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藉助外界的信息來評判自己,經常得出與事實不符的結論。或許你原本就是一隻極具天賦的「白天鵝」,只是因為才能還未發揮出來,卻因為別人不公正的評判而妄自菲薄,認為自己是一隻「醜小鴨」;在與異性交往時,對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止都會在心頭掀起漣漪,成為自身魅力的重要評判依據;或許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話,便認為對方不尊重自己,對自己有成見,無端生出惱怒、嫉恨等情緒,影響了自己的心緒。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認識自身未必比了解他人要容易。認識他人時,我們容易站在理性的角度,做出較為公允的判斷。然而對於自身,因為太過於熟悉,習慣用感性的眼光審視自我,再加上時常受到外界信息的困擾,我們在心中勾勒出的自我形象,往往與真實的自己相去甚遠。
有些時候,我們不僅將別人的評判當做窺視自我的鏡子,更將大眾的特徵當做自己的特質。你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自我批判的意識。你有很多特殊的能力,有望成為你的優勢,但還沒有全部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輕鬆地克服它們。你喜歡每天的生活都有新意,討厭受到束縛。你喜歡獨立思考,並因此而自豪,有時也會聽取別人的建議。但如果沒有充分的理由,你是不會斷然接受的。你不大喜歡過於坦率地表露,展示真實的自己,認為這是不明智的舉動。你時而外向、友善、喜歡交朋友,時而內向、謹慎、沉默寡言。你有夢想和抱負,有些往往是不現實的。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認為算命先生說得很準,其實算命先生深知,前來佔卜的人大多是一些情緒低落、迷茫無助、對未來缺乏把控的人。這時候,他們的心理依賴性比平時更強烈,受他人的心理暗示也就更大了。算命先生先用一些安慰的話,讓求助者獲得心靈的安慰,贏得他們的信任,接下來的一番模稜兩可的話便自然讓人深信不疑了。
我們要學會從多種渠道搜集與自己有關的信息,與自己身邊的人相比較,得出較為客觀的評價;坦然面對自己的優缺點,做真實的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別人的壞情緒影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