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 為什麼「火氣」大?

2020-11-30 青藤1021

我對荔枝的風情並無深刻理解,也體會不到「楊貴妃」等荔枝粉的狂熱,但是我對荔枝「火氣」的印象卻相當深刻。那還是大學的時候,有一次幫教務老師錄入成績單。為了表示謝意,可愛的教務老師剝了一大杯荔枝,把600毫升的可樂杯塞了個滿滿當當。為了避免荔枝作出無謂的犧牲,我只能夥同另外一個舍友把荔枝塞進自己肚子裡了。結果第二天起床的時候,眼睛完全睜不開了,整個眼睛都腫成了魚泡眼。至今,我都不知道這兩者間有無關係。但是,從那以後,對所有的荔枝我都是淺嘗輒止。唯恐再惹來「火氣」。

實際上,我們經常能聽到關於水果涼熱的言論。比如說在天乾物燥的冬季,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囑咐,「最近容易上火,吃點梨下下火」;而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我們又被叮嚀,「別吃那麼多荔枝,小心火氣太大」。於是乎,根據水果的這些「作用」,它們被劃分成了涼熱兩大陣營。讓人不自覺地感到,梨皮下面就是個冰袋,而荔枝殼下面就是個火爐。那麼,水果所謂的「熱性」和「涼性」是如何產生的呢?

荔枝是火爆糖球

對北方人來說,荔枝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能上火。頭暈、噁心是常見症狀。沒辦法,誰讓這種無患子科植物只生長在炎熱的地方。在看到這種果實的時候,仿佛就能感覺到來自南方的潮熱之氣。

毫無疑問,荔枝是土生土長的中國果樹,直到今天,我國南方的山區仍然有野生的荔枝樹(Litchi chinensis)存在。早在公元前1500年,嶺南居民就已經開始種植荔枝樹了。算起來它也是元老級的水果了。只是荔枝對生活環境要求很高,冬季要溫暖,夏季要炎熱多雨,於是只能「宅」在兩廣之地。再加上它們三日變色變味的怪脾氣,大多數荔枝都只能由果農自產自銷了。像楊貴妃那樣有口福的老饕只是鳳毛麟角。如今,運輸條件改善了,荔枝的「火氣」才從兩廣地區向全國蔓延開來。

就個人感覺而言,荔枝最大的特點就是甜。一般來說,水果的甜是由蔗糖和果糖兩種糖類物質決定的。雖然果實中也富含我們熟悉的葡萄糖,但是葡萄糖顯然沒有這兩位兄弟能出風頭,它的甜味過於清淡,其甜度只有蔗糖的74%,而果糖的甜度又是蔗糖的1.7倍。葡萄糖衝劑和白糖水的味道差別,可以很好地詮釋兩類糖在甜度上的差異。不過,糖並非越甜越好,我們的機體倒是偏好甜度不佳的葡萄糖,所有的細胞活動基本上都是由葡萄糖提供能量的。至於果糖,需要在肝臟經過一番周折,被轉化成葡萄糖後才能被人體利用。當然了,這個過程也會消耗能量,所以用果糖作為減肥用糖也不無道理。

而荔枝的甜就在於它們存儲了大量的果糖。而吃荔枝後的「上火」反應並不神奇,那都是果糖在搗鬼。除了給我們的舌尖一絲甜蜜之外,荔枝果糖可不會堅守葡萄糖的工作崗位,雖然它們是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親兄弟。

另外,大量進食荔枝也會讓人少吃飯,所以必然會影響葡萄糖的攝入。缺少了葡萄糖,包括大腦在內的零件自然無法正常運轉了。所謂的「熱性」不過是果糖含量太高了。並且,很多被貼上「熱性」標籤的水果(例如,榴槤、櫻桃等)都有這個原因。

與其說人們害怕吃這些水果上火,不如說害怕裡面的果糖跑出來搗亂吧。每年都會有因為過量吃荔枝去看醫生的報導,所以碰上荔枝還是悠著點。

胡蘿蔔素加把柴

除了甜蜜的果糖會闖禍,其他的營養物質也會出來搗亂。例如,橘子中富含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就是隱藏的「火氣」。

維生素C是個好東西,這傢伙是膠原蛋白中的「黏合劑」。正因為有維生素C的存在,胺基酸才能規則地結合在一起,這樣我們的皮膚和血管才有彈性。另外,維生素C還是高效的抗氧化劑,那些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強氧化還要靠它們幫忙來清除。只有在維生素C充裕的條件下,我們的機體才能正常運轉。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

但是,維生素C過多也會導致疾病,這恐怕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了。維生素C過多可以引起噁心、嘔吐、皮疹等不良症狀。當我們大量吃橘子的時候,就有可能因為維生素C太多引發上述的中毒反應,自然就上火了。

除了維生素C,「熱性」的橘子中還含有能引起機體反應的物質——胡蘿蔔素。這也是一種被中國家長推崇備至的營養物質,至少我小時候就被逼著吃胡蘿蔔。實際上,人體對胡蘿蔔素的需求量並不大,一般的成年男性一天只需要0.3毫克,即使是消耗量比較多的女性也只需要1.2毫克左右。半根胡蘿蔔或者一小片就足以提供這樣的胡蘿蔔素了。

柑橘類水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砂糖橘的胡蘿蔔素含量可以達到每千克1.3毫克。也就是說,吃下1000克小橘子基本上就超過需要量了。多餘的胡蘿蔔素會混進血液,如果含量過多就會「染」黃鼻尖和手掌(很多情況下被誤認為是黃疸),讓人呈現出面相上的病態了。對於皮膚白嫩的嬰幼兒,這種影響表現得更為明顯。於是,控制小朋友吃橘子的「上火理論」就顯得更必要了。

涼性就是拉肚子嗎

至於水果的「涼性」在印象中似乎都跟「清理腸胃」、「跑廁所」的過程有關係。如今市面上的雪蓮果就有這樣的本事。我還親身感受過一次——吃多了真的開始跑廁所了,貌似驗證了「雪蓮果」下火的名頭。

名為雪蓮果,自然讓人聯想到雪山冰峰,這樣的下火倒還真有幾分意境。不過,此雪蓮果跟雪蓮沒啥直接關係,除了同屬於菊科。雪蓮是菊科風毛菊屬的植物,而雪蓮果則是菊科菊薯屬(Smallanthus)的植物。並且,雪蓮果就是個塊根,結構上就相當於大紅薯。作為塊根,自然是要被埋在土裡的,全然不像它的名字那樣清新。

雪蓮果「下火」的真實原因倒很簡單,它們的塊根中含有大量的低聚果糖,這種糖可以佔到果實幹重的60%~70%。跟低聚乳糖的性質不同,我們的腸胃中恰恰沒有能處理這種低聚果糖的酶,也就無法消化它們,從而導致了腹瀉。實際上,這跟體內缺乏乳糖酶的人一喝乳糖牛奶就腹瀉的原理是一樣的。

還有一點就是,所謂「涼性」水果的水分含量都比較多,這點對於在乾燥季節補充水分確實會有一定的作用。從這個角度講,鴨梨(含水70%左右)當然要比香蕉(含水60%左右)和橘子(含水55%左右)要「涼」多了。

涼熱相剋存在嗎?

在傳統觀念中,很多水果的不同部位也有「涼」、「熱」之分,例如,「多吃橘子會上火」、「泡點橘皮茶去火氣」,這些說法不知始於何時,但是自打記事起就一直聽長輩們這麼說。如今,連荔枝都開始參考這種模式,據說荔枝殼熬水可以下火。很可惜,荔枝殼中斷然沒有能分解果糖的物質,橘子皮也不能搞定過多的胡蘿蔔素,相生相剋大多是出於人們的一廂情願罷了。

當然,這裡所展現的例子可能不足以完全概括水果對人體的作用,但是正因為如此,並沒有統一的標準給水果貼「涼熱二性」的標籤。其實,所謂的「火氣」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在飲食之中,只要進食適量,我們的身體又不對其中的物質產生特別反應,還要判別涼性、熱性作甚。

美食錦囊

冰涼的荔枝更甜

有一個關於荔枝愛好者的故事:想品嘗最美味的荔枝必須在日出之前,踏著露水,在樹下現採現吃,這樣才能品到荔枝的真味。這樣吃的荔枝香不香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那一定很甜。因為溫度越低,果糖就會變得越甜。日出之前吃荔枝,恐怕就是為了享受低溫帶來的甜。放在冰箱裡鎮一鎮,也會有相似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消費- 一顆荔枝50多萬荔枝價格為什麼賣得這麼貴
    在我們習以為常的事物中,有時候就是會突然出現一種令人驚嘆的」驚喜「,比如這陣子關於一顆荔枝50多萬的事情就傳開了。還沒了解這一顆荔枝50多萬整個事情經過的人,紛紛表示現在一顆荔枝價格都這麼貴嗎,想必大家都好奇為什麼一顆荔枝50多萬吧。
  • 刺果番荔枝 常吃刺果番荔枝有什麼好處
    荔枝大家都是知道的,一種水果,有的人愛吃,有的人不愛吃,但您吃過刺果番荔枝嗎?您知道經常吃刺果番荔枝對癌症病人有什麼好處嗎?您知道刺果番荔枝怎麼吃更健康、更營養嗎?不知道的話,那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有關刺果番荔枝的營養價值的知識吧。刺果番荔枝的好處我們都知道吃水果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那您知道經常吃刺果番荔枝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
  • 中國「火氣」最大的城市,擁有99座火山,人氣卻不如火氣旺
    「火」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是中國五行的必要因素之一,「火」象徵著熱烈、熱烈、旺盛,人類世界需要的是「煙火氣」,城市也需要「火氣」。今天,我們來談談中國國內「火氣」最大的城市。這座城市的名字是騰衝,地理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境內有97個高火山遺址,被公認為「火氣」最大的城市。
  • 吃荔枝被「酒駕」,開車還能吃荔枝嗎
    ,因為不僅有800斤荔枝免費吃,還有芒果,吃完後只需要留下核用於藥劑學實驗,前去為實驗「獻身」的人群絡繹不絕。每年荔枝季,總有不少關於吃了荔枝「酒駕」的新聞。吃了荔枝會被測出酒駕,是真的嗎?荔枝內的豐富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循環,防止雀斑的發生,令皮膚更加光滑。
  • 火氣大當心是血熱 注意飲食可調理
    原標題:火氣大當心是血熱 注意飲食可調理 血熱是指熱入血中,血行加速而異常的病理狀態,可能很多朋友不能理解血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就帶你來了解一下血熱的病情,以及如何調理血熱。
  • 鹽酸荔枝……
    一般小販為了保鮮荔枝時都會在賣的時候上水或者鹽水,但是有些黑心的人為了催熟荔枝就在上面撒上了鹽酸水……李子明就是常年在村裡賣荔枝的人,他的家裡有好些顆荔枝樹,祖輩幾代也都是靠賣這些荔枝為生,因為村裡賣荔枝的只有2戶人家,李子明的荔枝每次都是結的又大又甜,所以大家都喜歡買他的荔枝。
  • 番荔枝是啥,你了解過沒?
    其實,說道番荔枝這三個字,很多人會認為自己並沒有見過。這番荔枝是什麼呢?它其實是一種水果,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釋迦果,只不過在每個地方的叫法都不一樣。番荔枝目前在中國的種植範圍不怎麼大,只有在南方一帶和臺灣有種植。它是一種熱帶水果,外觀長得很像釋迦摩尼佛的頭型。
  • 山荔枝?荔枝:「人紅是非多。」
    蘇軾有詩云:「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荔枝自古以來就是嶺南佳果,世人對其的讚頌、推崇從未斷過,其中不乏蘇軾、杜牧等大文豪。而其離開枝頭便會變色變味的特性,讓其更顯嬌貴,荔枝便就這樣登上了神壇。嶺南佳果——荔枝。
  • 荔枝顏色鮮豔是因為「泡了藥水」?
    現在正是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荔枝是一種非常受大眾歡迎的水果,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不過關於食用荔枝也有很多謠言,到底真相如何?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地食用荔枝呢?讓我們來盤點下有關荔枝的謠言有哪些,做一次集中闢謠。
  • 吃完荔枝開車算酒駕?荔枝可不背這個鍋,只要吃完這樣做啥事都沒
    如今市面上有很多新鮮的水果,西瓜,榴槤,菠蘿蜜,山竹,荔枝等等,香甜可口的荔枝的確很是受人喜愛,如今荔枝已經上市一段時間了,價格要比之前便宜很多,普通老百姓也都吃得起,不過荔枝這種水果不太經放,從樹上摘下來的那一刻,「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吃掉它
  • 番荔枝怎麼吃?番荔枝的吃法
    番荔枝又被叫做釋迦果,佛頭果,賴球果,因為番荔枝的果實的外形比較像荔枝,所以才被叫做番荔枝。番荔枝的果實一般是圓球形或者心狀圓錐形,顏色是黃綠色,成熟的季節一般是在11月,因此現在也就是番荔枝大量上市的季節。
  • 荔枝正式推出「荔枝播客」App 打造專業中文播客平臺
    1月6日,音頻平臺荔枝(NASDAQ:LIZI)正式對外公布上線了一款名叫「荔枝播客」的中文播客App產品。荔枝播客內部人士透露,早在2020年底,荔枝播客App就已經在部分主播和用戶間進行了多輪內測,並不斷改良、升級,最終在新年第一天在各大應用市場正式發布「1.0」版本。
  • 山刺番荔枝(番荔枝科 番荔枝屬)
    山刺番荔枝 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喬木別名:山番荔、巴西番荔枝、山地番荔枝
  • 一山荔枝滿山綠 ——走進光村千年野生荔枝林(配組圖)
    樹皮斑駁的千年荔枝樹。野藤纏絞著荔枝樹。據《今日儋州》消息   千年野生荔枝林(又名荔枝山),位於光村鎮坡坎村的坡坎山上,因漫山遍野的野生荔枝而得名。整個荔枝林面積780畝,野生荔枝896株。       山的下面,是光村鎮的坡坎村,村子有400多年的歷史,住著何、簡、王、李等近百戶人家,小村炊煙嫋嫋,雞犬相聞。從硬化的村路走到荔枝林,只需幾分鐘。
  • 番荔枝
    番荔枝(學名:Annona squamosa Linn.)番荔枝科、番荔枝屬落葉小喬木;樹皮薄,灰白色,多分枝。
  • 《南州六月荔枝丹》學案
    收入中學課本的有《花兒為什麼這樣紅》。賈祖璋原先是位小學教師。1924年,他從報上看到商務印書館要招收一批剝製動植物標本的工人,便急忙趕到上海報考,結果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該館錄取。舊上海是個花花世界,不少青年人迷戀于洋場裡的熙熙攘攘、霓虹燈的五彩繽紛;而且剝製動植物標本,在一般人眼裡是不值一顧、低人一等的工作,可年輕的賈祖璋卻愛上了這個職業。
  • 盛產我國福建的~荔枝
    荔枝大家都不陌生了吧,從交通便利之後,北方的地區也能吃上這種奢侈的水果了。品名或別名:Litchi,荔枝樹,墨盲,酸枝。科屬名稱:無患子科荔枝屬樹木性狀和產地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左右,直徑達1.3米左右,原產於我國的福建,,如今華南和西南各地區均有種植。
  • 買荔枝,挑青色還是紅色的?老果農教你妙招,荔枝核小肉厚又新鮮
    荔枝大量上市後,如何挑選荔枝就是個問題了,很多人會挑到肉薄核大不是很甜的荔枝,也有人會糾結是挑紅的還是綠的荔枝,就如妃子笑荔枝,其實它在還沒有完全轉紅的時候已經有甜味可以食用了,在完全變紅了以後質量就會下降,因為熟的過頭了容易壞掉,對於荔枝顏色方面我們最好是選擇紅綠相間,或者紅中帶白的荔枝是最好的。那還有什麼其他方法能挑到核小肉厚又新鮮的荔枝呢?還要注意什麼?
  • 海口火山荔枝王預售首日 淘寶天貓荔枝熱賣30萬斤
    出自海南正宗原產地的火山荔枝王,開啟預售了。5月11日,天貓「正宗原產地嚴選」海口火山荔枝王的發布會舉行,海口火山荔枝王,最「尖貨「的一批,經過天貓「正宗原產地嚴選」認證,推出特別定製款,開始限量發售。
  • 農業算大帳:近5年全國荔枝收益1100-2400元/畝
    作者:丁莉等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荔枝具有營養價值高、成熟期集中、特色鮮明、效益穩定、競爭力強等特點,是促進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荔枝生產國,種植面積及產量均佔世界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