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電鋸狂魔」—尖齒鋸鰩,頭頂自帶鋸齒刀,還帶雷達橫掃海底

2020-10-07 趣聊科學

神秘的海洋世界,變幻莫測,人類對海洋世界的探索,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總是在不斷向縱深發展,且總是驚喜不斷,尤其是那些兇猛的海洋生物,更能引起人類的好奇心。

在海邊漁村,總是會有這樣的傳說,海裡住著「海怪」,神出鬼沒,頭頂鋸齒刀,見漁船就劈,兇猛無比,哪家小孩調皮,老人總是會拿「海怪把你吃掉」這樣的話語來唬人,嚇得小孩不敢哭臉,不敢調皮。

被人獵殺的鋸鰩

「海怪」自然只是傳說,但也不是毫無根據,海洋中帶鋸齒的魚自然是有的,鋸鯊和鋸鰩。鋸鯊,我們聽說的較多,但鋸鰩聽得較少。

鋸鰩,其實是鋸鰩科幾種像鯊魚的鰩類的總稱,為軟骨魚,屬鋸鰩科鋸鰩屬,總共有7種,包括普通鋸鰩、大齒鋸鰩、櫛齒鋸鰩、昆士蘭鋸鰩、小齒鋸鰩、綠鋸鰩、尖齒鋸鰩。其中,昆士蘭鋸鰩較小,最大的身長僅3.2米,其次是櫛齒鋸鰩,最大身長僅3.5米,而其餘的幾個種都很大,體長在5.4-7.6米,最大的身長能達到9米。它們也是非常古老的一種生物,它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5600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

鋸鰩腹部

01尖齒鋸鰩-海洋裡的電鋸狂魔,自帶雷達,威力無窮

尖齒鋸鰩屬於一類暖水性的底棲魚類,它們喜歡生活在海水和淡水交界的地方,多出現在熱帶、亞熱帶的淺海區。

它們在外形上與鯊魚相似,實際上,鋸鰩與鯊魚也有親緣關係,如果說它們是一種特殊的鯊魚,也未嘗不可。其區別在於,鋸鰩的腮孔在腹面,吻部沒有長皮須,而鋸鯊的腮孔在身體兩側,在鋸子的腹面還有一對皮須。

鋸鰩和鋸鯊的區別

尖齒鋸鰩(學名:Anoxypristis cuspidata)的發現和命名還比較坎坷,1974年,學者約翰·拉瑟姆在《倫敦林奈學報》上發表研究成果《關於鋸鰩的各種物種的論文》,此文章中,首次將這種物種稱為尖齒鋸鰩,到1913年,學者霍夫曼將這種物種的屬從鋸鰩屬重新命名為Oxypristis,但後來發現這個屬已經被昆蟲佔用,為了避免重名,人們將在屬前面加上了前綴,從而最終確認了尖齒鋸鰩的學名。

尖齒鋸鰩體長在4.5米,而最大的個體達到了9米,而頭部的鋸齒足足有2米長,佔身體的近1/2,寬0.3米。

尖齒鋸鰩

尖齒鋸鰩的體型為長且扁平,背部稍微有點圓,且向上凸,腹部平坦。頭部為扁平的三角形,尾部寬大。

身上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們頭上的鋸齒,這個鋸齒是它們由它們的上嘴唇進化而來的,兩邊長出了21-35對鋒利的吻齒,看起來就像一個大大的鋸齒刀。而它們的吻齒也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牙齒,而是一種軟骨魚才有的「皮膚上的牙齒」,隨年齡長大而逐漸長大,牙齒的特徵也是區分鋸鰩不同種的根據之一。尖齒鋸鰩的吻齒有21-26對,右邊可能會多一個,每一個吻齒的前端較窄,圓鈍,非常堅硬,而且有3-5條軟骨。

鋸齒也是尖齒鋸鰩的生存法寶,它們日常的菜譜主要是各種甲殼類,魷魚和各類小魚,偶爾也會追捕鯔魚、鯡類魚群。

鋸鰩捕食

它們捕食時,喜歡潛伏在海底,通過眼睛後的大洞將水吸入腮中呼吸,依靠鋸齒來搜索和捕獲獵物,它們的鋸齒上就像是自帶「雷達」,有感受器能夠檢測獵物發出的信號,通過左右擺動吻鋸,將那些藏起來的動物從海底趕出來,然後用鋸齒橫掃,那些原本活蹦亂跳的魚,瞬間就變成了魚塊,尖齒鋸鰩只需要安靜的享受美味就好。尖齒鋸鰩雖然很兇猛,但是天敵也不少,包括牛鯊、短尾真鯊、鹹水鱷魚等等。

鹹水鱷捕食鋸鰩

02獨特的鋸子成為人類的另類愛好,遭大肆捕殺,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在墨西哥,這裡的瑪雅人和阿茲特克人,將鋸鰩當做是某種怪物的前鋒,而在西非附近的比熱戈斯群島,在男子的成年禮上,要扮演海洋動物跳舞,以慶祝成年,而它們最常扮演的就是鋸鰩。

成年男子扮演鋸鰩

曾有一個關於鋸鰩的傳說:

1573年,義大利遭遇一場大風暴,其中一艘船正在海上,船上的水手紛紛向天祈禱平安,後來船隻安然無恙的回到港口,但上岸後卻發現,船底破了一個洞,但洞裡有一隻鋸鰩,避免了船隻的下沉。為了感謝這條鋸鰩,水手們把它放在了那不勒斯的一間叫做迦密山的聖母的教堂裡。

教堂展出的鋸鰩鋸子

傳言是否真實不得而知,鋸鰩到底是如何進入船洞中的更加不得而知,不管這個鋸鰩的鋸子現在還在教堂裡展覽,有機會可以去參觀。

尖齒鋸和整個鋸家族都在不斷的遭受人類的捕殺,就是因為人們對它們的鋸子特別好奇,成為了某些人的另類收藏品,它們的吻齒經常被人鋸走,被當做傳統藥物、宗教祭品或者是古董出售。

除此之外,尖齒鋸鰩的魚鰭跟鯊魚的魚鰭一樣,是上等的魚翅,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皮膚是製作刀殼及劍鞘良品;而且膽、卵、肝都能入藥,有祛風除溼、活血散瘀等功效。

鋸鰩飾品

03結語

如此渾身是寶的傢伙,人們怎麼可能不盯上?也正是因為它們數量稀少,已經接近瀕危甚至極危,科學家甚至發現了它們中有無性繁殖的個例,在2015年,科學家在自然界中發現了第一個脊椎動物無性繁殖的例子。

無性繁殖的鋸鰩

如此強烈的求生欲,還不能激起我們的保護欲嗎?

本文由趣聊科學原創,歡迎點讚、轉發、評論,請關注@趣聊科學,帶你一起了解更多的趣味動物知識。

相關焦點

  • 人與自然 鋸鰩:無性生殖的海洋白色幽靈
    不管鋸鰩是否如傳聞中所說,是「世界上最兇殘的水生物」,或是像澳洲神話裡那樣,充滿神力和奇幻色彩,它奇特的外形和習性都一直吸引著人們去探究……▲被誤解的「電鋸狂魔」  其實性情很溫和▼ 「電鋸狂魔」、「魔鬼劍士」、「白色幽靈」……這些聽上去令人毛骨悚然的稱謂,都是人們為鋸鰩冠上的頭銜,雖然事實上並沒有這麼誇張,但鋸鰩的一身本領卻並非浪得虛名
  • 外形兇悍並自帶「電鋸」的鋸鯊,夥同鋸鰩隨時上演海中電鋸驚魂
    提起「電鋸」和「鯊魚」,這兩個詞一直能勾起我靈魂深處最恐懼的兩部系列電影《電鋸驚魂》和《大白鯊》,靠著直擊承受能力底線的各種畫面和劇情,讓我實在是「過目不忘」,雖然不知道這兩部系列電影有沒有「滿足」小夥伴們的胃口,不過就算沒有也不要擔心,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海裡,有種魚將《電鋸驚魂》和《大白鯊》裡的核心元素結合在了一起,那就是頭上長著一把「電鋸」
  • 厲害 | 這魚頭頂一把2米利刃,堪稱海裡的電鋸狂魔!
    而鋸鰩與鋸鯊外形的區別主要是:鋸鰩的鰓孔在身體的腹面,吻部沒長皮須;而鋸鯊的鰓孔是在身體的兩側,在鋸子的腹面還長有一對皮須。通過這種特徵很好區別這兩個近種魚類。全身最大的亮點莫過於頭頂有一把「大鋸子」,根據相關的歷史記錄,它的「鋸子」最長的可達2米,相當於一個職業籃球運動員的身高,而寬度可達到30釐米,比家裡的板凳還要寬。
  • 這魚長相滑稽,頭頂一把鋸子,卻無法阻止自己被吃成瀕危的命運
    海洋裡有一種魚,長得好生奇怪。頭上自帶一個長長的鋸子,臉卻十分滑稽,這是真實存在的動物嗎?感覺人類的想像力已經輸了!這種魚叫做鋸鰩,是軟骨魚綱鰩形目鰩科鋸鰩屬三種魚的統稱,鰩魚和魟魚很像,都是個大的扁片片,很像是拍扁了的鯊魚。
  • 電鋸殺魚狂——鋸鰩
    相傳,有一種「海怪」能在海洋中披荊斬棘,無往不勝,全憑一把鋒利的鋸子。其實,這只是千百年來航海者們流傳下來的傳說罷了。海底居民or嗜血狂魔?對於鋸鰩來說,吻鋸是它們最強有力的攻擊武器,每秒可發動數次橫向攻擊,可瞬間刺穿獵物,甚至能將獵物切成兩半。此外,這種鋸齒結構上還分布著數千個靈敏的電子接受體,可充當獵物定位傳感器,能探測到黑暗中其他魚類產生的微弱動作。
  • 敗在人類手下的海霸王綠鋸鰩,頭頂利刃切碎獵物,堪稱電鋸狂魔
    雖然傳說是非常誇張的,但並不是空穴來風,如今經過證實後,水手們見到的海中霸主,就是如今的一種遠古魚類——鋸鰩,它們在海中生存的時間超乎想像,憑藉一把鋒利的額鋸,它們已經叱吒海洋超過5600多萬年。綠鋸鰩(學名:Pristis zijsron)是鋸鰩科、鋸鰩屬魚類。綠鋸鰩身體長達7米,它們的額鋸嚴格說應該是它們的喙,僅喙就有1.5米長,上面不僅布滿利齒,還配備了2000多個感應器。
  • 電鋸殺魚狂——鋸鰩,這種兇猛的大魚你肯定沒聽說過
    鋸鰩,鋸鰩最長可達7米左右,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區,底棲,常出入於港灣、河口,有時可上溯江河相當遠的距離頭、體長而平扁,吻延長,很像鋸鯊那樣呈劍形
  • 自帶「大寶劍」,一百年前常見現在卻瀕危,看似魔鬼實則任人宰割
    這個傳統知道今天還存在,在臺灣省,有一個「跳大神」的活動就是拿著「鯊魚劍」做法,這個所謂的鯊魚劍,其實就是鋸鰩的吻部。施法的人用鯊魚劍抽打自己身體,打出血據說可以神靈附體。想一想也能知道這是多麼愚昧的一種做法。鋸鰩的鋸齒有多少種?
  • 看起來像魔鬼樣的魚,也難逃人類之手:自帶大寶劍也不防不住呀
    自帶大寶劍的兩種魚:分別是兩個物種現在海洋裡的確有這種生物,它們如同記錄中描述一樣有著鋸齒一樣的吻部,這兩種魚類一種是鯊魚,另一種是鰩的一種:鋸鰩。這兩種魚的腦袋前都帶著一把天生的「大寶劍」,但是有這幾個區別:鋸鯊的體型遠遠小於鋸鰩。鋸鰩最大體型能超過7米,鋸鯊往往1米左右。
  • 海洋中的動物多種多樣,但是嘴巴像電鋸一樣的動物您見過嗎
    有時海洋中的生物會莫名其妙地進入我們的人類視野,人們起初感到很奇怪,為此彼此之間都要議論一會,但了解它們是什麼類型的物種時也就不覺得奇怪了,比如像這種海裡的動物人們看了覺得很奇怪。海中最常見的無非是鯨魚和海豚了,可是這種動物長得一點也沒有它們的特徵。它的嘴長一到兩米,它的嘴巴附近布滿了細長又均勻的鋸齒非常鋒利,看起來非常像人類的電鋸。
  • 鋸鰩:無性生殖的海洋白色幽靈
    它們頭頂著一把鋒利的鋸劍,在江海中橫行稱霸,卻又鮮有人知道它們的真實面目——鋸鰩(sawfish)。然而,鋸鰩的生長速度較慢,產下的幼體極易受其他食肉魚類的攻擊。人類的過度捕撈以及環境汙染,正使它們走向滅絕。以前曾廣泛生活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東部的鋸鰩如今已在歐洲海域完全消失。
  • 外形兇悍並自帶利刃的鋸鯊,攻擊卻遠不及一種鰩魚,險成鯊魚恥辱
    提起「電鋸」和「鯊魚」,這兩個詞一直能勾起我靈魂深處最恐懼的兩部系列電影《電鋸驚魂》和《大白鯊》,靠著直擊承受能力底線的各種畫面和劇情,讓我實在是「過目不忘」,雖然不知道這兩部系列電影有沒有「滿足」小夥伴們的胃口,不過就算沒有也不要擔心,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海裡,有種魚將《電鋸驚魂》和《大白鯊》裡的核心元素結合在了一起,那就是頭上長著一把「電鋸」
  • 破解鋸鰩之謎
    就像一個手藝高超的廚師一樣,鋸鰩用其長而尖的口鼻部將獵物切片、割塊。
  • 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 鋸鰩是什麼
    美佛州水域驚現鋸鰩?鋸鰩身長4米2大鼻子讓人毛骨悚人。鋸鰩是什麼?本文為大家介紹佛羅裡達州排拍到的鋸鰩照片及鋸鰩資料。據英國《鏡報》6月12日報導,在遠離美國佛羅裡達州礁島群的溫暖水域上, 一名水手用相機捕捉到了一條身長超過4。2米的鋸鰩,其標誌性的鋸狀鼻子和幾十顆牙齒在照片中清晰可見。
  •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如果說人類是陸地上的王者,那麼在海洋當中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掠食者應該就是鯊魚了。在地球上它們比人類出現的時間更加的悠久,大約在4億年前鯊魚就已經開始在地球上進化了。
  • 這種生物身長超9米,牙齒仿佛電鋸,它到底是魚還是海怪?
    前不久,有人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礁島上抓拍到了一組讓人看了後背發涼了照片,照片的內容為一出沒在海面的「海怪」,其身軀長達四米多,兩排長長的牙齒猶如電鋸。這是什麼生物?難道世界上真有海怪?其實這並不是什麼海怪,這是一種經常生活在亞熱帶淺海區域的鋸鰩。
  • 重劍選手——鋸鰩
    也是實力圈粉鋸鰩分布於世界熱帶及亞熱帶淺水區,體長而平扁,吻延長,很像鋸鯊那樣呈劍形,兩側緣具強齒。佔體全長1/3的吻鋸卻令人生畏。上海海洋水族館位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區,緊鄰東方明珠塔。上海海洋水族館設有九大主題展區,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設有中國展區,並對長江流域水生物、生態進行主題展示的專業場館。近距離集中觀賞來自五大洲四大洋千姿百態、色彩繽紛的水族生物,上海海洋水族館讓每一位遊客享受一次終身難忘的「海洋之旅」。
  • 鯊魚界的「電鋸狂魔」!俄羅斯發現巨型魚類化石,長著螺旋狀牙齒
    它的牙齒就像銑刀一樣鋒利,甚至讓人覺得它就是鯊魚界的「電鋸狂魔」。最近在俄羅斯發現了來自史前怪物魚的罕見的螺旋形鏈鋸狀牙齒化石。科學家認為它是現代幽靈鯊或者鼠魚的滅絕祖先,它們比恐龍的出現還早數百萬年。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的一個露天煤礦中,發現了這塊最新的軟骨魚類化石,上面清晰顯示出了放射狀的致命牙齒的痕跡。
  • 美國漁民捕獲3米多長罕見鋸鰩 重達227公斤
    美國漁民捕獲3米多長鋸鰩,重達227  據《紐約每日新聞》5月26日報導,日前,一群美國漁民在佛羅裡達州捕獲到一隻巨型鋸鰩,重達227公斤、長3.35米。幾位漁民花了足足兩個小時才把魚釣上岸。最終,他們將魚放生。   達斯汀·裡希特(Dustin Richter)是這幾位漁民之一。
  • 鋸鰩:我隨身帶鋸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造型奇特的生物,它們頭頂著一把鋒利的鋸劍,在江海中橫行稱霸,卻又鮮有人知道它們的真實面目——鋸鰩(Sawfish)。 1967年,人們在美國佛羅裡達海域釣上來的巨大鋸鰩