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聖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內取諸身,外取諸物,類萬物之情,通神明之德而作焉。不管是伏羲畫卦,還是蒼頡造字,都如此。
我們學習經典,一定要把以前的各種解釋丟掉,然後從源頭上來,從大眾都能明白的事物上來了解聖賢們的道理,能稱為經典的書籍,其講的道理是普世的,是四海皆適用的。不是取名為經就是經,經不管時空怎樣變化,人類文明怎樣向前,其道理在宇宙中是亙古不變的,是不證自明的。不需要任何公式公理就能證明太陽東起西落,這些都是人們能看到的常識,或者如陰陽一樣,萬事萬物都含陰陽,是不需要證明的。
道的本意就是路,大路稱為道。就是我們每天走的路,汽車跑的道,月亮、地球、太陽,星辰運行的軌跡。太陽東升西降,月亮西升東漸,九大行星圍繞太陽轉這些都是道,再大點我們會發現,銀河系的星星各有其道,南方朱雀,東方蒼龍,西方白虎,北方玄武,都有各自運行的規律。北鬥為指針,圍繞北辰周天旋轉,不管怎樣看各種天體星系的運轉,他們總歸有一個源頭,一個總的中心點,這個點就是北極星。通過各種規律,發現宇宙的源頭和中心即為大道。
道是唯一的,是眾星匯流的,如果有二就是歧路,三就是途,五就是康,六就是莊。道不可能有二、有分枝,他是達到事物源頭的唯一方向。就像天象一樣,不管太陽地球,銀河系,還是其他星系怎麼轉,怎麼動,他們所有的都有一個指標,圍繞一個中心點在運動。山川、山脈是各有朝向,龍氣各有運行方向,但都能找到共同的源頭,即崑崙。
同樣,江河湖泊,不管多少支流,分流,最終流向的是海洋。從枝到源,眾山眾河所去的地方就是道。萬物不管是動物植物,都是細胞分裂發源出來的,人類亦如此,不管男女,都是精卵結合而生,從精卵的胞胎到頭到軀幹,到四肢,成形為嬰兒,逆向回去的唯一過程就是道。
道字,首上面兩點是陰陽二氣,下為自,自在人身為鼻,身體氧氣和二氧化碳的氣機轉化,通過鼻呼吸交換的肺部氣管即為道。修煉之人,不管哪個法門,都要把身體氣脈打通,達到胎息,回歸嬰兒,也為道。
生活中,小路走的人少,越多人走的地方,道越寬,北京的機場最多,最大,因為他是全國的中轉樞紐,北京是國家的心臟,是大多人嚮往的地方,到這裡的人越多,路就變成道。一個事,一個人認可,是小路,無數人認可,民心所向,就會變成大道。
道是無形無影無聲的,道有常道和大道。從天文、地理、動植物、人身、人事、道路所聚集的道,即萬事萬物匯流的源頭和中心點,稱為大道。常道就如白天黑夜,一年四季,太陽東起西落,月球月升東漸。
宇宙他從最開始的發源,到星系,到萬物,到人類,到祖宗,到我們自己。道、一、天地、祖先、祖父、父親、自己,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從自己返回道的源頭,就要行大孝之道,把自己和父母、祖父的血脈之線打通,直到天地和宇宙的源頭,此親情血脈打通既為得道。
孝的前提是身心健康,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故自己健康,讓父母祖輩不管是這個空間還是他維空間的都身心平衡,再與天地之大公大仁大義大誠大孝之正氣共振,回歸宇宙源頭,自然會得道。
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是可以說的,可以到的,可以行的,但不是我們理解的常道。如在路上,其道路風景各異,四季不同,行走的快慢和工具不同,但通向的前方大道是一樣的。故只能指明方向,而不能細說每個層次的風景和適合什麼法門,因為人的層次提升,方法自然有別。如到山對面的房屋,給你說從這條道可以到,但是前方都被樹木和其他建築掩蓋了,無法細說道怎麼走,因為他是你現在的視野無法看見的,無法細述的。了解大道,就像這通向遠方的道路,你不知道通向何方?他的盡頭在哪裡?這就跟宇宙的本源一樣,能說的,只是沿路的風景,至於大道的源頭無法說,無法道來。而且風景只是一時的,他會隨四季變化而變,隨時空變而變。當然這個道,不是日升月落,四季變化,冬去春來的那個恆常之道。
我們看黑色星空,繁星點點,不知道其有多大,多廣,多深,多遠,有多少星星,是一片混沌,一片迷茫。再看大地,山嶽層疊,樹木成林,百花爭艷,花鳥蟲獸何其多。我們人體,大到皮膚、四肢、臟器,小到血脈、精氣、津液,再到細胞,再到基因,無窮盡……當朦朧狀態,無法分清東西南北,無法分清星辰和其運行規律。但當我們常時間觀察,發現不同的星辰有不同的規律,不同的山河有不同的走向分布,不同的動植物有不同的生命象徵,身體的不同部位功能各異,為了區分他們,於是就有名,這個名就是宇宙現象的濃縮,萬物的顯化,所以名字就有驚天地泣鬼神的作用。
這個名,不是平常之名,常名是可以變換的,是可以更改的,是有生有滅的。而這個名是宇宙大道的顯現,是不隨事物規律的變化而更改的,是亙古不變的。這個名,是一個場,一個信息能量源。這就是名可名,非常名。
我們遠看風景是朦朧模糊的,其混然成一體,但裡面的樹木都是有具體的名,只是它們成一體時,沒有分別心,自然就沒名。近看則萬物有別,每樣植物的粗細、大小、花色、形態都是不一樣的,有區別,就需要名來區分,如人們的姓名一樣。
要行路,就會欣賞沿路的風景,而每條路的風景各有不同,於是就有各種法門,人們往往追求法門風景的春色,把時間花在各種花草樹木的名上,或者某條法門的名氣,而忘了要向遠方看,朝大道走。如同中醫治療患者一樣,患者往往關注症狀的減輕,而不知道正氣的增加,免疫力和自愈能力的恢復,會有排病反應症狀,人的身體失衡不同,心理創傷各異,排病反應也會各有區別,治療時間有所長短,付出和承受力也有大小。而這些通向健康的症狀是不需要特別留意的,也不需要取成千上萬的病名,修補臟腑,經絡平衡,這才是身心健康才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