備上裝有的北鬥硬體提供服務的,不是通過下載特定的軟體提供服務的,也就是說你的設備上有北鬥硬體就能使用北鬥衛星。最常見的設備就是手機了,那麼怎麼知道自己手機是否有北鬥硬體呢?可以通過百度查詢自己手機的型號,查詢手機參數上的定位系統是否有北鬥或是BDS,有的話就是支持。
  • 北鬥導航正式出手!再見,GPS!
    歐界報導:近段時間,北鬥官方正式出手,曬出「成績單」:5年來,我國推出的全球首個支持「北鬥」的加速輔助定位系統,服務覆蓋200餘個國家和地區,用戶突破1億,日服務達2億次。在前幾天的未來論壇理解未來沙龍上,中科院博士導師徐穎介紹了北鬥的相關情況:目前,國內很多手機都支持北鬥導航的,比如華為,魅族,小米等手機,只是大家沒有感受到而已。因為考慮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問題,沒有特意提醒用戶現在用的是北鬥,還是GPS。
  • 「北鬥衛星」+「墨子號」,這位浙師人參與了兩大航天科技工程的...
    「北鬥衛星」+「墨子號」,這位浙師人參與了兩大航天科技工程的總體設計!今年六月,蔣虎為了激勵浙江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生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工程,特向母校捐獻北鬥導航衛星模型;同時也藉此機會,與母校師生一起分享浙師人參與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的自豪與欣喜之情,並祝福母校取得全方位的更大發展。02焚膏繼晷,有志者終成「造星專家」北鬥為地球指路,誰來為北鬥指路?
  • 中美衛星導航大戰,北鬥用戶激增,川普又開始出陰招了!
    隨著我國北鬥導航衛星系統全面投入使用,現在我們已成為全球性的重要衛星導航科技強國。可以說GPS衛星導航系統擁有的功能,我們不僅全部擁有,而且還有超越GPS導航衛星系統的其他附屬功能。目前,世界上很多國家已經對我們的衛星導航系統表現出了濃厚興趣,紛紛開始使用我們的北鬥導航系統,希望以此擺脫對GPS
  • 弘揚新時代北鬥精神,北鬥衛星「兩總」這樣說
    且聽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北鬥導航衛星部分「兩總」怎麼說——>李祖洪(北鬥衛星工程原副總設計師、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高級顧問)要把『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一流的北鬥』發展理念發揚光大、落到實處,關鍵是要解決好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好用
  • 北鬥三號30顆組網衛星太空「集結」完畢 陝西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 有效載荷部件級國產化水平100% 全球導航定位精度2~4米 北鬥三號「收官星」是一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西安分院承擔了該衛星全部有效載荷的研製任務。
  • 高德導航是用的北鬥衛星嗎?
    這個問題問得不是很詳細,高德地圖能不能用北鬥衛星導航不是軟體本身決定的,而是取決於手機本身。 首先,要明白什麼條件下可以使用北鬥: 1、北鬥不是一種軟體,也不是下載一個app就能夠使用的,要求用戶的手機本身有支持北鬥的晶片。
  • 中國北鬥衛星曾遭某國電磁幹擾,36歲的王飛雪僅用70天破解
    由於和歐洲伽利略的合作出現了問題,中國「北鬥」二號2004年才立項的,所以留給「北鬥」二號的研製時間只有3年,而當時一般研製一顆衛星需要5年。當時,在北鬥所有人的努力下,終於在2007年4月初,首顆「北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
  • 北鬥衛星的園區經濟
    8月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帶來北鬥最新進展的解讀:7月31日,我國向世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標誌著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鬥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 有哪些國家在使用北鬥衛星,北鬥衛星精確度如何
    據據《日本經濟新聞》8月20日報導,在全球195個國家首都上空,中國北鬥衛星在130個國家被觀測到頻率,已經超過了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北鬥衛星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至目前,在中東,非洲,跟其他地區的30多個國家已經在使用中國的北鬥衛星系統,但北鬥也正在努力進入日本,美國跟歐洲地區。迄今為止,我國已經擁有46顆北鬥導航衛星,衛星群越大定位越準確,在這幾年裡,我國北鬥已經變得與發達經濟體的衛星系統一樣精確或已經趕超。那麼,哪些國家正在融入我們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呢?
  •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 西安科技助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迎賽點
    西安分院舉行北鬥三號第二顆GEO衛星進站動員會。 賈荷儀 攝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西安科技助力北鬥三號全球組網迎來賽點中新網西安3月10日電 (記者 田進 通訊員 張昊)9日19時55分,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