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紛紛跳樓!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

2020-12-03 寶媽學習力

開學沒幾天,多名學生紛紛跳樓!青春期的孩子怎麼了?

4月20號,南京世貿濱江新城小區,14歲初二男孩,從自家42樓跳下身亡。該男孩,就讀南京鼓樓實驗中學,因到校未帶學習用品,家長被請到學校談話,晚上因為玩電腦,被媽媽批評,雙方發生爭吵,孩子自殺身亡。

4月20日,杭州開學第一天,杭州大關東七苑小區,有個14歲左右的男孩從六樓墜下,幸好孩子被搶救過來,但腰椎、胸椎骨折,有輕微腦震蕩。

4月13日,江蘇無錫有一名12歲的女孩,在開學第一天竟跳樓自殺。據小區居民的描述,事發當時只聽到嘭的一聲,便看到小女孩落在地上。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周圍業主趕緊報警並撥打120急救電話。不久後,120救護車趕到,將跳樓女孩送往醫院救治。但不幸的是,女孩最終經搶救無效死亡。

4月13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一名15歲少女因學習問題與父母發生爭吵後,爬出陽臺揚言要跳樓。包河分局濱湖派出所接警後,值班民警迅速趕往事發小區,迅速展開營救工作。經了解,女孩今年15歲,因為成績問題和母親產生了爭執,期間覺得母親批評時語氣過重,所以一時想不開欲輕生。得救後女孩對自己的過激行為表示後悔, 表示今後不再這麼做了。

4月12日上午,陝西商洛市商州區腰市鎮一初三女生從教學樓三樓跳下。當天下午,商洛市商州區科技和教育體育局發布關於腰市鎮初級中學學生李某某墜樓的情況說明:該學生系商州區腰市鎮初級中學九年級二班學生,是一名女生。該學生墜樓後,校方及時撥打120,將該生送往商洛市中心醫院進行救治。

4月7號晚上,江蘇南通如東民生銀河灣3號樓發生一起悲劇,一名15歲男孩從19樓墜落,不治身亡。一段視頻記錄了男孩突然從高空墜落的瞬間,差點砸中樓下一名女子。目前墜樓原因警方仍在調查中。

3月24日,河北一名9歲的小學生,從15樓跳樓自殺身亡。據悉,男童父母平時工作忙,就將孩子交給姥姥照顧。由於無人輔導和監督,男童多次沒有上網課,也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被老師公開點名批評。因承受不了壓力,男童選擇跳樓自殺。

@寶媽學習力 :《中國兒童自殺報告》: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2名死於自殺,還有8名自殺未遂。

家長們需要反思:我們平常最最關注的課業、成績真的有那麼重要嗎?除了這些,我們還應該關注哪些?我們有沒有給到孩子應有的尊重和關懷?我們有沒有重視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感覺?

警鐘長鳴,長鳴警鐘!這些事情更促使我們思考,對於孩子的教育,在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中,少了非常重要的一環:抗挫力!挫折教育是家長們更應該關注的!#親子好時光#

相關焦點

  • 學生「視生命如草芥」,動不動就跳樓,需要提升學生的「抗挫力」
    但是如今的許多學生卻是「視生命如草芥」我們不難在平時的報導中聽到一些學生輕生的新聞,其中主要包括跳樓、跳河等現象,而引發這種事情的原因,有的是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外部的原因,這些原因也是千奇百怪。學生輕生,需要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比如12月8日,廣東省東莞市光正實驗學校內,一名年僅14歲的初三男生從一棟教學樓的五樓墜下身亡。
  • 青春期叛逆?教育好青春期孩子,讓他們心智化,發展大腦額葉皮質
    前幾日看一個新聞,觸目驚心,珠海市一個12歲妙齡少女跳樓自殺,原因是老師因為作業的演武打了三小孩子的手心,然後批評了三四分鐘,孩子一時想不開就輕生自盡。於是在網際網路上引發了滔天的討論,一部分網友覺得是老師措辭太過犀利,不尊重孩子的尊嚴,但是另一部分卻說是因為孩子內心受挫折能力太低,不能怪老師。
  • 開學臨近不少學生忙趕作業 聽到"收心、收骨頭"就不耐煩-開學 學生...
    專家表示,這次春節假期結束與開學日較近,縮短了緩衝期,加重了部分學生的「開學症候群」。為此,市教委提醒學生、家長,注意調整作息,可以一起擬定學習計劃,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  走親戚出門遊玩  回來發現兒子一半作業未完成  明天就將開學,春節長假過後,家住寶山的吳先生明顯感到兒子的變化。
  • 多數青春期孩子有輕生念頭,用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讀懂孩子心
    這兩個人,讓我想起了更多更多止步於年輕人的生命,尤其是青春期孩子。有關數據統計:中國兒童自殺率排名世界第一,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自殺學生年齡佔比最大的是小學五年級(大約10到12歲),自殺原因排第一的是家庭矛盾,其次是學業過重。
  • 杭州一小學現意外事故,上百名學生眼睛被灼傷,嚴重者眼角膜脫落
    就在前段時間,在大多學校開學的時候,卻意外發生了一件令人難以接受的問題,令人感到十分心痛。事情發生在浙江杭州某一所小學當中,學校剛剛開學第一天的時間,卻有很多學生眼睛都被紫外線灼傷了,而這些學生差不多有一百三十多名。最終的這些學生都被學校送往了醫院接受治療,因情節嚴重,所有受到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注意,並對於這件事情開啟了調查。
  • 不要輕易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是「壞孩子」!
    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相信都深有體會孩子為什麼會有逆反心理?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青春期可能要到30歲才能結束我們常認為青春期是12-18歲,正好是初高中這個階段,一般覺得孩子到18歲就是個成年人了,但是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青春期要到30歲才會結束,一部分重要的生理原因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沒有長好。大腦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額葉皮質,它差不多就是在我們額頭後面的部分。
  • 長沙最強師資學校開學,每班8名學生配4名老師
    80多平米的教室,有休息區、洗手池、衛生間和淋浴間,一個班只有8名學生,配備了3名教師、1名生活老師。這樣的師生配比在長沙可是名正言順的第一名。讓人羨慕的這所最強師資學校可不是貴族學校,是長沙市新增的一所公辦學校——長沙培智特殊教育學校,9月9日,她迎來了首屆100名新生。
  • 開學在即,你家孩子什麼反應?以下情況的孩子成績可能大滑坡
    文|秘籍君隨著疫情逐漸告一段落,我國各大院校開學時間初定,老師們不覺鬆了口氣,終於不用再被迫當主播了。相對來說,學生們的反應就沒這麼好過了,他們紛紛上網表達意見,面對不久後的開學呈現出非常激烈的反對態度,甚至有河南的學生把問題反應給了教育廳。
  • 一省明確開學順序,高三初三最先開學,幼兒園最後開學!
    貴州省2月27日發布通告,明確全省初三年級、高三年級的學生3月16日正式開學!此外,湖南省教育廳明確,在各級各類學校學生全部開學返校之前,所有教育培訓機構不得組織線下培訓。湖南省的這個通知一經發布,不少家長們紛紛拍手叫好,並稱就該如此!
  • 鄧超12歲,讓父親一夜白頭: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看過一句話,孩子不跳樓,就是成功,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看著那個曾經乖巧的孩子,突然渾身是刺,叛逆、倔強,將父母拒之門外,讓人心生涼意。 然而,更難過的是,幾乎每個月都看見孩子跳樓割腕的新聞,種種悲劇在前,我們卻進退兩難:進一步,怕後悔莫及,退一步,怕行差踏錯。 給青春期的孩子當父母,為什麼如此艱難?
  • 某一小學,幾百名學生眼睛被燒傷,嚴重致眼角膜脫落
    疫情過後,全國各地陸續開學,在家封閉了半年之久的神獸們就要出籠了,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孩子們開學,家長一個比一個的高興,孩子的開學也意味著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而孩子們在家待了這麼長時間,應該也會很渴望上學吧。
  • 兩名初中生跳樓身亡,發表的朋友圈令人心痛,和孩子溝融很重要
    兩名初中生跳樓身亡,發表的朋友圈令人心痛,和孩子溝融很重要在11月24號的時候,在重慶的一小區內發生了跳樓事故,兩名初中的學生跳樓身亡,據此小區的工作人員敘述,這件事發生在下午5點左右,兩人從樓頂跳下,33樓的高度奪走了兩個年輕的生命,
  • 調查|開學時間定了!家長含淚歡呼,一萬多學生袒露心聲:早就想回校園
    3月24日起,紅星新聞聯合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彭山區、仁壽縣等教育和體育局對眉山市一萬多名中小學生進行了一次匿名問卷調查,結果出乎很多家長的意料:在參與調查的15160名學生中,佔比達97.5%的14781名學生表示,想回校園已超過一個月。
  • 媽媽才是孩子青春期裡最毒的毒藥?
    當然由於交往不深,我並不知道他們真實的母子關係如何,只是這樣的一個青春期的「寶寶」,讓我想起更多的青春期孩子出現的心理發展問題:有的孩子異常衝動,情緒化,甚至會有造成傷害的攻擊行為;有的孩子因為學業挫折或者人際挫折開始逃避學校環境,頻繁請假,甚至不去上學;更不用說我們時不時被一些青少年自殘甚至自殺的事件所震驚。
  • 劉洋主講《開學第一課》:到太空才知什麼是寬廣(組圖)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在今年《開學第一課》上演講。昨晚,以「美在你身邊」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在央視播出。圖片均由《開學第一課》節目組提供  昨晚,2012年《開學第一課》在央視與全國中小學生見面。
  • 開學報完到4名學生到鐵軌旁玩耍,一人被火車撞亡,家長表示質疑
    暑假已經結束了,又是一個新的學期的開始,九月初是各個學校開學的大好日子,學生們相約一起進入了校園,迎接新的學期到來,而就在今年剛上初二的一名十三歲的童童竟無法再步入校園了,剛報完名後,童童跟三個同學歡聲笑語的走出了校門。但在回家的途中卻被一輛飛快的火車撞到,最終經過搶救無效死亡。
  • 叛逆是成人對青春期的無知,和對青少年的偏見,聽話其實是教育失敗...
    青春期讓孩子做自己,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孩子一直都很溫順,為什麼進入青春期一下子就變得叛逆了呢?相信這是很多家長的一個困惑。 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更有自己的主見,這時候,他們急於想要擺脫大人給自己設置的條條框框。
  • 開學前一天,巴中15歲男孩墜樓身亡,引發對恐學症的思考
    目前,小男孩的墜樓究竟跟學習有沒有關係,尚未可知,也無從考證,但跳樓時間是開學前一天,多多少少讓人浮想聯翩。實際上,8月31日正是家長大規模到校給兒女報名交學費的日子,住校生也基本返校。小男孩為何要在這一天墜樓身亡?小男孩已經不能復生,他在開學前一天離開人世,具體原因不過多猜測,但「恐學症」確實存在。
  • 小學生作文課後跳樓:繆可馨走了,那些被暴力對待的孩子怎麼樣了
    這起悲劇直指繆可馨的語文老師袁老師,當天,繆可馨是在袁老師的作文課後選擇跳樓的。 可惜,學校提供的監控視頻只顯示繆可馨跳樓前後的短暫瞬間,對於當天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同學和他們的家長都選擇了失聲。 但目前能肯定的是,繆可馨的作文確實被粗暴修改,並且去年10月份的時候袁老師就曾掌摑繆可馨,當時孩子就向父母提出想要轉學。
  • 青春期的孩子到底在想什麼?試試這些方法,幫孩子回答「我是誰」
    進入十三四歲,父母和老師有時會驚訝地發現:孩子變了。變得不愛與人說話,一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變得有點憂鬱,常有情緒波動。還有的孩子無法應對社交壓力,無法把注意力集中在學業上…… 要是能走進青春期孩子的內心,看看他(她)在想什麼就好了!我們有時會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