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話如影智能唐沐:智能家居搶中心沒有意義,如影永不做白電

2021-01-08 創業邦

©️資本偵探原創

作者 | 韓依民

離開小米、獨立創業近一年後,8月的最後一天,原小米智能產品部總經理、生態鏈副總裁唐沐正式宣布已離職,創辦了新企業如影智能(以下簡稱如影),專注智能家居。

創業之前,唐沐已有一份十分光鮮的履歷:

2003年加入騰訊,組建了騰訊用戶研究與體驗設計中心(CDC),負責QQ、QQ電腦管家、QQ音樂、QQ空間等億級用戶的產品體驗設計,並建立了騰訊產品的設計語言和設計規範,著有暢銷書《在你身邊為你設計- 騰訊的用戶體驗設計之道》。2013 年加入小米,歷任智能產品部總經理、生態鏈副總裁。帶領核心自研團隊,開創小米路由器、小愛音箱兩條產品線。並創立小米探索實驗室,負責探索 VR、AR 等領域新技 術與新產品。

正因如此,唐沐的創業頗為引人注目。除了創始團隊的豪華背景,在這個時點、選擇一個競爭激烈的賽道進入,究竟有多大的機會,也是市場關心的問題。對於這些,唐沐都給出了他的答案。

速度

官宣創業幾天後,「資本偵探」在如影的辦公室見到了唐沐。

如影的辦公室位於北五環邊一個安靜的產業園,佔據一棟兩層小樓,辦公室空間的細節設計可以體現出設計師出身的唐沐對於品質的要求。而幾乎已被填滿的工位和忙碌的員工,以及電視屏幕上的發布會倒計時字幕,則提醒著來訪者,這家公司正在為自家產品的公開亮相做最後衝刺——9月15日,如影將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旗下智能產品。

坐在被透明玻璃幕牆包圍的辦公室裡,正在打磨發布會細節的唐沐偶爾略顯疲態,但更多時候,他還是以充滿熱情的態度向來訪者講述如影。

唐沐介紹,如影的名字來自「如影隨形」,這家公司的願景和目標是設定在:專注智能生活體驗。英文名know則來自K(知性)N(自然)O(開放)W(智慧)四個字母,體現的也是如影對於自身產品的要求。

發布新產品是如影正式在大眾面前亮相的重要一步,但在後端,已經有許多工作完成或正在推進:

根據如影官方提供的信息,成立於2019年10月下旬的如影,研發團隊在年中達到200人,70%以上為研發來自小米、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高通、曠視等知名科技企業;目前已經獲得億級天使輪投資,並與富力、實地、綠地等百強地產企業戰略合作。而新一輪融資正在進行中。

如影團隊

事無巨細:從辦公場所的裝修、團隊的搭建,到戰略擬定、尋求融資,再到完成全屋智能構建,並打造產品+服務的體驗,所有這些事情,都是唐沐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完成,確實充滿速度感。

「我去年年底異常低調地離開小米然後去創立這家公司,其實走的時候什麼也沒講,因為擔心對小米有一些什麼影響,前段時間我開始對外發聲創業,我也給雷總打了招呼,他也表達了祝福。去年年底離開小米創立這個團隊到現在為止大概也就一年的時間,中間還隔了大半年的疫情,但這期間基本上我是沒有閒著的。」

在即將到來的發布會上,如影將一次性發布18款產品。但多款產品的同時推進也讓來訪者產生一些質疑:如影的邊界和重心究竟是什麼?

對這個問題的解答,需回到如影成立的原點尋找。

機會

經過多年發展,智能家居已經不是新鮮概念,市場上有大批玩家入場,既包括小米、華為等公司,也包括美的、海爾等家電巨頭,而京東、蘇寧等公司也在通過搭建平臺的方式參與進來。

在巨頭環伺的賽道裡選擇躬身入局,唐沐的底氣來自對智能家居行業的判斷。在其看來,當前市場已經出現非常多的智能家居單品,但單品與理想中的智能家居生活存在一定距離,比如用戶並不會或者不願意自己動手去安裝、搭建一個智能家居的環境,這種通過單品無法實現的瓶頸感,也是唐沐選擇創業的重要原因。

「智能家居這個產品形態它不是一個單純靠實體產品,消費者自己能夠完全被交付的一種產品形態。所以,我會強調說裝維服務是必須的,『產品+服務』會是我的產品的完全體,而不僅僅把產品賣給用戶就算了。」

同時,儘管智能家居的玩家非常多,但是行業目前並沒有統一標準,不同廠商之間的體驗是割裂的,用戶側感受並不完整。而作為一家獨立的初創公司,如影可以以更加中立的方式將不同平臺連接起來,提供更為流暢、完整的智能家居體驗。

「產品有神力,我把如影的產品拿過去,大家都覺得說這是他們想要的形態;同時如影是中立的,我們永遠不會做白電,我們就老老實實地做好連接,安安心心地做好服務……同時把這個標準聯合行業裡面的其他公司一起做出來,做出來之後它可以真的推動中國的智能家居朝前更進一步。」

而在用戶體驗側,在極高端的定製化服務與極碎片的智能單品之間,存在著一個未被滿足的中間地帶,唐沐認為這是藍海,也是如影的機會所在。

要做好智能家居並不容易,這也是為什麼當前市面上參與者眾多,但行業並未出現重大突破的原因。浸淫行業多年,唐沐深知難度所在,因此,他的規劃是與地產公司攜手,為如影爭得更多的落地場景。

天使輪進入的實地集團是如影當前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唐沐回憶道,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通過報導知道唐沐,雙方見面後發現彼此對於智能家居的設想存在許多共通之處,雙方一拍即合。地產成為如影的基本盤,也成為其的「試驗田」。

根據介紹,如影當前的產品線可以分為TO C和TO B兩大類,TO C包括面向普通用戶的智能家居套裝,TO B則主要是機械臂相關的機器研發。在唐沐的規劃裡,TO B產品線的存在本質上是為了探索將最前沿的科技落地到現實的家居場景中,根本目的還是為智能家居服務,雙方的差別可能僅在用戶觸達渠道層面。

馬上,如影就將在市場面前揭開面紗,它究竟能帶來多少驚喜,實現多少美好的願景,恐怕還需要時間的驗證。但無論如何,一家回歸「生活」,而不是片面追求「智能」的智能生活創業公司的出現,都為行業和用戶帶來了新的解法。

以下為「資本偵探」與唐沐對話實錄:

不講網際網路故事

「資本偵探」:智慧家居並不是新鮮的東西,你強調如影是不站隊的,是基於很多AIOT、家電公司做一個平臺。那麼如影產品的創新體現在什麼地方?未來中立的狀態能夠有空間一直保持下去嗎?

唐沐:從如影所做的這些產品可以看到,當我說智能家居的時候,不會只做面板那些大家都已經做過的事情,即使我做面板也一定要做出大家拿到手裡覺得特別厲害這種感覺的產品。其實這些創新的產品是我願意不重複自己、不斷開拓的事情。

我自己的感受,將來可能主動甚至被動的有可能去站隊,因為我看到有些智能家居公司在接受了一些投資人特別是巨頭的投資之後不得不站隊,但是我還是想儘量避免這件事情。

「資本偵探」:很多傳統的家電企業做智能家居服務,是想從單純售賣硬體的盈利模式轉到硬體+服務類似於蘋果的盈利模式,如果它們的服務搭載到如影的平臺上,這是不是會產生利益衝突?

唐沐:回歸商業本質,首先做硬體肯定需要賺錢,不會說用補貼的方式或者是用不賺錢的方式做硬體。所以在把這個硬體賣出去的時候,已經得到了一些商業回報。

但是未來我把我的硬體放在其他地產項目或者用戶家裡面,它有可能產生的商業模式我也會想,這些硬體將來會帶來什麼樣增值的收入。其實有些商業模式和有些服務也是打通的,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比如醫療服務,我在我的產品裡內置了在線醫療服務,就算是其他地產買我的產品預置我的產品,他們也沒有能力把所有的服務全部做完,醫療就是絕對他們做不了的服務。

有可能像物業、家政服務在其他地產方會受到一些限制,但我覺得我提供硬體平臺,利益共享,這是一個最樸實無華的想法。

總結來說,我本身賣硬體不會虧錢也能賺到錢,但未來我有想像空間。

「資本偵探」:你提到服務是如影很大一塊業務佔比,這個服務會體現在什麼地方?

唐沐:這個服務是裝維,產品+服務。我之前提的服務並不是說產品進入到家庭之後,未來提供各種各樣的網際網路服務,而是我的裝維,這是目前看到智能家居最大的痛點之一。為單品提供裝維服務,只有在你的單品足夠貴的情況下才能發生,比如空調、電視機,大家會接受我出一定的錢讓師傅上門幫我上牆裝到戶外。

但是,智能音箱、路由器、以及很多智能單品像檯燈,雖然把它買回去,可以告訴用戶用簡單的連結設置智能場景,但其實用戶自己不會幹這件事。

我家裡的空調到目前Wi-Fi都沒有連上,還有家裡的飲水機、電風扇都不斷的提醒我「連上我吧,連上你就有很好的體驗」,但我就是不想做,我覺得大部分的用戶和我想法一樣,我還是做這行的人。

所以,我覺得裝維服務是一個能夠把智能場景真正帶下去的「唯一解」,不存在你再多花點精力把這個產品做得更好就能夠把全屋體驗帶給用戶了。

剛才我說的瓶頸感就是這個了,我覺得我已經把路由器的安裝做得足夠簡單了,智能音響的安裝做得足夠簡單了,但是用戶就是不會連,你不用服務根本解決不了這件事。

「資本偵探」:剛才說是做硬體必須要賺錢的,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是會依託在硬體這個單一模式上嗎?

唐沐:未來通過網際網路服務和內容服務一定會有我的盈利點,但我不太想強調這件事,因為我深深的知道當你的量級沒有做到那個程度的時候你是絕對賺不到錢的,所以我也不想忽悠投資人說我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我是一個很實際的人。

「資本偵探」:創業最初,資方對於如影的預期和自身需求是什麼?會影響到你對這家公司發展路徑的規劃嗎?

唐沐:資方一定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和訴求,但是我和張生(指實地集團董事長張量,如影天使輪投資人)有一點很契合:我們對於高品質產品的追求和要求都很高。

他來辦公區幫我一起看產品的時候,我們有很多契合點,甚至包括一些細節,比如旋鈕應該有顆粒感還是應該有阻尼無極順滑的感覺,他會給很多想法。

「資本偵探」:他的想法是什麼?

唐沐:他的想法是不應該有顆粒感,一開始我覺得有顆粒感還是蠻好的,我也在追問他說,為什麼你覺得沒有顆粒感會好。他就告訴我,很多高級音響操控的順滑感是非常舒服的。而且顆粒感會帶來一些異響,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會影響人。他在一定程度上幫我打開了眼界。

「資本偵探」:你們倆是在你還沒有成立這家公司的時候就認識?

唐沐:算是,他在報導中看到我,就通過人找到我聊天。我把我對做產品的想法告訴他,他把他對未來的一些設想告訴我,我覺得還蠻契合。他其實不斷的在提醒我,做產品要做得再高級一些。

「資本偵探」:你也提到你們在進行新一輪的融資,你會更希望是什麼樣的資方進來?

唐沐:去年我在剛創立這家公司的時候,已經有資方找到我,甚至告訴我說如果是需要這個量級的錢,他們絕對可以給我,份額也都好商量。但是,最終我選擇了現在的投資人,還是由於他能夠帶給我的遠遠不只是錢,還有很多新的思路,以及可以直接落地的場景,這些對於這家公司是異常重要的。

我並不覺得或者並不能肯定這家公司將來會做得非常大,但是,我覺得我在做我想要的生活方式,做我想要的產品,我們有場景落地,至少可以先從一個局部,先從一個小的群體把這件事情做起來,之後再看看說能長多大。所以,我對未來資方的想法或者要求,當然很希望說既有錢投入又有資源投入,我更想要的是場景,能夠提供給我更多的試驗場景讓我去做心目中想做的產品。

「資本偵探」:如何處理好投資方對回報周期的期待?尤其人民幣基金退出時間相對較短。

唐沐:這個要提前說好達成共識,我拿到這個錢肯定不會亂花,但是也希望他們能夠有一定的耐心。回過頭來講,如影不光是要錢還想要場景是相關的,當我說想要場景的時候,這裡面就存在一個互相成就的思路,資方給我場景,同時我也可以成就這些場景,其實對他來說已經拿到回報了。

「我不是極客」

「資本偵探」:如影的目標用戶是哪些人?

唐沐:我真的想瞄準一下中高端用戶,但不是所謂金字塔頂尖的那幫用戶,這套全屋智能套裝是在幾十平的房子裡都想去擁有的。

「資本偵探」:怎麼衡量中高端呢?

唐沐:首先從收入水平,我抓的基礎盤是地產,最起碼願意按揭或者花全款買房子的人,本身是有一定經濟條件或門檻的。

我始終相信,買得起房子的人讓自己的家智能化一下,花個幾千塊一部手機的價格,他完全花得起,而且也是完全值得的。

「資本偵探」:對於目標客群有量化的標準嗎,還是就是感性認知?

唐沐:有,如果我能抓到十萬個用戶和家庭,我就可以把這件事做成小而美,但是我完全相信在全中國不只十萬個家庭希望擁有更好的生活體驗或者智能生活體驗。

「資本偵探」:你剛才提到說設計師是你未來非常重要的渠道,我感覺和蘋果推電腦的時候路徑有點像,最初蘋果電腦也是設計師中有口皆碑,然後慢慢走向大眾的。

唐沐:有點像,其實設計師這個群體很有意思,我說得稍微大一點,他們往往是引領社會朝著更好體驗方向發展的一個用戶群,他們算是最好的種子用戶。

我們在「好好住」平臺上看到一群對家裝特別感興趣,願意花很多錢和很多時間的用戶沉澱在上面,他們真的是對生活有追求的一群人,他們很容易影響到身邊的人,我覺得抓這個群體特別好。

之前馮老闆(指好好住創始人馮驌)給我講過很有意思的一個數據。前幾年好好住用戶關注家裝的活躍期是幾個月,比如我要裝房子,可能我在買房子之前和買房子之後,大概在交房子前後兩三個月會關注家裝這件事,但今天他發現這個事的時長已經拉長到18個月。

「資本偵探」: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唐沐:對,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願意在這件事上花時間,另外,他發現平臺上的用戶願意對設計花錢了,相信在三五年前,用戶對家裝設計這件事是能送則送。但今時今日情況完全變了,平臺上一些年輕人甚至願意花每平米100-1000元的設計費找真正好的全案設計師幫他把整個家居環境做起來,我會把這個群體當成是我的目標用戶,其實他們並不一定很有錢,坦白講。

我去講中高端用戶的時候並不是完全從財務角度分這些人,而是從對生活追求的角度。願意在生活上花一些錢改善生活環境,我會把他們定義為生活品位中高端人群。

「資本偵探」: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願意為設計花錢?

唐沐:最根本的是整個中國的經濟條件和發展到達了一定程度,大家接觸好東西越來越多,整個推進了中國的年輕人或者中國的一個階層的人願意有更好的生活體驗。

我去年參加美國丹佛智能家居展,看到兩家給美國有錢人、大house做方案設計的公司:SONOS和control 4,針對每一戶做設計、安裝、執行,方案基本要幾萬美金甚至幾十萬美金,非常貴,但是展廳裡人流穿梭,你能感覺到這一個很蓬勃的市場。而這些東西以我們可以把它做得更好,門檻更低,因為需求是普世的,只是目前的門檻太高了。

回到中國來看目前的情況,存在一個中間層級的產品形態沒有被人填上。一邊非常講究性價比的智能單品,大家買的時候會在意幾十塊、十幾塊的、幾塊錢的差異;另外就是像美國這樣超高端市場一套需要幾十萬、十幾萬美金去滿足的這種智能家居,這兩個走到了兩個極端。

為什麼中間不存在一個產品形態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其實這裡面是一個藍海,雖然大家都覺得智能產品和智能家居這麼多人這麼多公司在做,幾乎做消費類電子的都認為自己在做智能家居,但中間有一個藍海是大家沒有發現和看到的,這就是我的機會。

「資本偵探」:藍海的另外一面是不是意味著你要去教育市場?

唐沐:七年前我去小米的時候就做了這件事,那時候一定是要做教育市場的。

但到目前,我認為很多手機廠商和家電廠商已經把這個概念推廣到婦孺皆知,大家都知道智能家居,也都通過一些單品體驗到智能家居帶來的甜頭了,現在這個階段恰如其時。

「資本偵探」:你在講和演示公測版的時候,重點提到的是窗簾和燈光的控制,但其他智能家居公司更樂意展示一些酷炫的功能。你對於智能家居的核心想法是什麼?

唐沐:不是炫技,坦白講,生活當中的需求很多時候是樸實無華的,也是比較自然的,光是人在生活中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元素,因為你在家裡面頻繁操作的東西真的都跟燈光、照明有關。

我做了燈具、燈源、窗簾電機、開關面板,都和光相關,我要把光做好,它可以給用戶帶來五星級酒店甚至博物館級別的光照體驗,這是一個普世、高頻、剛需的需求。用戶會為真正的剛需和他在意的日常體驗買單。

我覺得在裝修或者家居改造場景裡,用戶對於價格的敏感程度會降低,在花了幾百萬買房、幾十萬裝修後,再花大幾千、一兩萬提升家庭的智能體驗是非常值得的。當下的市場消費場景、消費心態都變了,全屋智能產品形態在這個時候出現是沒問題的。

如影智能家居展示圖,來源官網

「資本偵探」:你現在自己家裡在智能家居體驗方面是什麼樣的狀態?

唐沐:我把自己的東西全裝上了。

「資本偵探」:在沒有自己的產品之前呢?

唐沐:在此之前我只裝必須的產品,我不是那種自己DIY把家搞成這種很智能家居感覺的,如果我真要這樣做的話,我真的連馬桶蓋都可以做智能的。

「資本偵探」:如影最終想要達到的理想狀態是什麼樣的?哪些設備可以連,哪些不可以連?

唐沐:我只連剛需的東西,真的有場景我才去做連接。比如這次我為什麼說只做光,我不做別的各種各樣的電器,我只做光,因為我覺得光是有聯動需求的,我想做的就是一些自然的體驗。

「資本偵探」:所以你不追求極客精神?

唐沐:其實我不是極客,但是我喜歡新鮮的東西,比如像HOLOLENS二代一出我馬上買一個,但我對生活的要求其實蠻簡單的,我以好體驗和舒服作為判斷標準去做的。當然現在我在做全屋智能產品的時候,我當然得吃自己的狗糧。

10萬臺60秒,30萬臺一年

「資本偵探」:你說創業這件事情想了很久,想過但是不敢做,具體想了多長時間?

唐沐:說實話,較早期時候,就有地產公司找我,但我覺得當時我的能力還不夠,對商業,對生意,從頭到尾把一個產品做上市其實並沒有那麼強的經驗。而且你知道純網際網路和做實業差別實在太大了,所以當時我沒有接受那家地產公司的邀請,我去了小米,同時也是因為雷總(雷軍)是我的老上級,阿黎(黎萬強)也是我的老上級,我覺得他們做這個事很有意思,我就想去做,也給我一個機會去嘗試。

我的感受是,智能家居是足夠我做很長時間的事,現在的資方給我的耐心是足夠的,我也有足夠的時間和資源打磨產品,這是足夠的。

「資本偵探」:創業做決定的那一刻,是什麼推動你最終下定決心?

唐沐:這個因素確實是多方面的,在做到重複自我的舒適圈裡的時候就需要突破自我,走出舒適圈,接受新的挑戰了。

「資本偵探」:當下市場很推崇的產品,無論蘋果或者特斯拉,一開始就投入很大的精力在產品技術和設計上,最後從小眾慢慢走向大眾,但是國內的路徑似乎更願意從一開始就去講大眾市場,更追求規模、速度和效益,我從一進門就覺得這是一家很有品質感的公司,結合你對如影發展理念的闡述,覺得如影的發展理念似乎是偏向蘋果、特斯拉的,這種路線在國內市場的成功機率高嗎?

唐沐:這跟我對這家公司的定位有一定的關係,其實,像蘋果包括特斯拉,特斯拉最開始在做它的車的時候,一開始定位就很高,適於中高端市場,到現在做到Model 3的時候,就是在向大眾市場普及的時期了。

它的調性做高了,產品定位是完全不一樣的,會給人不一樣的感覺,但同時發現說調性這麼高的產品,定價上並不是讓人覺得望而卻步,用戶就會更容易接受它。

我認為如影的用戶群體沒有那麼小,即使我們追求品質,以今天中國用戶對家居生活的追求,那個圈子並沒有那麼小。

「資本偵探」:智能家居領域大家都很喜歡搶中心的位置,電視機廠說電視是家庭的中心,做冰箱的廠商說冰箱是中心,你也說過路由器是家庭的中心,到底什麼是中心?

唐沐:這件事我有一個反思,就是當我看到一家做智能插座的人說他們才是中心的時候,我突然在反思這件事,這件事重要嗎,這有意義嗎?

「資本偵探」:中心的價值是什麼?

唐沐:大家說中心無非是講流量,如果你是一個流量入口的話,可能意味著很賺錢:大家都看到BAT賺錢,是因為他們有流量。

那段時間我自己在各種場合演講的時候說,路由器是絕對智能家居的中心,之後發現有一家智能插座的廠商也在講智能插座是未來家庭智能的中心,我突然在反思,我覺得我和他一樣傻。他太搞笑了吧,但我回想一下,我也很搞笑,因為你就是一個路由器而已,你不要把自己想像的那麼重要,好像世界的中心都圍繞著你轉。

其實我把路由器做得很好看,花了很多心思,後來我發現,用戶說你的路由器做得真好看,然後給我發了一張照片,塞在沙發下面,拿了一些膠帶很胡亂的纏在一些柱子上,我當時心都碎了。

「資本偵探」:這也是瓶頸感的來源之一嗎?

唐沐:對,我當時就覺得說我是不是太自以為是了,就覺得我做的東西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後來我想這對用戶來說不重要,用戶有沒有花時間在這件事上,這是蠻重要的,其實就是回想起來之前做網際網路產品,用戶願意花時間在QQ上,願意花時間在微信上,在抖音,在今日頭條上,這件事足夠重要。所以,不能強凹造型。

「資本偵探」:如影管理層搭得特別全,首席人才官、CTO還有CFO都齊整了,對於一家創業公司來說這挺豪華的。當時在和團隊聊的時候,他們最大的顧慮是什麼?

唐沐:這個配置其實來自於過去我的人脈,確實可能起點是不太一樣的,畢竟我過去做了差不多二十年,四十三歲大齡創業,就跟當時雷總無數次講過他的創業經歷,現在我們看雷總當時的團隊也非常豪華,像斌總、KK、阿黎都是很豪華的陣容,這就和創業之前自己的人生積累、人脈積累有一些關係。

我其實也羨慕二十歲、三十歲創業的人,他們精力也許比我更充沛,他們看到機會衝上去做的時機也可能更好,但今天我做這件事的時候真的是帶了一些積累出來,把這件事想得比較清楚了做。相信打動大家加入很多時候也是來自於這一點。

我在去年創業的時候就知道我不可能像我看到的小的垂直領域創業公司一樣做事情,我要把它做得稍微大一些。

「資本偵探」:你應該看過非常多這樣的公司。

唐沐:太多了,最早我在小米的時候還帶過好幾家公司,幫他們定產品定方向。所以,意味著我出來不想去做一個小打小鬧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我選擇平臺,選擇這麼多的人,選擇稍微豪華一點的陣容做這件事情的原因。

「資本偵探」:新一代創業者中張一鳴的理念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被討論很多,從你的個人情況來看,創業是和商業緊密捆綁,涉及團隊利益分配,內部的管理和文化,設計師天生的感性和敏感,與商業運行中的理性涇渭分明,你怎麼平衡和把握?

唐沐:首先,張一鳴講的是對的,因為他成功了嘛,他把所有的東西都看成是一個產品,就跟當時那本書,特別流行的一本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其實也是一個觀點,我挺認同這個的,我甚至覺得人對自己的塑造本身也是一個產品,我跟人說話的感覺,我談話的內容,我的形象,我的髮型什麼的就是一個產品,綜合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其實就是你的產品體驗。

我更願意談所有的東西都是體驗,包括做公司也是體驗,做產品也是體驗,人本身也是體驗。所以我會比較強調這一點。

我是一個可以及時調整狀態的人,在公司治理上可能會比較理性,我是設計師,但是大學學的是會計,我是一個出身會計的設計師。在個人生活中,我是很內向的人,完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我就喜歡待在家裡,但是在工作狀態下我又會變得更邏輯性一點,更理性一點,更講道理一點,到目前為止的融合還是不錯,在不同的環境下轉變適合的狀態。

「資本偵探」:團隊有分歧的時候怎麼處理?

唐沐:我做判斷,一定是我做主, 特別是做硬體,做硬體和做網際網路軟體真心不一樣。

以前在騰訊的時候是一個可以更加自由的環境,允許大家犯錯。騰訊真的很包容,設計師當然也很怕我,他們找我過東西戰戰兢兢的,我會告訴他們你做得不夠好,哪些東西可以更好,但是有些時候我手一松放過去沒有大礙,因為下一周我就可以改,直接上線更新就完了。

但是做硬體犯錯會「死人」,就是很大的事情。我在小米第一年做了路由器硬碟版,60秒賣出10萬臺,當時就覺得銷量肯定會很大,下了大量的訂單,但是我花了一年時間才消化30萬臺。做硬體這件事做錯一個決定,整個供應鏈上萬人陪你玩,你做錯一個決定基本上這一年就廢了。所以我在小米這七年基本上對整個人的變化也會比較大。

「資本偵探」:兩位前老闆(馬化騰和雷軍)你從他們各自身上學到最寶貴的經驗是什麼?

唐沐:就是極致體驗,他們對用戶體驗極致追求這件事,真的讓我學到最多的就是這一點。Pony是講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雷總講跟用戶交朋友,他們對用戶的關注和對體驗的關注都是無以復加的,我被他們也罵過無數次,我自己也越來越發現,極致用戶體驗一定會帶來極致商業回報。

「資本偵探」:你有給他們送這個產品嗎?

唐沐:還沒有,但一定要送,我要把它打磨到足夠好。

相關焦點

  • 如影智能CEO唐沐:智能家居應有更大想像力,讓家庭標配機器人
    在這場發布會上,與如影智能咖啡大師同時亮相的還有如影智能星廚,它可以完成米其林級別的牛排製作,唐沐表示未來它還要製作烤鴨,從烹飪到片皮,精準的模仿星級廚師動作。唐沐說:「我們的核心優勢是AI算法,我們做了一整套的機械臂學習系統以及操控系統,這些東西是別人沒有的。」
  • 如影智能推出如影智能AR單車,不斷探索智能場景新邊界
    如影智能CEO唐沐在現場介紹道,如影智能在未來三年將有住宅訂單20萬套,通過和實地集團的緊密合作,如影智能致力於讓更多實地業主領包入住,一步邁進全屋智能生活。如影智能「時刻」、「比鄰」:探索智能生活新邊界如影智能由前小米智能產品部總經理、生態鏈副總裁唐沐創辦,是一家基於Al、loT、機器人等前沿科技,專注研發智能家庭產品的科技公司。
  • 服貿會首發咖啡機器人 如影智能揭開面紗一角
    在隨後的論壇新品發布環節,如影智慧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卜弋天,向大家揭開了如影智能咖啡機器人能力的來源,以及如影智能做咖啡機的初衷。什麼是好咖啡?牛排也是一樣,米其林大廚,全世界最頂尖的米其林大廚做的牛排如果你只是拍他影像或者讓他教幾個徒弟,幾代之後,還能不能確保跟他做得一模一樣,我認為也不能。所以這個恰恰就是如影智能研發的機器人學習系統背後蘊藏最大的能量,它最大的潛力在於這裡,我們很有信心在生活類場景中,可以讓這套機器人學習系統去學習人類大師他們的技能,把他們這些寶貴的技能生生世世地傳遞下去。
  • 手持三軸穩定器 大疆如影M體驗式評測
    大疆如影M  ·雲臺用電量及藍牙調參軟體  RONIN M所使用的智能電池與大疆精靈、悟所使用的電池基本一致,但作為一款雲臺,RONIN M十分省電,官方標稱靜態電流只有300mA,動態電流也只有600mA。在本次實際測試中,省電錶現一樣不俗。進行兩天的外景拍攝可以不用充電。充足的電力供應省去了尋找電源充電的煩惱。
  • 未來智能家居:與人腦直接「對話」
    但我們反過來想想,這就是未來的智能家居嗎?NO,這些頂多能被稱為自動化。 自1984年美國聯合科技提出智能家居概念,如今已經過去三十年。而在被稱為「智能家居元年」的2014年,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網際網路公司,都開始爭相發布自己的智能家電產品。
  • 實地集團發布首個OTA智能社區 社區大腦成就無感服務
    實地OTA智能社區配備了實地集團自主研發的超級「社區大腦」——SLS2.0,真正做到萬物互聯、物物對話,讓社區和家庭的各類智能硬體、軟體、算法及服務得以通過OTA方式持續升級更新。在實地OTA智能社區,用戶通過一個ID便可暢通各類生活場景,如出行、安全、健康、物流配送等,體驗智能無感服務。
  • 智慧機器人驚豔2020服貿會
    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智慧家庭  智慧家庭展區通過場景化的展示,展現智能科技在家庭場景中的新生態服務。包括全面展示智能家居,場景化機器人互動體驗,5G在操控家庭場景設備中的應用等。
  • 重新定義智能家居 雲圖全場景智能家居到底憑什麼?
    一方面,幾乎我們肉眼可見的家居產品紛紛打上智能化的概念,同時在近幾年的雙十一,智能家居領域相關智能單品銷量逐年攀升,各巨頭都在忙著搶入口,做生態,業內的人都認定市場前景廣闊,這個領域投資火熱;另一方面,市場滲透率仍較低、用戶認知不足、行業標準尚未統一、產品系統不夠穩定、交互體驗糟糕、智能化程度低等行業、產品相關的弊端問題同樣凸顯。談變革,似乎為時過早。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95期:海爾智家H股即將上市,上海為獨居...
    恆潔載譽2020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高峰論壇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舉辦的2020年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高峰論壇近日在佛山舉行,恆潔集團高級研發副總裁畢大巖應邀參與論壇對話,分享技術創新如何推動智能坐便器發展。在本次論壇,恆潔Q9智能一體機被授予「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優選產品」,恆潔還憑藉創新服務,榮膺「中國智能坐便器行業3小時無塵換裝優選品牌」。
  • 當居住空間被智能包裹:OTA智能社區改變了什麼?
    每個人都能理解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防、人臉識別門禁帶來的價值。但當大量類似的應用與設備,堆積於我們居住的社區中,我們的真實體驗卻不那麼溫柔。整體來看,缺乏大規模在線升級的智慧社區面臨著幾項主要挑戰:1、軟硬體之間互不打通,用戶缺乏整體體驗,一項新的數位化功能往往帶來了更多麻煩。長此以往,業主將不厭其煩。
  • 不做社區團購,雲圖全場景智能家居告訴大家科技公司應該做什麼
    但是這起事件裡,我們也會聽到一個反對的聲音,說是網際網路巨頭不該搶奪菜販生意,在「鷺鷥腿上劈精肉」,搞壟斷,有人甚至感慨國外的科技公司如谷歌、蘋果、特斯拉、Space X,做的是偉大的事情,他們正在把未來世界的幻想變成現實,而國內的網際網路巨頭卻正在搶小區小販們的飯碗。兩相比較,輿論難免不火爆。
  • 美的布穀攜手榮耀,智能家居合縱連橫
    01即將亮相的榮耀大屏定位於IoT時代的信息共享、設備管理和影音娛樂中心,這是榮耀和美的布穀合作的基礎。兩個品牌調性和目標用戶高度一致,以智能操控、年輕設計和主流價格吸引網際網路原住民。走上社會的90後、00後需要更低門檻、更高易用性的智能家電,這是存量時代寶貴的增量。
  • 智能家居:從「布朗運動」到「奧爾森困境」
    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特布朗在1827年發現懸浮微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熱力運動的現象,被稱為「布朗運動」。但是,人們長期不知道其中的運動原理。沒想到到了1965年,居然在美國經濟、社會學家奧爾森的《集體行動的邏輯》中取得了一種利益理論的回應。
  • 2019智能家居總結 2020智能家居預言
    本文小議智能家居的格局變化與未來的預判。智能家居的二重定義第一重:什麼是智能家居?通過多年的行業感知,重新給予更加寬泛定義,智能家居應該是用戶不論在家中做什麼,智能家居都能懂得用戶在做的任何事情,並隨時可以通過智能化的功能給予用戶生活上的支持。
  • 智能家居的真正意義:連接家庭「點」安全
    「智能家居」議題持續醱酵,但對家庭安全來說,智能家居真正意義到底是什麼?許多年來,消費者都依賴於傳統的安全監控和報警服務公司提供居家安全防盜系統。這種集成式的獨立運作模式,多年來形成了一個由監控設備和運營服務業者主導的產業鏈。
  • 雲圖撥雲見日,開啟全場景智能家居時代
    智能家居又將走向何方?無數人、無數企業曾苦苦思索過這些問題,卻沒有給出人們想要的答案。帶著這些疑惑,11月15日,WingTo雲圖數字(以下簡稱「雲圖」)以「New Life——看見生活未來的樣子」為主題,在深圳發布了全場景智能家居全新品牌,推出了一系列前瞻性、顛覆性的產品,贏得了渠道、資本及產業界的喝彩。
  • 沒有智能家居的房子能叫啥?
    這一切就是智能家居幫你實現的美好智慧生活 智能的網絡,打造智能的家居 接入全屋智能家居系統的智能家電,不再是冷冰冰的、需要人工操作的單一工具,而是有智慧
  • 2020 ID智能家居設計獎案例:「寸草春暉」,讓智能家居實現愛的守護
    在科技發展的驅動下,智能家居已經日漸走進千家萬戶,為我們帶來更加便捷、舒適的生活體驗。但除了年輕一代,智能家居如何走入老年人的生活?如何通過系統化的智能家居方案為其提供更安心的生活也成為了行業和智能家居消費市場升級的關鍵一步。
  • 15000餘字,你知道的不知道的2020智能家居熱點都在這裡
    阿里AIoT創新中心發布「智慧人居」解決方案 8月18日,阿里AIoT創新中心發布「智慧人居」全新解決方案,以天貓精靈為終端深入社區,成為業內首個打通智能家居、社區交互、物業服務及智慧城市的行業解決方案。
  • 智能家居的突圍:什麼樣的NLP數據讓語音交互更智慧
    近幾年,得益於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新型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家居在短短數年間就已經相繼渡過了「自動化」、單品智能化「、」物聯網+家居場景「三個階段,進入了當前的」人工智慧+家居場景「的」智能階段,開啟了智能家居對人的思維和意識的學習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