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鮮花上列印圖案
喝印有自己頭像的咖啡
用燃燒空氣的桌爐做飯
乘無人駕駛的電動飛機
……
喜歡不斷顛覆自我的範春潮
總是會冒出一個個奇思妙想
今年45歲的範春潮,個頭不高,著一件藏青色翻領T恤,樸實的臉上掛著靦腆的笑容。從外表來看,很難將他與「發明達人」「科學專家」「技術怪才」這樣的詞彙聯繫在一起。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相貌平平的普通人,在短短幾年時間,迅速掌握了全彩3D列印、新型能源技術精髓,通過顛覆性創新,突破了發達國家在某些行業上的技術封鎖,獲得國內、國際發明專利多達20項。一個個看似天馬行空、只能出現在科幻小說裡的情景,在範春潮的努力下正逐步變成現實。
從「搬運工」到「技術男」
被業界稱為「發明狂」的範春潮,出生在昭通市鎮雄縣一個普通家庭。也許是天性使然,從小他就喜歡將家裡的鬧鐘、收音機等器械「解剖」後反覆研究。為此,他還挨了父親不少揍。
範春潮告訴《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他的父親是鎮雄縣化肥廠的一名工人,由於愛好物理和化學,收藏了很多這個方面的書籍,自己從小耳濡目染,受到了科學的薰陶。尤其是愛迪生刻苦自學、勇於嘗試,發明電燈、留聲機、電報機等故事給他啟發最大,在他幼小心靈埋下了大膽創新的種子。
到了中學時期,範春潮才開始進行簡單的實驗操作,真正接觸科學原理。與大多數學生不同,他的關注點不僅僅停留在對常規知識的掌握上,而是更多地去琢磨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提升實驗效率、拓展實驗方式。
唯物辯證法規律表明,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對立統一。就範春潮而言,要打破傳統「學而優則仕」的思想觀念,從相對落後的烏蒙山區躋身國際科學前沿,其道路必定是千迴百轉、崎嶇不平的。雖然範春潮更熱衷於理科知識的學習,但父母仍然希望他選擇文科以便於將來步入仕途。
1995年,在父母的安排下,範春潮考入了雲南大學政治系,開始本、碩連讀。閒暇之餘,他喜歡「泡」在圖書館裡閱讀科學文獻。最開始,他僅僅把這作為一種興趣愛好,沒去想這輩子能與發明創造有什麼關係。可不曾料就是這個沒有接受過任何理工科專業教育的鎮雄漢子,憑藉自己不斷努力,研發出一項又一項令人驚喜的專利技術。
2000年,從雲南大學畢業的範春潮,放棄了家鄉的穩定工作,用近10年時間四處闖蕩、開拓視野。他闖過北上廣,走過江浙一帶,哪裡挑戰大,哪裡機會多,哪裡就是他奮鬥的主戰場。
「辭去體制內的工作是想學習沿海地區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模式,但文科類的工資並不高,讓我意識到必須要有一技之長。」範春潮回憶道,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在浙江務工時,他才千方百計地進入擁有熱轉印技術的北京美可達義烏公司。由於四處輾轉,不慎將自己的身份證和畢業證弄丟了,他接連兩次應聘總經理助理都被拒之門外,最後只能採取「迂迴戰術」,先當搬運工進入公司。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主要的工作任務就是負責蹬三輪車,從倉庫搬貨到大大小小的市場擺攤,常常忙到凌晨兩三點。但無論怎樣艱辛,他從來不叫苦喊累,看到負責技術列印的師傅忙不過來就主動上前幫忙,通過「近水樓臺」偷師學藝。
範春潮直言不諱地說,為了擺脫底層做苦力的命運,必須置之死地而後生。他用幾個月不休息、連續奮戰的工作方式成功引起了公司主管的注意。當公司高層領導找他談話時,他迅速抓住展示自己技術才能的機遇,用踏實高效的作風贏得了公司老總的認可,之後,從搬運工一躍成為一名技術學徒。
全彩3D把夢想「列印」成現實
「如今把個人的照片印在杯子外面已經很便宜了,但在2010年以前,這種特製馬克杯的耗材是由美國公司提供的,價格不菲。」範春潮告訴《昭通日報》全媒體記者,為了擺脫被外國人掌控的命運,在技術崗位,他一刻也不敢懈怠,抓住休息間隙潛心研究,僅花了1個月時間就破解了熱轉印技術採用的化學配方。通過反覆配比、測試,得到了更快速、成本更低的列印方式。這一突破「驚呆」了義烏公司的老闆,他當即決定獎勵範春潮20萬元,並邀約他一起創辦新公司,結束了被美國人「扼住咽喉」的務工日子。
成了新公司的股東,範春潮沒有絲毫懈怠。他知道,只有藉助這樣的平臺去鑽研科學技術,才會離成功的彼岸越來越近。短短1年時間,範春潮就成了新公司的技術開發總工程師。不可否認,熱轉印技術的成功研發,增添了他自主創業的信心。
2012年,因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只知道跟機器、實驗打交道的範春潮難以招架,他從新公司淨身而退,開始自己研發上的獨行之旅。他思考再三之後,選擇多功能實物印表機作為自己主要的研究方向。多年來,每次看到靚麗景色卻只能列印在一張紙上,他總是感到頗為遺憾,因此萌生了把照片印在不同材質上的想法。
「思路不對,努力白費,發明就是要在不斷顛覆自我中獲得突破。」範春潮說,一個簡單的想法要變成現實必須花費大量資金,歷經千百次實驗,然而大部分實驗都是以失敗告終。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可能技術上無法突破,資金上也捉襟見肘,很多發明家為了搞研發常常弄得傾家蕩產。說到此處,他不禁感慨萬分。
值得慶幸的是,無論遇到多大困難,家人的全力支持成了他強大的後盾。在範春潮的印象裡,母親張朝先是一個堅強不屈、樂觀積極的人。為了讓父親安心地在外工作,她攬下家裡的大小事務;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她屢次嘗試煮酒、養豬、做生意,背沙、搬磚、建新房統統獨自承擔;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家庭溫暖,她不分親疏收養了十幾個孤兒。無論是孩子調皮犯下錯事,還是生意虧損接連失敗,母親始終微笑面對,好像總有用不完的力氣和拼勁。每每遇到困難,想想母親,範春潮的心中一下子就充滿了力量。
一切磨礪都是成全,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努力付出的人。2012年,範春潮研發的「萬能彩色數碼印表機」實現了在各種材質表面直接噴印文字和圖案。石頭、皮革、新鮮玫瑰花、甚至剛剛衝泡好的咖啡都可以成為多功能實物印表機的原材料。這項發明獲得了歐盟CE認證和中國專利金獎以及國際發明銅獎。經過不斷創新,從二維到多維,這項技術被評為「中國2014年度科技創新最佳發明成果獎」。
相關資料顯示,範春潮研發的全彩3D列印技術,與傳統(FDM)列印技術相比,速度是原來的20倍至100倍,可以實現全彩多材質一次性噴出固化成型,性能穩定、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取代了傳統雷射選擇性燒結,這是列印方式的一次顛覆性創新。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通過掃描數據,用全彩3D列印把所有物品進行百分百複製,在臨床上為精準手術提供最好的參考方案。」範春潮說,目前,他在全彩3D列印技術上已獲得20項發明專利,所有技術被廣泛運用在醫療、教育、航空、文創產業等領域。時下,他還在與各行業積極對接,繼續加大研發力度,促進產品轉型升級。
一個「發明達人」的家國情懷
2014年,在鎮雄縣招商引資政策的支持和吸引下,範春潮再次放棄了浙江安逸的生產生活,選擇回鄉創業,成立了鎮雄春輝文化產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每當從新聞裡聽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講話,範春潮總會變得熱淚盈眶。他敏銳地意識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競爭,如果科技創新搞不上去,發展動力就不可能實現轉換,我們在全球經濟競爭中就會處於下風。
但,萬事開頭難。範春潮說,由於當時區域交通、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不配套,物流成本高、營商環境差,以商招商效果不佳,許多返鄉創業的人舉步維艱,在走了很多彎路後被迫選擇離開。在發展受阻的時候,很多沿海地區企業也曾向他拋出橄欖枝,認為長三角、珠三角一帶才是高新技術的發展之地。只不過,執拗的範春潮始終不甘心。
「日本土地面積小、資源缺乏,他們可以通過高科技轉換將產品賣出更高的附加值,日本能做的我們為何不能做?」範春潮說,儘管要考慮研發又要籌措資金,但無論困難再大他都不會放棄。一方面是希望帶動家鄉產業發展,不想辜負地方政府的信任;另一方面,做過搬運工的他深知外出務工人員的辛勞。只有立足地方實際,研發出更多高端產品,延伸產業鏈,才能讓父老鄉親就近就業、增收致富。說這話時,範春潮語氣鏗鏘,臉上寫滿了自信。
2016年5月,CCTV第四套「走遍中國」欄目組播出了範春潮專訪節目《我為發明狂》,重點探訪他的「3D列印」、咖啡圖案列印、無落差流水發電等小發明。這期專題片在央視第四套節目播出後,得到了社會各界極大的關注,一時「3D列印」熱門了起來,很多人把電話直接打到欄目組了解情況,欄目組後來又把該專題片做了重播。
2017年,範春潮當選為科技部中國發明協會黨委委員(副廳待遇),國家教育部首批入選「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雲南省雲嶺技能大師、昆明國家高新區「全彩3D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昭通市委聯繫專家。2017年4月25日,應邀參加第十一屆「中國發明家論壇」,所研發的3D萬能彩色實物印表機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和中國發明協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雲鶴院士及參會的眾多代表的稱讚。
2019年6月,範春潮應邀隨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俄羅斯並出席第23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
近年來,隨著以綜合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昭通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升級,這讓範春潮看到了發展的希望。他一邊大力推動全彩3D列印技術的成果轉化,籌集新一輪研發資金;一邊立足雲南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的實際,致力於新能源領域的探索與研究。
今年疫情期間,由於無法外出,範春潮在家裡帶著4歲的女兒做小實驗打發時間。誰曾想竟意外攻克研發瓶頸,找到了雷射裂解水分子燃燒空氣的方法,其耗能成本僅為燃煤、燃油、燃氣的15%至30%。這意味著無處不在的空氣不僅具備了天然氣、汽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效能,並且其燃燒過程可達到零汙染、零排放,這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發明。
古有明訓,戒急用忍、行穩致遠。範春潮在獲取空氣燃燒的方法後,並不急於投放市場獲取個人利益,而是積極響應國家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行動,從民生大眾實用的角度出發,率先研製出了可以替代電磁爐、燃氣灶,同時安全、生態、價格實惠的空氣燃燒焰爐灶。
範春潮說,經過昭通市政府與國家知識產權局視頻連線,他去北京提交了空氣燃燒原理和構架圖紙,並與專家進行現場答辯。8月27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下發了空氣燃燒雷射離子體分解裝置和空氣燃燒焰爐灶的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最快半年時間可以獲得正式授權。
「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鼓勵下,我已經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範春潮欣慰地談到,現在第一代產品已經研製成功,下一步他將加快研發速度,吸引更多財力雄厚的企業入駐昭通,帶動地方高端製造業發展,同時將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探索空氣燃燒技術更加廣闊的應用市場,為國家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科技助力。
近40年潛心篤志、精進不休,從一個溫文爾雅的文科生轉型鑽研技術的理工男,從一名裝卸工人到擁有20項發明專利,範春潮用堅韌和執著在不斷顛覆、不斷重構中譜寫著一個個關於夢想的傳奇故事;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開始,他用自己發明的產品為百姓謀福祉、為國家節能減排做貢獻,用赤子之心在烏蒙大地上寫下了一個「發明達人」的家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