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隴南4月19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在我們通常的印象中,「國寶」大熊貓往往以竹子為食物,憨態可掬,十分可愛。但是,去年發生在甘肅隴南的一起大熊貓傷人事件,讓當地村民關全志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不久前,關全志獲得來自林業及大熊貓保護有關部門的賠償。
關全志已年過七旬,去年被大熊貓咬傷之後,他先後接受了八次手術。關全志的兒子何海漁說父親年紀大了,恢復的不是太好。
何海漁:腿現在不是太好,骨頭沒有長太好,(下一次)手術的話,現在還不敢確定,看恢復情況再說。人也上了年紀了,傷的也太重,骨頭恢復期太慢了。
關全志的代理律師王朝暉說,大熊貓出現時,關全志正在自家的茶園。在村民的追趕下,大熊貓慌不擇路衝進茶園,咬傷關全志。
王朝暉:有些村民拿著木棍、扁擔,有的把家裡狼狗牽上,就在這追大熊貓,從村子西頭半山坡上追到村子裡面,關全志正好在他們茶園裡面,大熊貓正好被追的特別累的時候,正好跟關全志就在非常窄小的小路給碰到了,大熊貓沒退路就只能往前走,一口把關全志腿給咬了。
在村鎮遇到大熊貓,該採取什麼樣的處理措施?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主任張和民表示,應第一時間聯繫當地林業主管部門,由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處理。
張和民:報告當地林業主管部門,林業主管部門找當地對熊貓了解的、這方面有知識的專業人員到現場,判斷熊貓是否需要人為的幹預,如果需要幹預的話才需要人來幫助他,。果不需要幹預的話,就讓它自行回去。
但是據何海漁回憶,當時保護站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後,卻發動村民一起追趕大熊貓。
在當時拍下的現場視頻裡,何海漁稱,視頻裡高喊「逮住、逮住」的就是保護站的工作人員。
王朝暉:整個抓大熊貓的過程中,保護站的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和指揮方式是有失誤的,導致野生動物在情急之下傷人。
經過多方調解,甘肅省林業廳、隴南市文縣林業局及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內的三家單位願共同承擔賠償責任,共計為關全志賠償人民幣52萬元。
儘管以竹子為主食,大熊貓實際上是一種屬於食肉目的哺乳動物,有手術刀般鋒利的爪子,和適宜吃肉的牙齒與消化道。當大熊貓出現在人類 居住的村落和農田裡,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該如何賠償?如果還有其他野生動物進村「撒野」甚至傷人,相關的定損和賠償工作能否順利開展?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明確規定,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當地政府給予補償。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但是在發生大熊貓咬人事件之後,文縣林業局局長王永寧坦言,地方沒有相關規範細則,給賠償帶來難度。
王永寧:全(甘肅)省範圍內還沒有很規範的東西出臺,現在在探討階段。沒有很規範的東西,沒有可參考的成套的東西,原先也沒賠償過也沒補償過,也沒搞過這個事。
四川省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副處長仇劍表示,野生動物造成損害的案例中,很少與大熊貓相關。
仇劍:熊貓因為它主食是竹子,所以(在四川)每年發生的熊貓的影響都不算太大,對莊稼的影響不是很大。都是個案,量很小,涉及的金額比較小,所以我們都可以處理。
張和民表示,出現熊貓侵害村民人身及財產安全,應有當地林業主管部門負責賠償。
張和民:出現的地方離棲息地不會很遠,所以這種情況都是林業主管部門出面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真有損害莊稼的情況,政府會給予一定程度的補償。
但是王永寧表示,對於地方林業部門來說,還要面對熊貓之外,更多種類的野生動物所造成的損失。如果缺乏相關規範,定損和賠償的工作難度很大。
王永寧:一個是認定很麻煩,我們就算是當地所有鄉鎮幹部,一年四季搞這個事都搞不過來;另一個就是政府也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補償這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