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端射頻模塊(RRU)關鍵技術創新及發展趨勢

2021-01-15 RFID世界網

遠端射頻模塊(RRU)包含收發信機(TRX)、功放、射頻(RF)算法、濾波器、天線五大專有關鍵技術方向。其中TRX主要聚焦高集成、低功耗、大帶寬技術;功放及算法主要聚焦高效率低成本技術;濾波器主要聚焦小型化、輕量化技術;天線主要聚焦於天面簡化、5G低頻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5G高頻技術。本文同時詳細說明了近十年來這些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創新。

1、RRU關鍵技術方向及重要性

遠端射頻模塊(RRU)是無線基站中的核心子系統,主要完成基帶到空口的發射信號處理、接收信號處理,主要功能見圖1。

RRU系統由收發信機(TRX)、功放、濾波器、天線、電源、結構六大硬體子系統組成,包含TRX、功放、射頻算法、濾波器、天線五大專有關鍵技術方向。

RRU關鍵技術所服務的RRU在無線網絡各子系統中有2項第一:主設備發貨量佔比第一(佔比>70%);銷售額佔比第一(>45%)。因無線網絡又是運營商網絡中的銷售額佔比最高的部分,所以也可以說RRU在運營商網絡各子系統中銷售額佔比第一。

基於RRU這樣的位置,四大通信設備製造商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提升RRU產品關鍵競爭力,以期獲得對應的市場回報。

RRU產品關鍵競爭力(強業務能力、高效率、低成本、小體積、輕重量等)提升,要點之一是要做好RRU關鍵技術研發。中興通訊深知這個要點,所以在該方向上持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通過數十年持續研究,中興通訊在RRU關鍵技術上已從追隨者成為行業領先者。

文章中,我們將細化介紹近十年來RRU關鍵技術方向細分、演進趨勢及創新。

2、中興通訊RRU關鍵技術創新

2.1 TRX關鍵技術創新

TRX主要分為數字、射頻2部分,主要用來完成數位訊號和射頻小信號的轉換。

TRX關鍵技術集中體現在鏈路方案及關鍵元器件的演進上。以小型化、大帶寬、低功耗、低成本為驅動力,TRX數字中頻部分形成了2種方案及對應的關鍵元器件演進路線(如圖2所示),TRX射頻部分形成了3種鏈路方案及對應的關鍵元器件演進路線(如圖3所示)[1]。



圖2、TRX數字中頻部分演進路線



圖3、TRX射頻部分演進路線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的特點是靈活可編程,可快速響應RRU產品所需的新特性。在這個方向上,中興通訊RRU快速形成了FPGA平臺方案,積累了基於FPGA的高效模塊化設計方法,很好地支持了產品新特性的快速穩定交付。

專用集成電路(ASIC)相比FPGA,成本、功耗均降低約50%,對產品競爭力貢獻突出。中興通訊從2006年開始投入,已研發了若干代ASIC,很好地提升了RRU產品的熱耗、成本競爭力。

模數(AD)/數模(DA)+多晶片組件(MCM)方案聚焦於高性能,特別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應用。演進路線的核心是器件高性能+多功能集成。中興通訊從2008年開始投入,已研發了5代MCM,使得2T2R RRU的射頻器件從30顆降低到8顆,功耗降低>30%,單板布局面積降低>5倍。

TRXSOC方案採用零中頻,其顯著特點高集成、低功耗。從2011年開始,中興通訊已研發5代TRXSOC,零中頻技術及器件已適用于越來越多的RRU產品形態,並特別適用於5G大規模MIMO有源天線單元(AAU)。

射頻採樣(RFS)方案採用轉換速率(GSPS)高速AD/DA相關技術,對DC-6GHz射頻信號進行直接採樣。特點是高性能(雜散性能好)、多頻和大帶寬,特別適用於多頻RRU、5G高頻等大帶寬的RRU。從2014到現在,器件已演進5代,集成度和超帶寬性能持續提升[2]。

近年來,數字中頻射頻單晶片方案及關鍵器件路線開始成為熱點,後續大規模數模混合集成會持續演進和整合提供RRU獨具優勢的射頻解決方案。

另在5G高頻產品方向,中興通訊整合行業資源集中力量較早地開始5G高頻射頻前端方案(如圖4所示)和關鍵元器件研發。關鍵器件演進路線上,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氮化鎵(GaN)多工藝路線並行,預計在2022實現規模商用。



圖4、5G高頻鏈路方案解調器

2.2 功放關鍵技術創新

功放位於發射通道的末級,通過將已調製的射頻信號進行功率放大,從而得到足夠大的射頻輸出功率(例如:100W),然後饋送到天線上輻射出去。

功放關鍵技術主要包含高效率、大帶寬、頻段拓展幾大方向,其演進路線見圖5。



圖5、功放關鍵技術演進路線

功放熱耗佔RRU總熱耗的60%~70%,因此高效率是功放設計的最重要目標。功放效率的提升依託於功放器件效率提升、高效率電路架構設計2個方面。在功放器件方面,從2010—2017年末,主流功放廠家的橫向擴散金屬氧化半導體(LDMOS)功放器件經過了3—4代的升級,其中高頻段(1.8GHz以上)上GaN已逐步取代LDMOS成為高效器件的首選。在高效率電路架構方面,目前主流商用的高效率電路架構為Doherty路線,在研發的為包絡跟蹤(ET)路線、Outphasing路線。中興通訊從2008年開始投入高效率功放自研,已經過了8代研發,形成了獨有的ZM、DM技術,使得RRU的功放效率始終保持在業界領先水平。在對產品的貢獻方面,以正交頻分多址(FDD)兩發RRU為例,產品3代升級整機熱耗降幅超過30%,其中PA熱耗降幅超過80%。

隨著運營商帶寬的提升、高頻段大帶寬的主力商用,以及天面單元數的降低,功放的帶寬已從單頻30~75MHz到多頻,再到5G單頻的200~400MHz並持續增加。功放對應採用寬帶電路方案、超寬帶射頻(UBR)電路方案來解決,同時GaN功放管的大寬帶特性也很好地支持了功放帶寬的持續增加[3]。

為獲取更多的可用頻譜資源,運營商頻譜逐步向高頻拓展,對應功放要支持的頻段也逐步拓展。主力商用的頻段,也已從早期的900/1800/2100MHz,發展到2.6GHz,及5G低頻的3.5/4.5GHz,再發展到5G高頻的28/39GHz。在器件方向GaN功放管的高頻特性很好地支持了功放頻段向高頻的拓展。

2.3 算法關鍵技術創新

射頻算法主要包括削峰(CFR)、數字預失真(DPD)和無源互調抵消(PIMC)等多個關鍵技術方向。其中削峰、數字預失真方向的演進路線見圖6。



圖6、射頻算法關鍵技術演進路線

削峰是通過對信號的峰值採用適當的策略進行處理,從而達到降低信號峰均比(PAR),併兼顧誤差向量幅度(EVM)和鄰信道功率比(ACPR)指標惡化限制在允許範圍內的目的。根據不同的峰值處理策略,削峰算法主要分為硬削峰、峰值窗削峰、脈衝抵消削峰幾大類別。其中脈衝抵消削峰算法(算法架構見圖7)是系統中最常用的削峰算法,可以滿足大多數系統的應用。



圖7、脈衝抵消削峰算法架構

隨著無線通信系統演進到5G,對於削峰而言要滿足如下幾個趨勢:

無線信號帶寬越來越寬,目前的5G低頻系統信號帶寬100~400MHz,而毫米波系統的信號帶寬達到了1GHz以上。這樣,中頻削峰將受限於速率的限制。

5G系統對下行鏈路時延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低時延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5G系統通道多,對實現資源要求也越來越高。

5G系統支持高階調製方式,對信號的EVM要求越來越高。

所以,削峰的發展趨勢主要特點為低資源、高性能和低時延等。

DPD是在射頻功率放大器的輸入側對信號作預先失真處理,其特性與功放失真特性相反,用於抵消功放的非線性失真。

隨著無線通信系統演進到5G,DPD的發展趨勢為低資源、高性能、超寬帶的處理,這樣也就觸發了一些新的技術和架構的誕生,例如:適應於超寬帶的降採樣技術的研究。

中興通訊從2006—2009年開始投入CFR和DPD算法自研,經過了6代以上的研發,帶寬支持能力提升10倍,支持各類功放,實現資源降低30%,很好地支持了功放效率領先,且很好地支持了RRU多頻多模寬帶及頻段拓展的演進。

2.4 濾波器關鍵技術創新

濾波器於天線、功放與低噪放之間,用於濾除系統中使用頻率以外的信號,避免本系統產生對其他系統的幹擾,也避免其他系統幹擾本系統。

濾波器關鍵技術演進的主要驅動力是小型化、輕量化,主要技術路線為濾波器腔體設計、結構工藝、結構材料。小型化演進路線見圖8。



圖8、濾波器關鍵技術演進路線

中興通訊從2010年開始聯合供應商投入濾波器小型化研發,在大功率方向上,筆記本濾波器(NF)經過3代研發,時分雙工(TDD)8TRRU濾波器體積降低50%,重量降低40%;在小功率方向上,ZTE革新濾波器(ZRF)體積減至普通金屬同軸方案濾波器的20%,給5G低頻AAU整機帶來體積降低>10%、重量降低>10%的收益。

中興通訊同時展開新一代小型化濾波器技術研究,從材料更新、工藝進步、方案替換等維度推進濾波器極限小型化、輕量化。目前在全介質材料濾波器、低溫共燒陶瓷(LTCC)、低通濾波器、體聲波(BAW)、薄膜體聲波諧振器(FBAR)等器件化濾波器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積累,並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果。

2.5 天線關鍵技術創新

無線基站中的天線技術演進如圖9所示。



圖9、無線基站中的天線技術演進

在4G、5G時代,天線演進有三大方向:

方向1為天面簡化,也是業界提出的「1+1」天線概念,即1根可以支持2/3/4G頻段的無源多埠、多頻段天線和1根5G有源大規模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對應解決方案為大規模多頻段天線集成技術。此方向的核心要求是高性能、小尺寸、輕量化、低成本,是天線行業當下的熱點技術之一,圖10所示的「1+1」天線代表了此方向的演進。



圖10、天面簡化:「1+1」天線

方向2為5G低頻AAU的大規模MIMO陣列天線。由於天線陣面成指數級增加,所以小型化、輕量化就成為極為重要的需求。中興通訊提出了低剖面天線的解決方案,成為這一需求的有效解決方案之一,目前能夠實現天線剖面降低50%,能給整機帶來體積降低>10%的收益。

方向3為5G高頻AAU中的陣列天線與電路直接集成。天線與電路集成,其優點在於可以簡化系統設計,有利於系統的小型化、低成本,是高頻毫米波天線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正有成為5G高頻天線的熱門技術之一。

3、結束語

關鍵技術進步直接作用於產品關鍵競爭力提升。以中興通訊RRU為例:

FDD兩發RRU,通過3代產品演進,體積減少61%,熱耗降低32%,成本降低27%。

TDD八發RRU,通過3代產品演進,在機頂功率功率翻倍的前提下,體積減少25%,成本降低55%。

5GAAU,經過3代產品演進,在機頂功率提升5倍,帶寬提升5倍前提下,體積減少50%,重量減少36%,熱耗降低37%。

關鍵技術領先能很好支撐產品關鍵競爭力領先,進而支撐產品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塑造。以中興通訊RRU為例:

2012年推出的業界功率最大、效率最高、體積最小的Magic RRU系列產品。

2012年推出的業界效率最高、體積最小的TDD 8T RRU。

2014年推出的業界多頻支持能力最多、功耗最小、體積最小的Qcell pRRU。

2016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中興通訊Pre5G大規模MIMO榮獲全球移動「最佳移動技術突破獎」和「CTO選擇獎」雙料大獎。

2017年中國通信產業榜,中興通訊5G低頻AAU摘得「最具競爭力產品獎」。

5G時代,大規模MIMO成為無線基站標配,RRU在無線基站產品競爭力中的佔比進一步提升。基於這個發展趨勢,中興通訊已在RRU關鍵技術研發上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為繼續保持RRU關鍵技術行業領先位置、為客戶提供競爭力領先的RRU產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致謝

本文得到了中興通訊RRU中心張作鋒、沈楠、李香玲、段亞娟、趙娜、李從偉、段斌、別業楠的鼎力幫助,謹致謝意!

來源:中興通訊技術

作者:王永貴、張國俊、崔曉俊,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1

相關焦點

  • 一文讀懂RRU關鍵技術
    RRU都有哪些關鍵技術?影響RRU性能的關鍵指標有哪些?本文對此進行簡單的分析。 典型的RRU內部一般由4個部分組成:電源單元、收發信單元、功放單元、濾波器單元(見圖1)。外部接口有:電源輸入埠、光纖輸入/輸出埠、天饋接口、電調和幹接點接口等。各部分分別提供供電、收發信號處理、功率放大、發射和接收濾波等關鍵功能。
  • 移動終端中三類射頻電路的發展趨勢分析
    移動通信採用電磁波作為信號的傳輸載體進行無線通信,因此,其射頻電路在移動通信終端上居於重要的位置,射頻性能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信號的收、發能力和終端與基站通信能力的高低,研究移動終端的射頻電路的設計思想和所採用的射頻器件的發展趨勢,已成為終端製造商的重要課題。
  • RFID標籤關鍵技術應用發展
    RFID系統應用與發展的關鍵是電子標籤,文中重點介紹電子標籤的關鍵技術及國內外研究現狀,並提出了我國現階段應用和發展電子標籤的基本對策。1.1 晶片技術晶片技術是RFID技術中的一項核心技術,一個標籤晶片即為一個系統,集成了除標籤天線及匹配線以外的所有電路包括射頻前端、模擬前端、數字基帶和存儲器單元等模塊。對晶片的基本要求是輕、薄、小、低、廉。
  • 慧智微電子彭洋洋博士:5G可重構射頻前端技術創新與應用|直播預告
    射頻前端模塊主要由功率放大器PA、濾波器、低噪聲放大器LNA、開關等元器件組成,是行動裝置實現信號在不同頻率下的收發和無線通信的核心模塊。射頻前端模塊是連接通信收發晶片和天線的必經之路,其性能直接決定著移動終端設備可以支持的通信模式、信號強度、通信穩定性等重要性能指標,是保證終端用戶通信體驗的重要保障。
  • RF MEMS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微機電系統)技術的各類射頻RF( Radio Frequency)無源器件及微小型單片集成系統的概念與內涵及其應用市場,重點介紹RF MEMS電容電感、開關、移相器、諧振器、濾波器、微型同軸結構、天線、片上集成微納系統等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典型研究成果和產品、技術方案和微納製造工藝及性能特點等,最後淺析RF MEMS領域的發展趨勢。
  • 射頻功率放大器模塊研究分析
    隨著現代數字移動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用戶對無線通信設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實現在各種環境中的穩定、高速的數據傳輸是未來移動通信系統研究者的主要目標之一。射頻功率放大器是發射機的末級,它將已調製的頻帶信號放大到所需要的功率,保證在覆蓋區域內的接收機可以收到滿意的信號電平,但不能過於幹擾相鄰信道的通信,同時又要儘量地保持放大後的大功率信號不失真畸變。
  • 5G產業鏈專題報告:射頻前端行業趨勢與格局解析
    2 射頻前端產業趨勢:創新疊出,孕育國產機會2.1 射頻前端呈現模組化趨勢 射頻前端模組化是趨勢,蘋果等一線旗艦機型使用大量模組化射頻組 件。做成單個分立器件相對容易,但模組化產品需要廠商具備強大的 射頻設計能力。
  • MFRC522射頻模塊在門禁系統中的應用
    該射頻模塊提供UART和PC兩種用戶接口,同時模塊具有天線識別距離大、操作接口易用等特點,極大地方便了客戶在二次開發中的使用。目前,該模塊已成功應用於某些高端小區和星級酒店的門禁監控系統中,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 什麼是射頻?未來射頻的發展方向
    就是射頻技術。 第一代的手機,是大哥大,當時的售價在1萬左右,像一個磚頭,可以拿來防身。iphone,蘋果10在1萬左右,當年的1萬和現在的1萬是沒有辦法比較的。我們更不用說在性能上、功能上發生的改變。集成電路促進了這樣的發展,射頻的發展又在其中佔了重要的角色。
  • 功率半導體模塊的發展趨勢
    打開APP 功率半導體模塊的發展趨勢 發表於 2019-09-04 08:47:25 國際專家把它的發展喻為第二次電子學革命。
  • 光模塊標準進展及發展趨勢:客戶側
    今天咱們來聊聊光模塊相關的標準進展及光模塊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內容上將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客戶側光模塊,主要面向中短距離光互連的,另一個是線路側光模塊,面向城域和長距光傳輸的。   下面首先介紹乙太網的發展及速率接口演進趨勢,然後分別介紹IEEE 802.3、OIF及其它聯盟推出的最新標準,最後展望一下未來光模塊技術的演進,如板上光學(OBO)或共封裝光學(CPO)。簡單概括起來,行文思路就是客戶側光模塊從概念入門到game over。
  • RF-SOI:當代射頻和毫米波前端的核心
    SjCEETC-電子工程專輯「這份清單並不完整,還會隨著新規範的發布而不斷發展,但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它代表了5G中實現的一些最具創新性的功能。」SjCEETC-電子工程專輯對射頻前端來說,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集成化與模塊化,如何將這些不同材料、不同工藝的器件集成在一起,是件非常令人頭疼的事情。SjCEETC-電子工程專輯Luis Andia同意這個判斷。
  • 認知無線電:原理、技術與發展趨勢
    文章簡述了認知無線電的基本原理,對認知無線電涉及的射頻、頻譜感知和數據傳輸等物理層核心關鍵技術進行了總結分析,並結合當前的發展狀況對該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8119.htm  隨著無線通信需求的不斷增長,對無線通信技術支持的數據傳輸速率的要求越來越高。
  • 射頻電路和數字電路有何區別?射頻電纜和雙絞線的聯繫與區別?
    射頻電路:   1.關注阻抗匹配或功率,這是設計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參數,其他中間參數都可以由功率和阻抗來確定;   2.關注頻率響應,通常在頻域內進行分析,因為對於射頻電路模塊而言,帶寬範圍很重要;   3.喜歡用網絡分析儀、頻譜分析哎儀或噪聲測試儀等進行測試,這些儀器輸入/輸出阻抗低,一般都是50歐,往往會對電路產生影響,因此需要在阻抗匹配條件下進行測量
  •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或成新一代半導體發展的重要關鍵
    傳統矽半導體因自身發展侷限和摩爾定律限制,需尋找下一世代半導體材料,化合物半導體材料是新一代半導體發展的重要關鍵嗎? 化合物半導體材料的高電子遷移率、直接能隙與寬能帶等特性,恰好符合未來半導體發展所需,終端產品趨勢將由 5G 通訊、車用電子與光通訊領域等應用主導。
  • 射頻識別技術_射頻識別技術應用實例 - CSDN
    閱讀器根據使用的結構和技術不同可以是讀或讀/寫裝置,是RFID系統信息控制和處理中心。閱讀器通常由耦合模塊、收發模塊、控制模塊和接口單元組成。閱讀器和應答器之間一般採用半雙工通信方式進行信息交換,同時閱讀器通過耦合給無源應答器提供能量和時序。
  • 了解微納米、仿生、醫用機器人等的發展現狀、趨勢及關鍵關技術,就...
    了解微納米、仿生、醫用機器人等的發展現狀、趨勢及關鍵關技術,就鎖定今晚7點雲課堂! 9月27日(周日)晚19:00,「IMAC智能製造雲課堂」第二期第9講,特別邀請到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5g通信模塊廠家_4g模塊與 wifi模塊的通信 - CSDN
    5G的千倍提速需求衍生的毫米波、小基站技術、Massive MIMO與波束型技術、新型多載波技術成為必然的技術創新趨勢,可成倍提升性能。5G部署將支持GDP增長,創造萬億產出,物聯網將成為核心場景,市場將迎來大機遇。射頻器件在5G時代迎來革命,大有可為。
  • 王健:創新藥物製劑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
    在30日舉辦的第31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研發分論壇上,藥物製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健研究員表示,要做創新藥物研發,還要做創新綠色製藥工業生產,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做創新藥物製劑。    王健認為,當前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製藥大國,但還遠遠不是一個製藥強國。
  • 射頻識別系統中讀寫模塊的軟硬體設計介紹
    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於20世紀80年代興起,最近幾年得到迅速發展。它是一種利用射 頻通信方法實現非接觸式、快速、實時、準確地採集與處理信息的自動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