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這是一條耳聞熟詳的大自然法規,充滿著殘酷、血腥和無奈。地球的資源是固定的,而生物的數量和品種難以控制,為了獲得更好、更多的資源,動物之間只能不斷地爭鬥,弱肉強食是常見的現象,逐漸地就形成一條條食物鏈。
學過生物的朋友們都知道,食物鏈中有三種角色,分別是生產者、消費者以及分解者。生產者主要指植物,它們通過光合作用提供能源;消費者主要指食肉性動物和食草性動物,一般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位置;分解者則是指真菌、細菌等微生物。當某種生物死亡後,分解者就起作用了,將它的肉身分解,塵歸塵,土歸土。三者各司其職,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生態圈的平衡性。
但是,小時候老師就不斷地教導我們一個道理:「合作才能共贏」,這不僅僅用於人類社會活動,也可適用於自然界的生物群中。要知道,哪怕是獅子、老虎這等百獸之王,它們也不是萬能的,某一領域肯定是它們的短處。有時候為了獲取資源,它們不得不與一些低等生物合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盤點數個大自然中不尋常的「合作夥伴」。
第一組是蜜獾和響蜜鴷。看到這裡,你一定會感到很奇怪,蜜獾因為長相奇特而有著「平頭哥」之稱,只要誰招惹到它了,一定會不顧一切地尋仇,今天有仇今天報,不是正在打架,就是在去打架的路上,哪怕對象是老虎獅子也不例外。如此兇殘暴戾的性格,怎麼可能會有合作夥伴呢?
要知道響蜜鴷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它天生就是一種狠角色,不然的話也不會跟蜜獾混在一起。兩者的名稱中都帶著一個「蜜」字,主要是因為它們都喜歡吃蜂蜜。但是由於平頭哥脾氣暴躁,是個大老粗,難以發現蜂蜜的所在地。此時就要依靠響蜜鴷了。它充當「探路先鋒」找到蜂蜜所在地後馬上通知蜜獾,「平頭哥」依靠著自身皮粗肉厚,負責衝鋒陷陣。然後兩者一起分享蜂蜜。堪稱是自然界中的「最佳拍檔」。
第二組是鬣狗和禿鷲。老實說,這兩種生物都是讓人感到非常厭惡的,因為它們都喜歡吃屍體的腐肉。鬣狗如「平頭哥」那般,性格衝動,脾氣暴躁,有仇必報。但有一點不同的是,鬣狗喜歡群居生活,打架也喜歡一起上,因而就算是獅子也能望而生畏。
至於禿鷲,相信大家更為熟悉了。它們會經常盤踞在半空中,鋒利的眼睛不斷地觀測著地面,只要發現有死去的屍體,它就會馬上飛下來,吞食腐肉。這種生物主要活動區域是在非洲。
既然鬣狗和禿鷲都喜歡腐肉,兩者應該是競爭關係,為何會進行合作的呢?這是無可奈何的表現,雖然鬣狗勇猛無比,奈何禿鷲有翅膀,就算發現了它在搶奪食物,也只好也與之共享食物了。不然的話,兩者相爭,或許什麼好處也撈不到。
由此可見,動物界中的生物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般單純,它們為了生存,也可以與一些弱小的生物進行合作,不傷害它們,共同尋找食物。這是一種和諧的自然景象。如同人類社會中,個人或一個集體的能力是有限的,無法做到面面俱全,為了節省時間和提高效率,只能與外界進行合作,最後獲取雙贏。朋友們,你們對此怎麼看?還知道哪些類似的生物組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