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 Res Toxicol:瀋陽藥科大學硝基缺電子特性決定了呋喃妥因的肝細胞毒性

2021-02-23 衝擊波前沿

硝基呋喃類藥物在多個國家是常用的抗生素和食品添加劑,其可能的致突變性和癌作用及其相應模稜兩可的機制受到廣泛關注。作為5-硝基呋喃的衍生物,呋喃妥因(NFT,1-[[(5-硝基-2呋喃基)亞甲基]氨基]-2,4-咪唑烷二酮)是一種抗菌劑,在單純尿路感染(BTIs)第一線治療中被廣泛使用了近70年。然而,長期使用NFT引起的各種不良反應,包括急性肝炎、肉芽腫反應、膽汁淤積症、自身免疫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為特徵的肝毒性。NFT相關性肝損傷也被稱為藥物引起肝損傷(DILI)的最常見的原因,其相關案例有大量報導,甚至包括一些死亡案例。因此,弄清其肝臟毒性機制對於評估其使用安全性是非常緊迫的需求。

作為5-硝基呋喃家族成員,NFT含有一個硝基呋喃基團和一個乙內醯脲側鏈,其中5-硝基呋喃基被認為是致突變性和致癌性基團。硝基還原是NFT代謝的主要途徑,據推測,其相應的亞硝基和羥胺中間體易與生物大分子進行共價結合,進而引發毒性。然而,NFT代謝的還原反應中間體目前還未被確認。此外,呋喃環也可以通過環氧化作用被生物活化,產生的親電性環氧代謝物可與生物大分子的親核位點進行反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硝基呋喃類藥物的毒性和致突變性能呈數量級差異,這說明NFT的毒性很可能還與其乙內醯脲側鏈相關。而NFT具體哪個基團元素對肝毒性其決定性作用幾乎完全不能確定。

瀋陽藥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基於結構-毒性關係深入探討了NFT的毒性作用機制,即通過評估NFT及設計的其九種類似物或組分(1-9)對大鼠肝微粒體和原代大鼠肝細胞的毒性影響,並對NFT的分子結構進行剖析,確定NFT誘發肝毒性的關鍵因素。

穀胱甘肽(GSH)在細胞保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GSH耗竭是細胞毒性的早期生物標誌物。作為毒性評價的第一步,基於GSH耗竭的微粒體孵育系統常被用來研究代謝介導的毒性作用機制。作者測定了NFT和化合物1-9在微粒體孵育系統中消耗GSH的能力,並成功地確定了亞硝基和羥胺是導致GSH耗竭的反應中間體。結果表明,耗竭GSH的能力下降的順序為:含硝基呋喃化合物(NFT和1-3)>含硝基苯化合物(4和5)>無硝基化合物(6-9),所觀察到的細胞毒性有相同的順序。進一步結合靜電勢分析,該課題組推測耗竭GSH對NFT細胞毒性起關鍵貢獻的結構是缺電子硝基基團,即通過代謝還原NFT的硝基基團,產生的亞硝基和羥胺中間體通過耗竭GSH,引發細胞毒性。本研究結果有助於了解硝基芳香類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機理,促進硝基芳香類新藥的研製。


原文:Hui Li, Zhengyu Zhang, Xiaojing Yang, Xu Mao, Ying Wang, Jian Wang, Ying Peng, Jiang Zheng. Electron deficiency of nitro group determines hepatic cytotoxicity of nitrofurantoin [J]. Chemical research in toxicology, 2019, 32, 681-690.

[在衝擊波前沿公眾號後臺留言「20200107」獲取PDF原文]

ShockwaveDream

衝擊波前沿公眾號,是一個旨在推動科學家自由交流的平臺,分享我們感興趣的研究前沿進展(目前關注的是含能材料領域),或豐富多彩的科研生活,或人生感悟,詩詞歌賦,展現科學家的睿智和幽默的任何方面。誠懇邀請大家積極投稿,搭建我們自己的舞臺。

投稿請掃描左邊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瀋陽藥科大學客座教授大村智博士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瀋陽藥科大學黨委書記吳春福(右二)與大村智教授合影 瀋陽藥科大學校長畢開順(左)與大村智教授合影  北京時間2015年10月5日17時30分,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三位藥學科學家
  • 瀋陽藥科大學陳麗霞團隊從靈芝中發現具有抗炎活性的新三萜類化合物
    內容來源於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近日,瀋陽藥科大學陳麗霞團隊在《農業與食品化學》雜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農林科學大類一區)在線發表了靈芝(Ganoderma lucidum)抗炎活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 瀋陽藥科大學主辦期刊與Elsevier Publisher集團合作研討會成功舉辦
    2018年9月21日上午瀋陽藥科大學主辦期刊與Elsevier Publisher集團合作研討會在瀋陽藥科大學南校區圖書館607室召開
  • 瀋陽藥科大學2004年生物化學(碩士)
    瀋陽藥科大學2004年生物化學(碩士)一、寫出中文名稱及功能或生理意義(2分/題)1.PCR2.p因子3.Met4.FH45.PAGE6.Tm7.DnaA8.HMGCoA
  • JMC|輝瑞藥物化學家教您如何處理毒性基團?
    毒性基團的概念圖1. 1982年華盛頓大學藥學院Nelson教授提出藥物代謝與藥物毒性文章圖片來源JMC毒性基團(structural alerts, toxicophores)是一類與藥物不良反應相關的官能團或亞結構。
  • 瀋陽藥科大學宋少江團隊在芫花根倍半萜天然產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來自瀋陽藥科大學的宋少江團隊針對芫花根中的天然產物成分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色譜分離技術共獲得17個倍半萜類化合物,這其中包含了11個愈創木烷倍半萜為genkwanoids A−K。通過全面的光譜學方法如紅外、紫外、高分辨電噴霧電離質譜及1D/2D NMR數據確定了1-11的精準結構。同時本項研究運用MTT比色法評估了1-17號化合物對過氧化氫損傷的神經母細胞瘤SH-SY5Y細胞的神經保護作用。
  • 這所學科評估A的藥科大學收分498分!畢業後考公務員待遇太香了!
    S同學希望大學不想離家太近,希望能夠體驗獨立的大學生活,最好是個能下雪的城市,但不要太過偏遠。考慮到S同學有讀研和考公務員的需求,且S同學又是醫藥世家,我們的老師邊將目光放在了「藥學」上,再結合S同學的分數線、位次線與城市要求後,選擇了瀋陽藥科大學的藥學類專業作為S同學的第一志願。最終S同學也是以最低分被瀋陽藥科大學的藥學類專業錄取。
  • 國內僅有的3所藥科大學,都是專業強校,其中一所還是211高校
    中國藥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多科性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瀋陽藥科大學瀋陽藥科大學,簡稱「沈藥」,坐落於遼寧省省會瀋陽。學校創建於1931年,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藥科大學。專業布局以藥為主,跨醫、工、理、管、經5個學科門類,已發展成為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藥學學府。
  • 瀋陽藥科大學榜上有名
    USNews公布了2021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數據,瀋陽藥科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成功上榜,上榜學科總數位列中國內地高校163位,藥理學與毒理學世界排名57,內地高校排名第8。USNews2020年全球大學學科排名中,學校藥理學與毒理學科排名世界第98位、國內第9位。學校藥理學與毒理學2021年數據相比2020年世界排名進步41位,內地高校排名進步1位。
  • 2020上半年,中國學者在Chem Rev的表現竟然這麼強
    半導體量子點(QD)在這些應用中提供了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因為它們結合了出色的電子/光學特性和結構穩定性,並且可以滿足低成本、大面積和基於解決方案的製造技術的要求。在這裡,我們專注於基於QD薄膜固體的非易失性存儲器和神經形態計算系統的開發。深圳大學韓素婷&周曄介紹了QD的最新進展,並重點介紹了其在設計未來電子設備時的獨特電氣和光學功能。
  • 湖北大學毛志強Anal. Chem.:專為ONOO-體內成像而定製的可激活雙光子近紅外螢光探針
    為此,湖北大學毛志強等人精心設計了一種可激活的雙光子近紅外螢光探針DHQ-RD-PN,用於腫瘤中過氧亞硝酸根的活體成像。 3)此外,斑馬魚體內成像顯示,探針在胰腺中積聚,並因添加ONOO-而變亮。值得注意的是,此探針可以利用單光子和雙光子活體螢光成像技術對異種移植4T1腫瘤小鼠的ONOO-產生情況進行成像。
  • Gut| 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揭示靶向單核細胞內生性增強子重編程可提高肝細胞癌的免疫治療效果
    推薦:江舜堯編譯:莫沉編輯:馬莉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Alfred Sze-Lok Cheng教授團隊於2019年5月10日在該研究發現肝纖維化的微環境在驅動肝細胞癌的侵襲性生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於此,研究者開發了一種在誘導髓源性抑制細胞成熟的同時,增強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腫瘤浸潤的聯合免疫治療策略,從而在抵抗內在耐藥性的同時,獲得更好的協同效應,在纖維化肝細胞癌小鼠模型中消除腫瘤並使其獲得持久的生存益處。
  • ...雞尾酒療法促進人類多能幹細胞向肝細胞的分化 | Stem Cell...
  • J Med Chem 一周文獻速遞 20200615-20200619
    體外實驗評估膽汁鹽輸出泵(BSEP)的抑制、有絲分裂毒性、活性代謝產物(RM)的形成和肝細胞的活性,以及理化性質和臨床劑量提供有用的DILI預測。本觀點還強調了藥物化學家在優化候選藥物時為降低DILI風險而採用的一些策略。
  • 藥劑學考研,只要有實力就上這些研究所和大學!
    2、從國家重點學科上來看,北京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藥科大學、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它們的藥學是國家重點一級學科;瀋陽藥科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的藥劑學則是它們的國家重點二級學科。3、從第四輪學科評估方面來看,北京協和醫學院和中國藥科大學獲評A+,北京大學、瀋陽藥科大學、浙江大學獲評A,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海軍軍醫大學(原第二軍醫大學)獲評A-。其他的具體結果,請大家參考下面的截圖。
  • 媒體盤點瀋陽走出的大學校長:曾掌舵北大、同濟與港校
    王恩哥、裴鋼和張信剛(左起)北京大學原校長王恩哥:當過知青還是海歸2013年3月22日,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潘立剛在北京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的任免決定,王恩哥接替周其鳳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院士不僅是地地道道的瀋陽人,還是遼寧大學的畢業生。
  • 瀋陽藥科大翟鑫和馬恩龍課題組合作發現基於吲哚結構的ATX變構抑制...
    概覽瀋陽藥科大學翟鑫和馬恩龍課題組合作,通過高通量篩選(HTS)得到吲哚-3-羧酸苗頭化合物(IC50:740 nM),並通過系列優化得到了優選化合物59和66(圖3)。圖3 基於吲哚結構的ATX抑制劑的結構優化過程優化過程為了得到非酸性小分子及更好的成藥性將羧酸結構替換。
  • 這5位院士,都曾在東北上大學,還畢業於同一所高校
    回首近九十年的奮鬥之路,瀋陽藥科大學在革命的道路上艱難成長,於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奮勇向前,有力的推動了祖國藥學事業的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高素質的藥學專業人才。其中,先後有3人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本期推送,小編就為您介紹這5位從瀋陽藥科大學走出的院士。
  • Chem.文獻速遞:20200424-20200501
    Design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Selective and Potent Mechanism-BasedInhibitor of Cytochrome P450 4Z1薦讀:細胞色素P450 4Z1(CYP4Z1)因其在乳腺癌進展中的潛在作用而受到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