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壞小孩:小牛鯊捕食野豬、澳洲淡水鱷、鋸鰩

2020-12-03 動物志

牛鯊,一種大型掠食性鯊魚,它們體態敦實、性情兇猛,成年個體身長2~4米,有時甚至其它鯊魚也難免淪為它們的獵物。 即便這樣一個厲害角色,在幼年時期也要面臨諸多危險,例如比牛鯊更大的灰真鯊,其幼鯊就不幸成為一些大型鯊魚菜單上的常客。好在牛鯊媽媽在育兒這個問題上,有著獨特的見解和解決辦法。的確,和其它鯊魚一樣,牛鯊在小鯊魚出生後並不擔負保護後代的任務,但為幼鯊選擇一個不愁食物、危險較少的場所作為它們的託兒所是有可能做到的。

澳大利亞北部的河流,就是這樣的理想處所之一,這裡水系眾多,資源完全能應付幼鯊的成長,此外,能夠威脅到它們的捕食者一般來說除了澳洲鹹水鱷也再無其它了。獨特的調解能力使得牛鯊能夠進入淡水並生存若干年,牛鯊媽媽拖著沉重的身子千裡迢迢趕往其出生的河流後,一部分會選擇在河口處產下後代,而最具責任心的母鯊則繼續往上遊前進,在最安全的淡水水域中給寶寶的未來提供最好的保障。 接下來,就全部要靠幼鯊自己了,今天,動物志就談一談小牛鯊們在北澳河流中是如何開啟自己的生存之路的。

生活於海洋中的成年牛鯊
河中的小牛鯊

為了研究幼年牛鯊的生態信息,學者索伯恩等人在西澳大利亞的菲茨羅伊河與北領地的魯濱遜河之間的河流做了樣本採集,具體採集地點如圖中綠點所示。

動物學家在北澳河中採集牛鯊的地點

在以上那片區域,學者共收集到了111隻幼年牛鯊(57隻雌性54隻雄性),它們的體長為69~138釐米,以下是體長分布圖,可以看到多數個體都在100釐米以下,這裡確實是名副其實的託兒所了。

淡水中小牛鯊的體長

動物志前面提到過,牛鯊能在淡水中生存若干年,確切地說,小牛鯊一般會在四歲時離開淡水前往河口地區生活,那麼它們從出生到離開淡水每長一歲分別多大呢?根據下圖,它們一歲時約86釐米,到了兩歲101釐米,第三年則是117釐米,四歲就是134釐米了,此時,小鯊魚就可以向下一個生境——河口區域進發了。

淡水中小牛鯊的生長

那麼,在0~4歲之間,小牛鯊們怎麼解決最重要的事情——食物問題呢,它們到底以什麼為食呢?通過檢測這些鯊魚的胃容物,我們得以一窺它們的食譜:毫無疑問,靠水吃水,硬骨魚是幼鯊們最主要的食物,其中尤以格氏新海鯰(體型不俗,可達60釐米)、北澳海鰶(可達48釐米,一般小於20釐米)以及細鱗黃姑魚(最大65釐米)三者的出現頻率最高。

在胃容物檢視中,最令人驚訝的是,幼鯊的胃中出現了零星的小齒鋸鰩,野豬以及澳洲淡水鱷。

小齒鋸鰩,體長可達7米的巨型軟骨魚,淡水河中個體一般不到3米,同牛鯊一樣,它也把淡水作為育兒場所,而考察地區中所包含的西澳大利亞北部,是小齒鋸鰩全球最重要的產仔區之一。在西澳菲茨羅伊河曾有過調查顯示,39隻96~158釐米長的鋸鰩,23隻帶有掠食者的咬痕,其中澳洲淡水鱷攻擊了21隻,牛鯊負責3隻。下圖1為當時調查的一隻183.5釐米鋸鰩身上帶有牛鯊咬痕,動物志經過推算認為該攻擊者應該不到3歲。下圖2為小牛鯊腹中的的鋸鰩殘骸。

鋸鰩身上帶有牛鯊咬痕
幼鯊胃中的鋸鰩殘餘物

北澳地區的成年公野豬的平均87千克,母的則是71千克,相信澳洲野豬泛濫成災的新聞大家都有所耳聞,以下是鯊腹中的野豬毛。

小牛鯊胃中發現了野豬毛

幼鯊胃中還發現了淡水鱷殘骨,淡水鱷最大體長超3米體重近百公斤,儘管體型遠不如它的親戚鹹水鱷,但偏好上遊生境的它對幼年鋸鰩是不小的威脅。

小牛鯊胃中發現的淡水鱷殘骨
澳洲淡水鱷捕食鋸鰩

但我們不禁要質疑,胃中的野豬和淡水鱷不意味著自然捕食,也有可能是食腐呀。如果要說捕食,小牛鯊是如何做到的呢?西澳大利亞德比當地的原住民長老馬歇爾,為我們給出部分答案,她提供了些鯊魚攻擊的觀察記錄:

當野豬進入水中喝水時,幾隻小牛鯊分別咬住了野豬的腿把它拖進深水,淹死並很快開吃。關於鱷魚,馬歇爾也說了一個生動的例子——被攻擊對象為一隻大型淡水鱷,一隻小牛鯊迅速地咬下鱷魚其中一隻前腿,眾多其它牛鯊出現並接著噬咬鱷魚剩下的四肢,之後它們開始攻擊軀幹。

馬歇爾當然不是專業的鯊魚研究者,但學者索伯恩等人對她敬重有加,並在論文致謝中特別感謝了馬歇爾對他們項目的幫助以及審閱文檔,在正文中亦提及她的記錄以作佐證。因此動物志認為馬歇爾長老能夠作為可靠的消息源,她提供的事件大方向上應該問題不大,至於她作為非專業學者是否會在細節方面有所疏漏,還有待進一步的圖片視頻資料加以證明。

小牛鯊的初期成長就介紹到這,動物志今後還會介紹更多成年牛鯊的生態信息。在這裡我想要說,不論何種年齡階段的牛鯊,不管何種鯊魚,都不應過多承擔食人狂的惡名,它們縱然會偶爾攻擊陸生動物,但那也多半是基於水生資源缺乏後的補償策略罷了;至於它們攻擊水中的人類,原因方面水的能見度低是其一,檢視性噬咬是其二,其結果就是絕大多數人都未被咬下任何肢體——將獵物大卸八塊可是它們最拿手的技能呢,和獵物的慘狀對比未免太區別對待了呢,這樣一想,我們還會認為鯊魚是把人類視作獵物的嗎?所以我們真的不應過分敵視這些壯麗的頂級掠食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方是開啟未來之路的上上之策。

相關焦點

  • 人與自然 鋸鰩:無性生殖的海洋白色幽靈
    16世紀的瑞典史學家奧勞斯•馬格努斯對鋸鰩有過這樣的描述:「遊在船底下的鋸鰩把船切破,水就會滲進船內,船沉了以後它就可以吃人了。」然而在澳洲部落的神話故事裡,這種英文名叫「sawfish」的魚,用吻鋸掘出了山川河流,成為富有神力的動物,因此在部落舞蹈中,吻鋸是十分重要的道具。
  • 海洋「電鋸狂魔」—尖齒鋸鰩,頭頂自帶鋸齒刀,還帶雷達橫掃海底
    在海邊漁村,總是會有這樣的傳說,海裡住著「海怪」,神出鬼沒,頭頂鋸齒刀,見漁船就劈,兇猛無比,哪家小孩調皮,老人總是會拿「海怪把你吃掉」這樣的話語來唬人,嚇得小孩不敢哭臉,不敢調皮。鋸鯊,我們聽說的較多,但鋸鰩聽得較少。鋸鰩,其實是鋸鰩科幾種像鯊魚的鰩類的總稱,為軟骨魚,屬鋸鰩科鋸鰩屬,總共有7種,包括普通鋸鰩、大齒鋸鰩、櫛齒鋸鰩、昆士蘭鋸鰩、小齒鋸鰩、綠鋸鰩、尖齒鋸鰩。其中,昆士蘭鋸鰩較小,最大的身長僅3.2米,其次是櫛齒鋸鰩,最大身長僅3.5米,而其餘的幾個種都很大,體長在5.4-7.6米,最大的身長能達到9米。
  • 美佛州水域現鋸鰩令人作嘔 捕食太兇殘堪比食人魚
    美佛州水域現鋸鰩令人作嘔 捕食太兇殘堪比食人魚時間:2015-06-16 19:57   來源:股城網   責任編輯: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近日,在遠離美國佛羅裡達州礁島群的溫暖水域上,一名水手用相機捕捉到了一條身長超過4.2米的鋸鰩,標誌性的鋸狀鼻子和幾十顆牙齒在照片中清晰可見。
  • 電鋸殺魚狂——鋸鰩
    所謂的「海怪」名為鋸鰩(sawfish),是鯊魚的近親,最早的化石見於白堊紀,距今已有5600多萬年的歷史,可謂是「魚類活化石」。鋸鰩主要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各近岸海區和各大河口,常常棲息在淺海,潛伏於泥沙之上,可在海水和淡水中交替生活,有時可上溯至江河中相當遠的距離,甚至定居在淡水中進行繁殖。
  • 美佛州水域驚現4.2米長鋸鰩
    鋸鰩是一種長相非常奇特的魚類,它的頭部長有長長的鋸子,人們曾經一度以為它是一種性格溫和的魚類,它的鋸子 只是篩濾水底沙子。但後來人們發現它如同人類劍士一樣,可以用長鋸將獵物身體切成兩半。但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撈,鋸鰩早已瀕臨滅絕,2003年美國政府將鋸 鰩列為瀕危物種。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再次引發人們對這種神奇動物的關注。
  • 壞小孩定理與貝克爾定理
    壞小孩定理,也稱貝克爾定理,是經濟學家貝克爾在分析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所謂的「壞小孩定理」,意味為人父母者對於子女都具有「利他心」,都會為子女的利益和幸福著想,雖對不同的子女會有程度上的區別,但基本上都會為每個小孩的利益著想。不過,為人子女者卻往往有「自私自利」者,貝克爾就稱這些只具「利己心」卻沒有「利他心」的子女為「壞小孩」。
  • 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臉上長有鋸子 已瀕臨滅絕
    近日,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引起人們的關注。鋸鰩是一種長相非常奇特的魚類,它的頭部長有長長的鋸子,人們曾經一度以為它是一種性格溫和的魚類,它的鋸子只是篩濾水底沙子。但後來人們發現它如同人類劍士一樣,可以用長鋸將獵物身體切成兩半。但因為人類的過度捕撈,鋸鰩早已瀕臨滅絕,2003年美國政府將鋸鰩列為瀕危物種。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再次引發人們對這種神奇動物的關注。
  • 悲催狗:貓吃,狗也吃,澳洲母野狗勾引,其他野狗成員殺死吃掉
    與食肉動物共存的地區,狗經常被野生食肉動物殺死吃掉,2013年出版殺死吃掉83隻狗的記錄中,多達13種動物,不僅有貓科,還有犬科動物,澳大利亞甚至有雌性澳洲野犬發情期來臨,勾引家狗,其他群成員襲擊殺死,吃掉的例子!悲催可憐的狗子,不但給人類做出突出貢獻,還為野生食肉動物發光發熱。
  • 電鋸殺魚狂——鋸鰩,這種兇猛的大魚你肯定沒聽說過
    鋸鰩,鋸鰩最長可達7米左右,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區,底棲,常出入於港灣、河口,有時可上溯江河相當遠的距離頭、體長而平扁,吻延長,很像鋸鯊那樣呈劍形
  • 小野豬被老鷹捕食,用力過猛爪子卡住,直接變身「肉墊拖鞋」!
    小野豬被老鷹捕食,用力過猛爪子卡住,直接變身「肉墊拖鞋」!老鷹是天空中的小型猛禽,它們的眼睛視力是極好的,可以發現地面上數千米之外的獵物。小野豬被老鷹捕食,用力過猛爪子卡住,直接變身「肉墊拖鞋」!這隻老鷹在天空中盤旋的時候就發現了,有一隻野豬正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外邊覓食。大野豬是老鷹無法搞定的,但是小野豬對老鷹來說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這隻老鷹迅速地飛下來,將其中一隻跑慢的野豬給抓住了。
  • 澳大利亞驚現鹹水鱷捕食淡水鱷-鱷魚,澳大利亞,鹹水鱷...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直升機導遊公司HeliSpirit在澳洲西部的庫努納拉(Kununurra)奧德河上方拍攝到一段極為罕見的畫面:一條巨大的灣鱷(又稱鹹水鱷)正在捕食一條體型較小的淡水鱷魚。
  • 花豹捕食野豬,場面看起來很是殘忍,鏡頭記錄全過程!
    花豹捕食野豬
  • 破解鋸鰩之謎
    就像一個手藝高超的廚師一樣,鋸鰩用其長而尖的口鼻部將獵物切片、割塊。
  • 外形兇悍並自帶「電鋸」的鋸鯊,夥同鋸鰩隨時上演海中電鋸驚魂
    從長吻鋸鯊身上我們才能看到鯊魚該有的霸氣外表,成年長吻鋸鯊可達4米左右,其「電鋸」般的吻更大更長更有威懾力,你若覺得它也是地方海域的一角霸主,那真是讓你大跌眼鏡了,徒有一身強力武器的長吻鋸鯊,竟然膽子非常小,白天一般和其他鯊魚這類的競爭者「躲貓貓」,晚上才出來獵殺,這裡所謂的「獵殺」也不是想像中的激烈場景,而是簡單的捕食一些小型魚類
  • 澳洲為什麼缺少食肉動物?它的生物特殊性是如何形成的?
    作為一種古老的爬行動物,鱷魚的分布很廣,即使在生物種類較少且單一化的澳洲也不例外,在澳洲主要有兩種不同種類的鱷魚,它們是灣鱷和澳洲淡水鱷。灣鱷沒有必要說太多,因為它是現存最大的鱷魚,平均4.5米,最長7米的體長使得它成為了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之一。
  • 鋸鰩:我隨身帶鋸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造型奇特的生物,它們頭頂著一把鋒利的鋸劍,在江海中橫行稱霸,卻又鮮有人知道它們的真實面目——鋸鰩(Sawfish)。 1967年,人們在美國佛羅裡達海域釣上來的巨大鋸鰩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都從哪來的?
    作者丨重木相比於紫金陳原著的名字《壞小孩》,電視劇對名字修改的目的或許既是為了防止觀眾早早猜到故事的大概,也可能是和對小說結局修改的原因一樣,以一種更加隱晦的手段來展現這個故事中頗為聳人聽聞的現實。
  • 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 鋸鰩是什麼
    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鋸鰩身長4米2大鼻子讓人毛骨悚人。鋸鰩是什麼?本文為大家介紹佛羅裡達州排拍到的鋸鰩照片及鋸鰩資料。據英國《鏡報》6月12日報導,在遠離美國佛羅裡達州礁島群的溫暖水域上, 一名水手用相機捕捉到了一條身長超過4。2米的鋸鰩,其標誌性的鋸狀鼻子和幾十顆牙齒在照片中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