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清月
01、10歲女孩作文課後跳樓
這幾天,常州河濱小學五年級學生繆可馨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6月4日下午,繆可馨從教學樓四樓跳下身亡。
早上還跟媽媽開開心心道別,從此母女倆陰陽兩隔。
這起悲劇直指繆可馨的語文老師袁老師,當天,繆可馨是在袁老師的作文課後選擇跳樓的。
作文課上繆可馨到底經歷了什麼,我們不得而知。
但媽媽在整理書包時發現繆可馨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原本生動的細節描述全部被刪掉了,並且還被打上大大的叉叉,還要求她傳遞正能量。
媽媽說:「作文被刪了改,改了刪,又重新寫,中間還撕掉了兩頁紙,我不敢想像繆繆有多受打擊。」
光看孩子的作文本就能想像孩子當時得有多崩潰,更有人透露,作文課上,繆可馨不僅被袁老師當眾批評,還扇了耳光,並且要求她跪著修改作文。
可惜,學校提供的監控視頻只顯示繆可馨跳樓前後的短暫瞬間,對於當天課堂上究竟發生了什麼,同學和他們的家長都選擇了失聲。
但目前能肯定的是,繆可馨的作文確實被粗暴修改,並且去年10月份的時候袁老師就曾掌摑繆可馨,當時孩子就向父母提出想要轉學。
所以,繆可馨長期被袁老師暴力對待已成事實,而最後的作文課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縱身一躍,不過是因為徹底絕望。
02、童年的暴力,一輩子的陰影
繆可馨去世後,那些曾經被袁老師暴力對待、如今逃出魔爪的學生選擇了站出來,他們紛紛爆料袁老師當年辱罵毆打他們的細節:
所有的問題都以辱罵和挨打的方式解決,扇巴掌、揪眼皮,有的時候是直接肉碰肉,有的時候是作業本。
輕則罵蠢豬,不要臉,重則罵騷婆。
心情不好了,直接把作業本往地上扔,寫得不好的直接撕掉。
用書、練習冊、教棍、三角尺打人。
扇耳光,把臉都扇腫了。
一名學生袁老師曾經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把他叫到辦公室,脫他褲子打屁股。
還有一次袁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就將一杯茶水潑到他臉上,還辱罵他。
袁老師的暴力對待,給他們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創傷。
一位袁老師曾經的學生說:
我早已經成年了,卻一遍又一遍回到小學教室,回到學校,一遍又一遍作為一個兒童站在課桌前,站在講臺上,站在走廊上被辱罵毆打。
繆繆是墜亡的我,我是活著的繆繆。
我的人生夢魘,我的噩夢之源。
曾經的暴力對待,是一輩子都抹不去的傷痛。
今年6月19日,河南欒川「20年後學生當街毆打老師案」的當事人常某堯刑滿釋放。
2018年7月,常某在街頭遇到自己曾經的初中班主任,想起老師當年經常打他,踹他,還把他的頭按到講臺下面,常某異常憤怒,於是攔下對方,連扇多個耳光,並且拍下視頻發到網上。
打人自然是不對的,常某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可是庭審中,常某想起當年的經歷數度哭泣,他說:「給我帶來巨大的心理傷害,十幾年我都不會忘,且經常做噩夢,絕望、無助、哭泣。」
常某的妻子也表示,丈夫經常夢到被老師打。
出獄後常某表示,以暴制暴是不對的,應該學會釋懷。
可是,如何釋懷?
暴力的陰影,伴隨一生。
03、父母的愛和支持,是孩子最大的底氣
前些天,馬伊琍新戀情上了熱搜,40多歲的馬伊琍依然甜蜜得像個少女。
這些年,被出軌、不被理解、中年危機,每一樣都像山一樣壓在她身上,可是她不疾不徐,尊重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綁架,最終活成了閃閃發光的女人。
回首她的成長曆程,有一個細節特別打動人。
馬伊琍上高中的時候,有一次父親發現學生手冊上馬伊琍的各科成績都不錯,唯獨思想品德這門課是「差」。
父親就問老師為什麼,老師說馬伊琍跟多個男生早戀。
父親就讓老師寫下男生的名字,老師只寫了一個,父親追問老師「不是多個嗎」,老師生氣了。
沒想到父親直接說:「老師我不跟你說了,我女兒我最了解她,我還是找校長說吧。」
得知這件事後,馬伊琍感動得哭了。
父親的信任和支持給了她莫大的力量,這份信任讓她在人生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有自信有底氣去戰勝。
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班上一個女生新買的一支筆丟了,當時大家都在議論誰偷了這支筆。
班主任知道後,就把女生周圍的幾個同學叫出去盤問,盤問無果後,班主任把其中成績不好,還調皮的一個男生當成了重點懷疑對象,並且還引誘其他同學出來證明就是這個男生偷了筆。
於是,在大家莫須有的證據和異樣的眼光中,班主任鎖定他就是小偷,並且讓他寫檢查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讀。
男生拿著檢查站上了講臺,檢查沒有讀完就被班主任叫停了,因為他在檢查中宣洩了自己的委屈和憤怒。
再後來,他轉校了。
離校那天,他和他爸爸一起來到我們班,他爸爸摟著他的肩膀,一起來到講臺上,告訴大家他們即將去另一所學校,還說他的孩子是最棒的,他永遠相信他。
臨走的時候,他看了同學們一眼,一臉的驕傲和滿足。
是的,就算全世界都拋棄你,只要父母愛你、支持你就足夠了。
04、保護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為人父母,我們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保護,最好的成長環境。可世事難料,人與人也是千差萬別,當孩子推開門走向外面的世界,我們沒有辦法保證他們遇到的都是好人。
與其奢望孩子永遠不會遇到暴力,永遠被溫柔對待,不如給孩子力量,讓他們有自信、有底氣去對抗一切。
為此,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就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多和孩子溝通,重視孩子的求救信號
父母平時再忙,都要抽出時間和孩子多聊聊天,了解他們的想法,讓他們感覺到父母的關心和在乎。
尤其是孩子有明顯異常,甚至向父母發出求救信號的時候。
其實繆可馨是求救過的,去年她無端被袁老師打了一巴掌後,她向父母哭訴說:「媽媽,我可以換一個班嗎?」
後來家人也打聽了轉學流程,可是繆可馨成績很好,學校不放人,轉學也就不了了之了。
回過頭來想,當一個五年級的孩子主動提出換班,可想而知她的壓力有多大。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發出的每一個信號,畢竟在我們看來的小事,在孩子眼中可能是山崩地裂的大事。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
很多時候,孩子遇到事後不是不想說,而是不敢說,說了也沒用。
就像曝光袁老師的一位同學說的:
「(父母肯定認為)是我自己先犯錯了,所以回家是不敢講的。」
「小學生如果犯錯誤叫家長知道,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實名曝光袁老師的馮泓偉也說:「我們小時候是不敢說這些事情的,家長可能不相信,藏在心裡一直沒有說。」
他們不是不想說,不是不想尋求幫助,而是說了父母也不相信他們,甚至會責怪他們。
父母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才是他們敢於說出來的底氣。
給孩子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監控顯示,繆可馨跳樓前有過幾秒鐘的遲疑。
看到這裡,真的心都碎了。
才十歲的孩子,誰不想多看看這個世界呢?
那短暫的幾秒,她的腦海中是否浮現過曾經美好的回憶呢?
如果那一刻,她的生命中有更多美好可回憶,結局會不會不一樣?
孩子只有攢下很多很多美好和快樂,才能抵禦未來人生中的挫折和艱難,才能有持久的愛和溫暖。
繆可馨走了,可是還有多少孩子正在經歷暴力的傷害?
希望相關部門徹查,還繆可馨一個公道,也給黑暗中的人以光亮。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被溫柔地呵護,都被父母滿滿的愛照亮。
凱叔講故事原創出品,侵權必究。
作者:清月,多家平臺原創及籤約作者,深度寫世情,理性又溫暖,願用文字點亮生命裡的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