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名初中生跳樓身亡,發表的朋友圈令人心痛,和孩子溝融很重要
在11月24號的時候,在重慶的一小區內發生了跳樓事故,兩名初中的學生跳樓身亡,據此小區的工作人員敘述,這件事發生在下午5點左右,兩人從樓頂跳下,33樓的高度奪走了兩個年輕的生命,並且在跳樓之前,發表過朋友圈,內容令人心痛。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初中時期正是孩子青春時期,應該是充滿了活力,有著積極生活的態度,為何如此的想不開呢?他們可能忽略了一點,對於初中時期的學生來說,正好處於心理叛逆時期,世界觀和人生觀還沒有完全的建立起來,在沒有進入社會之前,承壓的能力是有限的。
很多的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導致孩子的壓力增大,他們對於未來的路甚至充滿了絕望,壓力的形成讓他們害怕未來。本來學業就已經讓他們感到很吃力,再加上大人的壓力,讓他們的小小肩膀根本承受不來。
所以說這個時候的家長和老師應該及時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讀書是很重要,但要我來說,孩子的身心健康才是首要的事情,不能讓孩子以為只有讀書才會有出路,也不要讓讀書成為他們生活中主要的事情。
其實,對於初中生來說,是成熟的過渡時期,雖然有時會很叛逆,不聽老師跟家長的話,但是他們還是能夠理解判斷事情的對錯的,可能頂撞父母老師,只不過是他們情緒出了問題,事後想來他們也會感到後悔,所以不要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及時的溝通結局問題才是重中之重。
孩子在這個時期正是理解實物建立觀念的時期,應該引導他們積極的一面,比如多和孩子交流一些積極的話題,和孩子一起讀一些正能量的書籍,教育他們跟陽關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千萬不要對他們進行放縱,這時候的孩子雖說有一定的判斷力,但是有時也會分不清,假如說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默許的話,會讓他們感覺自己做的是正確的。
就像這兩個跳樓的初中生一樣,發表的朋友圈也是在對於一些事情的反抗,很可能只是一時走入了極端,才會做出這樣的傻事。既然有時間發表朋友圈,為什麼不去給父母打個電話交流一下呢?很有可能是不敢跟父母說,或者是在刻意的跟父母對著幹,所有說父母關心孩子,及時的跟孩子溝通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可能父母的一句話就能讓孩子的心理得到安慰。
對於這件事情,有不少網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說這麼大的孩子了,一點壓力也承受不住,就算是長大了也成不了材,遇到事情只想著退縮,不懂得舒緩自己的壓力,只是一味的憑著自己的性子來。也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壓力確實挺大的,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溝通很容易出問題,奉勸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多上上心,不要等到出事才感到後悔。
對於這件事情,你們還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嗎?你認為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才是正確的方式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